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在曹魏阵营中有两个著名谋士,一个是杨修,一个是荀攸。杨修自恃才高,处处点破曹操的心事,经常搞得曹操下不了台,曹操虽然嘴上不说什么,但是在心里却对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人厌恶到了极点,终于以祸乱军心的罪名把他杀了。而荀攸则不然,他不但有着超人的智慧和谋略,不仅表现在长期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中,也表现在安身立业、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他在朝堂20余年,从容自如地处理政治旋涡中上下左右的复杂关系,在极其残酷的人事倾轧中,总能稳如泰山,立于不败之地。
曹操有一段话很形象也很精辟地概括了荀攸的处世之道:“公达(荀攸,字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宁武不能过也。”可见荀攸平时对内对外,对敌对己迥然不同。他参与谋划军机智慧过人,妙策频出;迎战敌军,他奋勇向前。但他对曹操、对同僚却从不露半点锋芒,不争高下,把他的才能、智慧、功劳尽量掩藏起来,表现得总是很谦卑、文弱、愚钝。
荀攸大智若愚、随机应变的处世方略,使他在与曹操相处的20多年中关系融洽。荀攸深谙方圆合一的真谛,以圆融虚无的胸怀包容一切,一切为我所用,最终成了曹操的心腹重臣,并最终成就了自己的事业。
古人说:“智欲圆而行欲方”,意思是说人的智慧要圆融无碍。不仅要看到事物静止的、不变的一面,还要看到事物运动的、发展的一面;不仅要看到各个不同事物的个性和局部的状况,还要看到事物的整体和共性;不仅要看到事物的具体现象和应用,还要看到事物的本质;不仅能够坚守原则,以不变应万变,而且要有高度的灵活性,具体分析此时、此地、此人的具体情况,以求得最佳的解决方式。这是从“智圆”的角度来讲的。
从行为上讲,人的智慧虽然应圆融无碍,但在具体的作为上却不能模棱两可。也就是说,做人必须遵守一定的法度和规则,以便立足于社会之中。
“方”如“刚”,“圆”为“柔”。万物过刚则易折,过柔则难以成形。唯有方圆相得,才能生生不息。
人生其实始终处于一场“方”与“圆”的辩证运动之中,该方时则须方,该圆时则须圆。只有方圆互生互变,才能无往而不胜。
方圆智慧
其实,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难,只要你学会用变通的眼光去看待你周围的人和事,综合运用方圆之术灵活地处理与他人的关系,那么你将在人际交往中如鱼得水,你终将享受到惬意的生活和成功的人生。
圆是灵活,懂得变通
明智的人使自己适应世界,而不明智的人只会坚持要世界适应自己。也就是说,变通是天地间最大的智慧,是才能中的才能,智慧中的智慧。
圆融,就是自由、灵活,它不受特定条件的限制,而是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也就是变通。圆融变通,顾名思义就是以变化自己为途径,通向成功。
人们要过一条河,河水川流不息,奔腾浩荡。显然,它的存在使人们欲进不能,徘徊在进与退的两难之间,而目的地就在对岸,举目能见,但面对这条气势逼人的大河,人们陷入了困境。怎么办?人们双脚在走,但陆路已走到了尽头,再用双脚是“走”不过这条河的。此时,人们则需要改变一下自己,然而许多人不懂得改变,只能望“河”兴叹。
但是会改变自己的人就能够成功地到达彼岸。一些人学会了游泳到达了彼岸;一些人看见一块圆木在河里漂浮,于是有了改变的灵感,意识到圆木可以将他带到对岸,结果他们发明了船,从而也顺利到达了成功的彼岸。
这些成功者是因为懂得改变自己,而这种改变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变通。
“乌鸦喝水”的故事流传久远,大家都觉得乌鸦很聪明。老乌鸦也把同样的办法教给小乌鸦,这样传了许多代。有一年,情况发生了变化,老乌鸦正在示范将石子一粒一粒地投进深瓶子里,使瓶子里的水面慢慢升高,可是小乌鸦却心不在焉。它在想:“这样太慢了,有没有更快的办法呢?”这时老乌鸦过来严厉地教训它:“别三心二意,按照祖传的办法去做。”小乌鸦却转身走开了,一会儿它衔来了一根管子,它把管子探进瓶里,马上就喝到水了。
以不断变通的思想要求自己,让自己不断探寻新的思路,就可以突破原有的成就,将自己提升到另一个高度,创造出新的辉煌。
托米是一家五金商行的小职员,他只想当一名称职的员工。当时他们的商店积压了一大堆卖不出去的过时产品,这让老板十分烦心。托米看到这些产品,顿时产生了一个新的想法,他想如果使这些东西便宜一些,让大家各取所需自行选择,肯定会有好的销路。
他对老板说:“我可以帮您卖掉那些东西。”老板听了他的主意后同意了。于是他在店内摆起了一张大台子,将那些卖不出去的物品都拿出去,每样都标价10美分,让顾客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商品,这些东西很快就销售一空。后来他的老板又从仓库里寻找一些积压多年的物品放在这张台子上,也都很快销售一空。
于是托米建议将他的新点子应用在店内的所有商品上,销售情况非常良好。后来,托米独立创业找来了合伙人,经过努力他很快就在全国建立起多家销售连锁店,赚取了大量的利润。他的前老板后悔地说:“我当初拒绝他的建议时所说的每一个字,都使我失去一个赚到100万美元的机会。”
上面的两则故事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道法自然,人法变通。人活一世,生存环境不断地变化,各种事情接踵而来,因循守旧、不知变通是无论如何都行不通的。生活中有一些人总是失败,就是因为他们顽固不化、按图索骥、墨守成规,不会变通,从而把自己的道路堵死,结果导致自己寸步难行。其实一些旧思想、旧规矩都是可以打破的,只要我们做事变通而不违反常规,灵活而不违反原则,这样就能符合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
方圆智慧
在人际交往中,注意做到随时机变。跟君子相处平平淡淡,跟小人相处应该保持一定距离,跟坏人相处应该见机行事……总之,将灵活机变的策略发挥得越充分越好。
进退之间,趋利避害
“进”与“退”都是处世行事的技巧,是圆。方则是恰到好处的中庸之道,把握中庸,便有了进与退的判断标准,是进是退都有章法,该进的时候不进会失去机遇,该退的时候不退会惹来麻烦,甚至祸害。
孔子曾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也就是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万事万物,并没有规定怎样处理好,也没有规定怎样处理不好,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只要合理、恰当就可以了。因此,对于身边的事如何看待,抱持什么样的态度,孔子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人生正如一盘棋,一局定胜负,或胜、或负、或平,每一步都是进与退的艺术。有时候,一招不慎,满盘皆输,无可挽回;有时候,出其不意,以退为进,柳暗花明。
人生又好比一杯茶,有淡淡的愁苦,亦有咀嚼不尽的甘甜,平淡是它的本色,苦涩是它的历程,清香是它的馈赠。
在我国古代社会、有不少真正的权谋家都懂得“功成身退”的道理,在开创伟业、大展宏图、实现夙愿之后,聪慧地退居幕后,从而成功地避开了灾祸。
范蠡与文种一同辅佐越王勾践20余年,苦身戮力,最终灭吴,被尊为“上将军”。而立下赫赫战功的范蠡在庆功宴后,却悄悄地带着西施乘一叶扁舟离开了。临走前,他还特别送给文种一封信,劝他也尽快离开。可惜文种没有听其劝告,最终被勾践逼死。
与文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范蠡和西施改名换姓,去了齐国经商置产,几年后成了百万富翁,被后人称为商圣陶朱公。
范蠡和文种的一退一进,正好说明了“退”的机会含义。范蠡的“退”为自己创造了更好的机会,而文种的“进”则最终害了自己的性命。
人生难百岁,转眼已千年。而历史,总是以成败论英雄,无论进与退,只要你成功了,总会成为一段佳话,流传千古;如果你失败了,就只能怨时运不济,命运多舛了。
这是在常情上论,其实总而言之,富贵荣华与凄惨哀怨莫不同归于丘土,进与退又有什么分别呢?如果你时刻牵挂的是进是退、是左是右,心又怎么能安,日子又怎么能过好呢?重要的,是在进与退、成与败面前都能安然自得、泰然自若,这样,无论遇到什么境界,都可以从中有所获益。
然而,生活中有很多的人却不能做到适时进退。一般来说,不外乎有这样两种原因:一种是身处逆境之人虽能识之,但不能做;另一种是身处顺境之人虽能做之,但不能识。
身处逆境,思想最多的就是如何能摆脱眼前的不利局面,力争早日振作起来。因此,思来想去,总觉得自己背水一战,退无可退,那么只能向前迈进,而结果大多是“山穷水尽”。
相反,身处顺境中的人,想的最多的则是如何进一步扩大自己的既得利益和影响力。尽管也时时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但是他们当中又有几人能想到“退”呢?尽管此时他们拥有“退”的资本,但是他们没有人能把握住这进退之术,最终却搁浅了。
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在攻下金陵之后,其家族声望可谓如日中天,曾国藩被封为一等侯爵,世袭罔替;曾国荃被封为一等伯爵。所有湘军大小将领及有功人员莫不封赏。
但树大招风,朝廷的猜忌与朝臣的嫉妒随之而来。但对于到来的诘难,曾国藩早已成竹在胸,马上就采取了一个裁军之计。他在战事尚未结束之际,即计划裁减湘军。等到战事一结束,便即刻宣告裁军,并且还自己筹措足够的裁军费用,不要朝廷一文。这一计谋果然奏效,朝廷没有了顾虑,曾国藩的官位和家族利益也获得了保障。
人生有起有伏,做到能屈能伸才是正确的人生态度。起,就直上九霄。伏,就如龙在渊。屈,就不露痕迹。伸,就清澈见底。漫漫人生路,有时退一步是为了穿越关山万里。
懂得进退之术,有时看起来好像比较消极,但实质上它并不是委曲求全,而是通过变通的方式更好地表现自己的才华,发挥自己的特长,从而达到更大的成功。
方圆智慧
懂得圆融变通的人,总是能够在危险处脱身,给自己消除阻碍成功的阻力。圆融的人,懂得变通,能够用更聪明的方法达成自己的目的,所以做起事情来也更加得心应手。
对己要方,对人要圆
对己要方,对人要圆。圆中有方,即是不忘原则;方外有圆,即是要灵活应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唯有如此,方能在为人处世中做到游刃有余。
方,是原则性;圆,是灵活性。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只有将原则性和灵活性很好地结合起来,事情才能办得更好。
对于这一人生真谛的把握,尤以五代时期的冯道最为闻名。五代时期政权更迭频繁,但无论朝代如何更替,掌权者都会请冯道出来做官,而且冯道对每个君主也都表现出忠心。在那个乱世当中,能够做到这一点,由此可见冯道“圆”到了极点。对冯道的这种行为,欧阳修骂他无耻,认为他替胡人做事,没有气节。而同时代的王安石、苏轼等人却认为他很了不起。
冯道的一生,可谓是“圆中有方,不忘大原则”。尽管他在胡人统治的朝廷为官,但他本人的生活却是十分严谨,他既不贪财,也不好色。在他的谨慎和圆滑中,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人生大原则,那就是他认为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最重要的是保有中国文化的精神和中华民族的命脉,以待国家出现真正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