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律1:布朗定律:找到打开对方心锁的钥匙
找到打开心锁的钥匙,就是沟通的良好开端。知道别人最在意什么,别人的意愿就会在你的把握之中。
布朗定律是美国职业培训专家史蒂文·布朗提出的,意思是说:如果知道别人最在意什么,别人的意愿就会在你的把握之中。
很多时候,当我们和别人谈话时,对方却显出不是很强烈的兴趣,甚至有反感的表现。这时,我们常常会失去谈话的主动权,会草草结束这次谈话。
这种沟通障碍的现象常会发生在我们周围,当一个人遇到不愉快的事件时,当一个人受到强烈的外界不良刺激时,此时你会觉得他判若两人,表现反常,甚至有点奇怪。曾经与你沟通得十分融洽的朋友,现在变得难说话,难沟通了。
古时,有个农民出身的君王,他勤理朝政,爱民如子。有一天,他儿时的一个玩伴来京求见。君王很想见见老朋友,可又怕他讲出什么不动听的话。再三犹豫后,君王还是命人传了儿时的玩伴进了大殿。
那人知道君王从小就是个爱面子的人,于是刚进大殿,便跪下高呼万岁,说:“我主万岁!当年微臣随驾扫荡芦州府,打破罐州城,汤元帅在逃,拿住豆将军,红孩子当兵,多亏菜将军。”
君王听了后感觉很有面子,回想起当年大家穷时一起吃苦时的情景,心情很激动,立刻重重封赏了这位老朋友。
过段时间,另一个儿时的玩伴也来京面圣,见到君王,他高兴的手舞足蹈,在大殿上大呼:“我主万岁,你还记得我吗?我们小时候一起给人家放过牛呢,记得有一次我们在芦苇荡里,把偷来的豆子放在瓦罐里煮着吃,还没等煮熟,大家就抢着吃,把罐子都打破了,撒下一地的豆子,汤都泼在里泥地里,你只顾从地上抓豆子吃,结果把红草根卡在喉咙里,还是我出的主意,教你吞下一把青菜,才把红草根带进肚子里。”
君王当上皇帝后,最大的心病就是担心别人提起自己贫穷的过去,这位儿时的玩伴竟然还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把小时候贫穷之事说了出来,龙颜大怒,喝令侍卫将此人拖出去斩了。
这是一个流传民间的小故事,却很生动的说明了一个道理:说话时,不考虑对方的感受,滔滔不绝的发表自己的观点,是很愚蠢的行为。
聪明之人会根据事态的发展考虑对方的感受和察言观色。这样才能清楚的知道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当对方对于我们的谈话感到不愉快时,我们不应当轻言放弃,草率了事,而是找出自己的弊端,并且改正,让对方接受互相的谈话。
只要你走进他的心灵,找到了开启他心锁的那把钥匙,那么,很多疙瘩也都会迅速迎刃而解。要找到打开对方心锁的钥匙,是一个需要细心洞察、耐心寻找的发现过程,需要“由表及里”,根据一些现象逐步深入分析,最后找到病灶;也需要“因小见大”,通过此人的一些细微的言谈举止,去顺藤摸瓜,最后发现背后隐藏的那个“根”。
定律2:首因效应,首次见面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脑海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甚至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心理学上称为首音效因。
有人相信一见钟情,“一见钟情”能充分说明首音效因的影响。当两个陌生的人初次见面时,45秒内就能产生第一印象。这一最先的印象对他人的社会知觉产生较强的影响,并且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
首先,第一印象表现在外形上面,穿着得体的人会赢得更多的朋友,穿着邋遢的人会让人不敢靠近与之深度交往。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因为起床晚了,蓬头垢面的出现在拥挤的地铁里时,你会发现别人会用异样的眼神看着你,并且会尽量离你越远越好,即使因为拥挤没办法,也会用后背对着你;其次,第一印象表现在见面时说的头几句话,这几句话完全能表现出你的兴趣、心情。比如,走在问路时,当你用“大嗓门”叫年轻女孩“美女”时,女孩会尽量躲开你;当你“大嗓门”叫中年妇女姐姐时,中年妇女会热情的给你指路。
45秒内表现一个人的全部优点很困难,所以要在45秒内说出一两句让对方记住的话。让对方产生深刻的印象。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新闻系的毕业生正急于寻找工作。一天,他到某报社对总编说:“你们需要一个编辑吗?”“不需要!”“那么记者呢?”“不需要!”“那么排字工人、校对呢?”“不,我们现在什么空缺也没有了。”“那么,你们一定需要这个东西。”说着他从公文包中拿出一块精致的小牌子,上面写着“额满,暂不雇佣”。总编看了看牌子,微笑着点了点头,说:“如果你愿意,可以到我们广告部工作。”
这个大学生通过自己制作的牌子表达了自己的机智和乐观,给总编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引起其极大的兴趣,从而为自己赢得了一份满意的工作。这种“第一印象”的微妙作用,会时时刻刻的影响着一个人的判断与感觉。
既然在人际交往中有这样一个首因效应在起作用,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它来帮助我们完成漂亮的自我推销:首先是面带微笑,这样可能获得热情、善良、友好、诚挚的印象;其次应使自己显得整洁,整洁容易留下严谨、自爱、有修养的第一印象,尽管这种印象并不准确,可对我们的推销总是有益处;第三使自己显得可爱可敬,这一必须由我们的言谈、举止、礼仪等来完成;最后尽量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在对方的心中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这种印象会左右对方未来很长时间对您的判断。
定律3:近因效应:结束句常会决定谈话效果
当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时对末尾部分项目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项目的现象,原因在于前面的信息在记忆中逐渐模糊,从而使近期信息在短时记忆中更为突出。
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截然相反,近因效应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即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例如,多年不见的朋友,在自己的脑海中的印象最深的,其实就是临别时的情景;一个朋友总是让你生气,可是谈起生气的原因,大概只能说上两、三条。在人际交往中,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都经常会用到,充分的运用会让你在任何时候都受益。
这里和大家介绍一个近因效应的实验,希望能有助于理解近因效因。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分别向甲乙两个实验组介绍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对甲组先介绍这个人的外向特点,然后介绍内向特点;对乙组则相反,先介绍内向特点,后介绍外向特点。
最后心理学家让这两个实验组试着写下这个人的印象。结果与首因效应相同。
但当心理学家把上述实验方式加以改变,在向甲乙两个实验组介绍完后,再插入其它作业,如做一些数字演算、听历史故事之类不相干的事。之后再让甲乙实验组写下这个人的印象,实验结果表明,甲组写的这个人的内向特点偏多,而乙组则写下这个人的外向特点偏多。
研究发现,近因效应一般不如首因效应明显和普遍。在印象形成过程中,当不断有足够引人注意的新信息,或者原来的印象已经淡忘时,新近获得的信息的作用就会较大,就会发生近因效应。个性特点也影响近因效应或首因效应的发生。一般心理上开放、灵活的人容易受近因效应的影响;而心理上保持高度一致,具有稳定倾向的人,容易受首因效应的影响。
在人与人的交往的初期,也就是在彼此间还是比较陌生的阶段,首因效应的影响更重要;而在交往后期,也就是大家成为朋友后。近因效应的影响则更重要一些。
定律4:波什定律:贪大求全的赞扬起不了实质作用
员工一旦知道自己什么地方做得很好,就会去努力把这一地方做得更好。表扬既是领导者对员工行为的肯定,也是领导者对员工付出的一种感激,它对员工有着极大的鼓励作用。
现在很多企业都打出口号:低效率靠管理,高效率靠激励。然后企业在执行的过程中并没有完全贯彻,比如老板会经常性的口头奖励员工,夸员工“年轻有为”、“干得不错”、“人品不错”,但是又具体不到哪一点,这样就很难起到激励的作用。
人的心灵的沟通很重要,所以可以通过一些实质性的刺激与奖励的行为来达到目的。先有感性认识,才有理性提升。具体的表扬使人有一种被重视的感觉。有时候员工只是一个小的进步,小的贡献,但当领导提出表扬时,员工的内心里升腾出被尊重感就会使他充满一种要超越这一次贡献的愿望。世界上所有的奇迹都是在强烈的欲望下产生出来的。一旦知道了什么地方做得很好,人们就会去努力把这一地方做到更好。
南非有一个古老的小村庄叫巴贝姆村,这个村里保留了一个古老的传统,那就是当有人犯错误或做了对不起别人的事情的时候,这个衬里的人对他不是批评或者指责,而是全村人将他团团围住,每个人一定要说出一件这个人做过的好事,或者是他的优点。村子里的每个人都要说,不论另女老幼,也不论时间长短,一直到再也找不出他的一点点优点或者一件好事。犯错的人站在那里,一开始心里志念不安,或怀有恐惧、内疚,最后被众人的赞美感动得涕泪交流。
众人那真诚的赞美和夸奖,就如一服良药,洗涤掉他的坏念头和坏行为,使他再也不会犯以前犯过的错误。
在一个团队中,每个成员都应当学会鼓励和赞美。要想使赞美得到良好的效果。你必须更好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使赞美建立在深厚的基础上。把赞美列为每天的议事日程,因为赞美本身就有着一种愉悦的气氛,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活跃的小环境。在这样的团队中,人们既会明确、强化自身的长处,又会明确、学习别人的长处。个体呈扩散状,向多样化发展;集体呈聚敛状,向一致化发展。这无论对个人还是团队,都是十分有利的。
定律5:韦奇定律:相信并坚持自己的信念
人的一生会做出大小无数的选择,在某些事情面前我们坚定不移,而在某些事情面前,我们却因受别人的影响改变最终的想法。正所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经济学家伊渥·韦奇曾说,即使你已有了主见,但如果有十个朋友看法和你相反,你就很难不动摇。这种现象就被称为韦奇定理。
当一群远足的人走到一个岔路口,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如果你想往左走,但其他人都想向右,这时你会选择一个人勇往直前,还是去跟随众人的脚步呢?当你做出一个决定时,如果身边的人都不支持你,甚至怀疑、否定你,这时,你还会相信自己是正确的吗?你还会有勇气和决心来执行自己做出的决定吗?
韦奇定理告诉我们,即使我们已经有了主见,但如果受到大多数人的质疑,恐怕你就会动摇乃至放弃。综观历史,许多伟人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比别人看得更高、想得更远,更坚定地忠于自己所做出的选择。他们会自如的在盲目从众和刚愎自用中找个临界点。
三国时期,曹操北踞中原,试图吞并江南。在南下征战之前,曹操向孙权修书表示,欲“与将军会猎于吴”,威胁之意溢于纸面。
东吴朝野顿时人心惶惶,大臣们分成两派,以三世老臣张昭为首的一派认为曹操势力极盛,难以与之抗衡;而以周瑜为首的一派军方少壮派为主的,就主张力抗曹贼。到底做何决策?
在这关键时刻,孙权听从了周瑜等人的意见,坚定了与曹操战斗到底的信念,并当场拔出宝剑,砍下案头一角,斩钉截铁地说“孤意已决,再有言降者,如斯!”于是,在英主的领导下,东吴将士奋力抗战,于是有了赤壁一战的辉煌,打得百万曹军“樯橹灰飞烟灭”,不可一世的曹操败走华容。
在上面这个例子里,孙权本身不愿做亡国之君,本意就是想力战拒曹,再加上周瑜等一帮军方将领的支持,更坚定了他的信念,所以才让曹操几近覆灭。
正所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盲从的听他人意见只会自毁前程,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有助于更全面的掌握信息、更深入地分析问题,以最小的偏差做出正确的决策。
当然,我们在看分析这个理论的同时要记住,过多地听取别人的观点,往往导致自己思维混乱,难以坚持自己的选择。所以我们在决策重要事情的时候,有自己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