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早晨,妈妈把她精心准备好的早餐放到了桌子上,可5岁的安安一点也不领情,闹着要吃鸡蛋。妈妈马上给他炒了一盆鸡蛋,可这时安安又吵着要吃果酱面包了。好不容易弄好了果酱面包,妈妈还没坐下来,安安又提出了新的要求:“鸡蛋都是我的,你们不许吃”。看到安安马上就要准备哭出来的表情,做妈妈的马上让步了。
在那些溺爱孩子的家庭里,常常会看到类似的场面。许多父母都会为自己辩护说:“我只是希望让孩子得到最好的。”但是事实却是:过多的爱只会害了孩子。专家有时将父母对孩子的溺爱称之为:“甜毒品”,虽然表面上似乎香甜可口,但其实,它就像毒品一样,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一、使孩子软弱无能
如果父母过分的溺爱孩子,孩子的什么事情都由自己包办的话。结果就会造成孩子的软弱无能。如果孩子一直生活在这样的生活观念中,对他的心灵成长是一点好处也没有的,反而会使孩子的自我价值观越来越弱,他也不可能在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坚强。而且,这些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也非常弱,因为父母为他解决了一切阻碍他成功的障碍。
二、不善于与他人交往
因为父母的溺爱,常常会让孩子的自我期望值过高,并在与其他孩子交往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因为他在家里被当成了小王子(小公主),到了幼儿园里,他就希望能够得到同样的待遇,但老师和其他孩子并不把他当成小王子(小公主)看待,这就会让孩子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从而影响他与其他孩子的正常的交往。
三、不受别人的欢迎
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在学习和工作中也会产生很多问题。他没有理解这样一个道理:不仅是他有需求,其他人同样也是有需求的,有获取,也必须要有付出。受到溺爱的孩子往往只知道过多地获取,却很少给予,所以往往不受同事、同学的喜欢。
不溺爱孩子的教育并不代表是没有爱的、特别严厉的教育。比如,在孩子生日时,你可以让他的多个愿望都得到实现;或者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满足孩子某些特别的愿望。关键在于,在这种时候,你要让孩子知道,这是因为有特别的原因所以你才会这么做的。
不溺爱孩子还意味着让孩子有一定的自立能力,这包括孩子要能够完成和承受与他年龄相称的一些事情。如果孩子能够完成这些任务的话,他就会获得巨大的成就感,增加他的自信心。如果孩子没有做好,那他也能从中学到如何正确对待失败。
天下的父母都爱孩子,却未必会爱孩子。过分的关心溺爱,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遭受适当挫折、困难和学习爱护别人的权利。这样的孩子从小只会享受,不知奉献;心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情感世界中只关注自己,不知体会别人。父母放开自己的双手吧,不要让孩子在溺爱的暖流中迷失自己。
3.爱就是严格的管束
谈到教育孩子要“严格要求”,家长都是赞成的。从古到今,人们都充分注意到了不严格要求孩子的不良后果,轻则害己败家,重则败族卖国,所以人们对家长提出了若干警句:“小时偷针,长大偷金。”“不依规矩,不成方圆。”“黄荆棍下出好人。”等等。告诫做父母的不能放松管教,以免家出败子。
然而,严格要求是否等于愈严格愈好?这里面有一个分寸。现在家庭教育的民主化和个性化水平还不高,有的家长在“严格”过程中,不自觉地剥夺了孩子独立于社会的能力,造成孩子生存的被动和无能。
曾有一位父亲,是工人,工作勤奋、品德端正。他只有一个儿子,对儿子的要求异常严格。担心交上坏朋友,就禁止儿子与其他孩子一起玩耍;怕沾上乱花钱的习惯,就不让儿子支配一分钱的零用钱,儿子买文具一类的必需品,每一分钱都必须交还给他。总之,父亲把一切可以杜绝儿子“学坏”的途径都堵死了。他对人说:“我只有一个儿子,得管严才行。小时偷针,长大就会偷金,那时他就会恨我的。”在儿子工作以后,他要求儿子工作积极、踏实吃苦,但仍然不允许他与青年同事交往,更不准与女青年来往,工资也要交给他代管。这位青年没有朋友,没有友情,只形单影,缺乏最基本的人际交往能力,尤其是男女交往能力,婚姻无法自己解决,最后由父母做主到农村寻了一个女子成家。他没有坏习惯,甚至没有花钱的习惯,但却不具备立足于社会必须的主见和能力,妻子终于离他而去,以至他精神失常,最终进了精神病院。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如果留意观察一下周围,会发现类似的、程度不同地存在过于严格管束的消极教育结果。这位父亲教育失误在什么地方呢?就在于没有把握“严格”的分寸,不懂得这种严格会剥夺孩子的正常发展。20多年含辛茹苦的严格教育,耗费了家长大量的心血,其结局又是如此令人悲哀,留下的教训是极其极深刻的,值得家长朋友们深思。
还有的家长或宽或严的教育方式都缺乏依据,什么事都随心所欲,教育效果就更难保证。自己一高兴,对孩子百依百顺,该约束的也放任不管;自己心里有气,一点小事就将孩子大加管束,严厉得可怕;有的父母平日一贯溺爱孩子,从来不提要求,品德、学习、锻炼放得很松,时间长了,孩子的坏毛病出来了,父母感到问题严重,立即“急刹车”,进行严格管教,不择时间、场合,方法简单,强迫孩子保证以后再也不犯错误。然而多时积累起来的毛病怎么可能因家长突然“严格要求”就立即消失了呢?所以这种严格也是无济于事的。
一天,寺里来了两位施主,看起来是一对母子,母亲约莫40出头,孩子年龄看起来不大,个头和戒尘戒痴一般高矮,大概也是十一二岁,母亲领着孩子进了佛堂,母亲在佛堂中拜佛,而孩子却东张西望的。母亲一刻不停的关照孩子,拜佛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要一心一意。只是孩子却仿佛也不太在意母亲的话,母亲说什么也不怎么听从,两人说话的时候好像在闹别扭一样。又过了一会,寺院的钟声传来,孩子忽然兴奋起来,四处寻觅钟声的来源,母亲刚想叫孩子安心拜佛,可是孩子已经跑出了佛堂,去钟旁边玩去了。
母亲远远的看着儿子,不觉叹气,她对着佛堂里的智缘师父诉苦道:我这个孩子,平日里让我费了不少心思,可是他总是喜欢和我对着干,叫他东就偏往西,叫他不做便偏要做,我也不知道应该怎么样管束他了。智缘师父忽然笑了,他对女施主说:其实未必最严格的管束,才是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法。智缘师父顺手从桌上拿起了那个弹簧,把弹簧举到女施主面前,用手轻轻的捏捏,弹簧被压缩成小小的一块,猛然松手,弹簧恢复了原状,再用手拉扯着弹簧的两端,把它拉长,然后再次松手,弹簧又恢复了原状。
智缘师父对女施主说,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自己的弹性与张力,无论你出于何种目的,都不太可能强行去改变他,就好像这个弹簧一样,你对它所用的力气越大,它反而越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的越厉害。
女施主伸手拿过弹簧,不断地拉扯,若有所思,她笑着问智缘师父,师父的意思是说,很多事情的处理,都可以顺其自然,如果一味用蛮力去解决,可能适得其反吧。智缘师父笑着点点头,女施主带着孩子满意的下山去了。
在中国有一句老话“不打不成才”。直到今天,好多家长仍然说:我管得比较严,这小子没少挨打。因此,我们可以常常看到因考试不合格不敢回家而在街头溜达的调皮男孩,因犯一个小错误站在父母面前一言不发的女孩。一个“打”字,成了有些家长教育孩子的“秘密武器”。
一名叫小伟的孩子,4岁时父母离了婚。由于小伟有些贪玩,学习成绩不太好,自去年起父亲宋平开始对小伟严加管束。起初是棍棒相向,后来严重到用电针刺,小伟身上留下多处斑点。为掌握小伟的一举一动,宋平还安装了监视系统。宋平为严厉管束小伟,发明了一套电刑设备。宋平用绳子捆绑住小伟的双手,用铁丝捆绑住双腿,通上电电击他。父亲的电刑致使小伟全身罕见深三度电烫伤,双小腿骨头外露,不得不住院治疗。
一份调查显示,中小学生有85%不愿在吃饭时面对家长。其原因,一是害怕家长们盘根追底的询问,二是询问之后,害怕家长会施以“武力”。可见,孩子们对家长的“打”的管教方式从内心里是反感的。有的孩子,由此产生了逆反心理,导致家庭教育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美国专门从事家庭教育的研究人员指出,从来没有挨过打或极少挨打的孩子在智力测验中的表现,要比经常挨打的孩子好得多,并且孩子挨打或接受其他形式的体罚次数越多,他们在测验中的得分越低。可见,打孩子并非是使其成长的途径。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是引导而不是严格管束。
现在家长教育孩子找不到方法。孩子3岁至6岁是潜意识搭建期,一些孩子在3岁以后容易对某些事物产生兴趣,有些家长在不经意间会制止孩子去做某件事。这样孩子的潜意识会形成一种反抗心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会不自觉地表现出来。比如孩子喜欢玩球,但家长却让孩子练习钢琴,家长回家后问孩子,你练琴了吗?孩子就可能会撒谎。一次骗家长成功后,孩子就会经常撒谎,因此家长看到孩子对某事物产生兴趣时,不应马上制止。
同样,家长看到孩子对某事物产生兴趣后,就立即让孩子朝那个方向发展也是错误的。比如说,有的家长发现孩子喜欢画画,马上把孩子送到绘画特长班,结果刚刚对绘画产生兴趣的孩子面对严格的训练方式,容易兴趣全无,甚至产生抵触。正确的方式是,发现孩子对某些事物产生兴趣后,应该对孩子的兴趣进行保护,让其自己决定是否学习某些特长。不是当上了母亲就具备了教育孩子的权利,父母应该对孩子进行引导,而不是管束。
严格管束孩子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教育孩子要得法,要懂得去激励孩子。激励是人生进步最大的动力。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受到激励而产生的,通过不断的激励,就会产生一股内在的动力,朝向所期望目标前进,最终达到成功的顶峰。每一个孩提时代走过来的人,回头看看自己的成长和成功的经历,都会体会到他人的激励所起到的作用,哪怕是一句鼓励的话,一件小礼物都会产生巨大的动力,促使自己鼓足干劲,奋勇向前。孩子同样也渴望激励。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可能因为年龄、心理、生理、外在条件的影响和限制,犯了一些或大或小的错误,需要家长的教育,帮助他们认清原因,改正错误,但他们渴求的是说服和激励,而不是呵斥和打骂。这同你我孩提时的需求是一致的。
成年人中的有些人,曾经受到过家长的严厉管教,如今成为有名气、有地位的人,就误以为是过去家长打出来的,才会取得今天的成绩。于是,效而仿之,把简单粗暴的管教方式延续到下一代身上。其实不然,管教孩子要严,但更要科学合理,严要严在促其良好习惯的养成上,但不能影响到孩子人格的正常发展。健康的人格是孩子将来走向社会参与竞争最基本的条件,否则,即使有本事、有文化也难以在以后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更何况,经常挨打受骂的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感受不到父母的亲情,容易养成孤僻冷酷的性格,又怎能在以后的婚姻家庭、事业中不受挫折呢?
4.迫切追求“望子成龙”
望子成龙是中国人的国民性之一。中国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情结迫切了,以至于到了“拔苗助长”的程度。分析中国人望子成龙情结的主要原因,一是来自于封建社会的宗族观念,光宗耀祖思想及“根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官本位意识在自己身上的延续。每个人都盼着自己的子女成龙成凤,在自己身上没有实现的愿望都希望下一代一力承当起来,这种思想发展到极致,异化为对儿女残酷的欲望。
有实例:某贫困山区,一个离异的妇女为了把孩子送进大学校门,不惜把家中所有的东西都卖光了,只好卖身来供孩子在大学的开销。孩子毕业了,知道了此事却不认这个母亲了。这个可怜的母亲因为受不住这样的打击疯了。
还有无数的事实与活生生的实例,没有必要再写下去了。要说哪个家长不盼着自己的儿女出人头地,成龙成凤。但毕竟成龙成凤的是少数,不要把那个重重的精神枷锁从小就压在孩子身上。家长最明智的办法是一方面尽量对孩子起到教育、引导的作用,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顺其自然,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特长帮助孩子选择发展的道路。至于将来的成败与否,不是家长能够控制的了的事了。
家长们对孩子寄予厚望,“望子成龙”心切,期望子女有比自己更高的学问,更优的待遇,更好的声望。因而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用过高的标准来要求孩子,过早的进行“智力开发”,让孩子念英语、背唐诗,剥夺了孩子幸福快乐的童年。
曾有这样一则新闻,一位父母出资20万为儿子请家教。这位父母曾表示:他家经济条件不错,可全家没有一个大学生,可以说,儿子身上肩负着改变“全家人知识成分”的重任。考虑到儿子平时的表现,他决定请一个可以24小时陪儿子读书的家教。这位父亲对儿子未来的家教硬件条件要求很严,他要求应聘者是男生,必须从重点大学毕业,且必须连续2年在孩子所在地陪儿子读书,所有精力都必须用在辅导儿子学习这方面,只有寒暑假可以适当回家。
虽然门槛高、要求严,但男子开出的薪水非常丰厚。他表示,儿子如果考上一类本科,将支付奖金20万元,二、三类本科支付10万元,即使儿子没考上大学,也会支付相应的工资。一切日常的生活开销和零花钱,甚至去外地度假等费用他都负责。“我还给儿子在学校附近买了一套房子,请了保姆负责照料饮食起居。只要求家教能帮儿子考上好大学。”
为人父母者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这位父亲的行为可以理解。但是,这种24小时全天候陪读的方式,能培养出重点大学的本科生吗?采访中,一些大学老师表示,学习比的不只是成绩,而是独立学习、独立分析、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即使男子的儿子靠别人“扶持”考上了大学,但如果失去了“拐棍”,他也很难在大学校园中生存。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本是父母的心愿,这出发点当然是好的啦!没有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败家子吧!可是正因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父母有时候的做法可能不怎么好,有的父母可能对孩子期望过大,而孩子没那个实力,感觉压力负担大,很容易厌烦父母这种做法!相信若父母对孩子用合适合理的教育方法,这就是最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