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武圣人——关公关公晋北民间被称为关老爷,旧时每个村庄都建有老爷庙。供奉关公,历史悠久,定襄北关的关圣庙建于金代(1208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关帝庙。据民间传说农历五月十三是关老爷的磨刀日,是日在定襄县的宏道镇要举行极宏大的庙会,礼牲摆供,唱戏耍杂,五台、原平、忻州等县的乡民皆要来此赶会朝拜关老爷。历代统治者把关老爷的忠义勇武作为维护自己的精神工具来麻醉人民,因此,他们先后给了关公十几个封号,最长者竟达二十六个字“忠义师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当地人民崇尚武术,也把关公作为忠勇的榜样、义气的楷模,顶礼膜拜,希望得到关老爷那样的勇武。
四、山神山神是我国山区人民供奉的神。山神实行区化制,某一山神只负责管理某一山。因为晋北多山,山区人民靠山吃山,山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据地,人们十分崇拜山神,晋北的山神也就特多。当地人民因此又把三月十六定为山神的生日,是日进行祭祀,酬劳其功,祈求一年平安生财。
五、福神福神概念很广泛,自古就有五福临门的说法,有福则是人们的普遍愿望,于是福神便应运而生。福神又称福星,东汉时提倡“三宫崇拜”,人们将天宫称福星,于是天宫赐福在人间广泛流传。晋北人民除崇拜福神之外,大部分人家的影壁上都书写一个特大的福字,过年过节,都要将写有福字的红斗方贴于门上,有的还专门倒贴过,取“福到”之意。
六、寿星寿星又称南极仙翁、南极老人,是一种长寿的象征。幸福长寿是人们共同的美好愿望,因此寿星便成为人们寄托希望的一种形象。晋北人给长辈拜年、祝寿多以“寿星画”或者“寿比南山不老松”的祝辞或者蒸上“寿桃”为礼者。有的地区还供奉寿星塑像,子女们多前往为父母祈寿。
七、禄神禄神又称禄星。
后来由于星辰崇拜而逐渐赋予了人格化,并且附会为四川峨眉山的禄仙。禄神是专管人世间一切官职升降任免的神。旧时晋北民间多供奉此神,以求得子孙做官掌权,出人头地。官宦人家更是把禄神作为最灵的神圣四时祭拜,以求官运亨通,飞黄腾达。
八、喜神喜神也称吉神,人们总是追求喜乐而厌弃烦恼,所以就造出一个喜神来。最初的喜神并无具体形象,是人们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将其人格化了。在晋北,每逢春节郊游、起房盖屋、婚丧嫁娶等都要选定喜神方位,以求吉利。尤其是民间嫁娶更注重喜神,在拜天地时首先要拜喜神,新婚夫妇要面对喜神所在方位行三叩九拜大礼。俗以为喜神可主宰婚姻美满幸福,事事欢天喜地。
九、文昌帝君文昌帝君是文昌星和梓潼帝的合称,专门掌管文人们的功名成败,所以备受读书人的崇拜。晋北旧时几乎各县县城都建有文昌庙,亦称文庙,据定襄县志记载,定襄县城的文庙始建于明洪武八年,由此可见人们对文昌帝君的崇拜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据说,旧时学堂也供奉文昌爷的塑像或画像,学生每日早读前,均要向文昌爷行三拜九叩之大礼,以求得金榜题名、鱼跃龙门。
十、媒神——女娲女娲是中国神谱中名气最大的女性神,她最先创造了婚姻制度,因此女娲被奉为媒神。
和合二仙含有夫妻相爱、婚姻和美的意思。
供奉媒神与和合二仙,反映了广大青年男女渴望成就美满婚姻、建立幸福家庭的一种热烈追求。晋北民间亦多供奉媒神,俗称之为“花姐”。
十一、药神各地祭祀所指不尽相同,有李时珍、孙思邈等,但意思是一致的,都是为了缅怀他们对祖国的医药事业所做的杰出贡献。把他们奉为药神,希望他们继续为人间消灾免难,发挥余热。晋北城乡,尤其是开药铺的、行医的大夫都要供奉药神四时祭拜。
由此可见,人们奉神、供神都是出于对美好生活追求、向往的精神寄托和心理需要。想得子,就供送子观音;想长寿,便奉南极寿星;想发财敬财神;想升官请禄神;想得到如意郎君、美貌贤妻,便出来个媒神和合二仙。读书人有读书人的神,练武者有练武者的神,高官富豪有他们崇拜的偶像,山民百姓有自己寄托的精灵。无论如何,有了这些神,就有了人们向往的一切,人们向往什么,就会创造一个给予你什么的神。
神,究竟有没有?正确的答案应该是:精神不可无,迷信不可有。我们各自的美好理想和愿望,应该也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和艰苦奋斗去实现,迷信鬼神依赖鬼神的思想是万万不可有的。
(第六节)民间艺术
民间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条粗壮繁华的支脉。现就晋北民俗歌舞和民俗工艺以及民间游艺竞技等三个方面作一简要介绍。
一、民俗歌舞艺术民俗歌舞的表现是多时空的,但最集中的表现热点是元宵节,俗称“正月十五闹元宵”。这里我们向大家介绍忻州地区最有代表性的几种元宵节的民俗歌舞。
(一)定襄高跷秧歌,它的主要特色是踩上高跷唱秧歌,既扭又唱,歌舞一体,是典型的广场表演艺术。其舞步、舞场画面多到几十个,演唱节目几百计,内容博古通今,极其丰硕浓厚。定民六间艺术襄高跷还有一个特点是唢呐锣鼓伴奏,节奏欢快,音响嘹亮,总是未见其身已闻其声。此刻,它对人物造型,服饰化妆都比较讲究,给人以活泼多彩的感觉。近年来多次参加省区艺术活动。
(二)民间武术,当地称拳功社火,过去许多村社都有,现在有定襄县河边镇的拳功社火颇负盛名。它的特点是表演者不化妆,唢呐锣鼓伴奏,开始跑圆场,两“军”集体亮相,轮番表演,对打,先徒手后器械,由小到大,最后老将上场,叫采圆场。河边社火多次外出表演、夺魁,为武林界培养了不少人才。
民间武术的另一个品种是“盔甲社火”,亦名“大马社”。过去在崞县(原平县)东南乡盛行,现在只有定襄南社保留。它的表演特点是以古代战例为题材,表演者化妆成将帅兵卒,穿盔披甲,对阵开打。因其表演题材、形式、行头均似舞台戏曲,亦称为民间戏曲舞蹈。
(三)原平凤秧歌是颇具特色的歌舞艺术,主要为男女青年扮相,古代士卒装束,男打腰鼓、女敲手锣为表演节奏。男戴武士盔,藤竹皮盘卧盔上,顶端扎红缨,如盔缨。表演时,有节奏地甩出,如凤头,自是引人,“凤秧歌”的美名亦由此而得。
近年来多次赴省区表演。凤秧歌有许多优秀演唱节目,如《过大年》《打灶君》等几十个。
(四)河曲二人台,属民间小戏,但有的节目并无情节,纯属歌舞表演。解放前多为打地摊演出,不能登大雅。舞台演出主要是解放以后的事,它节目丰富,又多反应民间风俗内容,很有群众性,《走西口》为其代表剧目。二人台的音乐极美,从曲调旋律、声腔韵味、乐器配置都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河曲二人台在全国也有了一席位置,特别是它的音乐已经渗透于许多名家作品,成为他们的艺术血液。
(五)代县挠阁,挠阁晋中地区叫背棍。即在背上绑好一铁棍,上端绑坐一男女孩童,多为戏曲人物扮相,由挠阁者扭步走场,扮相者配合稍作舞动。代县挠阁为双背棍形式,但只挠一人,另插一枝特制高大鲜花,特别是他的百人挠阁队伍、鲜花如云,仙子飘舞,蔚成大观。
(六)以忻州、定襄、原平、五台为主的民间吹打乐——八音会,具有全国性影响,解放以来走出去好几位着名演奏家,不少曲目在乐坛独领风骚。它的特点是曲目丰富、乐器配播得当,表现力强。演奏曲目既有戏曲吹腔、民间小调,又有佛曲仙乐,近年来又增添了流行歌曲。主奏乐器是大唢呐,辅以管子、海笛(小唢呐)、口哨、咔吹,主要伴奏乐器是笙,辅以胡胡、三弦等。打击乐器有戏鼓(板鼓)、枝板、梆子、锣、镲、手锣、铰子等。吹奏戏曲并不是单纯吹一种唱腔,而是如台上开戏一样锣鼓点数,将帅出场,生旦白口,各色行当唱腔,成为系列套路。特有代表性的曲目是民间散套《大得胜》。
(七)元宵灯火。元宵节亦称“灯节”,晋北元宵节的灯火更为辉煌、壮观。
旺火,用炭垒成塔型,下有座,中空,炭块间留眼,着火后,火苗周出,合拢向天,给人以勃勃向上、旺气冲天的感奋,又有围而取暖的作用,因而成为元宵节城镇乡村闹元宵不可缺少的事项。乡间十字街头,有灯山必有旺火,秧歌、社火、旱船、小车来参灯,转着旺火耍,乡民围着旺火看,绘成一幅古朴的乡间风俗画。
灯山,当地乡间过去都有灯山庙,每片居民都有一个。庙制作简陋,室内空空,只有元宵节时才放置现成木架,点起一排排油灯,摆起香案,插上诸神牌位,灯光神位居中,两旁贴上“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的对联。街上吊满花花绿绿的楼纸,家家门前亮出各样花灯,锣鼓阵阵,炮仗声声,人们穿梭往来,雀跃欢腾,元宵节一个闹字,充满人间。
彩坊,专为元宵节搭的临时性牌楼,多在村口街前。有的扭彩,有的用松柏枝装饰,天寒地冻、漫天皆白的时日,犹如一架葱绿的大树,长出在街头,给人以格外的生机和振奋。
九曲灯会,九曲灯会是元宵节日里具有几分神秘色彩的活动,它带有对中国最早的行政区划——九州:青、幽、凉、冀、豫、扬、荆、雍、兖的纪念意义。其制作与活动是:在一块平坦的地面,插好365根灯柱子,组成回环的九曲通道,内分九块,插上九根木杆,上标九州三角旗,其中冀州旗特大,且为方形,正中插有特高的长命杆,下设香案,外围杆上还挂有八面八卦旗。日落西山,夜幕降临,灯柱上数百盏花灯着亮,如繁星落地,给人以地上天堂、人间仙化的感觉。
穿红带绿的男女,雀跃嬉戏的少年,也有年届不惑的村妇野夫,由彩门进入,既欢快,又谨慎地转着九曲通道,生怕“误入歧途”。当他们转遍九州在长命杆前焚香化表,说完“摇摇长命杆,能活一百三”时,才带着足慰平生的收获气喘吁吁地走出阵外。转九曲是一种古老的民俗灯会活动,可惜现在已经保留不多了。
二、民俗造型艺术晋北的民间造型艺术包括雕刻、绘画、面塑、剪纸、刺绣、编织等,它们不但表现着民俗内容,而且主要在民俗活动中展现。
(一)雕刻,特别是石雕可称定襄一绝。遐迩闻名的石雕精品——五台山九龙岗石牌坊,就是出自定襄匠艺人之手。阎锡山府第融石、木、砖雕为一体,就是一座定襄雕刻博物馆。
定襄石雕主要可分两类:青石村的青石雕和河边镇的砚台雕。两村相距不足5里,同在一个行政区划内,相互借鉴、切磋琢磨,相得益彰,技艺日益精进,产品日益走俏,因此河边镇素有“石刻之乡”的美誉。青石村的石雕产品主要有碑碣、栏杆、台阶、基座、旗杆、石兽以及各种装饰物。大到几丈,小至几寸。只石狮就能雕出坐、卧、行、滚、嬉等十余种形态。技法上有简洁的线刻、浮雕、起胎,也有微细的镂雕、精美的圆雕。
人物花卉、飞禽走兽、在笨重的锤錾刀锥下,得见栩栩如生。阎府的屋宇基座、踏石、座带、柱础等实物,大部出自青石老一代艺人之手。新一代艺人也已为太原天龙山石窟的复修、多处碑林的创建、重要纪念物雕像等留下千秋作品。
河边的文石雕,主要产品是砚台。河边镇东靠文山,山石刚而柔、腻而涩,抚摩有润感,富有多种色彩,宜于制砚。这里制砚历史悠久,工艺精湛。
1916年朱昌义的盈尺圆砚就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银奖。解放后,制砚业日益天宽地阔,各种工艺砚台走俏全国,誉享海外。近年研制成功的澄泥砚,红极四方。制砚户比比皆是,品种繁多,花样翻新,质量也正在市场竞争中逐步提高。
文石雕、澄泥雕还有插屏、挂屏等多种工艺产品,亦颇得专家赏识。
(二)面塑。石雕是民俗造型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而面塑也更不愧为民俗造型艺术的一颗璀璨明珠。
面塑遍及北方乡村,晋北自有与晋南不同的风格,定襄面塑又具有它的个性,近十多年来得到许多艺术专家首肯,并为多处报刊、电视介绍。
定襄民间面塑活动主要在农历七月十五,可以说这是定襄的面塑节。家家用新麦面捏塑面羊、面鱼、面人以及各种动物、花卉,大到数尺,小至寸许。艺术手法洗练简洁又夸张,不用彩色点染,给人以质朴天成的自然美,既可欣赏又宜食用。七月十五送面羊,是一项范围很广的民俗活动,有着增进人际关系的社会功能。
春节可以说是定襄一带的第二个面塑节,主要作品是枣山。花糕是枣山的变形,饭山是枣山的缩小。枣山是一种神灵祭物,乡民们借以勾画人与神灵的关系,特别是守在身边、日夜监察人们言行又通达天庭的灶王爷,人们更是崇拜至极,因之就将枣山供献在灶君神位前。其实枣山就是在一大块三角形的面饼上,铺一层红枣,再堆放上白面捏塑的盘云和鱼龙、盘兔等动物,饰如意纹样,点缀连理、元宝、瓜果、花卉、下山虎、下山鹿等,以五谷杂粮点睛镶鼻。蒸出锅后,喧绵憨实,白的面、红的枣、绿的豆、色彩显明和谐,对比效果极为美观。
婚礼时捏塑的“姑儿食”只不过是一对淳朴的桃和石榴,现在已衍变为两件华丽斑斓的工艺品,摆设美观,不能食用,因为附着的装饰是颜色调和的生面。还有给孩子扶灯、做满月、过生日时做的礼桃,也极富装饰,与“姑儿食”相似。
代县的寒食燕,小巧玲珑,别有风韵。
葬礼面塑只有造型,很少有艺术性可言。定襄宏道一带的小饭,是在馒头上饰面塑小人,别开葬礼面塑的一支。
(三)刺绣。刺绣是衣着装饰的重要部分,其品种达百余种,主要表现在衣、裤、裙、帽、鞋、鞋垫、袜垫、枕底、披肩、围嘴、肚兜、耳壳、袖套、荷包、桌围、椅垫等上面。刺绣造型只童帽就有:虎头帽、狮子帽、小狗帽、猫头帽、兔子帽、眉眼帽。
刺绣针法有平针、乱针、打籽针、堆锦、绒绣、割花等,多数为绣贴结合、缝绣一体。
(四)编织。如果说刺绣是高门闺秀和小家碧玉们的妙手作品,而编织就是“草莽”村姑们的匠心创作。
编织有柳编、草编、竹编、苇编、茭杆皮编等多种形式。大都以所用材料而定名。编织品多以人们生产、生活的实用为目的,如笊篱、簸箕、笸箩、箩筐等,也有供赏玩的小工艺品,如蚂蚱笼、鸟笼等。在定襄境内赵村的柳编、陈家营的苇编是颇负盛名的。尤其是陈家营的苇席以其瓣匀、边实、色纯而一度时期曾远销陕西、内蒙等省、自治区、深受当地人们的欢迎。被誉为“三晋第一席”。
(五)剪纸。剪纸是乡民精神生活的调味品,当地呼作“窗花”,逢年过节、婚礼新房,贴上几朵,喜气顿生。不但纸糊窗贴上有美感,贴在玻璃窗上亦顿增喜色。现在姑娘结婚,在婚前还有来婆家贴窗花的习俗。
剪纸的内容十分丰富,诸多人物故事、各样翎毛花卉,都可入画。在艺术手法和形制表现上,有的粗犷质朴,有的纤细逼真;有的小才方寸,有的大到几尺。可以适应人的多种审美情趣。
剪纸在忻州地区遍及城乡,除具有晋北艺术共性外,还具各县自己的个性,静乐剪纸粗犷、原始山野风味多;代县剪纸玲珑隽秀,现代装饰情趣多;定襄、忻州又推出一些两者兼收的大幅人物剪纸,夺目引人,剪纸的艺术手法已经被整个绘画领域所借鉴吸收,成为一笔艺术财富。
(六)绘画。民间绘画是多方面的,而晋北的炕围画和农民画,更有特色,外界影响也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