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以幸福为题材的书,其主要内容就是大量例举幸福感的衰减性在生活中的种种表现,然后有针对性地教人如何利用或对付这种幸福感的特性以获得更多的幸福感。
2003年《年轻人》第五期刊登署名为禾的一则很有深意的小品文,题《幸福的底线》。摘录如下:
作家史铁生曾写道:“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到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不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七扭八歪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念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任何灾难前面都可能再加上一个‘更’字。”
这一段话说明,由于幸福感适应性中的衰减性,使得我们对平常的好日子常常感到不满足。这一问题乍看起来是小事,其影响却具有普遍性和深刻性。
阿根廷《财富》周刊曾登过一篇题为《不是百万富翁?不必在意,也许这样更好》的文章,作者是乔纳森·克莱门茨。文中说:
“……如果能够有一个园丁为你打理花园、一个厨师为你做饭、一架私人飞机供你四处游玩……
经过一段时间,你就不会再关注已有的精美食物和舒适旅游,而是开始渴望过得更好。问题是一个人习惯了过更好的生活,他的渴望就很难满足了。
假设你和富人朋友上城里最好的餐馆吃饭,对于你来说,这些食物简直是美味佳肴,而对于你的朋友来说,这不过是另一顿晚餐,他在遗憾没有其他更好的吃饭地点。”
这也是在强调幸福相对性中的衰减性普遍而深刻地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
《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12月9日刊登了何徂所写的文章,题目是《谁杀死了鸽子》。
文章作者可能是华人。华人初到加拿大去闯荡,自然会有举目无亲和语言、习俗等文化方面的障碍感。见到母语为英语的加拿大本地的“显得很有绅士风度”“让你觉得他是一个教授”、“排队等候的时候,看书看报”的白人,居然是在加拿大慈善机构主办的食堂里排队等待施舍。
让作者联想起了在加拿大城市的街道上常常见到由于“没有天敌和过于娇宠的环境里生长”、“失去自卫能力、竞争能力,甚至生存能力”的鸽子被汽车轧死。
作者触景生情,最后说:“我想起了中国的古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这篇文章反映出幸福的相对性—衰减性在现实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时在很严重地制约着人的生存和发展。
学者大前研一在香港《茗贤斋》上发表题为《想做的事就去做》的文章。
文章大意是作者用“过去30年”的时间和“至少1000位”的人打交道、共事,思考,认为:
“没有人每天钓鱼,打高尔夫球。如果每天都做这些事,其实是很痛苦的。打高尔夫球、钓鱼和旅行之所以快乐,是因为这些事情并非日常之事。”
可是,“日本企业领袖多半爱谈退休后的生活。有人说想过每天打高尔夫球悠悠哉哉的日子,有人想回到面临濑户内海的美丽故乡天天钓鱼,有人想和老妻带着珍爱的相机环游世界……”
他们退休后没有一个照先前说的办。原因是幸福的衰减性在影响着他们的取向,如文章开头所说。
以上不厌其烦地举出幸福感衰减性的种种表现,其目的是凸显幸福感相对性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有着普遍的、深刻的影响。
因为痛苦感与幸福感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所以,它们的特性都是相通的。痛苦感也具有明显的适应性—衰减性。
德国心理学家斯特凡·克莱因在他的著作《幸福之源》中有下面这样一句话:
“1917年罗莎·卢森堡在狱中写给索菲·李卜克内西的信,(两位都是欧洲社会主义革命的先驱人物——笔者注)通过对周围景物的描述表达心中无限喜悦和幸福感。”(见注(5))
狱中的卢森堡由于痛苦感的适应性—衰减性,他居然已经把监狱当成平常自家的住宅了,这是痛苦感具有的衰减性使然。
中国有一首家喻户晓的古诗,就生动地描绘出了痛苦感的衰减性在现实中的具体表现:“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己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坷。”
如果痛苦感不具有衰减性,人总是一个劲儿地沉浸在失去配偶的悲痛中,中国北京电视台为中老年人提供的寻找再婚对象的平台《选择》节目,申请参加的男女嘉宾一定会大大减少。
这说明,痛苦的衰减性在修复因亲人去世而遭到的精神创伤时,所起到的良好作用。
2002年阿根廷《号角报》文章(摘要):
在美国老布什总统1991年发动第一次入侵伊拉克到小布什再次入侵之间的时间里,美国在政治、经济等方面一直对伊拉克施加着巨大的压力。当第二次入侵之前,战争阴云密布的时候,伊拉克。
“军队进入警戒状态,执政党的民兵组织在政府部分大楼外的街道上巡逻,防空部队已经部署到城市的关键地区。但是,巴格达市民却说,他们并不会为可能来的战争做出特别的准备。
……不是因为伊拉克人不了解他们正在面对的危险……伊拉克人的漠然态度只是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于生活在威胁的压力之下,他们已经近似麻木。”
这是痛苦的相对性中的衰减性在修复或减轻人们在战争中的精神创伤时,在保持人们的淡定情绪方面起到的良好作用。
幸福感或痛苦感的这种相对性中的衰减性,是一种所有生命体都具备的生存保护性特征。在某种程度上说,没有这种适应性,人是受不了由长期、激烈的正面或负面刺激所引起的兴奋或抑郁的情绪负荷的。比如,中医有“喜伤心”之说,长期过度的喜悦就必然带来机体的负面反应。同样,长久的悲伤不衰减,对人的伤害就更明显。
从心理和生理机制上看,幸福感和痛苦感的衰减性源于感觉器官和整个神经系统乃至整个机体的适应性特性。因为形成和保持过度的幸福感或者是阻滞和消除痛苦感,给机体带来的不利影响的过程是一个生命体内的物质和能量的消耗过程。任何生命体的任何生命过程,都必须是有节律的、有限度的,以利物质和能量的转换和补充。长时间无节律、无节制的物质和能量的消耗,任何生命体也做不到。
B、幸福感的依赖性或上瘾性:
幸福感的依赖性或上瘾性是指,经常或反复经历同一种能引起幸福感的境遇或刺激,对这种境遇或刺激产生了依赖或上瘾现象。
俗话说“吃惯了的嘴,跑惯了的腿”,就是说的这种现象。有人经常去某家串门,时间一长,养成了习惯,有空而不去串,就觉得别扭,把那家当成了幸福之源,形成了依赖性。有些人对下棋、逛商场、养鱼、养花等的嗜好也类似于此。
著名的老北京风味小吃——豆汁,一般来说只有老北京人才稀罕那种味道,外来人很少会恭维那种口味的。因为老北京人曾经长时间地吃它,才对它的味道有了依赖性或上瘾性。
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变化得太快,老人们不适应新食品、年轻人不喜欢以前人们的家常便饭。这些现象都是由于感性经历不同而造成的,是幸福感相对性中的依赖性在现实生中的表现。
造成幸福感出现依赖性或上瘾性的心理和生理机制,可能原因是,由于条件反射的反射弧的形成和固化,以及神经中枢的习惯性的兴奋唤起。习惯于某种能够引起幸福感的刺激源,就出现追求这种刺激或对这种刺激产生了特定的强化性反应的行为。
生命活动方式极其复杂。为了适应自然界来保护自己的生存,节约物质和能量的消耗是必然需要的。所以,生命体对于各种刺激要有选择性地回应,这可能是生命体普遍具有惰性的原因。比如对于已经接触习惯了的食品、用具、环境和熟悉的行为,更容易动员机体的资源来“打交道”,更有简易感、更有安全感,效率更高,因此就形成了更适宜节约物质和能量的惰性。这可能也属于,之所以产生幸福感的依赖性或上瘾性,在心理和生理机制方面的根据。
C、幸福感的适应性中的衰减性与依赖性二者之间的关系:
从表面上看,幸福感的衰减性与依赖性是矛盾的。其实它们是客观存在的,并且是一点也不相互矛盾的现象。
幸福感的依赖性是在选择上对某种或某些具有经常性,但不属于在时间上连续性或时间间隔很短的继续性的刺激的偏爱。比如经常吸烟,就有了上瘾性。但一支接一支地连续吸,或间隔很短的时间继续吸,由于幸福感衰减性的存在的缘故,就会“过瘾了”,也就是消除了,或暂时不存在了依赖性;而幸福感的衰减性则是对任何连续的或时间间隔很短的继续性的刺激都具有的。比如,不管多么感觉好的、有依赖性或上瘾性的刺激,只要没完没了,连续或间隔太短时间地继续刺激,则就会产生衰减性。
因此,两种适应性并行不悖。这里区分二者的关键是,衰减性发生在所有不间断或间隔太短的时间里的幸福感刺激源上;而依赖性则发生在某些带有比较长一些的时间间隔或不连续性的,但是属于经常性的幸福感刺激上。
比如爱吃红烧肉,是幸福感的一种适应性上的依赖性表现;但是,每天三顿饭食连续地都有红烧肉,也会出现吃腻了的时候。这就是幸福感的衰减性在起作用。
再如嗜酒的人,对白酒有上瘾性,就是幸福感的上瘾性。但是,同样的白酒,每天三顿饭都喝,得到的滋味与间隔一个月才让他喝一次所得到的滋味绝对不一样,这就是对同样一种白酒刺激感觉上的衰减性和依赖性同时并存的表现。
看任何事物或规律都不能绝对化,我们这里探究的正是用以否定幸福感具有绝对性的错误观点的幸福感的相对性。
幸福感和痛苦感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根本不可能将二者彻底分开。所以,关于幸福感的所有特性几乎都同样适用于痛苦感,只是需要从相反方向进行理解。这里只是为了对文章的简化,才不能把幸福感与痛苦感分头并列、并重地同时叙述。
痛苦感具有衰减性是比较好理解的,在某种意义上说,痛苦感也有上瘾性或依赖性。为什么说痛苦也具有上瘾性或依赖性呢?在“幸福感与痛苦感的关系”一节中已经谈到,成人喜欢猎奇恐怖现象、吃辣椒、玩蹦极、玩冲浪;西方儿童渴望过万圣节;小孩儿们都喜欢放爆竹、有的成人渴望受虐,等等现象就是对痛苦感的依赖性表现。因为那些痛苦可以转化为幸福,归根到底并不违背生命体的最高、终极追求都是幸福感这一最根本的规律。
2.由于生理和心理素质的即时状态,或发展变化所引起的幸福感相对性。
关于生理素质不同而有不同的幸福感特征是很明显的。比如同样的气温,身体强壮的感觉是凉爽惬意,而身体弱不禁风的人可能就会感到吃不消了。
(1)关于心理素质,首先包括由于感性的经验、经历不同,使人在相同的境遇或刺激下,有不同的幸福感。
《小品文选刊》2008年7月上半月刊登载了一篇作者为罗西的介绍“贝勃定律”的文章。摘要如下:
先以一个实验说明“贝勃定律”的含义:
一人右手拿着300克重物,同时左手拿305克重物,不觉有差别;直到左手重物加至306克时,方有不同感觉。如果右手握600克重物,左手要拿到612克重时才与右手有不同的重量感觉。这种现象称“贝勃定律”。
日常常见的“贝勃定律”现象:
五角一份晚报,突然涨一倍,到了一元一份,觉得难以接受;五百元的MP3,也突然涨一元,甚或涨了十元,大家觉得不太介意。
“贝勃定律”说明,包括幸福感相对性在内的人的感觉的相对性是普遍存在的客观的、天然的特性。一个人的经验、经历深刻地影响着其幸福感所具备的特征。
2002年1月22日的《上海经济报》上刊登作者冷云的文章,题《禁锢带来的幻觉》。
文中说道:“保护外国女记者的阿富汗士兵和警察天天能看到女人面孔,时常高兴地笑,好像是观看一次次变相的色情节目。”因为阿富汗的妇女日常都包盖着头面,外人不得见到她们的真面目。
文中还说:“鲁迅就说过大意如此的话:封建卫道士的想象力特别丰富,一见女人的膀子,就想到裸体,进而想到其他。”
笔者也回想起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北京斋堂水库时的情景:水库内、外来自全北京郊区各区县成千上万忙碌着的民工,青一色的年轻男性。水库南面距水库几里远处,现在是“北京电视台影视基地”的大三里村,唯一的一个小卖部唯一的售货员是位少女。每隔一段时间,这位售货员都要沿着面朝水库的一个山腰上的小路背着背篓去斋堂镇趸货。当她趸货路过水库南山坡时,全水库的小伙子们都要为之雷动,呼喊、跳跃,就像观赏天仙降临。
某种良好的感觉刺激被禁锢时间一久,就使得与之相关的感觉器官的感觉功能变得很敏锐。其生理机制之一就是实现这种良好感觉所需的体内生化物储备得十分充足了。
《庄子·庖丁解牛》中所描述的,也是一种由于经验或经历不同所造成的幸福感的依赖性或上瘾性。
那庖丁在解牛时,把操刀、运刀的动作和发出的嚯嚯声响当做类似于对舞蹈和音乐的享受。在整个解牛的过程中,庖丁的动作和神态都渗透出强烈的满足感和兴奋感。若换成初次解牛的人来干这活儿,这个人解牛时的感觉和表情就不会有轻松、愉悦和满足的成分了。这是不同的人之间有着不同经验或不同经历的结果。
庖丁本人初次解牛与技艺娴熟后解牛的幸福感也会很不同,这是同一个人由于经历或经验发展变化,对同样的幸福之源就有不同的感受。
包括上文所谈到的幸福感的衰减性和依赖性,这些都属于人的感性层面的经验、经历不同所导致的幸福感的相对性。
同样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就有不同的判断。很明显,幸福感的衰减性和依赖性,是由客观因素时间和主观因素感觉层面的经验、经历所共同造成的。这也反映出幸福感相对性的促成原因和其表现是一个错综复杂的体系。但是人的经验、经历所致的幸福感的相对性与时间因素所致的幸福感的诸种相对性,二者之间又有所区别,所以有必要分别叙述。
(2)关于心理素质,其次就是由于人的理性层面的信仰、信念、价值观等不同或变化发展,在相同的境遇或刺激下有不同的幸福感。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迈克尔·赫茨菲尔德曾说:“‘感官人类学’概念的根本前提是,感觉既是身体行为,也是文化行为……例如,味觉造成社会界限,并不是因为某些气味本身难闻,而是文化将其规定为难闻的气味(只要想想东南亚人对榴莲果的喜爱和欧洲人的厌恶之间的巨大反差,问题立刻就一目了然,味觉和美学标准一样具有文化相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