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可是孩子为什么会变坏?与现行的教育制度很多的弊端有关,与现代学校教育的缺失有关。现代学校教育最为主要的是缺乏人文的关怀,在做人这方面给孩子的指导有限。为什么孩子会变坏,是不是曾引起过在校老师的思考?怎样才能给孩子一片纯净的环境,让他们快乐的成长,不会成为大人们眼中的坏孩子?
1.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得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
古人用“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这样一个十分形象的比喻说明了一个教育的常识问题。质朴无华而含义深刻,是教育的至理名言。一些名师大家大多是在这种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成功的进行了教育实践,培养出了一批批祖国的栋梁之材,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建立了丰功伟绩。
何谓“传道”?“传道”即包括对学生进行知识、道理的传递,也包括方法的传授。因此一个出色的老师不光是会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懂得如何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技巧。在进行数学课教学时,坚持“认识——实践——认识”的逻辑规律,这本身也是一个方法问题。首先让学生认识问题,再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最后进一步理解巩固认识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读题”是一个低年级老师很容易忽视的问题。教师往往把大部分的时间用于教学中,忽略了教会学生读题的重要性,造成了学生在做题时过分依赖老师的现象。当失去了老师的“帮助”,大部分学生就束手无策,弄不清题意,不懂得做题,这其中大部分的原因就是他们没有掌握“读题”的能力,即没有授之于渔。
如果老师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让学生自己读题是个不错的方法,能提高学生答题的正确率。读题是审题的前提,是解题的基础。通过读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理清条件与问题,明确条件与问题的种种联系,使要解决的问题在头脑中有一个清晰的印象,为解题作良好的铺垫。在语文学习中,“读”是必不可少的学习手段。同样在数学学习中,“读”也能发挥很大的作用。“授之学生于鱼,不如授之学生于渔”,低年级老师要充分相信自己的学生,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尝试自己去弄清题意,让他们形成读题的习惯,进而掌握读题的能力。即授孩子以渔的能力。
教育孩子的意义就在于让孩子掌握学习方法,自己去学习。传统意义上的学习,大多是指读书写字,或者通过阅读、听讲和实践获得知识或技能。而现在意义上的学习是要求学习者在此基础上,着重学会学习的方法,获得自我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明天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知道如何学习的人。最重要的学习是学会学习。
那么,该怎么培养孩子自己学会学习呢?
首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的同学擅长抽象逻辑思维,对数学和逻辑推演关系轻车熟路;有的同学擅长具体形象思维,对色彩、图形和造型极为敏感;有的同学长于瞬时记忆,却逊于逻辑记忆;有的同学能长时间保持注意力的集中;有的同学则需要不断进行注意力的转移,等等。所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引导其选择学习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学生擅长形象思维,就要教给他把所学内容通过图表、排列组合、想象等方法来强化掌握和记忆;如果学生擅长长时记忆,就引导他早些动手准备复习考试;如果学生长于短时、瞬时记忆,就要教育其充分利用好复习时间,等等。总之要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了解,以便帮助学生利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其次,教会学生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选择学习方法。中小学各学科的内容不同,各自的概念、术语也不同,学习时也应采取不同的方法。文科课程和理科课程的内容特点差异很大,文化类课程和艺术类课程也不同。所以,学哪一门科目用什么方法,是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学习技巧。
这是一个下午幼儿园吃东西的镜头:一群孩子围着老师。这个:“老师,给我撕开奶袋。”那个举着饼干:“老师,给我撕开。”需要帮忙的太多了,队伍排的老长。老师“乐此不疲”的忙着。这时,一个小朋友走向老师:“老师,我自己打开了。”看着孩子得意的表情,老师心底生出了一丝愧意。“小朋友们,明明真棒,自己把奶袋、饼干袋都打开了,咱们请他教给大家好不好?”老师激动地告诉其他小朋友。
欣欣上幼儿园之前,妈妈就非常担心,因为他不会自己吃饭,每次都是妈妈或奶奶喂饭;他也不会自己上厕所,因为裤子脱下来他就穿不回去;睡觉没有妈妈陪,他就不肯睡……
妈妈的担心不是多余的,欣欣上幼儿园后,每次吃饭他都不会动手拿勺,老师没办法,只好喂他;因为不会穿脱裤子而经常尿湿裤子;午睡后起床,欣欣总是坐在那儿等老师来帮他穿衣服鞋袜。老师反映说,欣欣的自理能力是比较差的。
田田上一年级了,第一次学校组织出游,妈妈给她带了两个煮鸡蛋。没想到,游玩回来后,两个煮鸡蛋原封不动地带回来了。妈妈问田田为什么不吃,田田说,怎么吃啊?这个鸡蛋圆溜溜的又没缝,怎么咬呀?原来每次田田吃鸡蛋,都是妈妈给剥好了壳的,这次没剥壳,田田就不知道怎么下口了。
让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教会他自己动手,对孩子来说,解决问题的结果并不重要,是否能做得完美也不重要,真正重要和有意义的是他学会独立思考,享受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不但可以促进能力的培养,促进智力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对完善人格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孩子在主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增强自信,提高了自主性。劝诸位家长、老师:教给孩子一些必要的生活方法,放开你们疲惫的双手,让孩子一路走好。
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掌握所有的知识和信息,只能掌握辨别信息和获取信息的方法,老师需要扮演的角色就是做学生的方法论导师,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学习方法体系。
2.高压式的教育制度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这个职责之所以神圣就在于教育者不仅要教给孩子知识,也要教育孩子学做人,没有对学生的爱,就很难充分考虑孩子真正的健康发展,甚至根本不考虑他们的心理感受,如果再加上片面追求升学率,后果就不堪设想。虽说实施素质教育已有好多年,可现在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以升学为目标的淘汰式教育,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更累,甚至有学生把学校比做地狱,升学的压力把学生压的喘不过气来。
现在的孩子普遍感到学习、考试、竞争压力太大,心中积压着没有休闲娱乐的烦恼。学校课业任务繁重,考试频繁,竞争激烈,父母的期望值过高,使得孩子精神压力越来越大。有一高一男生,升入高中后由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发生了变化,竞争对手也发生了变化,使他感到十分不适应,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从初中时的全年级前三名落至高中的200名之后。在心理咨询室,他痛苦地说:“17年来我第一次感到自己的无能,每当看到父母满怀期望的目光,就非常难过,不知如何做才能达到父母的要求。如今,苦闷、烦恼、忧愁、气愤充满头脑,看见书就又恨又怕,真想把它扔出去。”
武汉市某学生,从小学五年级开始长出几根白发,到14岁时已经白发苍苍,看起来像个小老头。他每天早晨6时起床,晚上11时休息,放学后学校要补课,回家后继续写作业直到晚上11时,周六学校继续补课,周日还得参加“语、数、外”三门功课“培优班”,就连上厕所、早餐也要背英语单词。这样的生活,即使成年人也受不了,何况是孩子?这么残酷的训练,只是为了让孩子不输在成功的“起跑线”上。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人们过分重视考试成绩,认为“考试=评价”,把复杂的评价简单化,从小学到中学,从中学到大学,从学校、老师到社会,关心的焦点就是分数和升学率这无形中给孩子背上的思想的包袱。应试教育是一种片面的淘汰式的教育同时也是一种高压教育,为了少数学生的发展(也偏重于智育方面),而以牺牲多数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健康成长作为代价。考试分数是衡量教师、学生的最主要标准。而客观上讲在一个群体中,无论每个人怎样努力,就考试分数而言,总是有“上中下”之分,应试教育使教师们习惯于把学生“好中差”正态分布,学生们也习惯于按成绩将自己归为“成功者”或“失败者”。当然“成功者”绝对是少数,这样一次次考试不断强化着“失败者”的自责,挫伤着学生成功的自信,也带来教师、学生的失望甚至是冷落和歧视。天真烂漫的孩子在上学前个个欢天喜地、个性健康,带着全家人的祝愿跨进校门没有几年,其中一些孩子就成了教师、同学、家长眼中的“朽木”,成了惧学、厌学、甚至弃学的“差生”,他们失去了正常人的心理状态,或者变得麻木不仁、玩世不恭,或者成为攻击社会或自我攻击的问题学生和危险学生。不要一味的给孩子施加压力,考试并不是孩子生活的全部。考试虽然可以提供数量化的信息,但由于这些信息不能涵盖孩子的其他方方面面,那么据此作出的评价当然也是非常不全面的。
许多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永远是最优秀的,要求孩子是班级的第一,年级第一,学校第一,市里第一,省里第一,他们不但要求孩子在学习上第一,而且要求孩子爱好广泛,最好也鹤立鸡群才行,甚至还想方设法让孩子在班级里担任个干部什么的,才感到满意。孩子考试满分了,成绩在班级前几名,进入年级前十了,做父母的最开心,也感到有面子;孩子没考好,做父母的甚至比孩子更丢脸,当着众人的面打骂孩子似乎也理直气壮似的。但是,孩子往往很少会因为父母的高压、打骂而一直表现突出着。孩子长大了,会逐渐变得叛逆,不听话,对学习厌倦,他们承受的心理压力太大,也会变得太脆弱,经受不起哪怕一点儿挫折,甚至容易走极端。
曾有新闻报道,某大学有一位大四学生从楼下跳下,经抢救无效死亡。据说他跳楼的原因是因为学习压力大,考试没考好,而且感情上出了点问题。学习的生活的压力大,成绩不好,感情出了点问题,就需要以死来解脱自己的生命吗?
传统高压教育不能看作是对人的一种关怀,而看作是一种单纯功利的需要;没有把学生当作教育的主体,去重视学生内在独立人格的塑造培养,而是把学生当作知识的窗口,当作灌输、矫治的对象;没有把学生当作有着不同发展状况的个体,而是用一个标准(往往是自己理想化的标准)去要求和评价学生,忽略了学生在程度和水平上的差异;忽视了学生个性的特点,重视外在的社会规范的强化,热衷于把发展暂时滞后的学生当作转化的对象,人为地给一些学生贴上“差生”、“后进生”的标签。
学习也是一种心理过程,人在学习上产生需要而又没有得到满足时,总会产生不安、紧张、焦虑等情绪,这就可以看作一种心理负担。适度的不安、紧张和焦虑情绪会促进人的学习,但如果这种情绪过分了则会使人心理上痛苦、情绪紊乱,行为失措,甚至还会产生更严重的后果。造成当前的中小学生心理负担过重的原因很多:有的教师、家长对学生要求过高,学生努力后仍难达到,失败的威胁太大;有的教师缺乏正确的教育思想,简单地用一时的学习成绩来论学生好坏,学生一旦学习成绩下降,自尊心、人格便遭受损害;有些学生自我抱负过高、好胜心太强,学习时生怕别人超过自己;有的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学业不良后,被歧视、冷落,在班级中抬不起头来……要减轻学生这些过重心理负担,父母和老师都应该做些什么呢?
1.为孩子打气
不要让孩子单独面对压力,让他知道全家人都和他在一起,为他打气,以乐观的态度面对问题。父母帮助孩子准备考试的时候要量力而为,设定实际的目标,而不是要求过高,给孩子也给自己无谓的压力。
2.给予赞美和肯定
父母平时要多多发掘孩子的优点,给予他们赞美和肯定,这能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和动力,这段时间,孩子可能会有一些焦虑情绪,家长这时不要明显地流露出过分的关注和担忧,这样容易使他的焦虑扩大化而变成压力。
3.帮助孩子增强记忆
最佳的记忆方法是把课文在前一晚先记诵第一遍,第二天早晨再温习一次,八九个小时内将所记忆的东西再复习一遍,能在脑袋中留下深刻记忆。尽量劝孩子不要开夜车,对背书一点好处都没有,只会让孩子在上考场时疲惫不堪、紧张失措。
4.提供孩子正确的应试方法
父母不妨以过来人的经验,提供一些备考经验给孩子,比如拟定温课的时间表,然后督促他们严格执行;确认科目的轻重,按部就班地温习;发现孩子“读不下去”的时候,就让他们暂时休息等。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众多家长的共同愿望。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家长的这种愿望变得愈发强烈,家教开始变得缺乏理性。其中,不少家长将家庭变成“第二课堂”,家长亲自出马或是聘请家教,在家里为孩子“加班加点”;有的则“威逼利诱”孩子学各种技艺,或完成永远做不完的课外作业,根本不考虑孩子能否承受。如果孩子“不听话”,家长便抱怨孩子不识苦心,或甚感委屈,或暴跳如雷。
这种高压式的教育方式,对孩子们的影响显而易见:孩子惧怕家长,无安全感,开始自闭;其次,极易造成孩子的个性压抑和兴趣的单一。长此以往,压抑久了的孩子易产生逆反心理,具体表现为周围一切的反感、厌恶乃至仇视,原本明媚的教育变得灰暗。著名画家陈丹青任清华美术教授,却无法招收到如意门生,就是受制高压教育的影响。绘画有天分不成,先得过清华分数线,当然,是高考分数线,而不是美术。善于“读书”者则幸运,而不善“读书”者就以失败而开始,确实很叫人沮丧。学校太重视功利计算,几乎沦为人力资源的培训所,完全缺乏宏观愿景,忽视了教育的本质就是养成健全的人格。
一部叫《闪亮风采》的意大利片子,就演绎了这样的一个现实的悲剧。
小主人公是一个钢琴天才。父亲特别爱他,因为孩子音乐的感觉特别好。他早期的教育一直在家里,接受父亲的教育。可父亲粗暴不可一世,你必须按我说的做。所以这个孩子让他学啥他就学啥。少年时,孩子确实钢琴学得不错,但是孩子的心灵已严重扭曲。大家看不到,这个社会也看不到。如果你烫伤孩子,就会在皮肤上留个伤疤。这位父亲每一次都会在孩子心灵上留下伤疤,只不过外表看不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