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处事箴言
父母要让孩子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理解、关心和体贴。在对孩子付出爱的同时,也要让他们知道,别人同样也需要他的爱。这样做就能激发孩子了解、关心别人的愿望,使孩子变得善解人意。
妈妈认为,小孩子吃饭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所以总是让窦豆多吃菜。爸爸则认为,人是铁饭是钢,一日不吃饿得慌。妈妈不让孩子吃饱饭无异于“肉体摧残”,这正是孩子长不胖的主要原因。因此,就窦豆该怎样吃饭一事,爸爸和妈妈不知吵过多少回。
一次,全家在外聚餐。当窦豆正在大快朵颐地吃龙虾的时候,爸爸又不合时宜地叫了一碗白米饭。窦豆向妈妈投来求救的目光,妈妈立即冲着爸说:“菜吃了那么多,哪还吃得下这么多饭?孩子吃不下了。”
爸爸不答妈妈的腔,转而问窦豆:“你吃得下吗?”
“我吃得下。”窦豆边拨拉饭粒边回答。
第二天,奶奶告诉了妈妈实情。
“窦豆,昨天的晚饭你到底吃得下吗?”奶奶问。
“吃不下,太多了。”窦豆回答。
“那为什么不叫妈妈给你拿掉一点?”
“算了吧,这样做的话爸爸和妈妈会吵架的。”
妈妈听了这段话,感动不已,觉得窦豆是个善解人意的好孩子。
延伸阅读
教孩子学会善解人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都习惯于坚持自己的想法或意见。因此,人们很难将心比心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也就无法设身处地地去为他人着想,这也正是引发冲突与争执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孩子学会善解人意,对孩子的人际交往会有很大帮助。
现在的孩子生活幸福,丰衣足食,这一切都是父母提供的,但孩子会理解父母所做的一切吗?有的孩子不管大人忙不忙,非要大人陪着玩;有的孩子想要的东西要是得不到,就会闹个没完;有的孩子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大人跟他讲道理根本没有用……
孩子在1-3岁的时候初步具备了认识周围事物的能力,其意识和行为的控制能力和分析能力也大为提高,并在大人的影响和教育下开始学说话,因此此时正是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期。能否抓住小孩这一年龄特性,有意识地培养其善解人意的性格尤为重要。
孩子的任性、不通情达理和家长的抚养方式也有很大的关系。过分娇惯、迁就孩子,往往会强化幼儿的利己心理,从而难以形成理解他人、为他人着想的习惯。因此,教孩子学会善解人意,要从平凡的小事着手。
心理学家把善解人意分解为三个方面:有理解别人的愿望;有理解别人的能力;做出良性反应。善解人意作为一种优良的心理素质,在协调社会人际关系和家庭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父母培养孩子善解人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正确对待孩子的任性
每个孩子都会经历从“自我中心”到“去自我中心”的心理历程。学龄前的孩子,往往表现出“自私”、“任性”和“不讲理”。因此,任性心理作为孩子心理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父母应给予充分尊重和理解。如3岁的孩子非要有和别的小朋友一样的玩具,离开妈妈会哭闹,都是由孩子心理发展中的“自我中心”和“依恋”心理所决定的。因此,父母在此阶段不应简单地否定、批评孩子。
2.引导孩子分析事理
体态语与环境信息、话语三者结合能显出某种含义。生活中常注意教给孩子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可以使孩子学会审时度势,避免激发不必要的矛盾,以保持家庭生活的和谐。
父母可借助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孩子明白,每个大人都有自己非常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完成,当这些事情和孩子的需要有冲突时,孩子应当学会谅解。
孩子经常会提出一些在大人看来不合情理的要求,如果孩子的要求是合理的,父母应履行职责,满足孩子的需要。如果孩子提出的要求不太合理,父母可暂时采取“冷处理”,大多数孩子最终会放弃要求。
3.教孩子学会宽慰体贴别人
人都有遇到困难、烦恼的时候,都需要得到别人的体谅和帮助。有位诗人说过:能同情人的人,是伟大的人;能宽慰别人的心,是崇高的心。让我们的孩子学会善解人意,让他们在平凡处显出崇高,生活才会变得更有意义。
4.敢对孩子说“不”
有的父母认为孩子太小不懂事,对孩子的要求总是百依百顺,从来不愿说“不”,甚至经常会在孩子的哭闹之下,放弃自己的立场,结果更加助长了孩子的任性。
因此,父母在拒绝孩子要求的时候,应耐心告诉孩子自己的想法,并让他理解,“爸爸妈妈很不喜欢宝宝用哭闹的方式解决问题”,使孩子逐渐学会讲道理。
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家长的特别关注。父母要做一个有心人,时刻细心观察孩子的喜怒哀乐、言行举止,再适时与孩子交流,由表及里地了解与掌握孩子的心理活动及他对周围发生事情的反应,耐心地引导孩子从多角度读懂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家人、老师、同学和朋友,从而建立起正确的是非观念,使孩子逐渐学会理解他人、体谅别人,感激曾伴随自己成长的所有人。
孩子善解人意,在与人交往中就会减少摩擦,消除怨恨,彼此加深了解,增进友谊;孩子学会感激,就会善待他人,与人和谐相处,广交朋友,从而会为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讲给孩子的故事
你是对的
有两个小和尚为了一件小事吵得不可开交,谁也不肯让谁。
第一个小和尚怒气冲冲地去找师父评理,师父在静心听完他的话之后,郑重其事地对他说:“你是对的!”于是第一个小和尚得意洋洋跑回去宣扬。第二个小和尚不服气,也来找师父评理,师父在听完他的叙述之后,也郑重其事地对他说:“你是对的!”
待第二个小和尚满心欢喜地离开后,一直跟在师父身边的第三个小和尚终于忍不住了,他不解地向师父问道:“师父您平时不是教我们要诚实,不可说违背良心的谎话吗?可是您刚才却对两位师兄都说他们是对的,这岂不是违背了您平日的教导吗?”
师父听完之后,不但一点也不生气,反而微笑地对他说:“你是对的!”第三个小和尚这才恍然大悟,立刻拜谢师父的教诲。
告诉孩子
如果人人都有一颗善解人意的心,凡事都以“你是对的”来先为别人考虑,那么很多不必要的冲突与争执就可以避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