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00100000006

第6章 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

孩子在遇到重大麻烦甚至危险的时候,能否如实告知父母或教师,是父母或教师称职与否的底线标准。

一切科学的研究都是对关系的研究。关系是各种认知活动的关键。对于家庭教育的研究,不可能不对亲子关系进行研究,因为这是家庭教育中最本质的关系,也是最重要的内容。

大家如果回首童年或许会感慨地发现,那些让您刻骨铭心受益终身的教育,大都是您最喜欢最爱戴的人给予的,而这些美好的记忆与您所厌恶的人可能毫不相关。父母们几乎都能感受到这样一个现象:孩子如果喜欢他的老师,就可能喜欢这位老师的课以及他要求的一切;孩子如果讨厌他的老师,则可能讨厌这位老师的课以及他讲的一切。孩子对于父母或其他人的关系也基本上如此。

大家面对现实也许会感到,当您与孩子的关系发生了问题时,您的教育也会随之陷入困境。

所以,如果有人请我用一句话说出什么是好的家庭教育,我会说:好的亲子关系就是好的家庭教育。

以柔克刚,以静制动。

家庭教育是什么教育?有人会强调学习,有人会强调品德,这些都各有道理,但我认为家庭教育实质上是人格教育,而情感教育是人格教育的核心。

回首自己的经历,我们都会有一个共识,你与谁的感情深厚,谁就可能对你的影响巨大。平时,一个你敬重的人表扬或批评你,你会非常在意;而一个你不敬重的人说的话,在你心中的分量就会比较轻。这就是情感因素在起作用。

在家庭中,情感质量往往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亲子关系的好坏可能直接关系到家庭教育的成败。诚如绘画大师毕加索所说:“在和谐中一切都是可能的。”全部的问题在于什么是好的关系。

什么是好呢?按照《辞海》的解释,“好”字有两层含义,首先是美的,善的,完成的,容易的,应允的,可以的,其次是喜爱的。

什么是好的关系以及怎么建立好的关系呢?《心理学大辞典》在“关系家庭疗法”词条中解释道:“关系伦理是一种基本的动力,通过信赖和信任可保持家庭和社会关系。其中公平感的动态平衡是最深远、最广泛的关系现象的集合。因为,每一个家庭都有其传统的行为模式,每个家庭成员都用它来衡量自己与其他成员所履行义务的程度。当不公平发生时,紧接着就应有补偿。关系中的问题往往是公平的补偿来得太迟或量太少,使关系中之一方感到不满足而造成。症状的发展可能代表了不公平感的积累。治疗的主要原则是在家庭关系中建立或重建可信赖感,并着力于改造在家庭里传递多代的、非建设性的关系模式。”(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版第443页)

上面的论述是准确的,但太理论化了一些。若说的简单明了一点就是:好的亲子关系不是溺爱而是尊重,不是依赖而是信赖,不是包办一切而是独立合作。父母与孩子之间好的代际关系,是一种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是一种真善美的关系,是让人发自内心喜爱的关系,是促使两代人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关系。因此,好的关系本身就是好的教育。

坦率地说,我之所以坚信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首先不是因为有什么深奥的理论依据,而是出自个人深切的生活体验。回想20多年的家庭教育,我有一个重要发现,什么时候与孩子的关系好,什么时候的教育就容易成功;什么时候与孩子的关系糟糕,什么时候的教育就容易失败。众所周知,父母是影响孩子一生的人。亲子关系的好坏和质量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的成功或失败。

对于女儿的教育,我最感到欣慰的不是女儿取得的成绩,而是我们与女儿有着良好的关系――亲切的、诚挚的、轻松的、民主的。

还记得2001年春天的一个夜晚,为了帮助女儿完成她的研究报告,我们全家出动,一起去采访北京日本人学校的教师。日本教师惊讶地说:“上高三的孩子,还能与你们亲密合作行动,这在日本很少见到!”

其实,平时在家里我们更亲切。女儿学习累了,会躺在我们身边聊天,甚至会坐在我的怀里,与我讨论问题。有时,女儿还会大声地自言自语:“老爸老妈,我爱你们!”

古人说,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情感的发展规律是互动的。我们了解孩子,尊重孩子,五条件地爱着孩子,她纵然是铁石心肠,也不会无动于衷的。况且,世上哪有铁石心肠的孩子?

当然,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总会顽强地表现叛逆性,我们的女儿自然不会例外。碰到那种情况,我会以柔克刚,以静制动。

譬如,某一天,上高一的女儿穿校服去上学,放学却穿着肥肥大大的背带裤回来。妻子一见,皱起眉头,叫道:

“啊呀,真难看!从哪弄来的?”

女儿倚在门口,挑衅地看着我们,一句话也不说。一场争论即将爆发。

我笑了笑,说:

“女孩子穿背带裤挺精神,只是肥了一点,改改就行了。”

女儿的火气消了一些,过来与我们吃晚饭了,一会儿又说又笑。饭后,我与妻散步时,她生气地质问我为何不坚持原则。我说:

“一个16岁的孩子,自己用零花钱买了一件衣服,难道不比缠着父母给她买好吗?两代人的审美眼光不同,你怎么证明你对她不对?谁都有个提高的过程嘛,何必互相苛求和指责呢?”

妻想想我的话有些道理,也就不再说什么了。渐渐地,我们家中养成了平等协商或者叫“谈判”的风气,凡事坐下来平心静气沟通一下,一般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

教训也是有的。虽说爱子心切,可女儿也有钻牛角尖的时候,双方难免声高,冲突升级。但是,事过之后彼此却都后悔,慢慢也就吸取教训,各自学会了克制,都异常珍惜家庭中的和睦气氛。

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我的教育建议是:

父母不要和孩子一争到底。有的父母往往不能容忍孩子当面顶撞,和孩子吵起来的时候,孩子声高我比你声还要高。理智的做法是学会和孩子平静地讨论问题,并提出一些问题让孩子去思考,不要把任何问题看得过于严重。只要是心中有数,就不必惊慌失措。

和孩子说话不要从问学习开始。我们经常发现,有些父母和孩子说话时说得最多的是关于学习方面的话:“作业做完了吗?”“考试考了多少分?”对话从学习开始,这一起点就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何谈更深入地交流呢?

小心说的每一句话。有些父母经常在冲动的时候会对孩子说出一些重话,但往往没有考虑孩子的承受能力。很可能你无心说的一句话就会使孩子产生反感,甚至伤害孩子,这必然会不同程度地破坏亲子的关系。

有信任才有教育。

人与人之间能不能建立起信任,是一个人能不能愉快地生活,能不能获得幸福的重要基础。记得有一个游戏叫背摔,是一个培养人相互信任的训练项目。在游戏中,每个人站在一米六的高台上,把你的手捆住,人要向后仰,直挺挺地倒下去,下面有人排着队伸手把你接住。这是一个很安全的项目,但最使一个人感到害怕的动作就是身子往后仰,如果想让人接住的话,就必须以一种完全信任的心态来做。偶尔有的人没有被接住,摔到地上了,最大的原因就是不信任别人,一害怕,身子就会不自觉地扭曲、僵硬,姿势不对,所以就失败了。

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信任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有父母充分相信孩子,孩子才会相信父母,真正相互平等有效地沟通才会开始,真正的教育才会开始。相反,如果父母对孩子不信任,会直接导致孩子对父母的不信任,也就加剧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不理解。不论什么原因,如果对孩子不能怀有信任的态度,如果没有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对自己的信任,教育不仅不会有正效应,反而会激起孩子强烈的反抗心理,最终使家庭教育一败涂地。

有的父母常常跟我抱怨说,当孩子受到委屈,或者受到伤害,他跟别人说都不会跟我们说。这就暴露出一个问题了,如果你是他信任的人,他才会在受到委屈的时候,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会跟你说,如果孩子不信任你,当然不可能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你。

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对父母敞开心扉了?孩子们最初的纯真都消失了吗?我们做父母的有责任吗?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听到有些父母常常这样训斥孩子:“你要能学习好,太阳就从西边升起来了。”“你这样的孩子,将来就是进监狱的料!”这些尖刻的话语,对孩子稚嫩的心灵来说,无异于尖刀。这样的话语伤害直接透露出父母对孩子的不信任,这种不信任很可能让孩子一辈子生活在自卑的阴影中,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我有时感慨,人世间一大悲剧就是父母与孩子不知心,明明是最亲的,却不是最近的,作为父母会感到伤心,其实孩子心里也不好受。

父母觉得与孩子很难沟通,甚至根本就无法沟通,事实上这也许并不都是孩子的错。孩子最初的心扉是向父母敞开的,可是父母的抱怨、责骂、不理解却成了紧闭那扇门的动力。如果父母终不能深入孩子的内心,那所有的“语重心长”终究都是一种无奈的说教。

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告诉我们孩子从信任中产生的动力。有一个五年级的男孩子考试考了59分不敢回家,去找老师,可班主任在开会,他于是就在那儿等着。等老师开完会后,他就黏上老师。老师很奇怪:“这么晚了你怎么还不回家?”他说:“我不敢回家,今天回家我就死定了。”老师问:“怎么啦?”孩子答道:“爸爸说了我要是考试不及格,他会打断我的腿,你看我考了59分回家不是死定了吗?”老师皱起眉头说:“那可怎么办呢?”这个孩子突然说道:“老师!您能不能借我几分呢?”老师一听十分惊讶,心想我当了这么多年的老师还从来没有同学跟我借分。幸运的是这位老师很有智慧,他马上就意识到这可能就是一个机会,便对孩子说:“你借了分能还我吗?”没想到孩子说:“我保证一定还您!”老师看着这个孩子的表情,觉得他非常诚恳,于是便说道:“老师相信你是一个说话算话的孩子,好吧!老师今天多借给你几分,借你六分。”老师大笔一挥成了65分,这孩子轻松愉快地回家了,避免了一场暴打。第二天这个孩子来上学见了老师就像见了铁哥们一样,觉得老师跟他特别亲,学习就特别努力,不会就问,作业好好写。你说一个小学生要是这么学习成绩能不好吗?这个故事可以给我们很多的启发,当然如果是赶上中考高考,那分是不能借的,借了就不公平了。但并不是所有的考试都那么地重要,平时的测验的重要性更在于能否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我认为给孩子以信任作为力量,恐怕要比评判分数重要得多。

所以我常常告诉父母们,要特别记住这一点:永远相信你的孩子,因为有了信任就有了最好的教育。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信任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重要纽带。这不是一句空话,这也是我对女儿教育的成功经验。

女儿在放弃了进重点中学的机会,选择了以学习日语为特色的学校后,并非意味着从此就会一帆风顺。她曾经写道:

我听别人讲:学英文是哭着进去笑着出来,学日文是笑着进去哭着出来。意思是学英文是越学越容易,学日文则越学越难,这句话可真是说到我们这些学日语的人的心坎里去了。

的确如此,女儿在学了几年日语之后,也时常流露出畏难情绪。这时,我没有给她忙何训斥,而全都是鼓励。

“孙冉,你的日语发音真好听!”

“孙冉,我听你和妈妈用日语对话,真是一种享受!”

“孙冉,这么复杂的日语,你都能流利地说出来,真了不起呀!”

“孙冉,你能帮我给日本朋友打个电话吗?你一定行!”

我发现一个规律,大人越夸孩子好,孩子的状态越好。女儿不但很少畏难了,并且渐渐成为学校里的日语尖子。

2000年4月,北京月坛中学与日本LABO国际交流中心在北京举行纪念大会时,月坛中学唯一一个发言的学生代表,就是我的女儿。

对于女儿来说,这是真正的挑战。试想,面对上千名中日师生及父母,要用日语讲叙自己的民宿经历,还要用日语回答大家的提问,同龄人中有几人敢于承担?

女儿真不简单!她经过精心准备和艰苦练习,顺利地完成了任务。她的发言还让一些日本教师掉了眼泪。

我应邀赴日本采访民宿时,需要一个翻译。组织者问我找什么人当翻译,我说我的女儿就是最佳人选。第一,女儿日语水平高,又熟悉我的情况;第二,女儿当翻译,生活上比较方便。

当我把这个决定告诉女儿时,女儿吓了一跳,说:

“当翻译?我能行吗?”

“你行!好好干,完成任务有奖励!”

果然,在日本的半个月,女儿出色地完成了翻译任务,使我写出了仟年警世钟》和《日本人怎样办夏令营》等长篇文章,并引起强烈反响。

事实一次又一次证明,信任和欣赏孩子是最成功的教育方式之一,更是最基本的教育原则,而这一教育原则与方式,适合于每一个人。

怎样使信任在家庭教育中发挥作用,成为亲子关系良好的润滑剂?我的教育建议是:

要欣赏而不要挑剔孩子。为什么有的学历高的父母教的孩子成了问题孩子,而近乎文盲的父母却能教出好孩子?一般来说,这是父母是否挑剔孩子、是否指责孩子的差异。没有高学历的父母往往看到孩子学习就表现出高兴,而不会去挑剔,这样会给予孩子一种被欣赏的美好感觉,这样的感觉能激发孩子更加努力。所以,父母应该对孩子少一些挑剔,而多一些欣赏。

给孩子准备一份“表现进步记录表”。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犯错误是难免的,父母应该坚信孩子肯定能改正错误、取得进步。可以把孩子的每一次进步都记录下来,以给孩子一些提醒,同时也能让孩子自己看到自己的成绩从而增强自信,最的是能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信任。

信任不是放任。对孩子给予信任并不是五条件的,特别是涉及孩子的安全问题,父母要明确地告诉孩子你的想法,让孩子明白你的感受。譬如孩子年龄小而坚持要单独外出,父母不要训斥,也不要多说,用简洁的语言告诉孩子你对他的担心,不能放任孩子。

宽容高于惩罚。

有位母亲跟我说:“今天孩子的作业又做得一塌糊涂,我实在没有办法,一冲动把她的作业给撕了!现在我也后悔了!”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母亲的做法可能与这位母亲的做法是类似的,孩子的作业没做好,把孩子的作业撕了,目的是想提醒孩子下一次要做好,但事与愿违,孩子下一次的表现可能会更糟,而且孩子对做作业会紧张。我想,撕孩子作业就等于撕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其实,孩子不喜欢父母发火,而更喜欢父母多露出笑容,多一点宽容。

宽容,有时候比惩罚更有力量。对人宽容,是做人的一种美德。而对孩子们宽容,则不仅是美德,还是一种教育艺术。

孩子涉世未深,难免会犯错,有时孩子犯错并非是有意的。儿童期是犯错误最多的时候,与成年人的犯错不同,孩子们大多不会明知故犯。也许,孩子出于好奇或无知,也许,孩子不能像成年人一样控制自己的行为,这时父母需从心底里宽容孩子的过错。

孩子在看待问题上,常常容易夸大自己的问题,以为自己犯了错,父母就再也不会喜欢自己了,如果这时父母再不能给孩子宽容,他可能会感到绝望。另外,如果因为一些无意的过错训斥、处罚孩子,不利于感化和教育孩子,成年人也会因此失去孩子们的信任。

有一件事我至今难忘。

女儿上初三时的一个星期六,提出要去庆贺同学的生日,并在人家那里吃晚饭。说心里话,我不愿意女儿晚上出去,可又体谅她对友情的珍惜,并且答应了人家,一旦爽约是挺难为情的。所以,我装作平静的样子同意了。我问女儿几点回家,她答应晚上8点之前。当时,我家刚迁入新址,我不放心女儿一个人夜归,与她约定晚上8点在地铁车站等他。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

我准时赶到地铁车站,等候女儿归来。不料,等了一个小时,也不见她的身影。我又担心又气愤: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今后再也不能信她了!我伸长了脖子,冻僵了身子,心里却火烧火燎。她如果出现,依我之烈性,有可能一脚将其踹出去几丈远。

又过了20分钟,女儿终于出现了。隔着好远,就可以听见她急促的喘息声。显然,她是跑着冲出地铁口的。

在那几秒之中,我猛然醒悟过来,使劲克制住自己的情绪。我平静地问:“回来了。”“对不起老爸,我回来晚了。”女儿一脸愧意,一边走一边解释。原来,那位同学家又远又不靠车站,而女儿去时迟了,人家又不让早走,加上归时又找不着车站,又等车又倒车,折腾下来就害苦了我这个老爸。

我宽容地笑了,说:“没关系,谁都可能碰上特殊情况,你回来就行了。”接着我又与女儿分析,同学过生日,选在中午比晚上好,否则让多少人着急呀?而且大黑夜里东奔西走,也不安全,岂不扫兴?女儿听了连连点头,还夸我很理解人。父女俩感情一下贴近了许多。

这件事给我一些启示。孩子做事不妥当或犯了错误,常常与他的生活经验不足有关,或者说与社会化程度低有关。成年人务必给予理解,做出合乎情理的分析,而不宜夸大问题的严重性,更不应曲解孩子的动机。同时,孩子犯错误之后,往往有后悔自责之意,是接受教育的黄金时期。此时,如果以宽容之心与和颜悦色,同其剖析事情原委及是非曲直,孩子可能字字人心、声声入耳,成为进步的一个推动力。相反,如果不问青红皂白,猛批猛打,不许辩解,孩子可能会因恐惧而撒谎、而抗拒、而出走等,从而使问题复杂化,甚至化为一场悲剧。

也许可以说,宽容是一种智慧,是一种特殊的爱,是一种胜过惩罚的教育。父亲有了宽容之心,效果会格外明显,因为严父的宽容让孩子更为难忘。

当然,教育也需要惩罚,惩罚不是体罚,是教育惩戒,是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过失负责任。没有批评和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缺钙的教育。当然,批评和惩罚要讲艺术,事实上宽容就是一种深层意义上的“惩罚”。

然而,现在的父母对孩子往往缺乏一种宽容的胸襟。孩子有了过错,要么责怪谩骂,要么讽刺、体罚,要么干脆撒手不管,这都是不能宽容孩子的表现,这样的教育也无法产生积极的效果。

其实,宽容的力量往往更强大,“恨铁不成钢”的父母们,选择以宽容之心对待您的孩子吧!您将看到孩子身上闪耀着比以往更夺目的光彩!

如何化惩罚为宽容,在孩子心中留下更有力的印象?我的教育建议是:

关注孩子做对的地方,而不是相反。父母可以尝试改变对孩子的评价,如“做错了两道题,太可惜了。”如果变为“做对了98题,真不错啊。”可能效果就会不一样的。

与孩子一起评论是非曲直。如果确实是孩子的错误,应该帮助其认识错误,然后促其改正;如果不是,父母应该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态度,心平气和地与孩子交流。

陪孩子一起进步。父母不要单纯从口头上要求孩子改正错误,而忽略了在行动上帮助孩子。如孩子的数学作业没做对,你可以心平气和地和他一起做,然后慢慢地形成一种竞赛意识,仿佛你们在竞赛一样,这样他可能会有一种想超越你的想法。

请将“家长”的称谓改为“父母”

2000年6月1日,我呼吁:请将“家长”的称谓改为“父母”!我虔诚地祈祷,20世纪最后一个六一国际儿童节,成为“家长制”时代的结束之日,成为父母与孩子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起点之日。这样,才能真正迎来新世纪的曙光。

“家长”的含义是什么?是家庭的统治者,是孩子命运的掌管者。这样一个充满封建专制意味的称谓,与爱心无缘,与现代教育相悖,我们怎能容忍它泛滥于民主的生活?我们还要把它带入新的世纪吗?

当然,“家长”不完全等同于“家长制”,却是“家长制”的主体内容。请看《辞海》第1023页关于“家长制”的解释:

家长制 家长拥有统治权力的家庭制度。在家长制家庭里,家长握有经济大权,居于支配地位,掌握全家人的命运。旧中国的家长制,在宗法制度下,以封建的法律、礼教、习惯,束缚家庭成员,维护封建财政,巩固封建统治。新中国推翻了封建买办阶级的统治,废除了家长制。

众所周知,在许多父母的观念里,“家长制”依旧是根深蒂固的。媒体频频报道的未成年人受伤害事件中,相当一部分是父母对孩子的摧残所致。前些年有青海小学生夏斐被母亲活活打死一案,仅仅因为考试成绩不是满分;近期又有北京小学生王闯被母亲打成重伤送医院抢救等等。实际上,“家长制”并不局限于父母所有,社会各界甚至一些教师也养成了恶劣的“家长作风”,如四川内江市东兴区某小学一位老师,因有学生违反课堂纪律不肯承认,怒令全班85名学生集体下跪;西安市长安县东大乡西大村小学一位老师,用很烫的火钳烫6岁女孩,就因为喊她没有马上答应。类似的暴力惨案举不胜举,精神伤害更是不计其数,可为何却屡禁不绝,难道不值得人们深思吗?

天下最爱孩子的人莫过于父母。哪个父母不愿意孩子健康?哪个父母不渴望子女成才?问题是我们应当弄清楚,孩子怎样生活才会健康?孩子如何努力才能成才?

在我们的多项全国性少年儿童调查中,有不少的发现值得人们思考。譬如,中国城市独生子女家庭教养方式分为六种类型,即溺爱型、否定型、民主型、过分保护型、放任型和干涉型。最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是民主型的教养方式。采用民主型教养方式,父母给予孩子一些自由的发展空间,时常与孩子讨论对各种事情的看法,不断肯定孩子的各种努力,鼓励孩子走向成功。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自我接纳程度较高,相应地自信心、自尊感和成就欲望都比较强,容易形成敢想敢问敢干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采用否定型教养方式则恰恰相反,父母经常批评和责打孩子,对孩子训斥多于鼓励。生活在这样家庭的孩子,自我接纳程度一般都比较低。他们往往不相信自己的能力,总是甘居下游,不敢想不敢问更不敢干,对自己的前途常怀恐惧无望之心。

我们已经步入信息时代,孩子的优势往往超过父母,他们影响父母的能力越来越强。不管成年人接受与否,21世纪已经成为两代人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世纪。明智的父母应当向孩子学习,与孩子一起成长,而不能再故步自封地自恃“家长”的权威,不肯放下架子真诚地做好“父母”。

基于对儿童权利的尊重,基于大量悲剧的教训,我以一个父亲和儿童研究者的名义郑重呼吁:文明人士行动起来,为改变“家长制”时代而奋斗!

从历史变迁的意义上讲,“家长”二字犹如旧中国男人的辫子和女人的小脚,生活在21世纪的人们还有什么可留恋的呢?

可是,极具强烈讽刺意味的是,“家长”一词应用广泛,约定俗成。譬如,家长会、家长学校、评选优秀家长等等。就连神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中,也有“责令其家长或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等字样。不过,该法律提到“父母”概念共九处,八处用了“父母”,仅一处用了“家长”。细想一下,此处“家长”改为“父母”有何不妥呢?联合国于1989年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第二条规定:“缔约国应采取一切适当措施确保儿童得到保护,不受基于儿童父母、法定监护人或家庭成员的身份、活动、所表达的观点或信仰而施加的一切形式的歧视或惩罚。”中国政府于1990年8月29日正式签署该公约,并经全国人大批准,于1992年4月1日正式对中国生效。既然“家长”一词含有对孩子不平等的成分,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应拒绝使用这一称谓。其实,将“家长会”改为“学生父母会”,将“家长学校”改为“父母学校”,将评选“优秀家长”改为“优秀父母”,在语言表达上更为准确、规范。据说,在英语里也没有“家长”一词,而只有“父母”。

将“家长”的称谓改为“父母”的实质是改变“家长制”观念,是为孩子改造成年人的世界。我的教育建议是:

时刻在心里反复告诫自己。不要总以为孩子生下来就得听你的,似乎总是要让孩子接受“没有我哪有你”的观点,因为这样的做法往往会使你为你自己犯下的错误找到不正确的解释,因此可能会把自己本可以美好的父母形象“扮演”成孩子眼中的“坏蛋”父母。

与时俱进,使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教育孩子是要与时俱进的,不要一碰到相同的问题就搬用过去父母对待你自己的方法,如“打是亲,骂是爱”,应该尽量使用现代的科学的方法,要考虑孩子的具体特点,考虑信息时代的特点。“原始”的方法可能对于现在的孩子而言是一种专制,会带来痛苦的伤害。

敢于向孩子说“对不起”。有些父母从来不会向孩子说声“对不起”,可能是由于不习惯,也可能是面子问题,哪怕自己真的错了,也会给自己找一些借口。久而久之,孩子从你身上学到的可能就是一出了错就找理由,“有其父必有其子”说的也是这样一个结果。其实,只要是人就会犯错,不管是小孩还是成人,犯了错误就应该敢于说声“对不起”,这是负责任的表现。

不要让孩子畏惧父母。

时常听到一些父亲洋洋得意地说:“我的孩子怕我,只要我一瞪眼,他就吓得大气儿不敢喘。”也有些母亲帮着丈夫树立威严,吓唬孩子说:“看你爸爸回来怎么收拾你,你就等着吧!”这些做法的原因,也许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严父慈母”的传统观念,如宋代王应麟编的《三字经》中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然而,多年从事儿童教育研究的经历,使我越来越怀疑“严父”的好处。小敏的不幸经历让我不能不拿起笔来一吐为快。

2005年3月10日《北京广播电视报》特别视点专栏,以《16岁女“老大”的荧屏忏悔》为题,详细介绍了小敏从校园暴力的受害者到害人者的过程。

小敏是个北京女孩。刚上初一时,她开始被班上的同学劫钱,而且是被一个女孩劫。当时的小敏花钱大手大脚,喜欢与人攀比,对朋友也挺大方,自然成为别人劫钱的目标。谁知,劫钱者胃口很大,几乎天天勒索,从5元、10元甚至到100元!

小敏害怕了,付不起了,编瞎话跟父母要钱不灵了,向同学借也借不到了。当一个凶恶女孩逼小敏交钱而不得时,便开始折磨侮辱小敏,如灌她喝水却不让她上厕所,逼她交男朋友,命令她抱着一块大石头,亲石头,对石头说100遍“我爱你”……

这种痛不欲生的日子,小敏忍受了一年之久。上初二时,她再也受不了了,便通过同学,找到了一个26岁的社会男青年为“靠山”。男青年马上来到学校,揍了那个凶恶女孩一顿,从此无人再敢欺负小敏。但是,小敏也迈出了危险的一步,不仅与那个男青年混在一起,而且在学校里变成了一个不可一世的小“魔王”。

从2002年年初开始,14岁的小敏踏上了犯罪之旅。她经常打车到校上课,到校后让小同学为她付车费。放学后,她让同学用自行车送她回家。她上学时背一个书包,手里还提一个包,到校后交给同学,同学们便往包里装上漫画书和零花钱,以此“孝敬她”。

从2002年9月起,小敏因为多次抢劫同学的手机,先后被警方抓获,并判过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本来,这是一个悔过自新的机会,法盲小敏却侥幸地认为,反正自己是未成年人,法律拿自己没辙。第三次走上法庭时,小敏见到同案,竟嚣张地说:“这回出的事是谁把咱们‘点’了?出去以后咱们俩先去找人把他给打了!”

可是,小敏却不知道,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有明确规定:屡教不改的,屡次重新犯罪的,同样要被判实刑。结果,2004年8月,小敏以抢劫罪等数罪并罚,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半,并去北京未成年犯管教所服刑。至此,她才后悔莫及。

当面对记者的时候,早已清醒过来的小敏说,我最后悔的是受到欺负时没有告诉父母,也没有报案。如果当初把自己的痛苦经历告诉父母亲,寻求他们的帮助,事情可能就会跟现在有截然不同的结果。

当问到小敏当时没有选择告诉父母的原因时,她回答说,怕挨父亲的打,因为她把父母辛辛苦苦挣的钱轻易给了别人,父母能不打她吗?父亲的打给小敏留下的印象太深了。所以,她和许多犯罪的未成年人一样,选择了逃避父母,也逃避教师。这样做还有另一层原因,他们不愿意被别人认为无能。

经过痛苦反思的小敏还忠告同龄人:当遇到其他人侵犯你权利的时候,你一定要采取正当的方式去制止他们,最好的方式就是告诉父母和报案,不要与社会上那些不良青年交友!

读到这里,父母们和教师们有何感想呢?

在我看来,孩子在遇到重大麻烦甚至危险的时候,能否如实告知父母或教师,是父母或教师称职与否的底线标准。

对于未成年人来说,父母与教师是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指导者,也是力量最为强大的人。尽管由于群体社会化的趋向,孩子可能会非常看重同龄人的理解与帮助,而对父母与教师充满了怀疑与担心,但实际上最能保护孩子的人莫过于父母与教师。能否让孩子始终确信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自然,这主要不是用语言做到的,是用行动用事实让孩子坚信不疑。

人的显著特征之一是群体性。任何一个未成年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强大的社会的和情感的支持系统。通俗一些说,每个孩子的身边,都需要一些可亲可敬的人,他们可以为孩子指点迷津,他们会与孩子同甘共苦。因此,孩子们会因他们的存在而心安情悦,也会因为时常望着他们友善的目光而不容忍自己做坏事。相反,一旦孩子失去了这个支持系统,就会像脱离轨道的星星,变成一颗去向不明的流星坠落。

由此看来,在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中,应当用“敬爱”二字代替“畏惧”二字,因为“畏惧”二字虽有震慑之效,却更多的是孩子走向危险深渊的助滑剂。孩子越小,畏惧感伤害越大,危险程度越难以预料。可以说,“敬爱”二字与“畏惧”二字之别,就是向心力与离心力之别,就是幸福与痛苦之别,就是成功与失败之别。

要知道,让孩子单纯地怕你其实十分简单,而孩子怕你之后想再让他与你交心恐怕就非常难了。父母该怎么做呢?我的教育建议是:

不可盲目追求权威。许多父母不断抱怨孩子不怕他们,所以才不听话。这样的认识其实存在一种误区,建立父母的权威性,并不是让孩子“怕”,而应该是一种信任,一种依靠,权威并不是家庭教育好坏的唯一标准,关键的是应该在亲子间建立一种信任,父母信任孩子,孩子就会信任父母,才可能“听话”。

做孩子的朋友。父母不要总是以教育者的身份或口吻来教育孩子,如果以一种“师友”的关系和孩子打交道,你会发现孩子身上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当你改变了对孩子过高期望的心态,而是以一种朋友的身份和他交流时,你很快就会发现,原来孩子可以和你交谈的内容是很多的。

引导孩子说真话。父母如果不用打骂、斥责等消极方式对待孩子,可避免孩子以谎话来应付成人,保护自己。事实上父母要与孩子成为朋友,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否则当孩子学会说谎后,后果可能会更严重。即使孩子犯了错误,只要说了真话,父母就应肯定孩子的勇气和胆量,并引导他改正错误,不断地完善自己。

准备一本家庭大事记录本。在家庭中最好建立一种较宽松、缓和的氛围,体现出孩子在家中也是一个主人的地位,家里有什么事应该和孩子谈谈,而不能仅仅因为孩子小就剥夺了他在家中应有的权利。可以在家中准备一本家庭大事记录本,记录家庭中发生的较重要的事情,并随时能让孩子翻看。如果孩子年龄小,可以念给他听,如果需要,可以记下他的看法。

同类推荐
  • 0-3岁宝宝科学养育

    0-3岁宝宝科学养育

    本书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妇幼保健专家谢霞玲和潘华英倾情奉献,为新手父母答疑解惑,提供权威的育儿指导,让新手父母轻松面对和解决这个阶段宝宝的各种养育问题,与宝宝共同成长,成功养育健康、聪明、快乐的宝宝。
  • 一年级决定孩子的一生大全集(超值金版)

    一年级决定孩子的一生大全集(超值金版)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会有一个适应期,这个时期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家长应该给孩子做好哪些准备,度过从幼儿园到小学一年级衔接这段特殊的时期?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新生家长应该怀有怎样的教育理念,引导出一个健康、快乐、好学的孩子呢?家长怎样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进而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家长还要考虑如何在家庭中提高孩子的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呢?在孩子刚入学时,家长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一年级决定孩子的一生大全集(超值金版)》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另外,书中还汇集了一些成功的家教案例及专家谈的一些教育理念,希望能给家长朋友们带来启发和帮助。
  • 妈妈育儿百科全书1-6岁

    妈妈育儿百科全书1-6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文明在不断进步,养育婴儿的方法成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传统12的一些不科学的养育婴儿的观念务必更新,以求与时俱进。这不仅是每一个家庭的个体需求,而且是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精心编写、结集出版了《新妈妈育儿百科全书》系列丛书,旨在能给年轻的夫妇更科学、更全面、更系统的指导,提供滋养爱情之树的养料,助其培育出聪明健康的下一代,促使家庭之舟在生活海洋上劈波斩浪,勇往直前!
  • 超级好妈妈就这8招

    超级好妈妈就这8招

    本书摒弃了传统的一味给孩子补充知识的做法,主要从孩子性格的形成、各种习惯的培养以及健康心理的塑造等方面,为年轻的妈妈提供多种教育孩子时的意见和方法。
  • 爱是粒种子

    爱是粒种子

    《爱是粒种子:情感早教手册》的主题立足于“爱”。自人出生后就深深扎根于人的心灵,在成长过程中收到完美的爱,心就可以吸收这些爱的养分而茁壮成长。《爱是粒种子:情感早教手册》从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生长环境入手,讲述了孩子早教如何全方位进行情感教育,如何健全孩子的心理,最终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儿童。
热门推荐
  • 据说将军是重生

    据说将军是重生

    我的名字是将军起的,我的命也是将军救的,将军做什么我都支持。只是,将军的神机妙算似乎有些奇怪了。将军:“还记得,上官小姐十五岁那年,我见到她坐在树下弹琴,美得让人忘记呼吸。”我:“报告将军,上官小姐今年才七岁!”直到我最好的朋友也当上了将军,我才意识事情好像越来越不对劲了……这其实是一个女扮男装又崇拜将军的姑娘意外发现队友暗恋她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缘分未尽:转世总裁转世妻

    缘分未尽:转世总裁转世妻

    他,是被全世界称为“冰狐总裁”的慕凌天。只因他冷漠孤傲似冰,狡诈似狐,只要他想,什么都可以得到。她,是活泼甜美,美如天仙,身上总会若有若无的不可一世的气质的茉莉耶。他,是狐王,毒舌邪魅。她,是花皇,倾国倾城。【喂,总裁大人,你是妖,怎么能和人在一起?】茉莉耶幽怨地看着他【竟然知道孤是狐王,为何还不做我的唯一】慕凌天挑眉,继续说【更何况,你是孤的花皇。妖和妖在一起?有什么不对吗?】Ps:男主女主身心干净,偶尔来点小虐。
  • 踏雪寒衣又一春

    踏雪寒衣又一春

    野丫头摇身一变…成了富家千金慕雪衣;是福是祸终难知晓?一段相爱相杀的故事,就此上演…
  • 我还没见过你

    我还没见过你

    寄信,收信。重复着的习惯,乐此不彼。在这个孤独的星球上,两个孤独的人隔着所谓的千山万水相依伴。“你今天干了什么?”“我的成绩下来了,你呢?”“我想来见你……”“我想不顾一切,坐火车,用跑的来见你……”
  •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经济学家(上)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经济学家(上)

    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明天的世界令我们无比期待。从历史中汲取知识,感悟人生,追求真理,是每个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在无比灿烂的历史星空中,众多世界杰出人物犹如明烁夺目的明星,让历史的时空如此地浩瀚,并给后人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智慧结晶。期望本书能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们,从世界杰出的人物身上,学习与借鉴人生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
  • 灵威

    灵威

    虚幻的飘渺传说之巅,幽深的迷雾叹息森林,冰寒的悠悠幻冥寒湖,死寂的幽冥魔域...这是一个斑驳陆离,灵道繁衍昌盛的世界——流宇大陆。王朝争霸,宗派世家横行,万族林立。大陆之南,蛮夷之地,可与魔兽合体的蛮荒神族,大陆之北,叹息峡谷,各种强大无匹的神异魔兽种族,更有着诡异阴森的幽冥魂族等等...在流宇大陆,强者可以站立于深渊泰坦的头顶之上,笑,则风云静,怒,则天地崩...本书讲述的是:一次偶然,拥有了“阴阳幻壁”的少年,一步步闯荡流宇大陆的梦幻之旅。————————————————————————(新人一枚,新书一本,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快到碗里来~(*^__^*))
  • 大周之千古一帝

    大周之千古一帝

    本书又名【大佬别搞我】【大佬求放过】【宿主和大佬们的斗智斗勇】……智商平平的主角获得的‘千古一帝抽奖系统’,能抽到华夏千古群雄大佬。大佬们个个智商无上限说话又好听,但就是喜欢宿主斗,和宿主斗其乐无穷。宿主实在太难了,求支援,急急……
  • 网游之重生封神

    网游之重生封神

    通晓游戏副本攻略、稀有BOSS刷新地点、隐藏任务触发条件,重生回三年前的玩家陆过感觉自己无所不能!极品神器加身,神级宠物相伴,游戏中,他就是无人可敌的皇者!可英雄也难过美人关,女人可比BOSS还厉害!不过陆过却不怕,单刷BOSS,正是他的强项……
  • 我独不得出

    我独不得出

    谁正谁邪,谁是谁非,是人定,不是天命。他们似乎是罪恶滔天,但又是替天行道,此时的主角,不再是自诩正义的名门望族,而是人民所避之不及的“滔天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