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9),俄罗斯伟大作家。自1852年在《现代人》杂志发表处女作《童年》以来,他创作了大量的世界一流的文学作品,其中以《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最为世人瞩目。晚年因痛苦的内心冲突及家庭纠纷离家出走,在冰天雪地之中,病逝(shì)于一个小火车站。
托尔斯泰是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托尔斯泰在他的作品中歌颁了俄国人民的历史创造力量,对沙皇专制制度作了不妥协的全面批判和否定,创造了如安娜、列文、安德烈、玛丝洛娃等许多不朽的文学形象。
喜欢思考的孩子
在莫斯科以南200公里、离图拉城不远的地方,有一座风景优美的贵族庄园——雅斯纳亚·波良纳。这里繁花似锦、绿树成荫(yīn),一片郁郁葱葱、禁止砍伐的森林更惹人注目。在林中空地的中央,是宽敞、古老的地主宅邸(dǐ)。1828年8月28日,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就出生在这里。
雅斯纳亚·波良纳是列夫·托尔斯泰的外祖父沃尔康斯基公爵(jué)于18世纪末建造的。他的独养女儿玛丽娅·沃尔康斯卡娅,经常在园中嬉(xī)耍、侍弄花草和培植各种果树。公爵(jué)小姐的房前是用细柳条编结的花坛,五彩缤纷的鲜花就像生长在花篮中一样。
沃尔康斯基公爵去世后,玛丽娜公爵小姐成了庞(pánɡ)大庄园的惟一继承人。不久,她和1812年卫国战争的参加者、退休中校尼古拉·伊里奇·托尔斯泰伯爵(jué)结婚。婚后,托尔斯泰一家人就搬来雅斯纳亚·波良纳。
尼古拉和玛丽娘生了五个孩子,列夫是他们的第四个儿子,他下面还有一个妹妹。一家人生活得幸福而和睦(mù)。父亲尼古拉为人善良,性情爽直,头脑机敏,有着一张和蔼(ǎi)可亲的面孔和略带忧郁的眼神。母亲玛丽妞温和、娴(xián)静、博学多才。她经常把英语、法语、意大利语的故事译成俄语,讲给孩子们听。孩子们最幸福的时刻,就是围着母亲坐在大树下,一边嚼(jiáo)着黑面包,一边聚精会神地谛听谛听(dì):仔细地听。着母亲优美、迷人的童话故事。玛丽娘喜欢亲自教育子女,她不仅重视他们的文化素养,而且也注意培养他们的勇敢精神和优良品质。
不幸的是,小列夫才一岁半时,母亲就去世了。列沃奇卡没能记住母亲的音容笑貌,但从父亲和亲人们的回忆中,母亲博学、善良、慈爱的形象永远活在他的心中。
母亲去世后,照管和教育孩子们的责任就落到了父亲和远房姑妈达吉亚娜·叶尔戈尔斯卡娅肩上。达吉亚娜姑妈是个异常善良、温和而富有同情心的妇人。她对任何人都和蔼(ǎi)可亲,而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她简直是个出色的教育家。她教育孩子们要善待仆人和农奴,要懂得爱的快乐。小列夫很爱姑妈达吉亚娜,也很喜欢那位能讲许多民间故事的农奴奶娘娜塔丽亚和仁慈的德国教师费多尔·伊凡诺维奇。
也许是从小就没有母亲的缘故,在托尔斯泰开始能跑能跳的时候,他便喜欢同几个哥哥到野外去游玩。
夏天,他们常乘马车去附近的格鲁特曼村。因为那里有他们最爱玩的游戏——抓鱼。每次来到那个大水塘边,他们都迫不及待地脱去衣服,或跳入水中畅(chànɡ)游,或拿出纱网捞鱼,直玩到太阳西斜,每个人都变成泥猴一般才赶着马车回家。
冬天,他们主要的游戏项目是在庄园的院子里堆雪人,或是跑到覆(fù)盖着厚厚白雪的山坡上滑雪橇。小时候的托尔斯泰胆子大得出奇。他敢学着哥哥们的样子从高高的坡顶上快速地往下滑。有一次滑雪时,他重心没有掌握好,身体一下失去了平衡,重重地跌倒在地上。几个哥哥吓坏了,以为他摔得不轻。但是托尔斯泰一骨碌又从雪地里站了起来,让哥哥们虚惊了一场。
小时候的托尔斯泰还特别喜欢幻想。有一次,会讲故事的大哥给他讲了一个绿色魔杖的故事,说是在森林的深处埋藏着一个法力无边的绿色魔杖,上面刻有能够让人们摆脱各种灾难的“秘诀”,谁要是发现了它,只要念几遍秘诀(jué),便能够获得任何所期望的东西。这个故事使小托尔斯泰着迷不浅。他时常独自一人跑进森林深处寻找这个绿色魔杖,希望成为第一个获得这根魔杖的人。
还有一次,小托尔斯泰站在自家楼上的窗户前,望着空中自由飞翔(xiánɡ)的鸟儿发呆。他想,鸟儿能够自由飞翔,为什么人不可以呢?只要人学着鸟儿的样子也就能飞起来了吧?想着想着,他便从楼上纵身跳了下去。结果却令他很失望。他不仅没有飞起来,反而摔得不轻,要不是家里人发现得早,恐怕还会出危险呢。
托尔斯泰也是个感情丰富、富有同情心的孩子。每当他看到有小鸟不慎(shèn)从鸟巢中掉下来摔死或摔伤,看到家里的厨师在宰(zǎi)杀母鸡,便会怜惜怜惜:同情爱护。不已,为那些弱小生灵的悲惨命运而伤心。
托尔斯泰不到两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因此,他经常想,母亲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也经常向家里的大人们询(xún)问母亲生前的一些事。通过大人们的讲述,他知道母亲是一个非常善良、温柔的人。母亲受到过良好的教育,精通五种语言,而且还弹得一手好钢琴,对家里的每个成员都很随和。为此,托尔斯泰曾做过无数次怀念母亲的梦。可以说,他在一生中都对“母亲”一词怀有深深的敬意。在他看来,“母亲”这个词代表了他童年时曾尽心渴求渴求:迫切地要求或追求。而又从未获得过的那种温情、关怀和抚爱,母爱是伟大而神圣的。
他在回忆录中写道:“在我的想像中,她是个高尚纯洁、像神灵一般的人。因此在我的一生中,在和那诱惑诱惑(huò):吸引;招引。我的东西作斗争时,我总要向她的灵魂祈祷(dǎo),请求她给我帮助……”
可见,托尔斯泰虽然没有体验过母亲给予的真切温情、关怀和抚爱,但他却从家里大人们对母亲的评价中,在自己的头脑中,为母亲塑造了光辉而伟大的形象。
对托尔斯泰一生影响最大的是他的父亲。他是一个中等身材、体格强壮、性格活泼开朗的人。他喜欢骑马、打猎,也喜欢和孩子们玩。他对家里的佣人也颇(pō)宽容。家里有一个叫吉洪的佣人烟瘾(yǐn)特别大,有一天,这个佣人身上没烟了,又不好意思伸手向主人要,便乘主人不注意时,悄悄地从主人的大烟盒里偷拿了一把烟丝,尔后蹑(niè)手蹑脚地溜了出去。没想到,托尔斯泰的父亲在一面镜子的反射下,将吉洪的行为看得一清二楚。但是,他并没有责罚这个佣人,只是将这个佣人的行为当作一个笑料和家里人谈笑了一阵就过去了。这件事,为托尔斯泰树立了待人要善良、宽厚的榜样。
托尔斯泰童年的时候,父亲就十分重视对孩子们的培养。他特意请了家庭教师来教孩子们学文化。托尔斯泰十分喜欢读书认字,六七岁时便能写很多字了。他还做了一个记事簿(bù),每天都要把一天中最值得记录的事情写下来。9岁时,他写了一本名为《外祖父的故事》的笔记,本子上记满了外祖父身经百战的种种经历,同时还在另一个本子上写满了各种格言。
托尔斯泰对文学艺术也很爱好。他很喜欢读诗,而且对诗句的含义理解得也很到位,朗读起来感情十分投入。有一次,父亲偶然听到他读俄罗斯著名诗人普希金的诗《拿破仑之死》。那抑扬顿挫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的声调将诗意表达得十分感人,在此之前他从未发现儿子还有这种超人的天赋天赋(fù):自然赋予;生来就具备;天资。。为此,他决定给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
1837年的冬季,他们举家迁往莫斯科。
莫斯科的繁华,使托尔斯泰眼界大开。那一座座巍(wēi)峨宏伟的建筑、车水马龙的宽阔街道和衣着各异的行人,使他感到世界原来是如此的广大。
但是,他不喜欢城里人的匆忙与冷漠。在庄园里时,所有人都相互熟悉,相互见面总是别人先向他们恭恭敬敬地打招呼。可是,在城里没人向他们行礼致敬,人们的表还必情也颇(pō)为漠然。这种情形使得托尔期泰产生许多奇思怪想:城里人对什么感兴趣呢?他们怎样生活?孩子们都玩些什么?
然而,没等托尔泰进一步熟悉莫斯科,他便明白了一个道理,人与人之间其实都应该是平等的,不应该有天生的权贵。不久,他便同几个哥哥一道溶入到这种繁华与广大之中了。
就在托尔期泰开始熟悉莫斯科的城市生活时,一个巨大的不幸落在了他们的头上。他们亲爱的父亲在去外省办理事务的途中,突然得急病去世了。
父亲的去世,使托尔期泰和几个兄妹一下成了孤儿。这给托尔斯泰年幼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创伤。他很长时间都生活在深深的悲痛之中,时常幻想着父亲有一天能再次回到他们的身边……同时,他也感到自己好像突然长大了。许多过去从未留心过的事务他开始留意了,许多过去从未想过的事他也开始思考了。悲哀化作了一种力量,化作了一种自立自强的精神。他决心先从完成好学业开始,将来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为了减少家庭经济负担,他们的监护人——亚历山德拉·伊里尼奇娜姑妈将托尔期泰的两个哥哥留在莫斯科继续上学,将年少的几个孩子带回原来的庄园。
托尔期泰再次回到庄园后,开始以新的视角来观察这个家,特别是他能够以平等的身份来看待家里的农奴(nú),对农奴和他们孩子的艰难生活给予(yǔ)了无限的同情。
托尔期泰12岁那年,他们的监护人亚历山德拉·伊里尼奇娜去世了。父亲的二姐佩拉格娅·伊里尼奇娜成了他们兄妹的新监护人。佩拉格娅·伊里尼奇娜的丈夫住在喀(kā)山,于是他们又一起搬到了喀山居住。
喀山是一省的经济文化中心,其中的喀山大学在当地很有名气。不仅附近的学子想到这里深造,就是远在他省的学子也希望能到这里读书。
托尔斯泰也想进入这所大学读书。但是他的年龄太小,仅有13岁,还不够进入大学读书的年龄。姑妈便安排他先在家接受老师的指导,准备报考这所大学。
那时,托尔斯泰一心想成为一个外交家,所以对学习外语下的功夫最大。托尔斯泰对语言的领悟(wù)与记忆能力很强,先后学习了英文、法文、德文、阿拉伯文、拉丁文和土耳其鞑靼鞑靼(dádá):古时汉族对北方各游牧民族的统称。明代指东蒙古人,住在今内蒙古和蒙古国的东部。文,此外,还学习了数学、文学、历史、地理和逻辑学等课程。
1844年5月,也就是托尔斯泰16岁时,他参加了大学入学考试。他大多数科目考试成绩都不错,但是拉丁文、历史与地理的成绩没有达到基本的分数线。
对于一时的挫折挫折(cuò):失败;失利。,托尔斯泰没有气馁(něi)。他回到家后,再度闭门苦读,终于通过了补考,成为喀山大学的一名大学生。
在喀山大学,托尔斯泰进入了东方语言学系读书。凡是在这个系学习的大学生毕业后,基本上都能到政府的外交部门任职,所以,托尔斯泰当外交家的愿望可以说将能如愿以偿(chánɡ)。
托尔斯泰是个喜欢独立思考的少年,进入大学没多久,他便发现读大学并非自己所想像的那么理想。大学里脱离实际的课程令他非常失望。他觉得与其让大好的光阴白白跑掉,还不如自己认认真真地读几本有意义的书更好。但是,这在大学里是不容易做到的。繁重而又枯燥(zào)的学业压得学生们每天都得埋头钻在书本里。老师更是严格限制学生们看一些社会上出版的所谓闲书。这使得托尔斯泰感到上大学像受刑一样难受,一边是充满哲理与情趣的文学名著,另一边是枯燥无味而又繁(fán)重的学业……看来两者只能选定其一。
何去何从?托尔斯泰进行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放弃学业而自由地读书,就等于放弃了优裕(yù)、显赫(hè)的外交官的仕(shì)途;而放弃了自由读书去专攻学业,则又会失去早一天饱览人类文化精髓的时机。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还是选择了自由读书的道路,为此他决定退学。
尽管老师和同学们都为托尔斯泰的退学感到惋(wǎn)惜,但是,他们都认为托尔斯泰是一位与众不同的学生,放弃了大学的读书生活,一定是要进一个更为宽广的大学进行深造,所以,在为他送行时,都祝愿他早日实现自己的理想。
回到家中,托尔斯泰把自己关在一间书房里,每天专心致志地读着世界著名作家的作品,如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niè)金》、席勒的《强盗》、果戈里的《死魂灵》、屠(tú)格涅夫的《猎人笔记》等。在阅读中,托尔斯泰进入了一个又一个文学名家的思想世界与客观世界。从中,他似乎寻找到了许多人生真谛。
在众多的文学名著中,他比较喜欢读卢梭(suō)的作品,觉得卢梭作品中谈的人和事就像是自己经历过的事或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一样,甚至觉得卢梭的作品就像是专门为他写的。因此,他越读越爱读,一口气把卢梭的20卷作品一卷不漏(lòu)地全部读完了。为了表达对卢梭的崇(chónɡ)拜之情,他摘下了宗教信徒们常戴的十字架,而随身佩戴了一个印有卢梭头像的纪念章。
大量的阅读,开阔了托尔斯泰的视野,也使他对自己的宗教信仰产生了动摇。当时托尔斯泰一家人全都是东正教徒。从童年起,家里的长者便开始向他灌输灌输:输送(思想、知识等)宗教教义。家里按照教规几乎每天都要举行宗教仪式。但是,托尔斯泰自从阅读了大量书籍后,这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他在回忆录中说:“从15岁起,我开始读哲学著作……我已自觉地背弃了教义。我从16岁起停止了祷(dǎo)告,根据自己的意愿不再去教堂,不再斋(zhāi)戒(jiè)。我不相信童年时灌输给我的东西了。我惟一的真正的信仰,在那个时候就是对善的信仰。”
由于思想观念发生了一些变化,托尔斯泰对周围的一些人和事也有了新的认识。比如,他不再仅把农民当成是一般人,而是当成“我们的哺(bǔ)育者和我们的教师”。
不久,托尔斯泰家对父母的遗产进行了一次分配,托尔斯泰将大部财产都分给了兄妹,自己仅保留了少部分土地及祖辈们留下来的庄园。这样,他就成为了这个庄园的主人,并拥有众多的农奴。
对于家里的农奴,托尔斯泰充满了宽容与爱意,从不对他们随意支使,也十分同情他们悲苦的生活。尽管他对管理庄园并没有什么经验,但是他还是踌躇满志踌躇满志(chóuchú):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农民们摆脱贫困,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为此,他按照自己的意愿,对庄园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些改革。同时,他还希望解决农民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改正他们由于愚昧(mèi)和迷信而产生的缺点,使他们热爱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