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二日的夜。
叶维刚去山月见卢青回到度假山庄。当他还在回味他和卢青那对他而言是人间最甜美的轻吻的时候,没有预约的手机铃声猛然响起,打断了他的幸福情绪。
电话是他的上司木菲打来的。木菲说他来上海了,要马上见叶维,非见不可。这倒是有点儿合叶维的胃口,他正思考着怎么从Y5系那儿捞一笔钱,目前正好,试试木菲。
这几天,叶维正苦恼无从建立一个优质的计划,以保证完成卢远风那老谋深算的考验。他搞了几个计划,连他自己也觉得并非十拿九稳。
确实,赚钱的能力是最被当代社会看好的能力,原因很简单,这一能力既被社会尊重又最实用,从而大众在奋力推崇金钱的同时也习惯于服从财富。
也许卢远风很有钱,甚至不看中两亿美金,但他毫无疑问是非常看中能在三个月内赚两亿美金的能力的,尤其在赚钱的人不仅仅是一个刚刚涉世的少年,还可能将是他最疼爱的孙女的丈夫,并已是他至爱的孙女的恋人的情况下,他更看中这份能力了。
如果叶维真有这份能力,则的确是了不起的。然而叶维现在的苦恼除了他自己,大概要数卢远风最明白不过了。这是一老一少,两个男人之间的私契。
此刻,叶维在一部带路车的带领下,驱车向目标驰去。
在Y5系上海的一处会馆的贵宾室里,叶维见到了木菲。几个月没见,木菲并没有显老。出乎叶维的意料的是,今夜的主角远远不是木菲。这一点叶维在进入贵宾室的第一眼就看出来了,在这个不大的贵宾室里,坐着的男女共有数十人,木菲非但不是主角,甚至也不是副角,充其量是三流角色。
叶维进来之后,坐着的人中有人扫了他一眼,有人没扫。
木菲示意叶维坐在最末端的那张单人沙发上。于是,叶维就这样安静地坐着,听着数十人中的几人有秩序地高谈阔论,而且是以一名中国老者和一名欧美青年为中心展开的高谈阔论。
那名欧美青年说着一口总算能让中国人听懂的中国话。在这儿木菲好像没有任何插话的权力,似乎是只能听,不能说,也没人问他什么话。叶维发现,他们不像是在讨论什么正事,更像是在等什么要人。
叶维喝了一口茶。继续神态自若地坐着。
“不理解,”那名欧美青年说。“我研究过中国人,但不知道中国这个人口数占世界五分之一的国家——为什么没有体……体系化的宗教,或者说是没有——怎么说呢,”他表达困难地想了想,“对,正统!——没有正统的宗教!你们至少有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徒。”
“这可能是因为中国人信仰唯物主义。”一名地位略低的欧美男子不无道理地说。
“不对。”地位高的欧美青年接着说,“在二十世纪以前的几千年,中国人不信唯物主义……”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老者发话道,“——不管白猫黑猫,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也就是说,手段并不重要,只要实事证明用了某种手段能达到目的,而且造成的结果利大于弊,那么无疑就是好手段。宗教无非是一种精神产物而已,你不能武断地说中国人不信耶稣,不信朱庇特,不相释迦牟尼,就没有你所谓体系化、正统的宗教……基督教、天主教、回教、佛教等等,只是世界上较大规模的派系而已,大家只相信它们是较大的派系,谁敢说这些教是世界上最好的宗教?中国人可没有义务去信仰上帝,必要时中国人更愿意相信自己的祖宗……”
他们就这样说着。
“嗯,”就此欧美青年得出结论说,“全新的经济秩序必然导致全新的思想秩序,中国人在新的经济形式下急需新的精神产品,研究好符合新时代下的中国人的精神产品,市场潜力太大了,足足有十三亿人……”
然而一名使者的突然而至,打断了贵宾室里的话题。首先,两名地位颇高的人被带走了,从贵宾室的一扇左侧门走了进去。
叶维和木菲对望了一眼。木菲友好地向他点点头。木菲坐在叶维的斜对面。
大约半小时之后,来了两名使者,一名是刚才的那名,另一名不是刚才的那名。刚才的那名继续叫贵宾室里现有的、地位最高的人,另一名向叶维走来。
“叶先生,请跟我来。”来使说。
叶维瞄了木菲一眼,表示临走时向木菲打个招呼。木菲又对他慈祥地点点头。叶维也看得出来:木菲并不知道这儿的人是如何安排的。
也是从左侧门进,但刚走了几步,叶维发现有两条背道而驰的通道。他被从右通道带进了一间办公室陈设的屋子里。办公室里只有一名四十岁上下的中国男子在等待着他。
“请坐。”那男人礼貌地请叶维在他的对面坐下。
“你手上的任务没有完成。”那男人说。
“正在完成。”叶维答话。
“假手于人,”那男人道,“你认为你称职吗?”
“我不做这样的判定,我只管尽力。”叶维不亢不卑地道,“至于称不称职,我说了没什么意义。”
“请你扼要地陈述一下任务情况。”那男人不冷不热地继续道。
“我用了三个人。”叶维说,“两个在实际操作,一个在幕后指挥。进展情况较顺利,实际操作的两人已按计划开始向天蔚集团的中高层渗透。”
“就这么多?”
“就这么多。”叶维说,“我没有一步登天的能力,我力求每一步都走稳。”
“看来天蔚方面没你什么事了。——你本来也没打算亲自介入。”那男人继续不冷不热地道,“这段时间你为什么不接任务?”
“我没精力。”叶维回答。
“这对你的发展没好处。”那男人道,“技术方面,前途方面,都没有好处。”
“人人都有机会成本。”叶维道,“我也面临选择,每一段固有的时间,我都必须把精力花在最恰当的事情上。”
“你确定你现在不需要Y5系给你发展的机会?”那男人似乎想了想问。
“我现在需要。”叶维说,“最好是最赚钱的。”
“最赚钱的?”
“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