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各种杂乱的心思存留于胸中,人心就难以保持纯洁、空明,精神就难以安定、专一。心中总是惶惶不安的人,又如何能品尝生命的真正滋味呢?
忍小谋大,方圆人生忍为高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出现一些坎坷,遇到一些逆境,碰到一些困难,遭到一些失败,是难以避免的现象。学习忍耐,在忍耐中思考、成长、进步,终有百炼成金的那一天。跟头摔得多了,躲避石头的本领也会增加。
在上海金业集团的企业文化中谈到修职文化和修心文化,大抵如下:
1.修职文化
选用三种人:聪明的老实人、踏实的能干人、智慧的自己人。培养三个认同:认同公司发展、认同公司文化、认同公司管理。
坚定三条理念:用制度管人、用文化养人、用情感留人。
树立三个第一:以工作态度第一、以客户利益第一、以员工权益第一。
实现三个不得:不得损害公司声誉、不得破坏公司团结、不得背弃公司利益。
2.修心文化
上海金业集团提出“善缘、智慧、心态”三品文化。
广结善缘、活出智慧、心态从容。
善缘——服务社会;智慧——卓越事业;心态——财富人生。
在人的一生中,可做的事很多很多,如果做不到遇事能忍,如此便会阻止你的成功,剥夺你的快乐。唯善忍者,方可得天下。
忍耐,不是屈服,而是退让中另谋进取,不是逆来顺受、甘为人奴,而是暂时委屈求全以便图谋大业。一旦时机到了,就能如同潜龙从水底中腾而起,施展才干,创建功业。
“小不忍则乱大谋”。“忍”字的旧解是放在心上的一把尖刀。如果我们来个新解,把“忍”字看做是心中有一把尖刀,忍是为事业奋斗的利剑,不是更恰如其分吗?
认为“忍是懦弱者的哲学”,这只不过是从表面上看问题;恰恰相反,忍是强者的哲学。只有志存高远、目光锐利、意志坚强的人,才不会为小小不平之事而盲动。
东汉刘秀,他在哥哥刘演被刘玄暗害后,悲痛万分,但他清醒地看到自己力量单薄,一时无法与之抗衡,于是索性赶去向刘玄谢罪。刘演原任司徒,刘秀到后,司徒署的官员来迎接他,向他致以哀悼。刘秀控制住自己的感情,不说一句涉及私情的话,一再引咎自责,丝毫不提自己往日的功劳,也不为兄长披麻戴孝,饮食言笑一如平常。刘秀的冷静态度使刘玄感到内疚,为了补偿过失,他拜刘秀为破虏大将军,封武信侯。刘秀隐忍求全终于渡过了难关,保全了性命,最后成就了大业。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推崇大丈夫能屈能伸,小不忍则乱大谋。孔夫子亦认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并不全是真正的勇士。所有这些说白了,实际上都是把能否持忍不发作为一条重要的衡量标准。勾践困于石室,韩信受辱胯下,诸此等等,都是坚忍养晦而终成大业的例子。
方圆智慧
忍者无敌,“忍一忍晴空万里,退一步海阔天空”。忍耐是一种蓄势待发的信念,是勇气和毅力的具体体现。一位名人曾说:一个人的成就和他自己所拥有的气度和胸怀是分不开的。事实的确如此,生活中那些心胸开阔、能忍善忍的人,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更容易比别人成功。而那些心胸狭窄、不懂克制的人即使满腹经纶,或者力大无比,都只不过成为了历史上的匆匆过客而已。
态度谦和,绝对的强势不如友善的沟通
示弱是一种高超的智慧,可以减少乃至消除不满或嫉妒。事业的成功者,生活中的幸运儿,被人嫉妒是难免的,在一时还无法消除这种社会心理之前,用适当的示弱方式可以将他人的不满和嫉妒减小到最低程度。
谦虚是一个人持续成功的保障!
人和人是平等的,没有谁比谁尊贵。更不能妄图别人什么事情都要别人听自己的,沟通中的双方也是如此。许多人为了显示自己的口才,或者想达到说服别人的目的,更乐意采取尖酸刻薄的态度,凭借自己的优势以咄咄逼人的气势来压倒别人。但是结果却常常事与愿违,别人非但没有同意,还产生了强烈的负面反应。卡耐基对此说:“你可能赢了辩论,可是你却输了人缘。”
一辆满载乘客的公共汽车上,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不小心踩到了一位老大爷的脚。老大爷脾气不好,张口就说:“你说你这么大一小伙子,欺负我这么大岁数的人?”
小伙子原本想为自己的行为道歉的,可是老大爷的话实在让他反感,愧疚心理马上消失得无影无踪。他按捺了半天说:“踩了就踩了,可我什么时候欺负你了啊?”
老大爷更加不高兴了,“得得得,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学好。我看你那样儿,是从监狱里刚放出来的吧?”
这下小伙子可火了:“你这人怎么说话呢?”边说边要往前冲,车里的人左劝右劝,好不容易才让他俩消了气儿。
生活中这种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引发的大问题实在不在少数,故事中的老大爷很明显地就属于典型的“得理不饶人”。本来只是小事一桩,可是为这么一点小事斤斤计较,让自己显得很刻薄,很强势,不但形象大打折扣,还害得双方心里都不痛快,何苦呢?
在我们身边还有一种人,就是以自己的权威来压倒别人,但是这种沟通效果又如何呢?
迈克是一个科研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吉姆是他的助手。他们因为对一个实验的结果有不同的看法而起了争执。吉姆说这次实验的意义非常重大,所以有必要再精确地做一次,以防万一。而迈克则说这种实验既耗时又费力,而且现在离交付给客户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没有必要再做了。
吉姆对迈克的这种工作态度很不满意,说:“我们自己辛苦点没有关系,但要对客户负责,要对自己的职业道德负责。”脾气暴躁的迈克一听到这些话就有些火了,大声叫喊道:“你说我不负责?我哪一次没有对客户负责了?况且这样的实验我做了不止一次,还用不着你来提醒我。而且我告诉你,我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你一切都要听我的,如果出现了不好的后果,我一个人承担责任,不会连累你的!”
吉姆看着迈克铁青的脸,几次想再争辩几句,但最终还是转身走开了。
有一句话说:“人只有敬服的,没有打服和骂服的。”希望依仗强势来压服对方,即使表面上对方服输了,但是这也只是暂时的,他们的内心肯定不服气。毕竟,人人都有自尊,当自尊心被刺伤后,留给心灵的是伤痕,也有可能带来仇恨的情绪,而理智则早已不复存在。其实,每个人都知道,唯有靠对方内心的认可才算真正的说服,但是如何说服对方的内心却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的。
交流最基本的就是要尊重对方,懂得对方的心思,不要动不动就拿出自己的那一套来指导别人。也不要把自己看得高人一等,动不动就教训别人,显示自己的聪明。最起码要把彼此都放在同一个水平上,这样才能保证交流的顺畅进行。要知道温和、友善总要比愤怒、粗暴更强有力,更能很好地解决问题,著名的演说家史德伯对此深有体会。
有一段时间里,史德伯的生活很拮据,因此,他希望自己的房租能够减低。但他知道房东是一个非常难缠的人,虽然如此,他还是想尝试一下。于是就写了一封信给他,信上说:“我现在通知你,合约期已满,我立刻就要搬出去。事实上,我不想搬走,如果租金能减少,我愿意继续住下去。但看来并不可能,因为其他房客把各种方法都试过了,包括警告甚至恫吓。大家都对我说,房东很难打交道。但是,我对自己说,现在我正在学习为人处世这一课,也不妨试试,看看是否有效。”
史德伯的房东一接到信,就同秘书找到了他。史德伯站在门口欢迎房东的到来,充满了善意和热忱。交谈的开始,史德伯并没有谈房租太高,而是强调自己是多么地喜欢他的房子。史德伯称赞房东管理有道,并表示自己很愿意再住一年,可是却实在负担不起昂贵的房租。
“他显然是从未见过一个房客对他如此热情,他简直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接下来,房东开始诉苦,抱怨房客,说其中的一位给他写过14封信,内容太侮辱他了。另一位房客则威胁如果不能制止楼上那位房客打鼾的话就要退租。“有你这种满意的房客,多令人轻松啊!”房东对史德伯称赞道。
当然,沟通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在史德伯没有提出要求之前,房东就主动要减收一些租金。“但这还是一个比较高的数字”,史德伯说出了自己能负担的数字,而房东什么都没有说就同意了。当他离开时还转身问道:“有没有什么要为你装修的地方?”
这就是友善沟通的力量,比那些强势的方法有效得多。如果史德伯按照其他房客的方式要求减租的话,一定会碰到同样的阻碍。
方圆智慧
锋芒毕露,必遭人忌,最高明的方法就是以谦和的态度为人处世,而且该示弱时就示弱。因为人们习惯于同情弱者,对过于完美的人和事总是心怀警戒,暴露些小缺点,出点洋相,反而可以增强你的亲和力。
忍气制怒,烦心事需要冷静处理
从心理学上讲,怒气属于情绪的一种基本形式,它直接影响人的心境。一个人暴怒时,心境极为恶劣,在这种状态下,人的认识活动的范围往往会缩小,人被引起暴怒的认识对象所局限,理智分析的能力受到抑制,控制自己的能力减弱,往往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行动的意义及后果,造成一错再错,甚至由于一时气不忍而成千古遗恨。
人生在世,尤其是在关系复杂、利害重大的时候,总是会遇到种种不顺的事情:不公、冷遇、误解、诋毁、陷害。这些不顺心有时候会给自己固有的原则和利益造成损害。对于如何对待这些事情,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做法,有人主张坚持自己固有的原则,宁折不弯,有人主张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而正确的做法则是,以忍耐来化解矛盾,或以忍来等待时机。
众所周知,气大伤身,也伤心。然而就是世界上最好脾气的人,也不敢说一生中从不动气。所以,生气、上火、发怒是人之常情,生活常事。可是,常情、常事不等于就是好事。人无论遇大事小情,都不会是顺顺当当的,但一不顺当就生气、发火、发怒,不但于事无补,还容易坏了大事。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脾气暴躁的人,常常由于一点小事不忍而火冒三丈,或暴跳如雷,或大吵大闹,或走极端闯下大祸,以愚蠢开始,以后悔而告终。生活中这样的教训有许多。
有一青年在某小区当保安,他有两个心爱的核桃,平时在手里搓来搓去地玩。一天,他发现其中一个核桃被同事砸开吃了,于是怒火中烧,同那个人动手打了起来。盛怒之下,他竟然拿起桌上的水果刀将那个同事捅伤。事后他虽然悔恨万分,但悔之晚矣,终究要接受法律的制裁,可谓害人又害己。
忍是一种利益的取舍。人们所争的是名利,所忍的也是名利的暂时失去。很多人在小事上和别人争个头破血流,可谓得不偿失。真正聪明的人才懂得权衡利弊,他们重视大利,不夺小利,当争则争,当忍则忍,当然,这同时也说明他们也有必要的素质。能够忍受暂时的屈辱,磨炼自己的意志,寻找合适的机会,正是一个成功者所必不可少的心理素质。只有忍受自己遭遇的不公,才能保全自己的名利。只有处变不惊、虚静自守、厚积薄发,才能有以静制动、后发制人、以虚应实、以退为进、以屈求伸的良好效果。正是“忍”加强了我们的韧性和灵活性,使我们能够迎接和承受各种艰难险阻的挑战。
从身体健康的养生学角度来讲,忍气制怒,保持心平气和,方能身强体壮,精神愉快。
了解了生气发怒的害处,那么怎么制怒呢?
1.将愤之初,则必忍之
生气发火,往往只是一怒之下的忍无可忍。因为人遇到愤怒的事情时,心情比较烦躁,只觉得脑袋一热,就什么都不顾了。如果这时候你能有意识地让自己的头脑冷静下来,仔细权衡利弊,沉住气,那结果就不一样了。
2.不急不恼,转移情绪
当自己要生气发怒时,换换环境,如看场电影,读读小说,或出去打打球、散散步,之后就会觉得心情大不一样。尤其是睡一宿觉或过几天后,再想那个令自己要发火的事,甚至会感到自己当时的怒气很好笑。
3.以责人之心责己,以谅己之心谅人
遇事先想想自己有没有不对的地方,先检讨自己的过错,听别人把话说完,体谅别人的难处,就不容易生气发怒。而且还能变怒气为爱心。
4.听劝不听纵
当你与人相争,生气发怒时,旁观者的态度是不同的。有人往火上烧水,这是好心,一定要听;有人往火上浇油,这是歹意,千万别上当。
方圆智慧
我们讲的忍气制怒并不是生闷气,而是通过忍赢得时间冷静地思考,以保证心理健康、生活顺利和事业成功。
性格好,则事业顺畅
虽然人都是有性格、有脾气的,但遇事冲动、率性而为却是不理智的行为,而心态平和则是一种智慧,一种手段,一种策略。只有那些善于审时度势,善于分析“敌”我双方的情况,并理智地用“温和”去征服他人的人,才能使自己避开灾祸,并逐步走向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