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夏,大军西进时,汾城县沿公路在古城,站李、汾城、史村、焦村设兵站五个,在连村、张高、李果、吴兴庄等地设支应点数处。支应点备有开水、饭菜,兵站另有大车、担架和民兵,除负责开水、饭菜供应外,还要负责带路、转送伤员、物资和粮草供应。西中黄村不在公路线上,但在事前和事中都做了大量工作。事前修路、建灶、插路牌,事中磨面、运输、供物资。磨面27500斤、送炭27000斤、送铁2000斤,支援电杆六根。还为部队准备蔬菜、豆腐、粉条、猪肉,发动师生写慰问信等等,充分体现了人民拥军支前的热情。
五、1952年推行农业合作化运动
经过土改,广大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但是有些户没有男劳力,有些户缺牲口、少工具,有地种不好,如不帮助很可能再陷贫困。于是农会号召大家团结起来,互相帮助,自愿结合,互相变工。可以以人力工顶畜力工,以一般工顶技术工,以女工的纺织顶男工的耕种。这种形式是1951年开始的。1952年贯彻党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将变工队改为互助组,这是由个体经济向集体经济过渡的初级形式。互助组有两种,一种是临时互助组,只在农忙季节搞,变工队即属这类。一种是常年互助组,常年进行换工互助,共同劳动,成员比较固定。常年组全村有八个,甲生组、三成组、八娃组、英亭组、佩珩组、鸣雁组、国藩组。1952年至1953年,互助组陆续变为初级社。这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经济组织。社员将土地、牲口、大型农具等主要农业生产资料交社统一经营和使用,由社按照质量和数量给予适当的土地分红和其他生产资料的报酬;社员分工协作,统一组织集体劳动;产品统一分配,除土地分红和其他生产资料的报酬外,其余部分均按劳动工分领取报酬,实行多劳多得。初级社部分地改变了私有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比互助组更具优越性。当时全村有四个初级社即广益社、利丰社、联友社和景荣社。1956年成立了中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土地不再分红,主要生产资料不再给报酬,完全按照劳动多少分取报酬,成了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经济。至此,党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1958年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当时把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称作“三面红旗”。在高举三面红旗的口号下,人们思想膨胀,出现了虚报产量的浮夸风,搞了不切实际的食堂化,建了劳民伤财的小土炉,使1958年的粮食丰产不丰收。当时有个队把几块地的麦子放在一起碾,说是单收单打,亩产报了1600斤,结果使公粮加重,多年居高不下。1960年歉收,则人人吃不饱,人们采树叶吃,拾棉花花吃,用石灰水泡玉米皮,做成所谓淀粉吃,不少人为此得下胃病,下肢浮肿。为渡过灾荒,分了自留地、猪留地,允许人们开垦小块地。接着要割资本主义尾巴,把“三地收回”。自留地分了收,收了分,反复多次,把自留地当成临时度荒的办法。
1964年开展农业学大寨,起初以大寨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为榜样,里切外垫平整土地,名曰“牛喝水”;做闸口、掏子汧、兴修水利,使农业发展,产量提高。后来把大寨作为推行“左”倾路线的典型,大搞阶级斗争和穷过渡,把正当的集市贸易说成是资本主义的土壤而关掉,改逢社会主义大集;把农闲时干点私活说是搞资本主义。司跟荣饭量大,分的粮食不够吃,每年冬春都要用几天推炭换粮吃,这也当作资本主义,在大会点名批判。那时一年到头把人死死地捆绑在人均一亩半的土地上,没活找活干,干些无用工。由于“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记的平均工,吃的平均粮,过的平均日子”,所以人们“出勤不出力,上工等敲钟,干活磨时光”,三天干不了一天的活,于是口粮逐年减少,分值逐年下降,人人渴望着能多分点自留地。党的三中全会正是针对农村这种现状,才制定了下放土地的大好政策。从农业合作化到土地下放村里办了十件事:
1、1954年,动员群众卖余粮,贯彻粮食的统购统销政策。
2、1957年到1958年,完成了党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土地的私有制变为集体所有制。
3、1958年至1960年,兴修水利,开通了西门外防洪渠一条,完成了大碗口、小碗口、丁字桥、上拐弯、下拐弯等水利工程,使60%的土地都能用洪水浇灌。是年,大队和八个生产队都安了有线舌簧小喇叭,社员坐在队部能收听新闻广播和戏曲音乐。
4、1961年购置了煤气机、小型发电机,抽水机等,开始用机器带动石磨磨面,带动弹花机弹花。
5、1965年小麦平均亩产412斤,创历史最高年,被评为省、县、社三级先进单位。
6、1966年,新建校舍20间,村办小学免收学费,使失学儿童全部入学。
7、1967年在村中心建舞台一座。
8、1968年大队建综合加工厂(副业股)一个,购置了100马力柴油机、发电机。加工厂每晚11点钟前供电照明,90%的社员安了电灯,开创了点灯不用油的历史。加工厂有车工、钳工、电焊工、铸造工、锻工、木工,有磨面机、弹花机、缝纫机、榨油机、胶轮车和各种拖拉机,其中有,捷克热特25拖拉机一台、30拖拉机两台、铁牛55一台、东方红链轨车一台、逐步走向农业机械化道路。加工厂不仅服务本村,还为附近各村服务,成了汾城公社农村副业股的一颗明珠。
9、1969年大队为解决社员吃水问题,建水池七个,埋水管数千米,以柴油机为动力,带三联泵抽水,把二队老井水送入池中,村民从池中挑水,结束了几百年用辘轳绞水的历史。
10、1979年,村里投资3万元,接通“三黄线”10千伏线路,安装了100千伏安的综合变压器一台,从此用上了大电。
六、1982年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
1978年党的11届三中全会后,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立了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位置。人们思想解放了,纷纷要求改变“大锅饭”的生产模式。1981年夏季包工到户,秋季实行了“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余都是自己的”大包干到户责任制。1982年再行改革,全村实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队的牲口、农具作价拍卖给户下,社员完全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发展了,人们的生活迅速越过了温饱线,开始自发解决花钱问题,在承包田中种瓜、种菜、栽果树、种药材,还有一百余户开了小砖窑。之后,村委会对污染环境、破坏土地、损坏水利的小砖窑予以取缔,并引导村民走科学发展,合理致富之路。组织村民走出去参观学习,请进来传经送宝。采用租赁土地的办法,办起了大砖厂、面粉厂、酱菜厂和养鸡养猪场,还建了一百多个蔬菜大棚,使经济得到发展,于1998年跨入小康村行列。至2007年几次被镇政府评为综合考评第一名。2008年又被省里定为小康建设推进村,这是全村人的光荣。但是也应看到前进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分责任田时按等划分,分成了好多条条田,不利机械耕作;二是在条条田中开砖窑,一家开,两旁的地都吊了起来,一米之内不长庄稼,浇地无法浇,粮食减产,果树不长;三是把炉渣砖块倒入汧内,使上千亩洪水地变成了干旱田;四是由于汧中无洪水,北门外的天池变成了垃圾场。水是农业的命脉,洪水是西中黄发展农业的传统优势。对这个优势只能利用不能抛弃。一定要动员全民,兴修水利,挖通渠道,修复设施,以灌良田;一定要重修泊池,使之蓄水不漏,外形美观,以蓄水养鱼,调节候,美化环境,造福人民。
责任制后,大队成了空架子,而干部要工作,民办教师要教学,保健站医生要看病,他们的工资咋解决?学校要扩建,道路要修补,钱从何来?只有向村民摊派。当时收“摊派”成了干部最头痛的事情。于是镇政府实行了“三提五统”,在每年夏收后,一次性把农业税和各种摊派执算成粮食交给粮站。由于农民负担过重,种地不合算,出现了农民不愿种地,三提五统”无法收齐的现象。国家针对这种情况,实行了一系列减轻农民负担的措施。如民办教师转正,免除农业税等等。更可喜的是2005年实行了小麦直补政策,而且直补金额逐年递增:2005年小麦面积4300亩,每亩直补10元,共补43000元;2006年4298亩,每亩直补20元,共补85960元;2007年4392亩,每亩直补30元,共补131760元;2008年4338.6亩,每亩直补61元,共补264654.6元。这种政策的实施,广大农民无不欢天喜地,奔走相告,都说这是开天辟地从未有过的好政策。这种惠民政策,大大提高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加快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责任制以来已27年了,村民委员会做的主要工作有:
1988年与太钢合建一座占地61亩多地的铁厂,因各种原因于1994年停产,至今仍未复产。13年来,这个厂子白白闲置着,应千方百计尽快解决。要走出去招商引资,要给对方优惠条件和大力支持。
1991年村委决定安建自来水工程。建成200立方米的水塔一座。全村共钻成深井5眼,使部分旱地变成了水浇地。
1993年村委通过集资和捐款,投资20万元,完成了自来水入户工程。此项工程,干部群众捐款7960元,村民义务挖埋管道万余米。村民从此吃上了清澈的自来水。
1995年在村中心的高楼上,安装了有线电视接收塔,有线电视信号,逐步走进各家各户。
1998年借改革开放的东风,村党支部、村委会顺应民意,做出了硬化村中心街道的决定,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投资10万元对村中心街南段拆迁拓宽1米多,全长700米的中心街全部水泥硬化。一改雨天泥泞的面貌,极大的方便了村人通行。
是年获襄汾县《小康村》称号。
1999年经村干部和全体村民的艰苦努力,将南北门外大路2200米,全部铺设成柏油路。此项工程总投资50万元,村民义务拉运鹅卵石、沙5200立方米,干部群众和在外工作人员捐款40310元,工程进行中,干部身先士卒,村民争先恐后,甚至有时不分昼夜,通宵达旦,确保了工程的高标准高质量。通村油路的铺成,给全村带来了无限的商机,促进了西中黄村的经济发展。
是年,国家投资网络通讯60万元,移动通讯40万元,改善了通讯设施。
2000年3月在全国农网改造的惠农政策下,国家投资70万元,将全村的用电线路、设施进行了全面整改。全村共安装变压器4台,容量计460千伏安,使850户安了电度表、保安器等设施。
是年11月由于原吃水井水位下降,水源不足,村委多处筹集资金6万元,钻170米深的水井一眼,铺设管道1000米,解决了全村人畜吃水。
2001年,为解决全村排水困难,集体筹资1.5万元,开通了南门口到老车道全长300米的排水渠一条。
是年获汾城镇“农村工作综合考评”三等奖。
2002年在全县“教育基础年”活动中,村干部多方筹资,在原校址建成了一座占地952平方米的二层教学楼。全部工程于9月30日圆满竣工。总投资40万元,其中干部群众、学校师生和在外工作人员捐款32000元。教学楼分12个教室,可容600余名学子就读。唱响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主旋律。
是年12月被评为襄汾县“教育基础年活动先进单位”。2003年开通了东门内商业一条街,街宽16米,中间水2003年开通了东门内商业一条街,街宽16米,中间水泥硬化,两旁绿柳成荫,晚上路灯通明,更有两层楼的店铺、餐馆装点辉映,形成了每天早6点钟到11点、百余个摊位的农贸市场,蔬菜瓜果、副食早点、衣物百货,应有尽有,发展了经济,方便了群众。
2003年至2005年,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西中黄村95%的街巷全部水泥硬化。此项工程,涉及面广、耗资巨大,各街各巷分别管理,自筹资金,村委补助水泥。掀起了家家出钱,户户出力的打巷高潮。至2005年底,全村共硬化街巷27000平方米,硬化街巷总长7300米。每条小巷如根根琴弦,弹奏着西中黄村经济腾飞与时俱进的新歌。
2005年获汾城镇“农村工作综合考评”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