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级下达一项新的任务:在全省范围内普查漏管户。于是乎,我们基层管理单位闻风而动,四人一组,倾巢而出,分赴管理死角——即那些老少边穷地区,开展了声势浩大、全面覆盖的查漏管拉网行动。
8点上班,检点一下随带的各种资料,就开车出发了。
顺着U字形的山路曲折上行,在沿途山村作时间长短不等的逗留,分头执行公务,然后集合继续上行。真个是“山高人为峰”,几回回峰回路转,沟壑已成万丈深渊。一望而下,真有惊心动魄之感。到达位于山顶上的这个小村子时,已是上午10点了。
由于是出来执行公务,大家都按规定穿着制服。在山下,这种厚厚的毛料制服已经让人觉得有点懊热了,但是在山顶上,兀自招架不住仍带凉意的山风。下得车来,觉得凉气就象很多只冷冰冰的小手,顺着领口、袖口直往人身体里钻,皮肤上一下爆出一层细碎的鸡皮疙瘩。大家都不约而同的缩了缩脖子,打了几个寒噤。
山顶高寒,与山下比,仿佛不是一个季节。杨树的腰身依然铁一样僵硬,光秃秃的柳枝在风里摆动,就象生了锈的铁丝。阳光灿烂的阳坡上,草色灰中发青,已有了些春天的气象,背阴处却仍有星星点点的积雪和残冰,显示着冬的残余势力与春风来回拉锯的痕迹。天空极其蓝,没有一丝儿云,也没有一点黯淡的色彩;阳光极其黄,没有一丝儿犹豫,也没有一丝儿不开心的迹象。太行山这种男人般的硬朗和冷峻,在这里算是表露无遗了。
诧异的是,越往山上走,越是看不到人。虽然这里有着一大片人们亲手建筑的家园,但是——人在哪呢?这美丽的、静悄悄的风景,因为没有了人的点缀,就显出一种让人心跳的逼迫。我们真象是不经意间闯进了一个坚壁清野的村庄。
我是第一次来到这个地方。倒不是因为山高路远,也不是因为它贫穷落后,主要的原因是,这一带基本上是税收空白区。这一方水土没什么得天独厚之处,交通固然不便,缺乏办厂的条件,地下也没有煤铁资源,所谓的商业,就是每村都有几个的农家小卖店。这些小卖店皆在民居里占一间小房,临街玻璃写上“烟酒日杂”的字样,出卖些人们日常最基本的生活用品,如洗衣粉、塑料桶、草纸,或者还有一些可以久存的食物:方便面、罐头、劣质饼干。所谓的货架,常常只是一张废弃不用的破床,检视所有存货,总值也不过几百元。这种小规模的经营户,照例在我们的免税范围之内,但是免税归免税,按照税法规定,税务登记证是必须办的。无证经营就是漏管,这也就是我们这一行查处的重点。
这个村子是撤乡并镇前乡政府的所在地,除了小卖店以外,还有一个较大的门店,它的前身就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集体经营的“供销社”。八十年代开始,集体“供销社”在一夜之间土崩瓦解,这些集体资产全部落到个人手中。当然利益相关,它的主人往往就是集体化时候显赫一时的村干部。普通村民是无从染指的。
跟街上没人一样,这个略大的店里也没人,不同的是这里的货物比较多些,也排列得整齐,十足给人一种“商店”的感觉。敲了敲柜台,墙角落的一个小门里应声而出一个满头银发的老者。这老者看样子甚是精神,应对说话也甚为得体。我问有税务登记证吗,他回说有有有,马上从柜下的抽屉里拿出个塑料袋,里面全是各种证件。我们一个个看了,工商、地税、卫生、物价各类证照齐全,唯独国税的税务登记证是过期的,遂给他讲清政策,让他不日下山去补办。当他唯唯答应着要把这一摊收起来时,我又发现了一个问题,我说你的身份证名字跟营业执照的名字怎么不相符呀,他说这个商店本来不是他的,是他老爹的。我们都吃一惊,谁能想到这个满头白发的老者还有能从事经营的老父亲呢?他好似看透了我们的疑惑,笑着说,老人家一大早就下山去了,有些个货不全了,去进货了。“啊……”,这下我们越发的吃惊了。那——老爷子今年高寿?“他啊,87啦!不过呢,耳不聋眼不花,走得路爬得山,顿顿象小伙子一样能吃两大碗饭呢!”
这空气清明人烟稀少的高山之上,住着这样一个87岁的老头,我们都想一见,但是老者说,老爹总是下午才能回来的。想想时间等不了,只好在路边小店里胡乱吃点农家饭,就此踏上归程。
这一趟公干,走了六个村子,见到的村民不超过30个。听人家说,老早以前,这里的村子也相当富庶,虽然没有工矿业,但是有大片的原始森林,村人靠卖山卖树打猎过活,也颇能过得。现在呢,树不让砍了,山牲不让打了,靠种点土豆和小杂粮(因为山上气候寒冷,无霜期短,所以农业亦不发达),养不了很多人。年轻人下山了,因为姑娘死活不愿嫁上来。原先很红火的石头小院,一个个沉寂下来了。再也听不到姑娘小伙子的歌声,听不到初生婴儿的啼哭,剩下这些死也不愿离开祖先坟茔的老人,在这高山之上相依为命,竟也是死一个少一个了。小卖店这么小这么少,就好理解了——农村的老人,能有多少消费需求呢!
人,说到底是一种群居动物。离开这里去到人烟集中的地方,很正常。前人留下的这些老石头房子,在起伏的山峦和茫茫林海里,算得了什么呢。只是,这无污染的大气,这明净的阳光,实在是功不可没。生活在这里,虽然穷些远些,却尽享绿色和健康,迹近森林里那些无忧无虑的动物,也是一个城市无法取代的优点呢!
临去时,我站在路边请同事给我拍了一个照片。我想,随着村里这些苍老的自然生命的结束,我以后到这里来的机会可能也就越来越少了。总算是到此一游,立此存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