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地选择干部,恰当地安排其岗位,是古今中外的管理者都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列宁曾说过:“要研究人,要选择能干的干部,现在的关键就在这里,没有这一点,一切命令和决议只不过是些肮脏的废纸而已。”
选择干部是使用干部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干部,只要选得好,选得准,我们的事业就大有希望。正因为如此,作为一名管理者,必须要懂得如何选择干部,如何及时有效地发现和汇聚各方面的优秀干部。其实,选干部最主要地就是根据干部自身的特点,将他们安排到恰当的职位和岗位上。外国管理学者有句名言:“只有无能的管理者,没有无用的人才”。我国清代诗人顾嗣协有一首《杂兴》诗,诗云:“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牛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这首诗通俗而清楚地说明了人才使用贵在用当其才的道理。管理者要根据每个人的才能、志向与条件,对其加以使用,做到各随其志,各得其所,各尽其才,各献其功。
无数历史说明,在同样繁重而复杂的工作任务和同样的条件面前,选人用人得当与否,就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对一个国家来说,选人用人得当与否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有时遇到危机,因选人用人得当,措施得力,就能转危为安。相反,在一个有利的和平环境中,如果错误地选择一个干部,也会使国家招致灾难。可见,科学地选择干部,有助于治理国家,加快一个国家的发展。反之,则会乱邦败国,延缓社会前进的步伐。
毛泽东在长期的领导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中,提出了党内选拔干部的六条标准:懂得马克思主义;具有政治远见;忠于党和人民的事业;能做到大公无私;善于密切联系群众;有独立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
毛泽东在选择干部的问题上,很讲究辩证法,不要求“完人”和“全人”,而是善于抓住人的品质个性的优点,根据每个人的专长,选择使用干部,做到人尽其才。
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天堑,23日占领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政权的覆灭。紧接着,人民解放军马不停蹄,挥师江南各省市,上海成为解放战争的下一个重要战略目标。
上海,简称沪,也称申,是中国最大的海港城市,素有“江海要津”之美称,明清以来,经济一直走在全国前列。19世纪40年代,在外国侵略者的大炮威逼下,上海被辟为通商口岸,向外国殖民主义者开放,开始了屈辱的历史。开埠后的上海,迅速成了全国经济、金融、外贸中心,同时也成为来自欧美的“冒险家”的“乐园”,十里洋场充斥着富人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
为了书写好上海历史新的一页,毛泽东早就开始谋划挑选解放后上海市的掌门人。毛泽东深知,作为当时闻名遐迩的中国和亚洲最大的口岸城市,作为拥有500万人口、工业产值和贸易均占全国一半的上海,其地位十分重要。能否接管好上海,是中国共产党进城“考试”的重要一课。因此,接管上海负责人的确定,成了毛泽东重点考虑的问题。
谁能担此重任呢?毛泽东反复思考,反复比较,逐渐将目光集中到陈毅身上。
对于陈毅,毛泽东可以说是非常熟悉和了解的。陈毅出身于书香门第,国文功底深厚,知识面丰富。他青年时代赴法勤工俭学,对西方文明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1922年,陈毅经蔡和森介绍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随后担任过重庆《新蜀报》的主笔,撰写了大量抨击时弊和鼓动反抗军阀暴政的文章,在知识界和青年中颇有影响。1923年11日,经颜昌颐、肖振声介绍,陈毅在北京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投身革命,并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也是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的亲密战友。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陈毅作为中共中央分局委员、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留在苏区与项英一起领导游击战争。在长达三年的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中,陈毅出生入死,为革命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与贡献。抗日战争期间,陈毅先后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指挥、华中总指挥部副总指挥、新四军代军长。解放战争期间,陈毅是华东野战军(后改为第三野战军)司令员。率部所向披靡,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重大胜利,可谓战功赫赫,堪称一代名将。尤其难能可贵的是,陈毅还是人民解放军高级指挥员中的“儒将”之一,他特别喜爱写诗,文学造诣很高,《梅岭三章》诗作脍炙人口,与同样酷爱吟诗作赋的毛泽东志趣相投。而且,陈毅性格豪爽,善于和各方人士交朋友,做统战工作是其特长。正因为陈毅文武双全,毛泽东认为他完全能胜任“中国第一市”的市长之职。
毛泽东主意下定后,并未独断专行,而是充分地尊重陈毅的个人意愿,亲自去征求他的意见。陈毅表示:愿意担任上海市市长一职。他还向毛泽东建议,希望中央像当年重视东北工作一样重视上海的接管工作。不久,在中共中央召集的人事安排座谈会上,邓小平受中央委托,提出经过酝酿的华东方面的人事安排,其中,陈毅任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二书记、上海市人民政府市长。
为慎重起见,毛泽东还就陈毅担任上海市市长一事,征求了民主人士黄炎培、陈叔通等人的意见,得到了他们的一致赞同。这样,毛泽东正式确定由陈毅担任上海市市长。
历史已充分证明,以“儒将”而著称的陈毅担任上海市市长是完全正确的。上海市在陈毅的领导下,顺利完成了接管任务,新生的人民政权得到了巩固。这也充分显示了毛泽东在选择干部上的高超艺术。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大潮之中,如何选用一批杰出干部是顺利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新时期干部选拔的标准,总的来说是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具体到每一个干部,又应该有具体的政治和业务以及年龄上的要求。管理者在选择干部时,既要看其理论水平,又要看其工作实绩。离开工作实绩的考察而凭印象来选人,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损失。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有些领导在选择使用干部时,不考虑各人自身不同的特点,不顾其专业特长,在安排其岗位时随随便便,使其“英雄无用武之地”,最终造成人浮于事,工作效率低下。我们应该学习毛泽东选择干部的高超艺术,选择干部时要充分权衡其长短,恰当地安排其岗位,真正做到人尽其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