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事例中,甲方代表想将乙方代表压下去,但乙方不急不躁,将问题“回敬”给甲方,致使甲方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最后只能是哑口无言。
(3)以静制动,消除怒气
“慢”在论辩中还是一种很好的“制怒”之术。论辩中唇枪舌剑,自控力较差的人很容易激动。在这种情况下,要说服过分激动的人,宜用慢动作、慢语调来应付。
在某商场里,一位女顾客气势汹汹找上门来,喋喋不休地说:“这双鞋鞋跟太高了,样式也不好……”
商场售货员一声不吭,一直没打断她,耐心地听她把话说完。等这位顾客不再说了,售货员才冷静地说:“您的意见很直爽,我很欣赏您的个性。这样吧,我到里面去,再另行挑选一双,好让您称心。如果您不满意的话,我愿再为您服务。”
听到这番话,这位顾客的不满情绪发泄完了,也觉得自己有些太过分了,又见售货员如此耐心地回答自己的问题,也很不好意思,结果她来了个180度大转弯,称赞售货员给她新换的实际上并无太大差别的鞋,说:“嘿,这双鞋好,就像是为我定做的一样。”售货员以慢对快,以冷对热,让顾客把怒气宣泄出来,达到了心理平衡,化解了这一场纠纷。
售货员以冷静的态度、和缓的语气,平息了对方的怒气,化解了矛盾。可见,以慢制怒,以冷对热,才能使其“降温减压”。只有对方心平气和了,你讲的道理对方才能顺利接受。
技巧5:询问是一颗“软钉子”,以柔克刚
辩论中的询问是以难住对方为目的的,所以在询问时要运用可能的所有办法迷惑、打击对手,让对手陷入询问的圈套。
只要时机得当、方式得当、内容与措辞得当,询问也能变成一颗颗“软钉子”,在论辩中起到绵里藏针、以柔克刚的特殊作用。
(1)另生枝节,问出破绽,乘胜追击
谁都希望自己的论辩能做到攻势凌厉,势如破竹,然而欲破其“竹”,必先找到对方的破绽,撕开口子,方能抓住先机,进而乘胜追击,直捣敌“巢”。这里,破“竹”的第一刀,最好是在窥察到对方薄弱环节时,以询问的方式“砍”下去,就可以收到突然袭击的效果。
在一次题为“联合国是否有存在下去的必要”的论辩中,甲方队员突然向乙方队员“询问”:“请问,联合国究竟是什么时候成立的?”谁知乙方队员竟愣住了,一时答不上来。一个枝节性的、常识性的问题对方居然支支吾吾,甲方由此窥探到了对方的虚弱处,于是立即由此撕开口子,乘胜追击道:“对方辩友连联合国的生辰八字都没搞清楚,怎么能够断定联合国是否有存在下去的必要?”询问“砍”开裂缝之后,一下子被紧跟而来的反问扩大成决口,使对方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了。
(2)声东击西,问出蹊跷,真相大白
如果能在提问对象与方式上有所变化,它所起到的作用就非同小可了。通常说来,这种询问,问的是乙,针对的却是甲;问的是问题B,针对的却是问题A。
一日,列车到达上海站,在出站口,检票员发现一妇女携一小男孩,而小男孩却没票,便要求补票。那妇女却说:“这小孩刚进站,是来接我的。站台票给他弄丢了!”那检票员觉得蹊跷,怎样才能问出真相呢?
忽然,他蹲下来,对小男孩亲切地发问:“小朋友,今天午餐你是在哪儿吃的,都吃了些什么呢?”那小男孩脱口回答说:“我在火车上吃的盒饭,里边有鸡肉、有粉条……”短短两句询问,便问出了事情真相,对方无法再狡辩了。
这种询问的关键是声东击西,突然改变了论辩对象,表面关注的是另一个人的另一问题,实际上却万变不离其宗,目标依然对准论题和论辩对手,因此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巧抓尾巴,问出老底,趁机撤离
论辩中,尽管自己处于守势,只要沉住气,也是可能抓住对方小辫子的。
有一对夫妇到市场上挑选了一袋“荔浦芋头”,就在付钱的一刹那,丈夫发现那袋子底部的芋头大都已腐烂了,于是提出退货。岂知那水果商贩全然不理睬,反而强调自己的荔浦芋头是正宗货。妻子见状,便对商贩声明不要了。这时,商贩霍地站起来,大声嚷道:“想走?没那么便宜!这荔浦芋头称好了你就别想溜!”商贩愈嚷愈厉害,引来大批围观者。
就在双方坚持的时候,那妻子灵机一动,问道:“请你说说荔浦在什么地方?你又没去过荔浦,你用什么证明这芋头是正宗货呢?”那商贩愣住了,一时间无言以对。“不是正宗的,谁买?”那丈夫一边应和,一边拉着妻子匆匆离开了市场。
这对夫妇在对方的无理面前,一时处于守势,但他们沉着冷静,巧妙地抓住了“荔浦”这个辫子,以正宗与否去询问对方,态度不卑不亢,语调不疾不徐,却在无形中为自己撑起了一柄安全撤离的保护伞。在突如其来的询问面前,对方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没有反应过来,自己在询问的“烟幕”下迅速撤离了。
(4)智创话题,问出苦衷,隐喻实情
事实上,一般人所争论的问题,常常是模棱两可、见仁见智的,或者是难以准确度量、分清青红皂白的,这时候,要使自己的话有说服力,不如巧设话题,循循提问,将论据引向有利于自己的方面。
汉高祖刘邦给萧何封侯之后,一些战将很不服气,有的人说,自己的战功是拼杀来的,而萧何只是耍耍嘴皮子、弄弄笔杆子而已。刘邦听说后,召来那些议论者,一开场便是一句平和的询问:“请问诸位,你们见过打猎的吗?”将领们一愣,不约而同地回答:“见过。”刘邦这才娓娓道来:“见过便好。你们一定注意到了,撒腿猛追,逮住野兽的是猎犬,而指挥猎犬的是猎人。说句笑话,诸位只能逮住野兽,所立的不过是猎犬之功,萧丞相立的是猎人之功呀!大家想一想,猎犬之功能够同猎人之功相比吗?”
刘邦用的不是生硬的驳斥,而是一个自然的询问,为后边的比喻论证作了铺垫。
技巧6:接过对手的球,接着精准射门
问题是一个“球”,接住它,并且对准球门大脚射门才有可能进球,若来回的传来传去只会消耗自己的体力。
所谓的“球”就是指对方的话题。当需要反驳时,我们不妨先接过对方的话题,然后,用某种与之相似的事物或情况来打比方、作比较,并依照对方的语言表达形式精准的踢进对方空洞的球门,从而达到反驳对方的目的。
一天,一个水手准备出海,他的一位朋友问他:“你的祖父死在哪里?”水手答道:“死在海里。”朋友又问:“那你的父亲呢?”水手答:“也死在海洋的风暴中。”朋友大声说:“天啊!那你为什么还要当水手去远航呢?”水手笑着反问道:“那么,你祖父死在哪里?”朋友回答:“死在床上。”水手又问:“那你的父亲呢?”朋友答:“也死在床上。”水手笑了,说:“朋友,那你为什么晚上还要睡在床上呢?”
不用说,水手的回答非常精彩,究其原因,是因为他用了人们所熟悉的类比的表达方式,将“球”踢还给了对方,才轻而易举地占了上风。当然,在踢还“球”的时候,我们既可以将对方的话题、表达方式原封不动地使用,也可能只触及对方话语中的部分字词或表达形式。但是,无论用哪种方式,只要所说的事物有可比性,那么,就都有可能做到将“球”踢回去的同时,也封住对方的口。这种反驳一般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形是“完全性仿造”的类比反驳。
英国一家电台采访作家梁晓声,采访中间记者要求他:“下一个问题,请你用‘是’或‘否’来回答,好吗?”梁晓声答应了。那记者问:“没有‘文化大革命’,可能不会产生你们这一代作家,那么,‘文化大革命’在你看来,是好还是坏?”面对如此狡黠的提问,梁晓声没有犯憷,他灵机一动,答道:“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以反映二战而出名的作家,那么,你认为二战是好还是坏?”此言一出,那位英国记者顿时无话可说了。
不难看出,梁晓声在反驳时,无论从话题内容到表达形式,乃至语气上,都完全“模仿”了对方,同样产生了某种似乎矛盾的语义表达,所以这“球”踢得非常准确、有力,与上述水手的辩驳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种情形是“局部性仿造”的类比形式。它指的是在反驳时,紧扣住对方话语中的部分关键词语或者概念,用另一种事物或情况来加以对比,从而使之形成反差,暗示出某种既矛盾又荒谬的结论来。
德国女数学家艾米·诺德获得了博士学位,可是要经过教授会的讨论才能批准能否有授课的资格。在哥廷根的大学教授会上,因为诺德是女性而对其任教资格起了争论。某教授振振有词地说:“我们的战士从战场回到课堂,突然发现自己拜倒在女人的脚下读书,会作何感想呢?”资深数学家希尔伯特听罢,立即起来反驳:“先生们,候选人的性别绝不应当成为反对她当讲师的理由。毕竟,课堂不是洗澡堂!”
这里,希尔伯特在接过对方的“球”(课堂)以后,巧妙地用“洗澡堂”来做替换词,从而形成了强烈反差,在某种荒谬的类比中巧妙地将“球”踢回给了对方,把对方的“性别区分”论批驳得体无完肤。
总之,在需要反驳别人时,无论用“完全性仿造”还是“局部性仿造”的方式,都有可能做到在类比中将结论推向荒诞不经的极致,从而达到将“球”踢回并封住对方之口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