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2月2日,大年初二,正是合家欢庆的日子。下午17时59分,位于哈尔滨市道外区的天潭酒店突然大火熊熊,事故中33个生命悄然化烟。事件震惊中央。作为记者,我在第一时间赶到了灾难现场,感受着肝肠寸断的疼痛,也领略着爱的芬芳……
20岁的外来妹王艳到天潭做服务员刚刚4个月。事发时她正在酒店二楼忙着招待客人。当浓重的烟雾弥散了整个酒店,她躲进了一间包房。房间内的受困者已经将玻璃砸开,有人已经跳了下去。一个年轻的妈妈抱着孩子站在窗口六神无主,冲着地面上的人大喊着:“我把孩子扔下去,谁能接着?”没有人回应,喊声凄凉,划破夜空。小女孩儿瑟缩在母亲的怀里,吓得说不出话、哭不出声。
生命在灾难面前显得那样的脆弱。
“姐,你把孩子给我吧,我抱着她跳下去,肯定没事。”王艳镇定的目光牢牢地盯着这位年轻的母亲,年轻的母亲犹豫了一下,将孩子递给她,双手不住地抖颤着,想说什么,但抖颤的双唇却已经吐不出字了。王艳接过孩子,抱紧又抱紧,双眼一闭,跃出窗口……宛如一只天鹅在夜幕、浓烟和火光中起飞……那不是英雄意气的一跳,那是人性光芒的闪耀。
落地后,王艳就失去了知觉。现在的王艳正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胸口压缩性骨折,而她抱着一同跳下楼的孩子,毫发未损。
大火袭来时,徐家老少17口已经结完账,想再唱一会儿卡拉OK就走。浓烟从大厅涌进包房的时候,徐家的大儿子迅速把包房门关死。他清楚,不能开门,开门就会加速危险。一家人一边打报警电话,一边砸窗户玻璃。玻璃砸碎了,窗户上却焊着铁栅栏。一家人用拳头砸,用手掰,用脚踹……对生的渴望让每个人的身体都爆发着难以理解的力量。终于,一根铁栅栏被弄断了,生的窗口终于呈现眼前,可是,窗下却是十几米高的落差,跳下去,或许是生,或许是残,或许是死,但不跳下去,只有死……
徐家人一个一个往下跳着。但每个人都没有落到地面上,而是落到了地面上一个个臂膀搭起来的临时“救生垫”。17个人都跳出了死神怒视的包房,没有一个人受伤,而那些搭起“救生垫”的臂膀却融入到其他救助之中,连面容都没有看清楚……
当晚18时10分,第一批伤者被送到市第四医院。正在住院处值班的心电室医生宋佳崇接到抢救任务后,抱起心电仪就往门诊跑。一出住院处,整个大街全是人,她意识到一定是出大事了。气喘吁吁地赶到急诊大厅,大厅、走廊都躺满了人,一动不动。从医20年,见过太多生死的她,仍被这个场面惊呆了。但来不及迟疑,她开始给躺在这里的每一个人做心电图,以辨别他们的生存状态。
一个一个做着,一个一个生命被确认死亡……宋佳崇给一个看上去只有二十来岁的女孩子做完心电图,摇了摇头。突然,一位中年妇女冲过来,“扑通”就跪到她面前,“大夫,求求你,再给她做一遍,她还热乎呢……”宋佳崇知道,这个女孩子已经没有救治的希望了,但她又为女孩儿做了一遍……
当三十几具尸体被抬到医院后院,男一排女一排摆放整齐,盖上了白布,宋佳崇的抢救任务就算结束了。但多年的救治经验告诉她,因窒息死亡者,曾有过在通风一两个小时后复苏的奇迹。宋佳崇开始逐一地给死者又一次做心电图,她不想让哪怕一丝生存的希望遗漏。夜幕忧郁,寒风凛冽,星月凄凉……那些她已经触摸过的尸体又一具具接受着她的触摸,接受着她对生命热烈的捕捉。一个多小时后,又一遍检查终于做完了,宋佳崇才发现,自己只穿了一条线裤,一件亚麻外衣。
【拾贝】
没有山之盟,没有水之约,只是素不相识,只是擦肩而过,却真情铿锵、芬芳浓烈。
突然爆发的灾难最能够检验一个人的内质,最能够检验一个民族的内质。这场灾难夺走了33个鲜活生命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凛然的人性光芒,感受着和灾难硝烟一起弥漫的浓烈的爱的芬芳。
爱,宛如穿透寒冬的花香,宛如穿透暗夜的阳光……因灾难而恐怖而疮痍的生命宴席在那一刻丰盛而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