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迎娶迎娶是最隆重、最神圣、最热闹、最风光的人生头等大事,俗曰“娶媳妇胜如小登科,皇帝见了也得让三分”。定襄的婚娶也不例外,张灯结彩,鼓乐笙歌,贺礼纷来,亲朋满座,这里暂且不述,只是将它独特的带有风情色彩的几个断面剖切开来,让您领略一下其中妙处。
(一)插喜花和偷盅筷插喜花和偷盅筷是迎娶的这一方到丈母娘家之后,在酒席宴间举行的两个小插曲。
插喜花亦叫端帽花。喜花是为新郎敬献的两朵绸绫质的小红花。在酒席将散时,由新娘的弟弟、侄儿或妹妹为新郎插在帽子的两侧,表示对新郎新婚的祝贺。此时,鼓乐要奏极欢快的曲牌。于是新郎的伴戚将早就预备好的用红纸包着的钱币赏赐给插花者,以示感谢。这样使本来就非常热闹的气氛又平添了几分欢乐和红火。
偷盅筷。是指在酒席间新郎必须将丈母娘家的一双筷子、两个酒盅偷着拿上回家。说是偷,其实却颇公开,堂而皇之,“偷”着便走。此俗之意,一说是女婿是外人,生来不珍贵,此一“偷”今后便不再偷了。一说“泰山”之筷可夹九州之菜肴,“泰山”之杯可盛四海之佳酿,女婿偷来“泰山”之盅筷,乐也无穷、福也无穷。与偷盅筷同时进行的还要“夹馍馍”,不管端上席面几盘馍馍(一般上5盘),每盘的顶子(放在最上面的一个)全由新郎夹上带回家中,曰“子孙馍馍”。伴随着新郎的偷和夹,伴戚、娶亲人及炮手都要偷和夹,但是盅筷只许伴戚偷,娶亲人和炮手是不能偷的,馍馍每人也只能夹两个。
(二)妆新娘与开粉脸新娘的穿着打扮是极讲究的,其质地一般根据娘家的贫富有优劣之分,但其色调均以大红为主,红袄、红裤、红鞋、红袜,连裤腰带也必须是红色的。过去还有戴花架、披纱绫的,真所谓凤冠霞帔、花团锦簇。除了穿着打扮之外,还要为新娘开粉脸,当地也叫“剃脸”或“开脸”。开脸是用5种颜色的丝线(称开脸线)由新娘的至亲如姑姑、婶婶或嫂嫂为其拔去脸上的汗毛,再涂以胭脂粉黛,意为从此可在人前露脸了,因为旧时闺女家一般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时下,除为新娘开脸之外,大多还用时髦的化妆品描眉画眼,涂脂抹粉,益发显示了现代女性的俊美。
新娘妆毕,由送女戚搀扶送人花轿(现在时新小车,称之为喜车)无论是过去的轿,还是现在的车,无论它已经是如何的干净舒服,都必须由新娘的母亲再擦拭、清理一番,把婆家带来的新娘婚被铺好在轿(或车)的座椅上之后,新娘方可入轿(或车),新娘入轿前要向自己的长辈跪拜谢恩,有的地方还要放声大哭几声,以示惜别之情。
(三)草把火与点油灯草把火是用红线把谷草扎成两个长约丈余、粗约尺许的大草把,里面再放一些小鞭炮。等迎娶队伍一进村时点燃,由新郎的朋友们拉着火把领前开路,边走边燃,不准熄灭,造成一种烟火缭绕、叭叭作响的喜庆气氛。一直拉到街门口,把未燃完的一小截交给等候在门前的新郎的母亲,然后由新郎的大娘或婶婶再在上面撩几勺麻油,母亲便把更加兴旺的火把分别放置在主房及新房的灶膛内,取日子红红火火、兴旺发达之意。
点油灯是由新郎的姑姑或姨姨点燃两个灯盏,连同用红线连在一起的一对面塑小白兔一同放置于新房的门顶,以象征着玉兔金缘、灯火辉煌,并兼有镇宅祛邪之意。因为灯则火,兔则虎,邪恶见火而灭、见虎而逃。
(四)避“三相”与“《草料歌》”
避“三相”是指有三种属相的人不准见到新娘下轿(或车)。哪三相呢?“新人面前一、五、九”,即比新娘的属相小一、五、九的三种属相,如新娘属鼠,那么此三相即是牛、蛇和鸡,事先在红纸上写好如下内容:
是日迎亲大吉祥,新人面向XX方,忌妨三相XXX,孕妇孝服宜躲藏。
贴于醒目地方,让人们明了,如属此三相之一者,便注意避开新娘下轿。如果新郎的属相正好是这所避属相之一,而又不得不见新娘下轿,那么只好用一张新被子把新郎、新娘隔开。
新娘下轿(或车)后,脚板不准直接着地,要踩在早已铺好的红毡或席条上。此毡或席条一直铺到洞房门口,中途还要设置一些障碍物,如板凳、马鞍等,让新娘跨越而过。此时由一位本族长者手托盛有干草截和黑豆的盘子,口中唱着《草料歌》即喜歌:“一把草,一把料,请得新人下了轿……”同时往新娘和新郎身上不断地抛撒草料,一直撒到新娘进了洞房。这一方面属逗乐取笑,形成欢乐和谐气氛,另一方面也寄托了对美满婚姻的祝福。《草料歌》现在大部分地方已不唱了,但在边远山区还有流行。
(五)跨“马鞍”与跳“火盆”
跨马鞍,是把一马鞍置于轿下或门槛前,让新娘从上跨过。此俗始于唐、宋,及至明代,仍盛行。有记载云:“新妇及门,初出舆时,婿以马鞍置地,令妇跨过其上,号曰平安。”看来跨马鞍即有祈祷婚姻平安之寓意。现在一些乡村山庄仍有此俗,但取意都是耍乐逗笑了。
跳火盆,是在新娘下轿之后,在街门口或洞房门口,置一燃火的盆子,让新娘跨越而过。此俗原意为新娘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既嫁之即赴汤蹈火也心甘情愿。后来,人们把此深寓渐渐淡忘,将跳火盆变成为耍逗新娘的一种手段,流行于婚礼之中。但亦有俗认为,新娘跳火盆可压邪求吉,婚后日子红红火火、福寿绵长。
(六)登糕盔与坐“莲花”
新娘入洞房之后,要上炕小息,这时必须要登上早已置放在炕沿下的糕盔,站立片刻,而后方能上炕。糕盔是在一个盔子里盛不定数量的油糕,再放一盏点燃的油灯,用纹石板或木板盖于上面。登糕盔含登高夺魁、步步向上之意。
坐“莲花”意指连生贵子,纯洁贞操。新娘上炕后,必须首先坐于早已准备好的贴有莲花剪纸的苇席锅盖上。然后方能归坐于她应该坐的座位。坐好后,喝一碗红糖水,取甜蜜之意。实为新娘解渴止乏,消除一路颠簸之苦。
(七)和气面与抓富贵和气面是等新娘喝罢糖水之后,做一碗特别的汤面,先让新郎吃一点,新郎吃时必须咬断几根,自己吃上一半,剩下的端给新娘吃,此面叫做和气面也叫合锅面。从此,两人一个锅里搅稀稠了,碗里的面啊“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
抓富贵是在一个盘子里置放数量不拘的纸币和硬币(旧时为铜制钱),让新娘用小手绢往出拨拉,只准拨拉三次,拨拉出来的归新娘自己,拨拉出来的越多越富贵。现在大部分新娘都不拨拉了,留在盘子里几个硬币后,翻过盘子全倒在自己怀里,可谓大富贵也。
(八)拜天地与安上席晋北人称拜花堂为拜天地。花堂一般设在院中天地位前,以红色彩绸衬底,上书“结婚典礼”或“结婚大喜”四个斗方,前放一方形高桌,中央置一香斗,内插三个牌位,一为天地众神,二为祖宗三代,三为喜神,并插一带钩的大秤和一把尺子(取三媒六证之意),两旁置放蜡台。一切安排就绪,便由新郎的父亲点燃蜡烛,敬上香火,行三拜九叩大礼之后,众人簇拥着新郎、新娘举行拜天地仪式。由一能说会道的人担当司仪主持进行。在“一拜天地喜神安,二拜祖宗大吉祥”之后,从“拜了亲戚拜朋友”到“夫妻对拜入洞房”这一阶段便会出现一个嬉戏耍闹的欢乐场面,使拜天地达到高潮。一直延续两三个小时之久,弄得新郎、新娘筋疲力尽,哭笑不得。
安上席是拜罢天地之后,安顿重要人物入席的一项极规矩、极严肃、极认真又极容易招来麻烦和说法的事宜。关键在于上席(首席)的人选安排和座次安排。这里只介绍一下人选安排。
男首席:大戚人(即新娘的送亲人)新郎的外祖父,舅父、姑夫、姨夫、姐夫等。女首席:新娘,送女戚,新郎的姥姥、舅妈、姨姨、姑姑等。
(九)坐媳妇与听窗台坐媳妇即闹洞房,筵席散罢,新郎的亲戚朋友拥挤于新房。打着要喜糖的幌子说浑话、扮怪相,耍闹嬉戏,无所顾忌,所谓“新婚三天没大小”。除了公公之外,任何人都可以这样无拘无束,肆无忌惮地闹,有的甚至出一些怪点子、怪招数逼着新郎、新娘遵照他们的意愿办,这样一直闹到深夜方肯罢休。
“洞房花烛”的时候到了。不过,这里新郎新娘还未睡稳,那里又制造了新的混乱——听窗台的人来了。这一班人多是新郎的妹妹、侄女,所谓“小姑子听窗台”。她们窃窃私语一阵后,忽然把窗户纸捅开,扔进来红枣,花生等干果小吃,换得几块从新房内扔出来的喜糖才嬉笑着离开,这其中之意倒也明了,愿嫂子早(枣)生贵子,儿女花着生嘛。
其实这闹新房和听窗台是在我国婚嫁礼仪中流传悠久、影响深远的一种习俗。在旧时可复杂多了,光闹房的步骤就有“送房”、“淘房”、“听房”、“偷房”等,其形式又分文闹和武闹以及文武兼备、双管齐下等。溯其原委,无非是通过闹房,让夫妻之间的陌生感和羞涩感转化为亲密的夫妻感情,使夫妻两性关系得到公开的承认。
这应该是对封建婚姻造成的不足予以其某种程度的弥补的好办法,所谓“先结婚,后恋爱”嘛。
这似乎是一种引导,诱惑男女之间开始“恋爱”的手段。解放后,随着封建婚姻制度废除,闹洞房、听窗台的风俗越来越文明了,这是历史的必然、时代的进步。
五、回门回门是指婚后第二天新媳妇偕同新女婿回娘家认亲、做客而言,旧时在回门前,还要举行“拜茔”的仪式,即新郎新娘到家庙、祠堂或坟墓拜叩祖宗。之后,才能回到娘家。
回门是丈母娘家对女婿人才、口才、文才和钱财的综合检验,定襄有“女婿难过回门关”,和“昨夜下海捞鱼逞好汉,今朝回门做客是水蛋”之俗语。
回门难,难就难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叫反锁街门逼女婿。由小姨、小舅一班人马把女婿拒之门外,以要喜糖为借口,逼姑爷掏腰包。二叫端茶递烟看女婿。由新娘的大娘、婶婶、姑姑、姨姨、姐姐、嫂嫂等这一班女将轮番出击,以端茶倒水为由,品评姑爷之才貌。三叫上菜敬酒考女婿。这自然是新娘的姥爷、舅舅、爷爷、伯伯、叔叔们完成的任务。他们在酒席上不断地提出一些正儿八经的或无关紧要的问题考核姑爷的才华。四叫脱帽藏鞋逗女婿。由于泰山大人家布了这么多的阵势,这个新女婿“单刀赴会”、“舌战群儒”,必须要随机应变、慎之又慎。否则就会落一话把子,成为终生笑谈。
婚嫁礼俗就是在这小小的定襄也不仅于此,这里只是一个挂一漏万的简单介绍。但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整个婚嫁礼俗是在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心理状态和信仰意识的维系下,构成的一种几乎是人人遵从的习惯势力。它不仅是建立在人们心灵上的精神产物,而且也是没有人性特征和充满感情色彩的不成文的一种无形而特殊的法律,它在约束和支配着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因此,介绍和研究婚嫁礼俗,不仅仅是对我国古老文化的挖掘和探讨,而且更重要的是在于唤起人们应用历史唯物观和民族自豪感,在继承和发扬这些礼俗的过程中取其之精华、去其之糟粕,使之成为一种推动时代前进、社会进步的具有新内容、新形式、新风格的无形的精神力量和社会力量。
每到春天,阎府招收讲解员时,就会萌生一个想法:编一本全面介绍阎府内容的解说工具书。其缘由之一是自己在此工作多年,深感众多游客具有对阎府这座宏大建筑群详细了解、全面认知的渴望;二是每年新招的讲解员都是抄写老讲解员的笔记本,记录讲解词,这样不但费力费时,而且更关键的是难免以讹传讹、频出错误,无法准确地把握讲解内容;三是图文并茂地把这些内容记录整理,编印保留下来,也算是自己在阎府工作20年的一点业务成绩吧!现在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
民俗陈列内容和阎府解说词的成文与应用由来已久,是单位众多领导和学者共同的智慧结晶,自己只是完成了将这些成果编撰成书的最后工序。
在编撰过程中,得到了天波公司杨伯珠先生、河边民俗馆张建新馆长和邢补生老兄的鼎力支持,以及薄圣亮、曲彩凤、兰勇等诸位同志的大力协助,在此谨向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任何事物都不会一成不变,只有与时俱进,才能适应这个快速发展和进步的时代。由于自己学识与能力十分有限,书中错误之处在所难免,诚望得到专家、学者及广大游客的批评指正。现在就把这本小册子当做引玉之砖,衷心期望,今后会有更详细、更完整、更权威的关于解说阎府的大作问世。
2008.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