姗姗是某化妆品公司的销售主管,她在工作时利用本公司的销售渠道销售其他公司的产品,做起了兼职。经理发现后,不准她再做兼职。不久,姗姗发现自己在公司失去了领导的信任,很难有所发展,所以要求辞职。公司以姗姗掌握着商业机密的理由,拒绝了她的请求。姗姗悔不当初,是“花心”让她陷入到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尽管职场“花心”让很多人赔了夫人又折兵,但很多年轻人仍然乐此不疲,更有甚者为了自由而放弃了稳定的工作,成为专门的职场“花心”
者。从“威客”(威客的英文是Witkey,是由wit智慧、key钥匙两个单词组成的,也是Thekeyofwisdom的缩写,是指那些通过互联网把自己的智慧、知识、能力、经验转换成实际收益的人,他们在互联网上通过解决科学、技术、工作、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而让知识、智慧、经验、技能体现出经济价值。)到“飞特族”(飞特族的英文名是Freeter,Freeter是一个混合词,来自英语的free,意思是自由,指的是那些连续从事兼职工作不满5年的年轻人,出现于20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他们没有一份固定、长期的工作,却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从事两份或两份以上的工作。对于时间,他们也可以自由地调配用来旅行、充电。弹性高,自由度更高,无拘无束的工作是他们追求的目标,正因为如此,“专一”已经不再是职场人士的常态,“花心”倒成为了大部分人所向往的。
只要你够有“底”,只要你够聪明,你就可以在职场上任意遨游,做一个十足的职场“花心”者。
莎莎已经毕业两年了,先后换过三份工作,但是每一份都不甚理想,觉得太忙太累,没有了自己的时间。
半年前,莎莎开始了她的兼职生涯,她在多家杂志做封面设计,最近还在网上开了个时尚饰品小店。虽然没有一份固定的工作,莎莎却活得很开心,因为她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不用每天朝九晚五地上班受约束,而且收入也不算低。眼下她计划要到海南去旅行,看看海边的椰林树影,感受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身边朋友都羡慕她这种洒脱自由的工作状态。虽然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莎莎偶尔也会为自己的未来担忧,觉得“打短工”
的日子实际上没有什么保障,也会眼羡那些出入写字楼的白领们。可是一想到早上要准时上班,还要受主管的气,还有那数不尽的加班,莎莎还是打了退堂鼓,觉得自己目前的生活挺自在的。
根据一项调查显示:60%的职场人都从事过兼职工作,其中,有45%的人以兼职作为自己长期的工作状态。另外,还有30%的职场人士表示愿意尝试完全兼职的状态,而这些人的年龄主要集中在22——28岁之间。很显然,“新兼职”时代属于80后出生的年轻人,他们个性张扬、热爱自由、敢于冒险,更希望凭自己的兴趣、特长来选择未来的工作,不喜欢一成不变的工作环境,所以才会有更多的人想尝试兼职或正在兼职中。从另一方面而言,多份兼职工作还可以让人建立起不同的社交圈子,建立更多的人脉,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多一个备份,有助于为将来事业发展打基础。
凭借自身的优势与爱好来选择职业,是兼职者的优势,也是人类自觉意识发展到一定高度的表现。然而,没有一个长期而稳定的工作岗位,不仅仅代表着自由,更代表着你无法积累到完整的经验。尤其是对年轻的职业人而言,30岁之前正是积累职业经验的重要时期,也是职业生涯内快速成长的关键期,如果没有一个长期的职业目标和职业规划,未来很可能陷入职业危机之中。因此,不管你选择何种工作状态,都应该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一次合理的规划。
波波从事自动化产品销售已经有五年了,这些年行业虽然固定,但他并不从属于任何一家特定的公司,更没有跟任何一家公司签订过就业合同。波波也曾经在一家公司上过朝九晚五的班,但是由于人际关系处理得不当,他觉得自己不适合多人的工作空间。于是,从那以后,他就一直做着无底薪、高提成的销售工作,现在的他已经全额付款买了一套房子,而且衣食无忧。眼下他决定转战健身会所去做兼职的会籍顾问,一来这是他感兴趣的领域;二来也可以让他的销售经验派上用场;第三,他依然可以做兼职,因为他说自己早已自由惯了。当被问及未来的发展计划时,他说没有过多去想,但肯定不会去做全职了,因为他受不了“办公室政治”。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78%的人选择做SOHO族(SOHO即SmallOfficeHomeOffice,家居办公,专指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由选择工作、不受时间和地点制约、不受发展空间限制的白领一族,如自由撰稿人、平面设计师、工艺品设计人员、艺术家、音乐创作、产品销售员、广告制作、服装设计、商务代理、做期货、网站等等)、飞特族,是因为在工作的过程中遭遇了挫折;58%的人是因为受不了公司中的潜规则;90%的人都曾被职场人际关系所困扰;45%的人是因为超高的工作压力。事实上,作为兼职者也同样会遇到职业上的挑战,生活在社会的大集体中,与人沟通获得信心是生存的前提条件,他们更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协助。相比较而言,在企业中工作的优势是:可以体验团队作战的乐趣和挑战,也可以在与人交往和沟通方面得到快速成长。作为兼职人员,更要勇敢地面对沟通与合作的挑战,否则同样会有苦恼。
对职业人而言,核心竞争优势是一名职业人在职场中拼杀制胜的不二法门,但是对于年轻的职业人而言,他们现在所凭借的优势绝大部分来自于年轻的精力和先进的技术水平。倘若没有持续的充电和学习,这些优势很快就会消失,他们也会很快被新人所替代。兼职虽然自由,但是容易造被动只能挨打
目前,个人成功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大学问,但无论如何,主动性应该是个人成功的前提条件。每个企业的人力资源体系都会对员工所需要的素质能力作出定义,而主动性应该是除了诚实与正直之外最重要的职业品质。
宝洁公司以管理人才的培养与发展闻名于世,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拥有一致的人才招聘和培训体系,其大学校园招聘在中国前20所高校影响广泛。宝洁公司拥有7~8项衡量与筛选候选人的个体品质与能力标准,其中第一项就是主动性与跟进到底。
微软公司创造的财富与影响,可能是过去20年来全球最成功的公司,比尔·盖茨说微软的成功在于建立起强大的组织,微软招人有两大标准:
聪明与自我激发的内在动力。
麦肯锡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高层咨询机构,而人是他们的一切,麦肯锡的奠基人马文·鲍尔在招人时有这样一些标准:出色的个性,聪明,责任意识,主动性,想象力。
无一例外,主动性是这些成功企业与团体寻求成员的首要标准。为成职场经验分散,从而削弱职场能量,以致于降低兼职者的职场能力。因此,做兼职更需要系统的职业规划,制定长期的职业目标,根据不同的时间设立阶段性短期目标,让每一步都走得稳稳当当。
什么主动性会成为首要标准呢?原因很简单,也很直接,是为了成功的结果。主动性表现为达成成功结果的基本愿望与想法,如果没有基本的意愿与想法,成功只能成为泡影。
那么究竟什么是主动性呢?简而言之,主动性就是个体自发的达成结果的意愿。主动性可以有不同的强度,自发的意愿意识是最简单的主动性,而长期坚持不懈则是最高强度的主动性。
自发意识和自我要求是主动性的最简单形式,它的对立面就是缺乏自发意识,缺乏主动,所有意识与行为都是被动的。被动的人在缺乏指令的条件下不知如何工作,或者根本没有意识到工作的必要性。事实证明,当被动与主动共存时,被动必将是被淘汰者。
某公司招聘了陈辉、杜磊两位销售主管。陈辉做事非常缺乏主动性,每天都按照日常作息上下班,感觉工作十分清闲,埋怨上司或总部对自己关心和支持不足。而杜磊却有很多想法要去实现,对销售业绩树立了更高的目标,总让客户、下属和上司觉得很忙。几个月后,陈辉被扫地出门了,而杜磊因为业绩突出升为了销售经理。
很显然,职场中的主动意味着胜出,被动则意味着淘汰出局。主动的人工作起来是自主自发的,不需要老板或上司的督促和检查,他们永远不会让时间在无所事事中白白流逝;被动的人工作起来是受制于人的,是需要老板或上司布置的,经常很是清闲,总需要有人督促和检查才行。
那么,作为员工应该如何提高自己的工作积极性呢?
1、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仔细分析自己的工作内容,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和目标。决不能抱着得过且过的心理工作,对自己在公司的发展需要制定计划,一步一个脚印按照计划来实现自己各个阶段的目标,有目标才会有动力。
2、要有成就感。
调动工作主动性,需要找到自身的价值,也就是所谓的成就感。工作如果没有成就感,就不可能有向上的动力。成就感来自各个方面,学会自己创造成就感才能时刻保持主动性。
3、高度的责任心。
对待工作保持高度责任心,竭尽全力且精益求精,把工作当成学习的过程。通过工作,看到自己与别人在很多方面存在的差距,促使自己保持高度的积极性,全力以赴干好本职工作。
4、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积极进取的思考方式,是事业成功的基石。
要从自身调动工作主动性,首先要改变自己的心态,心态是行动的决定因素,热爱自己的工作,学会从工作中寻找乐趣,才能提高工作的主动性。
5、自我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情。
要懂得自我调节,心情好工作状态就好,努力保持好的心情,才能时刻保持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在休息时间参加一些娱乐活动,调节一下自己的情绪。此外,还可以通过改变四周摆设来调节自己的工作心情。有时候,杂乱无章的工作环境会使工作效率低落,所以,可以试着将自己的工作空间设计成自己喜欢的模样,比如可以利用一些颜色鲜艳的小海报、有趣的摆设或茂盛的绿色盆栽,振奋自己的工作心情。
6、自我提醒。
工作时间久了,主动性和积极性难免会有所下降,所以经常性的自我提醒可以让自己有效的工作,时刻保持主动性和积极性。
7、团队精神。
融入到团队中,学习同事身上的优点,改善自己的缺点,积极参与部门活动,和周围的人打成一片,努力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遇到困难时,可以得到同事的帮助,高兴快乐时也有同事一起分享,这样可以使自己每天保持愉悦的心情,消除工作的厌倦感。
8、学习精神。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社会在飞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所以每个人都必须终身学习,才能调整工作上所遇到的困难。把工作中遇到的每一次困难都当做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把所有困难当成自己的财富,这样才能积极地面对工作中的困难,才能在解决困难的过程中不断进步。
9、坚持不懈。
坚持不懈是主动性的最高境界。在职业理想实现的过程中,总会有无数困难,只有不抱怨,勇敢面对现实,采取果敢行动,一步一个脚印去克服重重困难,才能最终达成所愿。
及时充电,别让自己停电
工作一向积极主动的人,很有可能在一夜之间,对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感到厌倦了,有时甚至因为领导或同事无意间的一句话,就产生了抛弃工作的强烈冲动,这就是职场内所谓的“职场停电”期。
世界万物生长都有自己的规律,同样,一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也是有一定规律的。一般来说,踏入工作岗位的头1~2年是一个人的适应期,接下来是稳步快速成长的阶段。然而到了第5年左右,绝大多数的职场人士都会经历一段黑暗时期。这时你会觉得自己到了极限,工作总停滞在原地踏步的状态,有时甚至感觉还不如从前了。而此时,领导的表扬也变成了提醒和批评,同事的赞赏也变成了疑问和不满,而你也开始迷茫和彷徨了。其实,“职场停电”是每个人都会遭遇的事情,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只要认真分析、沉着应对,就能安然化解危机,从容走出困境。
很多职场人士不禁要问了,我是不是快“停电”了?我在什么状态下需要充电才不至于断电呢?那么,职场停电有哪些症状呢?
症状1:感觉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没意思。
蒋晓雯在大学学习的时候,并不怎么喜欢自己的金融专业,但毕业时没有改行的机会,还是进了一家外资银行。“我总是不太安心工作,觉得自己现在的工作没什么意思,幻想着有一天可以做记者、主持人或者律师,而不是整天面对着不属于自己的金钱。几年间,我曾报名参加了北京广播学院新闻学专业的函授,还复习了一段时间想考律师资格证。”
其实,蒋晓雯所在的外资银行的环境很好,是很多人眼中高收入的理想职业。面对着很多硕士、博士都在竞争一个外资银行的职位时,蒋晓雯才恍然大悟,感到自己实在有必要充电了。“我正准备在职申请国际金融硕士学位,对此,我的上司非常支持,毕竟这是我的专业。既然决定在这一行走下去,就不能落伍,脚踏实地去做,应该不会有错。”
在今天这个竞争激烈的职场环境中,很难做到“爱一行,干一行”,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干一行,爱一行”,尽量将谋生和人生达到和谐的统一,否则,眼高手低,可能耽误了自己的一生。如果想在这个行业中继续走下去,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充电,否则就意味着你会“贬值”。
症状2:在职业生涯的“停滞”期徘徊不前。
丁涵是一个着名服装品牌的销售经理,主管北方地区的业务已经有3年了。然而这个在别人看来几乎垂涎欲滴的职位,却让她在一夜之间就做出了辞职的决定。“我感觉我的职业生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停滞状态,总是在做着以前做过的事情,重复多于创新,而且以我目前的职位,也很难再在公司有更大的作为了。”
“把拳头收回来,以积累更大的力量等待再次出击。”丁涵这样解释她辞职的原因。研究生毕业的她放弃了优厚的待遇、良好的事业基础,这一举动让周围很多人大惑不解。而她却说:“在职场上工作了几年,自己一直是勇往直前的拳手,现在是停下来调整自我的时候了。我已经决定到法国继续读我的服装设计专业,对于今后的工作,我并不担心,选择辞职就是因为有这份自信。”
一个人在其职业的某个阶段会出现所谓的“停滞”期,这种症状是一个信号,一旦出现就说明你需要充电了。但重要的是要摆正自己的心态,树立“没有职业的稳定,只有技能的稳定和更新”的观念,把职业过程变成一个永无止境的学习和提高的过程。
症状3:忽然发现自己的工作中出现了“不明飞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