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微博反腐”大放异彩,其传播扩散、挖掘深度、影响范围都在不断扩大,“网络反腐”趋向专业化、娱乐化、常态化,跨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境地。“房叔”“大表哥”“雷冠希”“日记局长”等在网络的“围剿”下迅速落马。“小鼠标扳倒大贪官”成为当下中国社会的一道新景观。
随着网络举报从隐匿走向前台,实名举报成为一种新的网络爆料方式。实名制爆料的直接好处就是能更为有效地获取媒体、网友、纪检和司法部门的信任,迅速越过网络传播中的“信息辨伪”过程,凭借较高的可靠性加速传播。
实名举报有助于强化爆料者的责任意识。而带有职业报料人色彩的部分特殊人群登台,也将使舆情的来势更为猛烈。社会也更加呼唤党政部门探索有效机制,加强实名举报人的安全保护,让实名举报在反腐倡廉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12]
“新华微评”评论称:“发改委副主任刘铁男涉嫌严重违纪被调查,除因实名举报外,微博也功不可没。微博之所以能成反腐利器,在于公开,更在于真实。失去了真实,微博难免堕落为中伤谩骂的角斗场。不造谣体现的是底线,不传谣体现的是智慧。”
作为新兴的******手段,“网络反腐”获得了社会舆论“一边倒”的叫好声。将新媒体技术与反腐倡廉结合起来,算是“微传播”的创举。2013年8月,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就推出了一款名为“远离职务犯罪”的手机APP软件。这是全国首款预防职务犯罪手机应用软件。精美的图文、可爱的动画、翔实的案例……在这款手机APP软件里,普通人只要动动手指头,就可轻松获取预防职务犯罪的各类知识。
但是,“网络反腐”所显现出的自身局限性和道德、法律风险也同样值得警醒,其规范化也成为社会思考的重点。“网络反腐:不止于晒艳照、亮房产”,网络反腐应尽快走向互联网开放环境下的“制度性反腐”。
《人民日报》对此评论道:“从刘铁男的落马,到上海招嫖法官被查处,微博举报彰显威力,也引发思考:如果没有网络曝光,这些蛀虫还要潜伏多久?如果监督渠道足够畅通,又何必如此斗智斗勇?网络只能管个案,制度才能管长远。将权力关进制度笼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我们别无选择!”
五、中含芒刺可伤人——“微传播”之芒刺
作为一种“微时代”的全新传播方式,“微传播”集合了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的特点;在互联网平等、去中心化和反权威精神的基础上,融入了个人性、即时性、互动性,将微博打造成为信息交流的平台。
它既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线性传播,也不同于网络媒体的网状传播,而是一种裂变传播。这种传播形态的传播速度之迅捷、传播密度之大、传播方式之便利,远非以往的媒介所能比拟。这种信息传播形态带来的影响,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显现出强大的威力。
2008年11月,孟买发生恐怖袭击事件,推特( Twitter)在该事件中充分发挥了其新闻传播工具的潜质。“孟买恐怖袭击事件的第一手报道是由推特( Twitter)率先播报的,而不是传统媒体。目击者的现场报道以每5秒约80条的速度源源不断地出现在推特( Twitter )上。这些信息一部分来自于已经被恐怖分子控制的酒店内,另一部分则是由那些试图组织献血及其他公共服务的志愿者们提供的。”这说明,推特( Twitter )作为一种媒介,除了沟通交流外,还可以成为突发事件的重要新闻信息来源。
2009年夏天,流行音乐天王迈克尔·杰克逊的死讯报道让推特( Twitter)再次风光。在尚未有权威信息出现之前,大批歌迷已经赶到杰克逊就医的洛杉矶加州大学医院,他们的消息为什么这么灵通?答案是推特(Twitter),了解内情的网民通过推特(Twitter)宣告了杰克逊病危的消息。在杰克逊的死讯传出后一个小时,推特( Twitter)上冒出了6万多条有关杰克逊死亡的信息。推特( Twitter)在突发性公共事件中的快速反应,足以令CNN这样的传媒大亨汗颜。
但是,就如唐代诗人陆龟蒙的《蔷薇》中所写:“外布芳菲虽笑日,中含芒刺欲伤人。”“微传播”也如“双刃剑”,在显现出超强威力的同时,又忧患丛生,总使人感觉芒刺在背。
网络新形态中其实孕育着社会新形态。整个社会风气在“微传播”的影响下呈现出日益复杂的趋势。由于网络的匿名传播特性,以及群体表达的内心安全感,使得公众可以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于是,在生活中“挑刺儿”的人越来越多。这当然有一定的益处。民间舆论对事件的不断关注和推进,在某种程度上也会给相关职能部门施压,推动事件得以公正处理。
2011年6月6日18时47分,在微博上出现一条博文:“都江堰普照寺的尼姑,有钱啊,买的是600多万元的房子。这年头,还有什么信仰是靠谱的?”并附有《商品房买卖合同摘要》和当事人释果证的身份证照片。该微博一出,立即引来了众多网友围观。9日下午,成都市民族宗教事务局新闻发言人红晓证实:的确有这么一回事;不过,房产并非尼姑本人的,而是寺庙的;这种做法不规范,该局已于5月23日作出了处理决定。
但是,“挑刺儿”的背后又往往潜藏着某些社会负面情绪,如果在“微传播”中形成一种习惯,就会在网络上滋生出偏激的群体情绪,甚至演变为现实中的极端恶性事件。这些偏激的情绪蔓延开来,就会将网络监督的优势转变为对社会正常秩序的伤害,带来负面效应。
陈凯歌导演在2012年推出了电影故事片《搜索》,探讨了“微传播”中偏激与盲从的群体心态。该片改编自文雨的网络小说《网逝》,从一个极小的社会事件说起,窥见了“微传播”中伴生的种种弊症。
片中,心情不佳的都市女白领叶蓝秋(高圆圆饰)在早晨上班时,在公交车上拒绝为一位老大爷让座,并指着大腿说了一句气话———“要坐坐这儿”。谁料,这起“不让座事件”被一位实习记者用手机拍了下来,并被电视台王牌栏目《今日事件》曝光,迅速成为网络热议的话题。在电视台的跟踪报道中,一通匿名的热线电话又爆料称叶蓝秋实为富商的“小三”。
一句“要坐坐这儿”成为爆点,网络上开始对叶蓝秋掀起声势浩大的声讨。随着事件的发展,对不道德的谴责与争议、对“白富美”的“羡慕嫉妒恨”、对消遣对象的“孤独寂寞冷”、对“小三”的愤怒、对富商的仇视……种种网络情绪被逐一调动起来,并最终彻底吞噬了事件当事人———叶蓝秋的生命。
其中,对“小三”身份的“爆料”,无疑是这出悲剧中火上浇油的一笔。但在这一事件的传播过程中,很少有网民去质疑这位所谓“小三”的真实性。即使质疑的声音出现过,也迅速被群体性的偏激情绪所覆盖。在这种偏激的网络声讨中,人们寻求的似乎只是一个代表“小三”的标靶。
其实,在如今的社会转型期,涉及道德滑坡、法治不彰、官员腐败等因素的某些社会事件,在“微传播”中往往都会引发偏激情绪的暴增。同时,“微传播”的匿名表达和碎片化书写,也成为网络情绪极端化的助推器。
对此,就有学者们直陈弊端:“强化论点而缺少论证,往往需要情绪化的语言打动人而不需要理性的讨论,尤其匿名者更无须承担任何责任。这造成微博里骂声一片,客观、理性的意见往往受到忽视或蔑视。这就使得网上的言论趋于不同的极端,而复杂的观点难以展开。于是,扣帽子多于讨论、骂人多于说问题,此现象有蔓延趋势。”[13]
在偏激之外,盲从也是“微传播”中的一种负面心态。而这又与微博的用户结构有关。《2013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显示,在3亿多的微博用户中,10 ~39 岁用户总访问次数占 81.68%,高中学历以下用户占74.88%,月收入5 000 元以下的则占到92.2%,其中无收入群体人数最多,达到9183.5万人。
总体学历偏低、年龄偏低、收入较低,这些特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微博用户们所拥有的价值观的不稳定性。而盲从的心态和行为成为“微传播”中一股不容忽视的潜流,并进一步导致围绕一些事件的舆论走向偏激化和极端化。
当盲从心态持续扩大,便为一轮又一轮的网络谣言在“微传播”中滋长提供了沃土。据人民网舆情监测中心统计,2012 年1月至2013年1月的100件热点舆情案例中,事件中出现谣言的比例超过1/3。一些网络上流传的谣言甚至对社会生活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日本核泄漏引发蔓延全国的抢盐潮,“世界末日”的说法让一些人捐出了全部家产……
面对“微传播”,轻信与盲从会让人们付出沉重的代价。而这也要求我们的政府部门更加高效、开放、透明。央视主持人张泉灵说:“防止谣言四起的一般规律:公开比捂盖子强;早说比晚说强;主动说比辟谣强;谣言已生时,让当事人接受有信誉媒体采访,比简单发布会强;发布会就记者提问。”
谣言的大量存在也带来了另一个副作用,那就是太多的不可信造成了网民的习惯性质疑。具体表现为,面对各种社会关注度较高的事件真相时,仿佛怀疑比相信更有见地,解构比建构更有气势。事实上,却汇聚成了一种以“反谣言”姿态存在的真谣言。例如,公众对于“击毙******”是否真实的质疑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研究者分析指出,不管以何种网络平台为传播渠道的“微时代”谣言,根本上体现的是民众内心深处的担忧和恐慌。大多数谣言背后并无显著恶意动机。谣言得以生成和传播,原因在于它们所体现出的价值判断往往暗合了许多人对当前社会现状的认知,从而使得谣言的说服力有时候比真相更加强大。
“微传播”的种种与生俱来的特质或许是无从改变的,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带有残缺性的传播方式。所以,在“微传播”过程中,社会各界也应积极地促进信息公开,回应民众诉求,提高社会管理能力,加大透明力度,完善监督体制,强化法律规范,从而为“微传播”拔出“芒刺”。
六、必以规矩成方圆——“微传播”之规矩
在“微传播”的开放式话语平台上,看似“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自媒体”,但并非每个人的声音都具有同等的辐射力,也并非每个人的话语权都绝对公平。
公共空间表达的闸口一旦放开,语言和观点的泛滥势必如同洪水一般袭来。在广袤的话语平台上,谁的声音最响,谁的传播力最强,谁的影响力最大,就成了一门许多人致力研究的学问。于是,在“微传播”的各个公共平台上,通过各种方式、“八仙过海”般寻求出名捷径的“名人”不断出现,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将网络作为自我“营销”与博取关注的重要渠道。于是,光怪陆离的舆论生态便成为“微传播”中的重要景观。
2013年8月,北京警方打掉了一个在互联网上蓄意制造和传播谣言的网络推手公司———北京尔玛互动营销策划公司。秦志晖(网名“秦火火”)、杨秀宇(网名“立二拆四”)及公司其他两名成员被警方抓获。
“7 ·23”动车事故发生后,散布中国政府花2亿元天价赔偿外籍旅客的谣言;捏造雷锋生活奢侈,称这个道德楷模全由国家制造;凤姐、******等恶俗事件均有其炒作的魅影……“秦火火”等网络推手的这些行为,显然违反了互联网底线[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