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洪武二年(公元1869年)八月,朱元璋从统一全国的战略需要出发,表彰和激励有功将士,钦定功臣位次,敕命在江宁府东北的鸡鸣(笼)山建立功臣庙,供奉徐达、常遇春、李文忠等二十一人,“死者肖像祀之,生者虚位以待”。在全国统一后,明太祖朱元璋曾将开国功臣都封为“神”,赦命全国各地立庙祭祀。
为了让后人记住祖先的来历和使命,在洮州、岷州各地修建庙宇供奉各自的祖先和将领,也就形成了今天的洮岷十八路神庙的布局,当地人把他们称之为“洮州十八龙神”。后来,当地人把他们所崇敬和供奉的“龙神”偶像,在每年的五月端午集中抬到新城隍庙,供大家瞻仰,以企盼那些“生为人杰、死必神灵”的祖先庇佑一方平安,求得一年风调雨顺,万事顺心,后来就演变成了今天的洮州端午节迎神赛会。在新城城隍庙门口有这样一副对联:“人民伟大千古传承洮州风,英烈不朽万众同心端午祭。”这副对联道出了端午迎神赛会的实质。
在过去,不论在大型迎神赛会上,还是在各村社祭祀当地龙神的小庙会上,凡唱这类“神花儿”,都是在地方绅士、“社头”、“会长”的安排、主持下,组织当地老年“花儿把式”来即兴创作和演唱的。歌者手持点燃的线香,跪在神像前或庙院里演唱,气氛比较严肃、庄重。
在唱“散雹歌”之前,先由“师公子”(男巫,书面语言叫“觋”)披发仗剑作法,并高声吟唱“轻风细雨,月月常降;恶风暴雨,别发一方”之类的诀术歌,然后,歌手们就可以即兴创作,此起彼伏地唱起来——
线杆要捻麻线呢,灵佛爷,你要叫白雨消散呢,庄稼成下是有饭呢,百姓(给你)就把羊献呢。染房门上挂蓝布,龙神爷,你把恶风暴雨要堵住,叫黄田收下入了库,叫一年的辛苦白耽误。红心柳,两张杈,龙神爷,黄田就怕白雨发,你的神力稀没大,要把受苦的百姓拉一把。
迎神赛会的场面,往往就是民间文艺集中展示的舞台。尤其是湖头特有的妆阁和水车阁表演引人注目,在文艺踩街活动中深受欢迎。迎神赛会时,常有近郊爱好文艺的青年男女扮演的“活台阁”、“荡湖船”、“蚌壳精”、踏高跷、狮子滚绣球等表演。
永靖乡傩“七月跳会”
永靖是黄河古文化早期的发祥地和传播地之一,有丰富多彩的马家窑、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寺洼文化等古文化遗迹。古时,信奉原始巫教的羌人曾在这里繁衍生息。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有一支流传久远的传统文化——傩舞戏。至今,有些乡村还保留着“春祈秋报”的民间祭祀仪式:春季“打醮”,秋季“跳会”。演傩舞戏,是“跳会”酬神活动中的一项重要仪程。
“社鼓逢逢禳赛时,青旗白马二郎祠。踏歌游女知多少,齐唱迎神舞柘枝。”这是清朝康熙年间汪元絅《打醮》诗对永靖“跳会”的描写。祭神、酬神是永靖“七月跳会”的宗旨:丰收年景跳会,歉收年景不跳,这个传统已经很久远了。唐宋元明时期,根据炳灵寺石窟墨书记载,有“防秋健儿”戴着面具防御蕃人抢收麦子的事件,“遇丰年,则扮演社火,即乡人傩之遗意”。人们认为,一年四季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靠的是神的护佑,为使庄稼不让番人糟蹋,平安收获,还要靠神(脸子)的帮助,举办跳会是为报答“神恩”和祈求来年“神助”。这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生存的需求,也是跳会活动香火兴盛,流传下来的原因。
“七月跳会”有请神(下庙)、献盘、献牲、会手舞(傩舞)、面具舞(傩戏)、赛坛等仪式。傩坛祭祀同傩舞戏的演出,是混杂在一起的。
请神:当地人把神抬出庙叫下庙,这是跳会活动的序幕。由仪仗前行,鸣锣开道,按一定的“马路”,在本方福神“辖区”进行巡视,村民燃香紧随。路边人家设案备饯,有的抱小孩在神轿下穿过,希图吉祥。木雕彩轿里乘坐的神像是:“清源妙道川蜀崇宁护国真君”(俗称二郎爷,即李冰),神像为泥塑,一般形制较大,还有形制稍小的木雕塑像(即杨戬二郎)、“九天圣母娘娘”、“普天同庆通聚龙王”、“吧咪宝山金花娘娘”等。将诸神抬到会场帐房中,烧香化表,点灯击缶,奉花贡果,称为“安神”。善男信女们围坐在傍,吟诵“嘛呢经”。
献盘:是每个农产献神的大馍,每个馍用面三斤以上,直径约尺余,俗称酥盘。硕大丰满的酥盘象征着“神恩浩荡”,也表现着人们对“神恩’的无限感激。七月会酥盘是巧妇显手的好时机,每户做四个,其中一个要写上本家的名字,叫“字盘”。酥盘是用刚收获的新麦面做的,“先敬神,后人偿”。三个在会期大伙分享,“字盘”因为敬过神,要拿回家,视为驱邪之物,家里老小分吃,有的馈赠亲友。
献牲:这是祭礼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神与动物无声的沟通。因病痛灾难、求子、祈福等,祈求神的保佑,向神灵许下愿者,以大羯羊作为供品,献给福神,目的就是还愿。届时由会首及其负责人在神位香案前上香,焚黄裱、点烛、叩首,然后将牺牲拉到神位前,让福神认领。牺牲为羊,则将羊拉到神位前站好,若羊抖动全身,即为神已认领;若羊不摆动身体,主持祭礼的老人则要祷告福神,让其认领牺牲。而后给羊淋冷水,直至羊抖动全身。牺牲用猪,则要使猪嘴唇“毁土”(拱土),如果猪在神位前用嘴“毁土”,即认为福神认领了牺牲。如果猪不“毁土”,则点燃柏枝用烟火熏,使猪受烟刺激“毁土”为止。
福神认领牺牲后,让庙内充任杂役的人员宰杀。宰牲时碗内衬黄裱纸一张,盛牲血少许,拔鬃毛放入碗内,供奉福神。牺牲一般囫囵下锅烹煮。待血水刚干,捞出猪羊头供于神前,让福神“领气”。并在猪、羊鼻孔中插上葱,扮作大象状,供奉于香案上。而后,再从牺牲各部位切肉少许,切为碎丁,用汤共烹制为膰子,在会场泼洒以祭神。献祭后有打卦占卜活动。
祭祀礼议完毕,由佚役人等将牺牲按户数平均为若干份,给各家享用。
会手舞(傩舞):跳会的开场节目,也叫“跳旗”。会手不戴面具,也不化妆,头戴红缨鞑帽,身穿黑袍,下着红裤,肩上斜搭一块三角红布,由二十四人组成,每人手持一杆一丈有余的鸡毛旗帜起舞。“四大九辖”,是会手们的统帅,他们分别手持斧、钺、剑、戟等武器,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四人的黑袍上,套着不同颜色马夹,上缀云纹八卦图。会手队伍迈着粗犷有力的舞步进入会场,先在供神的帐房前礼拜,口中不时地发出“好——好——”的吆喝声。整个会场锦旗招展,锣鼓阵阵,队伍时而合,时而分,变化着“三回九转”、“跑大圈”、“跳方阵”、“太极八卦”、“冲破四门”、“旗开得胜”、“乘胜追击”等阵法。动作古朴,好似“禹步”,与鼓乐谐和一致。大意表达的是正义之战有“天神天将”相助,必定胜利。
永靖“跳旗”保留了较多的原始信息。比如,会手们着黑色长袍,下着红裤,就是古代“玄衣朱裳”的傩服遗存。《周礼·夏官·方相氏》云:“方相氏掌蒙熊皮……玄衣朱裳”。这是最早的傩服记载,也是先秦至汉唐宫廷大傩驱鬼逐疫主角方相氏的标准服饰。“四大九辖”所执兵器,也传递着“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傩”的最早的傩具信息。《东京赋》有“方相秉钺”句。据《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所说,“四大九辖”是开路神君,是汉代“方相秉钺”的遗绪。
赛坛:赛坛是集中祭祀之所,也是表演傩戏的地方。水靖西山乡傩活动有三角、树湾两个赛坛古迹,十分有名。丰收年景,农历七月二十三日这一天,三角坛有十个庙,树湾坛有七个庙的跳会队伍分别在坛上集中演出。《说文》载:“坛,祭场也。”有了坛,也就有了迎神赛会。远古,这坛就是祭神鬼、祀祖先的庄严圣地。神的安座十分严格,受历代王朝等级观念影响,神灵出行的先后和落座位置等级森严,不可混淆,也不可随意摆放。举行赛坛时,要焚香迎神,木雕神轿依次排列,请众神“欢容笑纳”珍馐美味供品,并于坛上安座“看跳傩戏”。
傩戏(面具舞):傩戏不上舞台,在平地上演出。演员不化妆,扮什么角色戴什么角色的面具,俗称“脸子”。傩戏虽然也具有简略的戏剧故事、情节和人物个性等特点,然而又保留着由场外人进行叙述和说唱的形式,是一种从说唱向戏剧发展的过渡性艺术。角色不说话,为哑剧。它既留下了戏剧发展的踪迹,又保持着原始文化的特征,这种独特的形式只在傩戏中被保留下来,因而被世界艺术家们称为戏剧的“活化石”。举行赛坛时,男女老幼,成千上万,观看傩戏,欢庆丰收,十分红火。永靖傩戏表演的剧目丰富多样。从其演出的样式上可分为歌舞型、戏剧型、杂耍型;从其演出的内容上可分为历史故事、佛道故事、农耕生活等。主要剧目有《五将》《独戏》《杀虎将》《四不像》《目连救母》《斩貂蝉》《出五关》《二郎降猴》《方四娘》《庄稼佬》等。
2007年9月,在永靖举行了全国傩文化艺术展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永靖为中国傩文化艺术之乡。
古风悠悠的马咀春节祭祖
在我国农耕文明发祥地的陇东,一些大的家族至今还延续着全族祭祀祖先的习俗。静宁的马咀村这一习俗已经延续了400多年,并且有着严格的程式。
请案座纸:当年轮值会长将各项工作筹备完成后,大年三十将族谱老案请到主办者的家里,等待午后本族案下家长或长者于午后座纸。座纸仪式分为叫马、燃香、烧表、冥币奠酒、奠茶、揖拜等程序。先将老案(也叫祖影)悬于主居正中,然后徐徐落下展开。再将条幅二十四孝图挂在祖案两侧,将封包纸置于案上,老纸封包成无字封,上不写任何字,已逝宗亲共享用。新纸由未烧过三年纸的亡人后代(孝子)封包好书写清楚,置于案下老纸西侧。由本案下后代中推选一位品学兼优的读书人用毛笔将敬祖宗联按固定格式工整书写在黄、红、绿三色彩联上,按既定的顺序悬挂。然后摆置祭器祭品,有各色干果、糖果、供宝盒、供馍、献饭;还有香炉、蜡台、酒壶、酒盅、茶壶、茶蛊。一切安排停当,便开始隆重的“叫码”仪式:先放大炮,锣鼓奏乐;请长者到桌前行礼,点裱燃香;后辈依次跪到,作揖叩首。至此,“座纸”程序结束。然后,各自归家张贴春联、门神等。
接纸:接纸仪式在除夕晚饭后,各家长者携后辈子孙齐集“纸”前。叫码之后,由家族中最长者端老纸。未烧过三年纸的孝子头戴孝帽,身穿孝衣,长子或长孙端新纸。在锣鼓、唢呐、长号的伴奏下,鞭炮齐鸣,全村老少一起去到村头送寒衣处接纸。跪拜祭奠毕,返回东家,置新老纸于案上正后方,年节期间香火不断。
拜纸:初一,八九点出行毕,午饭提前吃。午后各家由长者领子孙全到纸前准备拜纸。来人必须先在纸前,叫码报到。等合族人都到齐后,在会长的请示下,由长者主持,商定当年族内大小事宜,诸如今年本亲门当家有谁家娶儿媳,有谁家嫁闺女;共同亲戚如何走,定在何时;还有本家族子弟有谁对老人不够孝顺,由长者提出批评;或今年有多舔人丁多少,分门立户的有几家等等。此事议毕,结算当年“座纸”开销,分摊各家,交会长收帐转下年轮值会长并移交会薄,然后准备拜纸。此时,锣鼓齐鸣,唢呐长号共奏,先有最长者引领合族上案封号,告知先人即有子弟敬拜先人,后依辈分次序晚辈给长辈拜年,直到最下一辈至。马咀马氏家族现有六辈人,跪拜时院内院外都是人,声势场面十分浩大。拜毕纸后,各家晚辈由长子率领再给太爷、太奶、爷爷奶奶、叔伯妈妈等继续拜年。
送纸:初三晚饭后同拜纸一样等人丁齐全后,由长辈长者端老纸,孝子端新纸。其余人执神联(共九幅)、端献品奠品等到接纸处(送寒衣处)去送纸。亦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将所有座纸时的纸仪在那儿焚烧。
陇中拉扎节
在甘肃省中部地区渭源、临洮、康乐、临潭等县流行过“拉扎节”的习俗。相毗邻的村庄,从农历八月初一开始,到“送寒衣”的十月初一日为止,历时两个月的时间。过“拉扎节”的村庄和过节时间,都是相传下来的,有一村一庄过的,也有一日数村共过的,如农历八月十五,过“拉扎节”的村庄最多。
此节日起于何时,无据可考。不过它是这一带汉藏民族在习俗上相互影响的结果。“拉扎”的藏语解释有两个含义:“山神”和“登高”,盼望生活蒸蒸日上,一年胜过一年。而汉族群众将“拉扎”按谐音说,庄稼上场“拉扎”了,一村一庄都过节庆祝丰收。
过“拉扎”的一天,家家户户都请亲戚朋友吃“拉扎”,各家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准备节日菜肴,最低水平是腊肉烩莱、花卷长面,但都要喝酒猜拳才显得红火。被邀者身着节日服装,带上自家做的“花卷子”,“大馍馍”与瓶装酒,一是送新麦面尝新,二是祝贺东家丰收。
吃“拉扎”还有忌讳,端上的酒菜,无论怎样香美可口,都不能吃光喝尽,都要有剩余,象征吉庆有余。餐毕,宾主倾心攀谈,互问收成,交流生产经验。亲戚告别时,东家要馈赠节日食品油饼、花馍馍、猪牛羊肉等,让亲戚家人分享一年一度的丰收果实。
过去,过“拉扎”主要是跳神;改革开放以来,过“拉扎”期间的跳神迷信活动已被放电影、唱戏、看电视取而代之,新的文化活动给“拉扎节”增添了丰富多彩的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