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26900000010

第10章 瑞士作家

戈特赫尔夫

戈特赫尔夫,原名阿尔伯特·毕齐乌斯,1797年出生于穆尔滕的牧师家庭。他年轻时在伯尔尼学神学,1820年当了一年副牧师,次年到德国格廷根大学继续学习,并漫游德国各地。回瑞士后他在一些村镇当副牧师近10年,1832年被选任为吕策尔弗吕村的牧师,并一度兼任教区督学。

1837年戈特赫尔夫起开始写作,发表了38部以农村生活为内容的长篇和中短篇小说。

他的主要长篇小说《长工乌利》(1841)和《佃户乌利》(1849),写一个备受歧视的贫苦农民历尽艰辛终于致富的过程;《一位教师的苦恼和欢乐》(1838)暴露了农村儿童遭受剥削和忽视学校教育的现象。他的作品还有短篇小说《黑蜘蛛》(1842)和《怪女仆艾尔齐》(1843)。

他笔下的主人公往往都是普通人,作品朴实无华,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语言大众化,有“民众作家”之称。他写作的目的是谴责自私、虚伪、贪婪、欺诈等社会现象,却在客观上反映了农村的贫富矛盾以及宗法社会瓦解的过程。

1854年,戈特赫尔夫去世。

凯勒

凯勒,1819年7月19日生于苏黎世附近格拉特费尔登一个工人家庭。他5岁时父亲离开了人世,由于家境贫寒,少年时代的凯勒在一所公益团体设立的贫民子弟学校上学。1833年入苏黎世州立工业学校学习,不久离校,自学绘画。1840年到慕尼黑学习,1842年返回苏黎世,开始从事文学创作。

19世纪40年代,凯勒受德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鼓舞,与德国一些政治流亡者接触,受到弗赖利格拉特和黑尔韦格的影响,写了大量政治诗,参加了革命志愿队,有力地支持了卢塞恩州的进步力量。1846年他的《凯勒诗歌集》在海得尔堡出版。1848年瑞士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统一联邦国家,资本主义得到了迅速发展。凯勒对这种民主制度抱有很大信心。同年他获得苏黎世州政府的奖学金,到海得尔堡大学学习期间与费尔巴哈相识,受到了无神论和唯物主义思想的影响。

1850~1861年间,他出版了《新诗集》(1851)、长篇小说《绿衣亨利》(1855)、短篇小说集《塞尔特维拉的人们》(1856)等作品。1861年被选为苏黎世州政府的秘书长,任职15年。这个时期只写了《七个传说》(1872)。1876年他辞去秘书长职务。1877年出版《苏黎世中篇小说集》,1878~1879写了大量诗歌。之后,他相继创作了《绿衣亨利》第2稿(1879~1880)和《警句短诗》(1882)、《诗歌集》(1884)。长篇小说《马丁·萨兰德》(1886)是他的最后一部作品。1890年7月15日凯勒在苏黎世去世。

凯勒的创作中最有成就的是着名的有中短篇小说《塞尔特维拉的人们》、《七个传说》、《苏黎世中篇小说集》。

《乡村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是《塞尔特维拉的人们》中最优秀的一篇,主人公是一对青年男女,他们互相爱慕,双双坠入爱河,但彼此之间有家仇,婚姻受到阻挠,最后投河自尽了。小说以一个爱情悲剧为题材,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贪婪地追求金钱的丑恶本质。《三个正直的制梳匠》和《人靠衣裳》也是出色的作品。它们表明凯勒不仅对当时社会中形形色色的社会人物的思想、心理观察的深刻透彻,而且能以传神的笔调进行描写,在描写人民生活风俗方向也颇有才华。《七君子的小旗子》是《苏黎世中篇小说集》中最着名的一部,以瑞士建立联邦政府后的生活为题材。小说通过7个反封建老战士组成小团体的活动以及新老两代之间矛盾的解决,颂扬瑞士的民主主义制度,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

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小说《绿衣亨利》是凯勒最重要的一部作品。这部作品有2种稿本,2种结局。第1稿主人公死亡。第2稿则写主人公走上了与人民相结合、做自觉的国家公民的道路。这是一部“教育小说”,带有特定的瑞士宗法社会和联邦民主制度社会的色彩,描写了一个青年的成长,描写了广阔的社会画面,乡土气息浓厚,人物形象鲜明。

长篇小说《马丁·萨兰德》揭露了社会上贪污腐化、投机倒把、虚伪欺骗等现象。

凯勒的作品继承了德国古典现实主义传统,客观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气息浓重,寓深刻的哲理于故事中。他是19世纪瑞士德语作家中最突出的一位。

迈耶

迈耶,1825年10月11日生于苏黎世一个贵族家庭。父亲是着名的历史学家和法学家。他从小受到母亲严格的宗教与道德教育。他18岁时进大学学习法律,后自学历史和语言学。

1857~1858年迈耶先后到法国、德国和意大利旅行,受到意大利文艺复兴为代表的古典文化的影响,后曾从事法国文学的介绍工作。1871年他发表长篇叙事诗《胡滕的末日》引起广泛的影响。此后约20年中,他完成了1部长篇和10篇中短篇小说。1898年11月28日迈耶在基希贝格逝世。

迈耶在瑞士近代文学史中的地位仅次于凯勒。他的突出成就是历史小说,大多以中古、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宗教战争时代的生活为题材。长篇小说《于尔格·耶纳奇》是他的代表作(1870)反映瑞士30年战争中的一段历史,写新教领袖于尔格·耶纳奇为民族争得了解放,本人却成为叛徒和暴君,最后死在仇敌刀斧之下。这个故事反映了作者政治与道德相矛盾的观点。中篇小说《圣徒》(1879)通过英王亨利二世与其宠信坎特伯雷大主教托马斯·伯克哈特之间的恩怨和矛盾,反映了英国中古历史上激烈的政教之争。《普劳图斯在女修道院》(1882)批判天主教禁欲主义。短篇小说《一个少年的苦难》(1883)揭露耶稣会教士对人的精神的摧残。他的重要的小说还有《护身符》(1873)、《僧侣的婚礼》(1884)、《女法官》(1855)、《培斯卡拉的诱惑》(1887)、《安盖拉·鲍尔基亚》(1891)等。

迈耶的第一部诗集为《一位瑞士人写的二十首叙事谣曲》(1804)。他的代表作《胡滕的末日》描写了德国骑士领袖胡滕流亡在苏黎世湖中的小岛上回忆自己叱咤风云的一生,内心中充满了矛盾和痛苦。通过这个历史人物,作者表现了对德国统一的同情和关注。此外,《罗马的喷泉》、《双帆》等优美的抒情诗,内容新颖,语言优美。

1848年革命失败以后,德国弥漫着悲观失望的情绪,这时迈耶的多数作品的基调低沉,结局多为悲剧。他厌恶现实,而把文艺复兴和德国宗教战争时期看作是理想的时代,这是他写历史题材的主要原因。迈耶受到“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的影响,他笔下的主人公大多是意志力很强的孤独的“英雄”。他写历史题材是借古喻今,一方面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或批判,同时颂扬了俾斯麦,对他的所作所为表示同情。

迈耶的小说构思巧妙,场面宏伟,戏剧性极强,有入微的心理描写,语言优美凝练,受到凯勒的赞扬。他的诗歌感情含蓄,形象鲜明而富于象征性。

施皮特勒

施皮特勒,1845年出身巴塞尔州一个高级官吏的家庭,19岁时因与父亲发生争执而离家出走。1865年在巴塞尔大学学习法律,随后又到苏黎世和海得尔堡攻读神学。1868年回到瑞士格劳宾登地方担任牧师。

从1871年起,施皮特勒在彼得堡和芬兰的一些贵族府第任家庭教师。8年后回国,他在伯尔尼等地做教师和新闻记者,并于1881年写成第一部重要史诗《普罗米修斯与埃庇米修斯》(1924年改写后更名为《受难者普罗米修斯》)。1883年起他先后在《巴塞尔新闻》和《新苏黎世报》等报纸任编辑。7年后继承岳父母的遗产,专事写作。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在题名《我们瑞士的立场》的政论中主张瑞士严守中立,因而受到德国民族主义势力的猛烈攻击。1919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

施皮特勒利用《圣经》故事和古代传说是题材,生动地刻画出真善美与恶丑之间的矛盾。他的中、短篇小说如《库拉德少尉》和《形象》等直接反映了现实社会的尖锐矛盾。施皮特勒对帝国主义的种种矛盾而深感失望,又受到唯心主义哲学的影响,所以他的整个创作基调是低沉而悲观的。

拉缪

拉缪,1878年生于洛桑,1901年在洛桑大学获文学士学位。

他于1902年赴巴黎,开始创作,发表了诗集《小村庄》(1903),小说《阿琳娜》(1905)、《生活状况》(1907)、《不得安宁的让·吕克》(1909)等。

1910年,拉缪出版了《沃州画家埃梅·帕谢》,作品描述一个瑞士农民画家在巴黎不幸的遭遇最后被迫重返家乡。另一部小说《塞缪尔·贝莱传》(1913)也表达这种怀乡之情。

1914年初,拉缪回到瑞士的沃州,与人合办《沃州手册》杂志,并发表小说《病愈》(1917)、《我们中间的征兆》(1919)等。

1920年写成《士兵的故事》,并作为歌剧演出。论着《存在的理由》(1914)、《向许多人物告别》(1914)以及《伟大的春天》(1917)等,体现了他对美学等问题的见解。

《山上的恐怖》(1926)、《股子,又名假币》(1932)、《假如太阳不回来》(1937)等长篇小说,出色地描绘了瑞士的山景,有时带点神秘感。代表作《德博朗斯》(1934)写德博朗斯高山牧场上20余名牧民在一次山崩时遇难,两个月后,有一名牧人生还回村,却被人们误以为鬼魂。可他却再度回到山里去救另一个人。《人间的爱情》(1925)、《世上的美》(1927)、《萨瓦的小伙子》(1936)等小说,写农村的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

拉缪的作品在描写瑞士的风光以及穷苦劳动人的生活这两方面颇有特色,象征性极强。

施塔格尔

施塔格尔,出生于1908年,从1943年起任苏黎世大学教授。

他的主要着作有:《时代是诗人的想象力》(1939)、《文艺学的基本概念》(1946)、《歌德》(3卷,1952~1959)、《弗里德里希·席勒》(1967)等。

施塔格尔把海德格存在主义的本体论运用于文学研究,并吸收了英国“新批评派”的批评方法,在西方国家很受欢迎。施塔格尔认为,“时代”是人的精神最深沉的表现,是自我最内在的本质,而时代的精神就是“人”,艺术作品是的一种精神表现。文学批评的任务就是分析在作品内部“时代”是如何实现的,对“人的存在”是如何塑造的。因此,对作品的解释是人如何生存。这样的解释或批评只能是“内在的”,而不能是“外在的”;对作品的批评或解释,只能就作品论作品。艺术作品是“超历史的”,它并不表现历史的过程,是纯属“个人的”。

他认为在对作品进行批评或解释时也可以考虑作家的经历以及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但这些只能作为“内在批评”的补充。他要求批评家利用细腻的感受力和想象力,只有主观意识才能达到“纯正”、“科学”的境界,因为“一切科学工作的基础是最主观的感受”。

施塔格尔把歌德、凯勒奉为典范,认为他们的作品体现了“完整的人”。

迪伦马特

迪伦马特,1921年1月5日出生在伯尔尼州的科诺尔丰根一牧师家庭。曾在伯尔尼和苏黎世学习文学、神学和哲学,毕业后当过新闻记者和剧场解说词作者,后在苏黎世《世界周报》任美术和戏剧评论编辑。

1947年,迪伦马特发表了第一部剧本《立此存照》,写16世纪明斯特一个再浸礼教徒为了信仰宁可抛弃财富和家庭的故事,在苏黎世首演成功。剧作《盲人》(1948)以德国30年战争为背景,主人公盲公爵的遭遇取材于《圣经》中约伯的故事;《老妇还乡》(1956)是他闻名世界的第一部剧本。女主人公是亿万富翁,她在离别45年后重返故乡,为了害死使她17岁时沦为妓女的旧日情人伊尔,用金钱收买了全城居民,让伊尔突然死去。剧本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万能的现象。

1962年问世的《物理学家》,进一步奠定了迪伦马特在西方文坛的地位。剧本主人公是一个天才的物理学家,他研究出一种能够发明一切的万能原理,因担心这一发明被政治家利用去毁灭人类,便装疯躲进疯人院。西方和某“社会主义”国家的情报机关都派人装疯打进疯人院,企图窃取资料,而以瑞士大资本家为后台的疯人院女院长却早已盗走了论文。剧中的物理学家是作者肯定的正面形象,但是他的逃避政治的愿望只是一种空想,最后还是落入了象征大垄断资本家的女院长手中。

迪伦马特其他重要剧作有《罗慕洛皇帝》(1949),它取材于罗马历史,故事却完全是虚构的,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冷漠旁观的态度。《密西西比先生的婚事》(1952)进一步发挥了这种处世态度。《天使来到巴比伦》(1954)的背景是古巴比伦王国,以寓意的手法强调人只有依靠自己才能获得幸福,鄙视财富和权势。《法兰克五世》(1960)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横行不法的资本家形象。1966年问世的讽刺喜剧《流星》描写一个着名作家一再死而复活的荒诞故事,曲折地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中艺术家的精神危机。

迪伦马特除了以喜剧形式反映悲剧性社会问题之外,还喜欢用“犯罪小说”的形式反映现实社会问题。他认为,描写犯罪问题是研究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唯一有效的方法,因为现实生活中充满了罪恶,作者可以通过犯罪问题探索犯罪的生理、心理原因和社会根源。《法官和他的刽子手》(1952)是他的第一部犯罪小说,它以颇有说服力的情节描写,揭示了资产阶级法律的破产。中篇小说《抛锚》(1956)通过一次游戏探索了犯罪和道德问题,在题材处理和人物心理分析上,构思巧妙;《诺言》(1958)是他的犯罪小说的代表作,它通过主人公破案不成而身败名裂的结局,反映了主持正义者反被看成怪癖的令人震惊的社会现象。

迪伦马特的作品表现为荒诞、夸张,却都反映严肃的社会问题。他自称“中立主义者”,实际上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者。

迪伦马特还写过一些戏剧理论着作,以《论喜剧》(1952)、《戏剧问题》(1955)、《弗里德里希·席勒》(1960)等文章建立了自己的悲喜剧理论。

同类推荐
  • 白雪季

    白雪季

    接近年跟前的腊月一直没有一个好日头,挂在冬日天空中的那轮白色的太阳懒懒地往旱塬村洒那些不太辉煌的光辉,尽管在接近有九的吉利日子的前两天老天爷洋洋洒洒地飘过一场大雪,但旱塬村地势高,四周又无遮拦,夜里一场黑风一刮就把土地上三分之二的雪刮走去充实塬下的沟沟坎坎了,塬上只留下一层薄薄的雪,白白地覆盖着麦地和村庄。可惜塬下的麦地不属于旱塬村,所有旱塬村的老人就觉得很吃亏,就像往年一样站在塬边,看着身边塬上没有被雪覆盖住的冬麦,看着前面塬下白纸样的田野,老人叹口气,就骂狗日的老天。
  • 生死乾坤扇

    生死乾坤扇

    民间文学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根,是一座绚丽的文学宝库,珍藏着浩如烟海的内容健康、纯朴乐观、形式丰富多彩的文学瑰宝。它植根于民间,融幽黙、风趣、机智、巧合等元素于一体,以其通俗易懂上口易记而得以广泛流传。它源远流长,在某种程度上,它给正史以弥补,给名著的孕育奉献了营养,如《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基本上都是先有零散传说而后成书。民间文学作品的内容大多以扬善惩恶为主,催人奋进,积极向上,并以古朴纯真的艺术手段,反映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理想和追求。如果没有了它,人类将失去多少童真的回忆;爱祖国爱家乡将会缺少实际可感的具体内容;人类的欢乐、悲伤也将变得平淡……
  • 纳兰词全编笺注

    纳兰词全编笺注

    《纳兰词全编笺注》的笺注,无论是沿袭前人的传统,还是悉心阐发的一家之言,也同样开放给后来的学人,以期对纳兰词的理解始终随岁月而深化。
  • 二十一世纪中国作家怀人散文:丁玲集

    二十一世纪中国作家怀人散文:丁玲集

    这是一部丁玲的散文集,书中收录有作者的《开会之于鲁迅》、《鲁迅先生于我》、《风雨中忆萧红》《悼雪峰》、《悼念刘芝明同志》、《胡也频》、《悼念茅盾同志》、《悼江丰》、《彭德怀速写》、《向警予同志留给我的影响》、《我所认识的瞿秋白同志》、《元帅呵,我想念您》、回忆潘汉年同志》、《回忆宣侠父烈士》、《回忆邵力子先生》、《悼念伯钊同志》等多篇作品。
  •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猛虎与蔷薇,前者阳刚,后者阴柔。阴阳两极,刚柔相摩,是千变万化的大千世界。提笔写一个“人”,一撇一捺,左右均衡,人才可以在天地间站稳。作者取材于日常生活所感所思,文字精美,思绪淡然。其内容横跨中西两种文化,具有鲜明的古典融合现代的特色,可谓当代《枕草子》。
热门推荐
  • 迪迦擎天柱之战记

    迪迦擎天柱之战记

    一个男孩化身为迪迦奥特曼和擎天柱保护地球
  • 阿兹兹贝特超能力城

    阿兹兹贝特超能力城

    GameofGod时间线23世纪,由99位最初的能力者建造的AEFC-ArzitsbetExceptionalFunctionCity(阿兹兹贝特超能力城)中到来了一个奇怪的能力者,和AEFC的第一家族的接班人开始了不平凡的人生旅程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七月魔神

    七月魔神

    本书讲述了夏七与他的伙伴黑猪一杰的故事,从学校到身世一路忐忑,一路经历磨难,他能否改变前世之难
  • 金羊毛的寻找者

    金羊毛的寻找者

    本书收集了78篇研究人类学这一课题的文章,且内容都只涉及我国本土民俗文化,如《论生态民俗链——中国生态民俗学的构想》、《茶艺美学论》、《论镇物与祥物》、《广西民间故事〈金仲和阿翘〉的采录与研究》……这些研究成果都是基于注重基层群众的实践活动而辛苦获得,因此,不似其他有些研究课题,书斋气十足。
  • 傻王狂宠神医妃

    傻王狂宠神医妃

    凌楚楚见过最黑暗的世界,几乎体会过世间所有痛苦,她不相信爱恨,只在乎得失。物竞天择是亘古不变的定律,回到陌生的古代世界,她仍然奉为圭臬。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底线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直到他闯进她命里,像一道光照亮她隐藏于内心深处的善良。原来最初的心愿,是天下太平。【黑心女帝慢热洗白成长史*q群784542960】
  • 腹黑狐狸对上王

    腹黑狐狸对上王

    简介:现代隐世世家的腹黑冷厉少主继承人之一在夺位之争时意外身死,穿越到和他命运名字都相同的古代温柔皇子身上,本想安稳的养好身体然后出宫,没想到一旨圣旨把他送去别国和亲,且看腹黑少主如何与邪魅王爷夫夫联手颠覆了这天下沐倾云语录:负了小爷的都给小爷洗干净了等着,不灭了你丫的小爷和你姓!慕云逸语录:既然你敢捧杀本王,那本王若还客气不是太对不起你了吗?
  • 武林星际

    武林星际

    武林星际中,有许许多多的星界,其中的主角为了成为星际第一而努力,详情请阅读
  • 撒旦校草,说爱我

    撒旦校草,说爱我

    喂,你是不是喜欢上我了?”她笑吟吟地望着他。“就算这世界上只剩下你一个女人,我也不会喜欢你!”他冷着一张俊脸,酷的像冰山一样。等等!她居然一声不响地离开了?丫头,招惹了我,就算天涯海角,我也一定要找到你!
  • 万般法门

    万般法门

    异魔来袭,稷下学宫的的楚源再世为人。然而这个世界,居然也有异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