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酒和打豆腐分开了两间屋子,随着瓷砖铺好,酿酒的米早几天就已经蒸好了,和酒饼搅拌好了放在缸子里密封着,眼下正在发酵,大伯闻着酒香,说还有两三天才能上笼蒸酒。黄豆也已经泡好了,明天就可以打豆腐。
这会儿四兄弟和林晓晓正凑在一桌子讲这个酿酒的道道。其实四兄弟对这些东西多少都懂一些只有林晓晓是完全不懂的,所以林晓晓问起这里头的门道,大伯也就耐心地讲解。
“这个酒一百斤米能出多少酒?”林晓晓最关心的是这个。眼下酿酒的米根据大伯的讲法,最多再过两天,就能上笼蒸酒了!根据出酒的量林晓晓要考虑为酒定价的问题了。
“正常情况下,一百斤米能出一百三十斤酒。这个也是看个人的,酿酒不是什么难事,村里会酿酒的人家就有不少,但是有些人火候把握不好发酵不够就没有多少酒,发酵过程不注意酒就会变味发酸,蒸酒的过程如果没注意烧了锅,酒就会有烧锅味。如果什么都把握得好的话,到一百四十斤也是有过的。主要还是靠经验积累。”大伯解说着。
“如果就按照一百三十斤来算的话,酒的度数是多少?”
“那不就是二十来度咯,到不了三十度。有些人酿酒为了增加度数就加酒精。为了增加产量多挣钱,就在酒里面兑水。这样一来卖出来的钱就多。但是真正喜欢喝酒的人一口就能品出来里面有没有掺水和酒精。那个味道是完全不一样的。”大伯叹息着。
林家旺在一旁解释着:“村上原来有好几家酿酒的都是因为在酒里面做手脚,大家都不愿意去买,掺了假的酒又是不能存久了的,硬是放坏了都还卖不掉只能重新去寻找别的营生。你大伯是个实在人,八毛钱一斤的米他酿出来的酒也只卖一块钱一斤,不加水不放酒精的。你去算算加上蒸米、发酵、蒸酒的时间,要一个星期才能出一缸酒,也不过是一百多斤,等卖得差不多了再重新酿,一个月也就挣个一两百块钱,哪个能和他这样不计成本的人争啊?”
林晓晓终于释然了:酿酒不是什么高难度的事情,村里那么多人都会,这么多年却只有大伯能将这件事坚持做下来,不是有什么秘方,只是因为大伯人实在、不耍花俏,村民们认可。加上大伯肯吃苦做事,一个月哪怕只有一两百块钱的利润,也愿意长期做。
只是如今几兄弟一起来做,想要单纯靠卖酒为生还比较难,卖得贵了,这种低度酒不见得受城里人欢迎,卖得便宜了,习惯了赚高利润的林晓晓自己都不愿意几个叔伯为这点儿钱忙碌。
“能不能提高酒的度数?像那些瓶装酒一样,四十几度或者五十几度?”林晓晓想了想问道。大伯被这话问得愣了愣,随后才回答:“二十几年都是这样酿酒的,一直就是这个度数,我也不知道怎么才能提高度数。”
————
嘿嘿!今天是星期五哦,等待《我是歌手》中~话说,签约协议已经放了快2个月了,我还木有寄出,要不要寄去签约呐?还是就这么写下去?纠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