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原则。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一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必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有利于促进改革开放,必须有利于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声誉、尊严、团结和利益,必须有利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这是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是要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把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引导和凝聚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上来,引导和凝聚到为祖国的统一、繁荣和富强作贡献上来,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的共同理想团结奋斗。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坚持重在建设的方针,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原则,必须突出时代特征。
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非常广泛。从历史到现实,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从自然风光到物产资源,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蕴藏着极为丰富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瑰宝。要善于运用国情资料,并注意挖掘和利用各种宝贵的教育资源,不断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要进行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教育;要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进行党的基本路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的教育;要进行中国国情的教育;要进行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要进行国防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要进行民族团结教育;要进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重点是广大青少年。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彻到幼儿园直至大学的教学、育人全过程中去,特别要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机关、企事业、乡村等基层单位直接负有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责任,要特别重视和加强对青年干部、职工、农民的爱国主义教育,把这项工作列为创建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活动的重要内容。城镇的街道居民委员会,农村的村民委员会,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要重视发挥家庭在青少年教育中的特殊作用,把热爱祖国作为开展五好家庭、文明家庭活动和文明市(村)民教育的重要内容。要针对青少年的特点,注意运用影视、书刊、音乐、戏剧、美术、故事会等形式,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丰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
搞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各类博物馆、纪念馆、烈士纪念建筑物、革命战争中重要战役、战斗纪念设施、文物保护单位、历史遗迹、风景胜地和展示我国两个文明建设成果的重大建设工程、城乡先进单位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各级党委宣传部门要遵照当地党委和人民政府提出的要求,会同教育行政部门、共青团组织和文化、文物、民政、园林等部门确定一批教育基地。被确定为教育基地的重大建设工程、城乡先进单位,要把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本单位应尽的光荣任务,主动、热情地配合有关单位,组织接待好青少年参观学习活动。各地的自然风光、文物古迹、名胜景点能够激起人们对祖国壮丽河山和悠久历史文化的热爱之情,要注意发挥这方面优势,寓爱国主义教育于游览观光之中。
创造爱国主义教育的社会氛围。要使爱国主义思想成为社会的主旋律,必须创造一种浓郁的爱国主义氛围,使人们在社会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能随时随处受到爱国主义思想和精神的感染、熏陶。各级文化、影视主管部门要积极提倡和扶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各类文艺作品的创作,在评奖、宣传等方面加强引导。各地党委和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群众团体要注意利用重要法定节日、各民族传统节日对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提倡必要礼仪,增强爱国意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需要提倡必要的礼仪,特别要提倡有助于培养对国旗、国歌、国徽崇敬感的必要礼仪,增强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任何组织和公民都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唱国歌是公民表达爱国情感的一种神圣行为,在升国旗仪式和大型集会等活动中,要奏国歌,而且要提倡齐唱国歌。成年公民和小学三年级以上学生都应当会唱国歌,并能理解国歌的内容和国旗、国徽的涵义。
大力宣传爱国先进典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加强典型宣传,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中国历史上涌现过无数的著名爱国者、民族英雄、革命先烈、杰出人物,新中国成立以后又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英雄模范人物,各种新闻传播媒介要经常对他们进行宣传介绍。
加强对爱国主义教育的领导。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对爱国主义教育的领导,要把这一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齐心协力抓好落实。各级党政机关要带头加强对全体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爱国主义教育。各级党委宣传部门要在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下,切实担负起协调、指导的责任。
这个《纲要》体现了以下四个特点:一是时代特征鲜明。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纲要》从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出发,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时代主题来确定教育的原则和内容。在教育方法和渠道等方面也力求富有时代特点。除了要求进行必要的正面说理外,特别强调了感情培养和行为养成,明确要求在发挥阵地、舆论、环境、礼仪规范和各种教育活动的作用方面多下功夫。二是操作性强。《纲要》始终注意把重点放在"实施"上,也就是在"做什么"和"怎样做"上尽可能具体化、项目化,便于基层贯彻落实。三是着眼于建立长期教育的机制。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长期任务,《纲要》也应当是一个管较长时间的文件。规定的教育内容和实施项目,考虑到了长期性的要求,并尽可能使之制度化。四是可行性。《纲要》提出的各种要求,都是在现有条件下经过努力能够做到的。中共中央在印发《纲要》的通知中要求,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工作,依据《纲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规划和细则,并采取切实措施,把《纲要》落到实处。
《纲要》既有理论的指导性,又有实际的操作性,拓宽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渠道,强调通过群众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取得教育成果,并着眼于建立长远的教育机制,体现了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纲要》是多年经验的全面总结和新的升华,对当前以及今后一个历史时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共十四届四中全会召开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1994年9月25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出席这次会议的中央委员182人,候补中央委员122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有关负责同志列席了会议。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江泽民作了重要讲话。
全会集中讨论了党的建设问题,并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分四个部分:(1)党的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2)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3)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4)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全会认为,《决定》是在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必将对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全会认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胜利,这同党在思想、理论、政治、组织和作风建设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绩是分不开的。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含着内容丰富的党的建设理论,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在当代世界风云变幻的条件下,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变革中,中国共产党肩负着历史的重任。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在自身建没巾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努力把党建设成为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沦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的、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正在领导全党继续进行的伟大工程。
全会指出,两年来,全党在落实十四大提出的加强党的建设和改善党的领导的任务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要按照已有部署,继续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推动全党同志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要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联系实际,把握理论的科学体系,统一全党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要继续抓好党的作风建设,把反腐败斗争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进一步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当前,特别要把组织建设作为突出环节,抓紧抓好。
全会强调,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率的制度。我国正在进行的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要求我们党必须更好地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全党全国人民的主动性和创造力;需要统筹规划、协调配套、有秩序有步骤地进行;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认识和运用客观规律;需要以完备的法制来规范和保障。这一切都离不开党和国家按照民主集中制实行的正确领导。当前要在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中切实加强民主集中制的教育,健全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具体制度,完善党内政治生活的各项准则。要努力发展党内民主,疏通和拓宽党内民主渠道,充分发挥全党的积极性;要加强民主基础上的集中,维护中央权威,有力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坚持和完善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重大问题必须由集体讨论决定;要加强和健全党内监督,严肃党的纪律,保证党的肌体的健康和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全会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必须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下大功夫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基层党组织要不断改进活动内容和工作方式,严格党内生活,结合各自特点做好工作,努力成为团结和带领群众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战斗堡垒。要以提高素质、增强党性为目标,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和管理工作。要在全体党员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章的学习活动。各级党委都要建立健全抓好基层组织建设的责任制。
全会指出,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是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事业和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须全面提高现有领导干部的素质,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坚决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坚强领导集体。必须高度重视人才的发现和使用,抓紧培养和选拔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干部,努力造就大批能够跨世纪担当重任的领导人才,形成坚定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善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干练而充满活力的领导层。《决定》以无产阶级政治家的高度对党的高级干部提出了五条严格要求。《决定》提出要加快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等重要制度的改革,扩大民主,完善考核,推进交流,加强监督,逐步形成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富有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
中共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是一个加强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其中,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是一个突出的环节。《决定》提出的三大任务: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都是组织建设的重要环节。按照《决定》的要求,做好这三方面的工作,就能够使我们党的组织更加坚强、更加巩固,更好地肩负起历史重任。
全会增选黄菊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决定增补吴邦国、姜春云为中央书记处书记。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10月26日至29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书记或省长,主管这项工作的副书记或副省长,组织部或民政厅、农村工作部门负责人,部分团省委、省妇联负责人,部分地、县委和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主要是学习贯彻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的决定,交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经验,对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做出具体部署。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胡锦涛代表党中央在会上作报告。报告讲了五个问题:(1)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农村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2)进一步明确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目标、重点和工作指导思想;(3)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更好地发挥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4)通过加强培训和在实践中锻炼提高,努力造就一支适应新形势要求、能够团结带领农民奔小康的基层干部队伍;(5)各级党委首先是省、地、县委,要切实负起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领导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