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浪潮的前身山东电子设备厂奄奄一息。浪潮人毅然将上级拨发的10万元指定用作收录机开发的“救命钱”悉数投入微型计算机研发。1年后,第一台“浪潮牌”微机诞生,掀开了国产微机的浪潮,1988年浪潮成为当时中国向美国出口电脑主板的唯一厂商,1990年浪潮微机销量突破1万台。
这一年,浪潮人又成功研制出全球第一台汉字寻呼机,其编制的“传呼通信用汉字信息表示及其编码字符集”,当时被邮电部专家命名为“中国一号码”,中国人自己的汉字寻呼标准从此诞生。
就在PC机风行市场之时,时任浪潮技术副总工的孙丕恕已经将眼光瞄准了小型机服务器开发领地。1993年,孙丕恕研发团队推出了中国第一台小型服务器,之后浪潮服务器连续10年蝉联国产服务器第一品牌。
2004年11月,中国第一颗商业智能终端芯片SOC在浪潮研发成功,并获5项发明专利。作为提高移动通信、网络、信息家电、多媒体应用及军用电子系统性能的核心器件,它已经在部分领域替代了进口产品,形成产业化应用。
2005年10月,随着神舟六号飞船的成功着陆,浪潮集团承接的航天供应链平台项目也顺利通过国家“863”计划项目验收。该项目具有国家自主知识产权,是国家“863”重大计划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中最大、最复杂的重点课题和集成示范项目之一。
浪潮集团集成技术做成税控机,不仅为国家增加税收,同时形成一个产业。根据北京市的统计,扣除自然增长12%,使用税控机后税收增长20%~30%。当其他企业开始生产税控机时,在同等标准下,浪潮靠技术优势降低成本30%,始终领跑这个产业。
浪潮近千项专利的内部实施率达95%以上,专利产品销售收入占集团总收入的62%。现在浪潮集团每年销售额的5%~6%用于技术研发。
正是由于多年来坚持动态性思维,坚持持续创新,目前浪潮集团已发展为中国唯一一家软硬件一体的大型电子信息企业集团,位列国家信息产业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百强IT领域前三强。
持续改进最初只是为了解决产品质量问题,现在,像创新一样,它也已经被运用到企业的整体管理之中。其实,持续改进与创新之间并非对立关系。一些管理学者如贝桑特(Bessant)等就认为,持续改进也是创新的形式之一。应该说,与重大创新相比,持续改进是所有企业都可以做到的,换言之,所有企业都可以通过持续改进实现从平庸到优秀甚至从优秀到卓越的飞跃。
五、以动制动才能生存,才能发展
当今社会瞬息万变,并且变化速度日益加快,被人称之为“10倍速时代”。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如何适应速变化的需求?唯一的答案是,快速反应,提高应变力。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曾说:“生活是不公平的,要去适应它,而不是去逃避它。”变化是人生的一部分,要以主动适应的心态引导事物变化。主动适应能对事物的变化做出有积极影响的行动,并改变自己,以更好地适应新事物和新环境。主动适应变化才会成功,如果缺乏主动适应能力,更多的是被动地应付外界变化,一旦应付不了,变化来临时就会产生挫折感,就会导致在变化面前茫然不知所措。所以,我们一定要用主动的心态,迎接外界变化。
人民币汇率自从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一直成为外贸型企业关注的焦点。2010年,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对人民币汇率进行指责之后,奥巴马一改前任总统小布什闪烁其词的态度,公开表示将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采取更为强硬的立场,并且要求中国开放市场为美国扩大出口。由此,国会上的政客们开始向人民币集体“发难”。面对这种局面,作为出口型企业不得不未雨绸缪,关注人民币升值可能带来的影响。
对行业平均利润在10%以下的出口企业来说,人民币的升值可能会导致利润降低甚至为负。外贸生意从签订合同到最后结汇,往往都有几个月的时间差,当时定下来的价格,随着汇率的变动,最后往往利润变得很薄很薄。例如当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7.6左右,一枚皓石的价格如果是1.5美元,折算成人民币11.4元;当人民币汇率是6.9左右,同款戒指,同样价格,折算成人民币只有10.35元。就这么一调整,出口商品价格缩水了1.05元,降幅近10%。这对外贸型企业来说显然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对此最现实、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不断推出新产品来提升利润率,以消化可能面对的汇率上升和成本增加。
义乌市贝克曼公司,在2005年的时候,他们的产品主要销往俄罗斯等原苏联地区,大概占总量的50%。尽管销量很大,但是每件衬衫的附加值很低,大多是中低档产品,人民币升值之后,这些中低档产品就失去了竞争力。后来公司走高端市场,把这个低端市场慢慢放掉,找一些国际知名品牌公司合作,自然抗风险能力就会大一点,利润空间也会高一点,这样做起来能够保证企业的正常发展。从2005年汇改之后,贝克曼公司就把市场重点从俄罗斯慢慢转移到欧洲、美国等地区,并且加大了资金和科技投入,开发出更多的花型和面料,提高产品档次。公司负责人介绍:“这些面料的花型非常多,我们现在一年要开发3000个花型,销到欧洲、意大利、西班牙比较多。这是韩国的一个牌子,面料要四五十元以上,原来做一件衣服才二三十元,现在仅面料就四五十元,自然衬衫的价格也就上去了。”经过几年的调整,此后贝克曼公司出口到欧洲、美国的高档衬衫,比例上升了20%,而出口的低档衬衫已经下降到30%。
公司负责人说:“产品档次高了,总值也大了,我们的利润空间也大了,那么汇率的调整在几个月里如果是1%的话,如果我们的利润有15%,那么影响就不是很大。”
俗话说:战术是死的,人是活的。多少失败者都因固执于刻舟求剑,而最终一败涂地,多少卓越者因其灵活,能以变应变,从而走向了成功的殿堂。在这个超速动态的社会里,任何以静制动的战术都将过时,只有动态性的思考,以动制动的行动才能求得生存,求得发展。当对手不变时,我们要开始变;当对手慢变时,我们要快变;当对手快变时,我们要彻底的变。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在竞争激烈的今天,面对市场风云变幻,只有快速灵敏的反应和调适能力,才能让企业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快速的反应和调适能力是企业竞争致胜的法宝。但是,企业要看到自己处在什么样的生态环境中,是否找到了最适合你生存和发展的空间。1997年,在席卷亚洲的金融危机中,三星电子也陷入了深深的困境,背负170亿美元的债务。但是,三星电子并没有放弃,而是积极变革。建立结构调整部,专门负责大规模的结构调整,借此完成从家电型企业向电子型企业的转变。在全球战略、企业文化、人力资源、技术研发、品牌形象、监督机制、财务管理、信息管理等方面也做出相应的调整,并取得了显著成果。集团首席执行官兼会长李健熙曾说:“要具备世界一流的竞争力,就必须勇于改变,除妻子和儿子以外,其他什么都要变。”变革,正是由于李健熙的种种变革措施才使得三星电子彻底扭亏增盈,1999年到2001年,总共赢利高达110亿美元。2002年,三星电子已经是全球最大内存芯片、纯平显示器和彩电制造商,以及第三大手机制造商,在47个国家中设立了89个分支机构。当时三星对外宣布要在2010年前成为“数字整合革命的主导者”,跻身全球三强之列。
变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因此,企业应对变化也是一个持续过程,不是变化了一次,适应了一次就万事大吉,而是要不断的变化,不断的适应。只有坚持以动制动,适应变化、迎接变化,才能寻找到企业的生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