武周圣历二年(公元699年)的八月,时值酷暑。
毒辣辣的太阳炙烤了一天的临淄王府入夜后依旧烛火通明、笙歌艳舞,热闹非凡。
临淄王李隆基兴高采烈的观赏着自己亲自编排的歌舞,大厅里陪坐的是他的爱妃王菱。
李隆基身材伟岸,相貌儒雅,英武洒脱,正是少年风流的时候;赏到精彩处,不禁拍手叫好。
“拿鼓来。”。李隆基目不转睛,放下酒樽吩咐道。
“快,拿鼓,王爷要亲自击鼓。”。王菱赶忙吩咐侍女。
这个王菱正值青春妙龄,相貌姣好,眉宇间暗藏睿智,言谈举止大方得体,其先祖为梁朝冀州刺史王神念,父亲王仁皎,官拜果毅校尉;有个孪生哥哥叫王守一,与李隆基的交情很好;她可以说是将门之后,有胆有识,智勇双全,是李隆基的贤内助;武周长寿二年(693年)嫁给临淄王李隆基,成婚快七年了,她知道丈夫要干什么。
侍女们慌忙将鼓架搬到王爷面前。
李隆基红光满面,酒色狰狞,站起身来,击鼓而歌。
唱到:
“有隋政昏虐,群雄已交争。先圣按剑起,叱咤风云生。饮马河洛竭,作气嵩华惊。克敌睿图就,擒俘帝道亨。顾惭嗣宝历,恭承天下平。幸过翦鲸地,感慕神且英。”。
唱罢哈哈大笑,气贯长虹。
王菱为李隆基斟满酒,然后也端起酒樽,说道:
“先圣东征西讨,开创大唐万世基业,三郎清歌豪迈,气势如虹,酷似先圣风姿;妾身薄酒一杯,希望三郎继往开来,成就不世奇功。”。说完,自己先举杯干了。
李隆基长叹一声,说道:“时下天后蒙蔽,宠信面首,抬举武氏,奸佞当道,小人弄权,空有鸿鹄之志,一腔热血无处挥洒,也只有借酒浇愁了。”。说罢一饮而尽。
“三郎也不必过于伤心,事在人为。”。
王菱语尽温柔。她知道李隆基表面上醉溺歌舞,实际上心怀大志,借酒浇愁而已。
星光依稀,月色如水。
一匹快马,借着月光明亮,风驰电掣般狂奔。
骑马的是一位少年,锦袍纶巾,神色匆匆;他一边吆喝着胯下的白云马,一边挥舞着马鞭,马鞭上装饰的珊瑚珠夜色里闪着流光。
----------他就是王菱的孪生哥哥,李隆基的妻哥,也是好友------王守一。
王守一从京城一路赶来直奔临淄王府。
临淄王府门前,王守一下得马来,随手将马鞭扔给迎接他的王府守卫,直奔后面大厅。
门卫都知道他的身份,无人敢横加阻拦。
已经有人通报李隆基了。李隆基喝退众人,亲自到门口迎接。
李隆基走到门口,挽着王守一进来一并桌子前坐下。
“快说,京城有什么新情况?”。李隆基非常关切京城的局势,也不客套,急切的问王守一。
王守一呷了一口茶,说道:“武皇已经下诏,庐陵王李显已被封为太子。”。
“什么?”。李隆基有点惊讶,以前他有预感,但没想到这么快,武皇的权欲极大是妇孺皆知的。
他接着问:“武氏有什么反应?”。
王守一答道:“其实武家也是早已料到的;自从去年武皇托病,派徐彦伯带一班宫人去房州设计召回庐陵王李显之后,虽然当时保密,但没有不透风的墙,一直谋求太子位置的魏王武承嗣知道后,感觉无望,忧郁而死;他死之后,武家人基本都不再奢求争太子位了,而忙于算计如何自保。”。
李隆基哦了一声,沉思着。
“本来,武皇有意相王爷为太子的,相王爷执意推辞,听说还上了表力推庐陵王。”。王守一有点怨恨似得说道。
“父王太过忠厚。”。李隆基是相王李旦第三子,他幽幽的接着说道:“天后健在,这浑水也是实在难趟啊。”。
王守一端起一杯酒一饮而尽,接着说道“武皇估计是为了平衡武氏与李氏宗亲的势力,或者是怕自己百年后太子与武家子孙不能相容,已经命令太子李显、相王爷、太平公主与千乘郡王武攸暨、梁王武三思等在明堂盟誓,铭刻在铁卷上,藏人史馆备案。”。
“可笑。”。李隆基嘿嘿冷笑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