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
情景一:
丁女士是一名教师,她的儿子从小娇惯溺爱,尽管家境一般,但孩子想要什么,家里人总会想方设法满足他。孩子小的时候,有一天晚上带他去一个朋友家串门,回来时突然发现人家给的一块海南椰子糖不见了,他哭闹着要,而且一定要那种。没办法,全家人,包括爷爷奶奶齐出动,拿着手电找了半夜,万般无奈,妈妈只好去敲朋友家的门再要一块糖。
长大了,他看上了邻家的一位姑娘,但那姑娘根本瞧不上他,他就寻死觅活,迁延日久,最终被送到了精神病院……
情景二:
6岁的豆豆活泼可爱,由于她的妈妈是她所在幼儿园的教师,所以她在上幼儿园期间一直被老师“特殊照顾”,没有经历一点点挫折。可是当她结束幼儿园的生活进入学前班以后,因为没有了以往的“特殊照顾”,她便产生了一种失落感。
这天,因为她在课堂上和别人说话,老师就批评了她几句,谁知她竟当场大哭了起来,竟闹着不再上学了……
父母必知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既会有愉快的成功,也会遇到各种挫折,即所谓的“碰钉子”。心理学上认为挫折是“当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受到障碍或干扰时所表现的情绪状态”。挫折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世上的事情往往是这样的:成果未成,先尝苦果;壮志未酬,先遭失败。要让孩子知道,目标越高,越是好强上进,越容易遇到和感受到挫折,而拒绝挫折,就等于拒绝成功。如果孩子在童年时期没有面对挫折的经验,长大以后无法更好地战胜挫折。
当代独生子女,在家中被不止一代人众星捧月般呵护着,家里总是想方设法满足他们,生怕他们吃苦或受一点点委屈。一些父母更是事事包办,不给孩子提供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一旦他们进入群体社会,面对必然而至的各种大小挫折,就很难适应。家长的过分呵护,养成孩子被动、胆小、依赖性强,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便是一种性格缺陷。
教子坊
(1)对孩子要放开手
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因为孩子一遇到一丁点的困难,就帮他伸手解决掉,而让他自己去面对,去解决,这样他会在解决问题中得到有用的经验。要经常对孩子说:“妈妈相信你能够处理好。”“妈妈相信你能够做得非常好。”“记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耐心地对孩子加以引导
当孩子取得一些成绩时,要适时地进行表扬,要给孩子在言语上的关心、鼓励和支持。不能对孩子的挫折不屑一顾,更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孩子:“你笨死了!”“你真没用!”“你再这样,妈妈就不要你了。”
(3)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孩子能够理解的挫折和失败,进行随机教育
比如,当孩子一味地追求物质方面的享受时,可以让他了解家庭的收支情况,让他明白节约的道理。当父母生病时,可以让孩子来照顾病中之人,让他懂得负责任,懂得付出爱。
(4)给孩子多提供尝试的机会
原因很简单:孩子一旦被剥夺了尝试的机会,也就等于被剥夺了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机会。因此,家长要为孩子提供各种尝试的机会,要下意识地让孩子尽早开始“第一次”。
(5)培养孩子的“幸福品质”
幸福既是一种外部的状态,更是一种内在的品质。幸福状态易来易失,如给孩子一件新玩具,孩子会欢乐雀跃,但这种情绪很快就会消失;幸福的品质却十分稳定,这是一种感觉良好和产生乐观的素质。要培养出这种品质,父母应重视家庭中宽松的氛围,在父母把握大方向的前提下,尽可能给孩子更多的选择,而不应事事以自己的喜恶去强求一致。尽管有时孩子的选择是痛苦的,但他们可从中“悟”出点道理。
每—个父母都应清醒地认识到他们不可能一辈子呵护孩子,孩子最终要到社会上摔打,建立广泛的人际关系,而这种关系是建立在子女与父母的人际关系以及父母与他人交往的基础上的,热情好客、待人诚恳宽容的父母对孩子有很好的影响。
在适当的物质生活保证下,要教会孩子除了物质外,如何在内心创造一种快活的情绪。要认识到堆积物质的溺爱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应培养孩子从多方面获得幸福的能力。只把幸福寄托在一种追求上,最终往往是痛苦的。有些孩子因父亲不让其玩电子游戏而整天闷闷不乐,而另一些孩子却会很快地从另一种游戏中找到欢乐。兴趣爱好广泛和灵活调整目标对那些有“专长”的孩子尤其重要。“挫折教育”的另一重要内容就是培养孩子对受挫的恢复力。乐观的孩子不是没有痛苦,而是能很快从痛苦中解脱,重新振奋。父母应认真培养孩子在“黑暗中看到光明”的自信。
(6)千万不要忽视家园共育对孩子挫折教育的重要性
3-6岁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发展阶段,也是人生观最初建立的阶段。而这一阶段正是孩子的幼儿园时期。许多家长以工作忙为借口,以为把孩子交给幼儿园便可万事大吉了,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原因很简单:你了解孩子在幼儿园中的表现吗?你了解孩子在园中所存在的问题么?老师了解孩子在家中的状况吗?而只有双方充分的沟通,才能做到所谓的“因材施教”,才能真正全面地了解孩子,才能对孩子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教导。而且只有获得家长的支持与理解,幼儿园才能更好地开展与进行挫折教育。
(1)不要给孩子设置无端的挫折;尤其不能随便否定孩子这个人。就事论事,在解决方法上多下功夫。
(2)当孩子自愿挑战而遇到挫折时,家长更多要从方法上给孩子以点到为止的启发和指导,尽可能让孩子自己来解决问题,克服困难,这样才能让孩子体验到成功感及父母的关怀。
(3)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这时,家长不要嫌孩子拖拉时间而包办下来,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探索,解决问题后,引导孩子去总结自己的成功之处在哪里,下一次再面对挑战或挫折时,孩子就会主动积极地去面对。
(4)控制好奖励。不要孩子取得一点点进步,就给予过多的物质奖励和过分的赞美之词,让孩子有更多机会去享受成功后的心灵奖励。过多的物质奖励,将会扭曲孩子的成功体验,甚至为了物质奖励而努力,这我们就大错而特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