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受尊敬的甘地,他的理想以及他的性格,都让我们下代的子孙恐怕很难相信,世界上真有过样一个人。
——〔德〕爱因斯坦
性格与习惯常常互为因果,性格与命运相辅相成。性格虽无优劣高下之分,但不同的性格却影响着不同的人生。性格可以培养和改变,但只有敢于超越自我的人才能真正做到。
1.透视性格的本质与特征
性格作为人类行为的特征,它是经常性的行为表现,而不是那些偶尔发生的行为表现;它是一个人独特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
英文中性格Personality一词的出处来自于希腊文中的Personal,该词的原意是指希腊人在演戏时戴上的面具,后演绎为演员在戏中出演的角色、出演角色的人,以及某种特征的人。
(1)性格的本质
心理学家们认为,性格是人的个性的组成部分,是个性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在个性中起着核心作用。性格与兴趣、能力等其他个性特征的关系极为密切。
性格并不神秘,它是在人的生理因素、客观因素和主观内在因素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下,所逐步形成的个人所特有的心理风格和行为习惯。在心理学教科书上,性格通常被看做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之间有着不同的心理风格和不同的行为习惯,待人处世也有不同的比较稳定的态度特征。比如,有的人沉静,有的人热烈;有的人喜欢饶舌,有的人沉默寡言;有的人执拗而自负,有的人羞怯而缺乏自信;有的人刚强勇敢,历经打击而坚强不屈;有的人则软弱怯懦,稍遇困难便叫苦不迭;有的人脾气急躁,点火就着,随时可能和人吵架;有的人却慢条斯理,火烧眉毛也不着急。诸如此类的差异,都是人们性格不同的表现。
性格的本质特征,并非取决于它的心理风格或情绪特点。比如,热烈或者冷静,活泼或者沉静,急性子或者慢性子……这些只是性格的外化表现。性格的本质,取决于一个人对现实事物的稳定的态度体系和行为方式,这一部分构成性格的内核。性格的这一部分,是个体在后天的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客观现实的不同反映,不断地渗透到个体的生活经历之中,影响个体的生活活动。这些客观事物的影响,通过认识、情感和意志活动,在个体的反映机构里保存下来、固定下来,构成一定的态度体系,并以一定的形式表现在个体的行为之中,它构成每个个体所特有的行为方式,构成人的性格的突出的、典型的方面。例如,有的人诚实,有的人虚伪;有的人坚强,有的人软弱;有的人豁达宽容,有的人心胸狭窄;有的人正直善良,富于同情心;有的人冷漠自私,不顾他人等等。这些主体对现实的态度体系和行为方式,标志了性格的本质特点。人们正是从这些特点出发去认识和把握一个人性格的本质,从而对其性格的优劣作出质的评价。
尽管性格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但是不能否认人们的性格也存在着共同性。人是生活在群体之中的,相同的环境条件与实践活动会使人们的性格带有群体的共性特点。例如,维吾尔族同胞具有热情好客、能歌善舞的特点,这就是维吾尔族人的共性特点。共性是相对存在的,而性格的差异是绝对的。
(2)性格的表层特征和深层特征
表层特征是指存在于人的性格表面的特征。由于它存在于性格的表面,因此就易于受到个人生活环境的影响,而且也易于被直接观察评价和测定。另外还有一种并不直接表现出来,而是存在于人的性格深处的特征叫做“深层特征”。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就是形容这种不易被发现的深层特征。具体表现为心态特征,意志特征和情感特征。
心态特征主要是指看待和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方面的性格特征。人对现实生活的态度是性格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性格的这种特征决定了一个人对人生的选择方式。
意志特征在人的性格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所谓意志是人对自己行动的自觉调节的能力,它包括发动和制约两个方面,对于人的独立性、主动性、自制力、坚忍性等方面起着促进强化或抑制削弱的作用。
情感特征又被称之为性情,一个人经常表现的情绪活动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和主导心境方面的特征就是性格的情感特征,它直接影响人的自我状态。因此情感的调控能力是性格中的一种必备的素质。一个人在人生道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也就是说,当外部环境不顺利时,要学会充分发挥性格的优势,避免性格上的弱点,只有这样,人生才可能立于不败之地。
2.性格是怎样形成与发展的
性格对人的一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为一个人的性格是在生命内在塑造出的本体形象。性格的形成是一个生理、心理、个人、社会诸因素交融发展的复杂过程,会受到先天环境与后天教育双重的影响。
(1)先天遗传是性格形成的生物学基础
遗传对一个人形成什么样的性格尽管并不起决定性作用,但遗传基因的巨大影响也是不可否认的。刚出世的婴儿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极小,但他们也已经具有迥然不同的性格,这属于他们的天性,来自父母的遗传。
(2)环境是性格形成的外部因素
永不停息地变化着的生存环境不可避免地不断磨砺、改造着性格。人们在改造环境的同时,也被环境所改造。
具体而言,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学校、社会、职业。
首先,家庭对儿童的性格形成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家庭生活对一个人(尤其是对未成年人)性格的形成影响极大。父母以身作则对儿童形成良好的性格起着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以下一组调查结果对此种影响作了具体描述:
在批评中长大的孩子,他学会了责难。
在敌意中长大的孩子,他学会了争斗。
在虐待中长大的孩子,他学会了伤害别人。
在支配中长大的孩子,他学会了依赖。
在干涉中长大的孩子,他被动和胆怯。
在娇宠中长大的孩子,他学会了任性。
在否定中长大的孩子,他反对社会。
在忽视中长大的孩子,他性情孤僻。
在专制中长大的孩子,他喜欢反抗。
在民主中长大的孩子,他领导能力强。
在鼓励中长大的孩子,他富有正义感。
在宽容中长大的孩子,他学会了耐心。
在赞赏中长大的孩子,他学会了喜欢自己。
在关爱中长大的孩子,他会爱人如己。
其次,学校的教育对人的性格形成与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学校是一个人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地方,同时也是学习如何为人处事的场所,所以学校教育对学生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
例如,在一个师生关系融洽的集体中,一个人往往可以得到肯定、尊重和温暖,那么他就容易形成积极乐观、进取自信、乐于助人的性格。相反,一个在班集体中经常遭到否定、排斥、冷落和不平等待遇的人,往往会形成敌对、自卑的性格。
再次,社会的各种因素同样影响着性格的形成。有关社会因素的信息,可来自直接的观察和体验,也可由其他途径间接灌输,而直接观察和体验对一个人性格形成的影响更为明显。这其中包括自己的亲身接触、大众传媒的影响等。
最后,长期从事的职业对人的性格也会产生影响。如:经济工作者的职业,要求他们一丝不苟、有条不紊;教师的职业要求他们耐心细致、循循善诱;而管理人员的职业则要求他们胸怀全局、善于运筹。人们在工作中会不断地按照职业规则对他们提出的要求来改变自己的性格。
(3)自我调节是性格形成的内因
在主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塑造着自己的性格。其中,自觉地塑造积极的、和环境相适应的性格的过程就是自我调节。自我调节在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自我调节使性格从不自觉地被环境被动控制转变为自觉地自我能动控制,并且给自己制定一些发展某方面品质的行动规划,有意识地进行行为练习。这也是人们自我完善的必要途径。
3.人的各种性格的风采与魅力
性格作为一个人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属性,从形成之初就一直散发着独特的个人魅力。
也许你曾遇到过这么一些人,他们以其充满魅力的个性力量深深打动了你。而你呢,无论在理智上还是在情感上,都被他们吸引,这种吸引是那样的心甘情愿,以至于你会在不知不觉中去为实现他们的目标而流血出汗,在所不辞。
但究竟是什么使这些人具有如此的吸引力呢?
其实,秘密就在于他们具有独特的“性格魅力”。所谓性格魅力是由人的性格所决定的,通过与他人在身体上、情感上及理智上的相互接触,对他人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性格魅力主要包括六大要素:
(1)个人形象
一个人的眼神、说话时的小动作,耸动肩膀的样子,或者是一个笑容、一次握手……所有这些都会决定一个人个人形象的优劣。
(2)表达能力
你的想法也许很巧妙,但是,如果你不把它说出来,又有谁知道呢?表达能力就是这样一种能让别人了解你内心所想的能力。
(3)聆听技巧
对于那些受教育较少,或者疏于学习的人来说,被聆听也是一把交流的钥匙,它同样会使人觉得此人不同凡响。
(4)说服技能
这是一项鼓励人们采纳你的意见或接受你的领导的技巧。就一个观点而言,无论它有多么伟大,倘若不被采纳,都将毫无用处。
(5)适应他人的能力
不了解他人的风格,却想与之建立联系,这是很难的。所以,要努力提高你的行为的适应性,以便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6)广博的见识
不论你是一个多么强有力的雄辩者,不论你在建立人际关系上有多大的能耐,也不论你在形象、聆听和利用天时地利方面做得怎么好,你都必须以广博的见识来支撑你的言论,否则你就是一个空架子。
可见,个人性格魅力并不是某个单一因素构成的。事实上,一个人之所以有魅力,正是由于他在生活中有着这综合的魅力要素。
不过,性格魅力并不建立在智商和遗传的基础上,也不建立在财产、幸运和社会地位的基础之上。它完全可以通过个人努力而掌握。无论什么样的性格,只要努力完善都足以形成具有巨大影响的、独特的性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