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壁肿瘤突入肠腔部分造成局部钡剂充盈缺损,其向腔外生长的部分则推移邻近肠管,表现为肠襻间距离增宽。良性肿瘤使黏膜展平、皱襞消失,表现为充盈缺损表面光滑;恶性肿瘤则侵蚀破坏黏膜致充盈缺损局部的表面不规则且常见管壁僵硬,钡剂通过困难。
肠道憩室表现为肠管壁上向外囊袋状突出阴影。
(3)位置和功能的改变
肿瘤等占位性病变的压迫推移可改变肠道的位置。肠黏连可使肠管移动受限。蠕动增强、运动力增加可致排空过快,口服钡剂不到2小时就到达盲肠;超过6小时为通过缓慢;超过9小时小肠内钡剂尚未排空为排空延迟。分泌增多使钡剂分散在分泌液中,呈不定形的片状或线状影,黏膜皱襞则模糊不清。
2.CT与MRI检查
小肠病变时CT或MRI可观察肠壁增厚,炎症性病变都较弥漫,肿瘤则局限。小肠肿瘤向腔外突出的部分及其淋巴结或肝脏转移,CT、或MRI均可清楚显示。
3.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可显示呈实质性肿块的小肠肿瘤,但进一步定性要结合其他检查。
(三)比较影像学
钡剂影像检查是小肠疾病主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而CT、MRI或超声检查对小肠早期病变价值有限,但在小肠恶性肿瘤的晚期,则可明确其淋巴结转移和/或肝转移。
§§§第2节肠结核
一、临床与病理
肠结核多继发于肺结核,好发于青壮年,常与腹膜结核和肠系膜淋巴结结核同时存在。临床上常为慢性起病,长期低热,有腹痛、腹泻、消瘦、乏力等。
肠结核好发于回盲部,病理上常分为溃疡型和增殖型。
二、影像学表现
(一)钡剂造影表现
溃疡型肠结核X线表现为患病肠管的痉挛收缩,黏膜皱襞紊乱。钡剂到达病变区时,不能正常停留,而迅即被驱向远侧肠管。因此常见到末端回肠、盲肠和升结肠的一部分充盈不良,只有少量钡剂充盈呈细线状,或者完全没有钡剂充盈,称之为“跳跃”征,是溃疡型肠结核较为典型的表现。
增殖型肠结核X线主要表现为末端回肠、盲肠和升结肠的狭窄、缩短和僵直。黏膜皱襞紊乱、消失,常见多数小息肉样充盈缺损。回盲瓣常受侵犯,表现为增生肥厚,使盲肠内侧壁凹陷变形。
(二)CT与MRI表现
CT或MRI可发现肠结核段肠管壁明显增厚,增强扫描病变段肠壁明显增强且有分层现象。如并发腹腔淋巴结结核者,还可见肿大淋巴结呈环状增强。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肠结核主要须与克罗恩病做鉴别诊断。克罗恩病好发于回肠及右半结肠,病变呈节段性、跳跃性是其特点,易发生窦道及肠梗阻。有时需要依靠病理来确定,无干酪样病变为区别于结核的要点。
四、临床与病理
小肠腺癌起源于肠黏膜上皮细胞,好发于十二指肠及近端小肠。肿瘤可呈息肉状突向腔内或浸润肠壁形成环形狭窄。临床表现主要为出血、梗阻、黄疸及腹部肿块。
小肠淋巴瘤好发于末段回肠,侵犯肠管的范围往往较长,以管壁增厚、僵硬为主,肠梗阻的程度相对较小肠腺癌轻。常常同时伴有肠系膜及腹膜后淋巴结广泛肿大,甚至融合成团。主要症状为腹痛、肿块、间断性黑便。
小肠平滑肌瘤为肠壁肌层发生的肿瘤,向肠腔内或腔内、外同时生长。肿瘤边界清楚,肠黏膜破坏不明显。而且肿瘤一般只侵犯一侧肠壁并不侵犯整个肠管的周径,所以一般没有明显肠梗阻。大部分患者因消化道出血而就诊。
五、影像学表现
(一)钡剂造影表现
小肠腺癌X线表现为肠管局限性环状狭窄、黏膜破坏,不规则充盈缺损及龛影形成,狭窄段肠管僵硬,钡剂通过受阻,近端肠腔有程度不等的扩张。
小肠淋巴瘤X线表现可为:①受累肠管管壁僵硬、管腔狭窄、黏膜皱襞破坏消失,呈“铅管状”改变;②肠腔内不规则多发结节状或息肉状充盈缺损;③肠壁破坏、肠管呈“动脉瘤样”扩张;④向腔外发展产生肿块可见占位表现、推移肠管,肿块坏死可形成与肠腔相通的不规则腔隙;⑤末端回肠淋巴瘤常可引起肠套叠。
小肠平滑肌瘤在小肠灌肠双重对比造影表现为一侧肠壁边缘光滑的局限性充盈缺损,其表面的黏膜皱襞被展平,破坏不明显,邻近肠管正常。
(二)CT与MRI表现
对小肠平滑肌瘤很有价值,尤其是肿瘤主要向腔外生长时。CT和MRI可直接显示与肠管紧密相连的类圆形实质性肿块,增强扫描可见肿瘤明显增强。血管造影可显示平滑肌瘤肿瘤血供丰富、染色明显,有粗大的供血动脉,静脉期可见粗大引流静脉。
(三)超声表现
对于小肠平滑肌瘤可较敏感地发现肿块。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小肠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在影像学表现上无特征性差异,一般认为肿瘤直径超过6cm须考虑为恶性。另外,如在肝脏、周围淋巴结等出现转移病灶则可明确肿瘤为恶性。
近年来病理学家经免疫组织化学及细胞超微结构研究发现不少平滑肌瘤含有梭形细胞同时还有神经组织的成分或分化趋向。现在病理上将这类肿瘤定名为胃肠道间质瘤(GIST)。影像学甚至光学显微镜下无法区别,要依靠免疫组织化学检查鉴别。
§§§第3节结肠
一、结肠的解剖
(一)分区
大肠始于小肠末端的回盲瓣,终于肛门,可分为盲肠、结肠、直肠和肛管等部,在成人全长为135cm。
1.盲肠
长约6cm,约5%后壁无腹膜覆盖,系膜长短不定,因此盲肠可很活动或颇为固定。回肠进入盲肠的开口处,称回盲瓣,此乃由回肠的黏膜、黏膜下层及环行肌凸入结肠腔内形成,其作用为防止结肠内容物回流至回肠。
2.结肠
结肠又分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其直径在盲肠部最大,约7.5cm,以后逐渐变细小,至直肠下端又扩大呈壶腹状。结肠壁呈袋状,其表面的纵肌层集合成三条结肠带,其近端汇合处为阑尾的基底部,在乙状结肠远端又逐渐扩展成完整的直肠纵肌。
(1)升结肠
从盲肠向上至肝曲为升结肠,长约15cm,后壁无腹膜覆盖,故该处外伤穿孔可引起严重的腹膜后感染。而右肾周围脓肿又可破入升结肠。升结肠系膜的右侧与后腹膜壁相贴而融合成筋膜,该处无血管走行。在做升结肠切除手术时,沿此筋膜层分离,可不发生出血。升结肠的内侧与十二指肠降部及小肠襻相邻,内后方有输尿管及精索血管。
(2)结肠肝曲
肝曲内侧有十二指肠第二段及右肾,后侧面也无腹膜覆盖,后邻右肾前,上方与肝脏及胆囊底部接近,因而患胆囊结石者,胆囊炎症严重时可穿破入结肠,其中结石可经胆囊结肠瘘而落入肠腔,或可引起肠梗阻。
(3)横结肠
位于肝曲和脾曲之间,长约45cm,是结肠最活动的部分。其起始段与右肾全无腹膜覆盖,也无肠系膜。直肠的两侧有侧韧带,其中有直肠中动脉行走。
腹膜返折下方的直肠后壁与骶尾骨之间为疏松的结缔组织,覆盖有直肠固有筋膜,也是盆筋膜的脏层。骶骨和尾骨表面还覆盖有一层致密的筋膜,是盆筋膜壁层的肥厚部分,称为Waldepr筋膜,在肛尾韧带的上部与直肠固有筋膜融合。
腹膜返折下方的直肠前面还覆盖着一层Denonvildiers筋膜,也是盆筋膜脏层,介于直肠和前列腺、精囊或阴道之间。
(二)血液供应
盲肠、升结肠及右2/3段的横结肠分别由肠系膜上动脉的分支回结肠动脉、右结肠动脉及中结肠动脉供应。左1/3的横结肠、降结肠及乙状结肠分别由肠系膜下动脉的分支左结肠动脉及乙状结肠动脉供应。
回结肠动脉发自肠系膜上动脉的右面,在邻近回盲肠交界处分出盲肠前动脉、盲肠后动脉、阑尾动脉、回肠动脉以及结肠支,分别供应于回肠末端段、盲肠、阑尾及近侧1/3升结肠。回肠末端约15cm段主要由回肠动脉供应,因而盲肠切除手术一般需同时切除10~15cm末端段回肠,以保证用于吻合的回肠能有足够的血枇右结肠动脉起自肠系膜上动脉的右面,也可起自中结肠动脉或回结肠动脉,在腹膜后行走,跨过下腔静脉、右精索内血管及右输尿管,至接近升结肠的内缘分为升降两支,分别与中结肠动脉的右支和回结肠动脉的结肠支吻合。一般情况下右结肠动脉供应远侧2/3升结肠及横结肠右侧端的一小段。
中结肠动脉常由肠系膜上动脉在胰腺后方或下缘处发出,也可能与胰十二指肠下动脉同起于一干。中结肠动脉常在胰腺颈部下缘处进入横结肠系膜内行走,也可穿过胰腺,因而在胰腺手术中应注意避免损伤。中结肠动脉在横结肠系膜内行走,距横结肠5~7cm处分为左、右两大支。右支走向肝曲,左支走向脾曲,分别与右、左结肠动脉升支吻合。结肠脾曲的血液供应约1/3来自中结肠动脉,其余来自左结肠动脉的升支,注意上述两动脉分支在该处的侧支吻合。中结肠动脉的主干位于胃的后方,与胃网膜右动脉之间仅隔两层腹膜,连胃切除手术中结扎胃网膜右动脉时,应先分辨清楚,勿误伤中结肠动脉。
肠系膜下动脉在腹主动脉分叉前3~4cm处发出,位于第3腰椎前方,沿左侧腰大肌的前方向左下方行走,先发出左结肠动脉及乙状结肠动脉,本干在骨盆缘处跨过左髂总动脉而易名为直肠上动脉进入盆腔。肠系膜下动脉供应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的大部分,尚有2/3供应脾曲及横结肠左侧端的一段。
左结肠动脉在十二指肠下方约4cm处发自肠系膜下动脉,跨过左侧精索内血管、输尿管及肠系膜下静脉,至距降结肠3~10cm处分为升、降两支。升支供应脾曲,与中结肠动脉的左支吻合,降支与乙状结肠动脉吻合。
乙状结肠动脉常有2~3支,可以起自肠系膜下动脉,也可起自左结肠动脉,相邻各支之间相互吻合而形成边缘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