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而不去行动,计划只能一拖再拖;着手行动而不思考,结局可能大相径庭。想要在工作和事业上取得成就,就该让自己变成“行动派”;想要生活的质量不因忙碌的工作而受影响,做事就必须讲求方法,方法对了才有效率和质量,事情用最快最短的时间做好了,才能为自己博得更多享受生活的时间和机会。
1.现在就做,立刻马上
我们儿时可能会有这样的经历:冬天上学的时候总是喜欢窝在被子里不愿起床,总是要拖上几分钟才满意,最后匆匆忙忙、提心吊胆地去学校,生怕迟到了挨老师的批评。回想起来,实在是得不偿失。古代人常常说“闻鸡起舞”,他们往往在天没亮的时候就开始着手于手中的事儿,他们从骨子里就散发出强大的气场,杜绝惰性和拖拉的天性。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当人们的物质生活逐渐得到改善的时候,“惰性”和“拖拉”两个不良的习惯似乎成为了当代很多人的通病。比如一件事情明明可以很快地做好,但却硬是要拖到最后,非要在急急忙忙之下去完成,不仅时间浪费了,连事情也没做好。
知名企业家马云在商业圈很有信服力,马云之所以能够成功,与他做事秉持着“现在就做,立刻马上”的原则有着莫大的关系。反而一些喜欢拖拉的企业家在业绩上总是平淡无奇。有这样一个例子,可以从中了解到“惰性”和“拖拉”带来的危害。
丹尼尔是一家游戏公司的软件开发编辑,初到公司就展现出自己的才能,公司高层对他的能力一点也不怀疑。但是丹尼尔有一个缺点,就是工作效率缓慢,明明可以1个小时完成的工作,他却要花去3个小时,经常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公司布置的工作任务。
最近公司开发了一个新的游戏方案,而公司的竞争对手也在通宵达旦地设计另一款游戏程序。这就意味着哪家公司的游戏先上市,获得的市场份额就会多。在这种情况下,公司高层都很着急,主管要求丹尼尔在两天之内完成任务。丹尼尔接过任务后,一点也不着急,心里想着:反正还有两天的时间呢!他依旧像平常那样,上班时先逛逛微博,去空间收菜,接着又去浏览时尚与潮流等信息的网页,等到他想到工作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于是便零零散散地上了几个小时的班,糊弄到了下班。
第二天早上,丹尼尔本想早点着手工作,可忽然听到同事们谈论游戏的事,他想到一款很久没有玩了的游戏,心里不免有些痒痒,便给自己找了个借口:工作不急于一时,先玩一会游戏再说吧。时间一点点地过去了,丹尼尔沉浸在游戏中无法自拔。忽然手机响起,老板打电话来了,主要是询问工作如何,并且提醒今天下午就要完成任务。丹尼尔一看时间,都已经快中午了,心里不禁着急了,于是便匆匆忙忙地完成任务,交了上去。
由于丹尼尔的方案很仓促,上面存在着很大的错误,就连一些基本的常识都弄错了。为此,老板很是生气,而丹尼尔也受到了批评和惩罚。丹尼尔心理苦恼不已,因为自己“拖拉”的坏习惯而影响了公司游戏程序的上市,给老板心中留下了不佳的印象。
其实在我们的工作或者生活当中,这样的现象很常见,有些人甚至比丹尼尔还要拖拉,不到最后一刻不去完成。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总结,如果一个人太过懒惰或拖拉的话,不仅损害他人的利益,对自己影响也很大。
那么,拖拉到底有哪些影响呢?
首先,对形象的影响。在一个圈子内,做事太过拖拉会给别人不好的印象,同时也会造成信誉缺失的问题。就比如一个淘宝网的老板,每次客户订购货物后,都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发货,久而久之,客户就会对老板信誉和店面形象反感。
其次,对情感的影响。曾经听闻有这样一对年轻的小夫妻,两人结婚后很相爱,但是妻子有一个毛病,就是做事喜欢拖拖拉拉。每次吃饭都不能按时,吃过饭后的碗筷都是等到吃下一餐时才洗,一个温馨的小家总是显得凌乱不堪。一个渴望家庭感的男人若是长期处在这种情况下,必会心生反感,如此下去,夫妻感情就会疏远。
最后,对健康的影响。英国人做过调查发现,超过半数的成年人都十分的懒惰,做事情总是喜欢拖拉,而不是立刻马上去做。在2011年,英国人就“遥控器坏了,是继续看原本的频道,还是起身去换频道?”这个问题做出调查,其中有六分之一的人选择继续看原本的频道,理由无非是懒惰。所以,在英国的大街上,随处可见肥胖人群。
有一位医学博士说过:“人们有需要变得更加健康,这不仅仅是为他们自己,也是为了他们的家人、朋友,当然还有他们的宠物。如果我们现在不开始控制这个问题,那么整代人都将变得非常不健康,甚至难以完成最基本的任务。”英国在过去的40年里,心脏病和癌症等与肥胖相关的疾病一直呈稳步上升的态势,每年的医疗费用高达数十亿英镑。
“懒惰”和“勤奋”是相对的,“拖拉”和“立刻”是相对的,那么后者会有什么好处呢?有这样一个例子。
安东尼·吉娜曾经是美国纽约百老汇中最年轻、最美丽、最有名气的女演员。在大学艺术团的时候,吉娜是一个青涩的小女孩,她在学校演讲比赛中说道:“大学毕业后,我要做纽约百老汇一名优秀的女主角。”
这样的誓言,有人支持,也有人不看好。于是在演讲过后,吉娜的心理学老师找到了她,便问道:“我想知道,你今天演讲中所说的想去纽约百老汇成为一名优秀的主角,这是真的吗?”
吉娜确定地点点头,心理学老师犀利地问道:“但是,你今天去百老汇和毕业去,两者之间有什么差别?”吉娜想了想,的确,大学中的生活并不能帮助自己争取到去百老汇工作的机会,所以她说:“我决定一年后去百老汇闯荡。”
老师皱起了眉头,冷冷地问道:“你现在去和你一年后去,这之间有什么不同吗?”
吉娜想了一会,觉得老师说得很有道理,于是对老师说道:“那我下个学期就出发去百老汇。”
但是老师仍然穷追不舍地问道:“你下学期去和你今天去,这有什么不一样的呢?”吉娜有些晕眩了,于是她决定下个月去百老汇,她以为这下老师该同意了,岂料老师说道:“亲爱的吉娜,你觉得你一个月以后去百老汇跟今天去有什么不同呢?”
吉娜狠了狠心,要求老师给自己一星期的时间准备,下星期就出发。但是老师还是步步紧逼:“你需要的生活用品在百老汇都能买到,一个星期以后去和今天去有什么差别吗?”
终于,吉娜不说话了。老师又说:“百老汇的制片人正在酝酿一部经典剧目,几百名各国艺术家前往去应征主角,我已经帮你订好明天的机票了。”
第二天,吉娜就去了美国百老汇,参加了一场百里挑一的角逐比赛,最终穿上了人生中的第一双红舞鞋。
吉娜的立刻行动为自己带来了成功,为她的人生续写出美丽的神话。当初倘若吉娜拖拖拉拉的不行动,那么她就会错失一个大好的机会,百老汇制作的那一部经典剧目中也不会有她的身影。
人们常说:“今日事,今日毕”,就是在提醒众人,做事情不该拖拉,应该及时完成。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应该给自己制定一个闹钟,只要闹钟响起,我们就应该立刻去完成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杜绝“拖拉”和“懒惰”的现象。所以,当我们感觉到工作效率低下时,就该要提醒自己,让自己打起精神,立刻马上去行动。
2.认真一点,“零缺陷”就有可能
在我们的周边,总是有人把自己定义为“完美主义者”。但是人并没有十全十美的,只有通过去追求完美,才能将缺陷减到最低。那么,如何才能做到“零缺陷”呢?答案是:认真。
曾经有一个报社进行招聘,主编要求前来应聘的两人各自写出一篇散文。前者的文章用词既优美又很有意境,但是读起来显得格格不入,搭配不恰当。而后者的文章读起来虽然很平淡,但用词处理到位,虽然整体看上去不如前者,但是细节处理十分完美,仔细品读另有一番韵味。于是报社录取了后者。原因就在于后者用自己的“认真”,做到了“零缺点”。
日本有一位著名的神僧,叫做一休。在他圆寂之后,日本神僧的封号由珠光大师继承。珠光德高望重,他有一名得意弟子,叫做珠报。
珠报也是一位僧人,他有一个本事,就是茶道。珠报住的附近有一个水井,里面的水十分甘甜,适合泡茶饮用。于是每天清晨,珠报都会去取井水来招待来往的客人。但是每一次,他都会尽力地去避开众人,不让别人看到他取水的过程,人们对此感到十分奇怪。
有一天早晨,珠报出门稍微晚了一点,结果在取水回来的路上遇到了熟人。于是熟人问:“珠报,你这么早去了什么地方啊?”
珠报无法回避,于是就说道:“我去取水了。”
等到熟人离开之后,珠报叹息地摇了摇头,把自己取来的水倒在了街旁,提着空桶回去了。人们对他的做法很是不解,甚至有人觉得不可思议。直到很久之后,珠报才说道:“我不想用含有杂念的水来招待客人。与人说话,那么杂念就会深入水中,用这样的水去招待客人是不礼貌的,我绝对不能接受。”
后来,人们就将珠报的观念总结为四个字:清、敬、和、寂。其实大致对应的是:清晨去取水,这体现了茶道的“清”;将掺有杂念的水倒掉,这体现了茶道的“敬”;与人在途中不可避免的交流,这体现了茶道了的“和”;自始至终平静地做完这件事,则传达了茶道的“寂”。
其实这则小故事的寓意是:凡是都该从细节出发,用认真的态度才能做到“零缺陷”,毛主席曾经说:“凡事就怕‘认真’二字。”而在我们的观点里,的确是细节决定成败。或许在别人的眼中,珠报的做法让人不解,或者很多人会觉得他小题大做,但是细细揣摩起来,并不是毫无道理。
佛家有云:“注意一件事情当中每一个毫厘的细节,是保证整体完善的必要态度和功课。”在平常人的眼中,与人说话和水质有什么干系?但珠报关心的却是自己的心态。认真去做好每一件事是社会倡导的一种理念,其实是在告诫人们,小事情也会带来大问题,如果稍有不适,很可能就会造成不可收拾的大残局。
“小时偷针,长大偷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个人的成败往往取决于他对细小事情的认真程度。如果不认真,又如何去弥补那些小缺陷,使自已做到“零缺陷”呢?那么所谓“认真一点”,它有什么真谛呢?
首先,认真是一种品质,这种品质就是负责。
魏征是有名的丞相,有一次上朝时,他和唐太宗争得面红耳赤。唐代宗终于听不下去了,想要治魏征的罪。但是又怕自己在大臣面前跌了好名声,于是只好勉强忍住。退朝之后,唐太宗一肚子的火气,见到妻子长孙皇后便怒气冲冲地说道:“总有一天,朕要杀了那个乡巴佬!”
长孙皇后见太宗发那么大的脾气,就问道:“不知皇上想杀哪个?”
太宗说:“除了魏征还有谁?今日上朝,他当着众人的面侮辱朕,叫朕实在忍受不了!”
长孙皇后听了,没有说话,而是回到内室换了一件朝服出来,她向太宗跪下,太宗不解。长孙皇后说:“我听说英明的天子才会有正直的大臣,现在有魏征这样正直的大臣,说明皇上英明。我怎么能不向皇上祝贺呢!”
这番话把太宗说清醒了,到了公元643年,魏征病死了。太宗十分难过,他流着眼泪说道:“一个人用铜做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看到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作镜子,可以发现自己做得对不对。魏征一死,朕就少了一面好镜子了。”
从这小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因为有了魏征和长孙皇后这样对国家负责的人,太宗才能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认真就好比是诚实,认真更是一种品质,这种品质就是对人对事负责,有了责任心,还会怕事情做不完美吗?
其次,认真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就是专注。若是从开始就把自己的态度摆正了,那么自然是事半功倍,如果我们不能将自己的态度摆正,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有一个技艺高超的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和自己的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孙享受天伦之乐。老板舍不得老木匠走,问他临走时能否再给自己建造一座房子。木匠说可以,但是在后期的时候,老木匠的心思根本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软料,对工作抱着马马虎虎的态度。房子建好之后,老板把大门的钥匙给了木匠,说道:“这就是你的房子,是我送给你的礼物。”
老木匠十分惊讶,顿时羞愧得无地自容。如果早知道房子建好后是送给自己的,他又怎么会这般糊弄呢?
其实,在生活当中,老木匠的故事发生的频率很高。因为做事不认真、不投入、不专注,最终没有发挥出真才实学。没有认真的态度,怎么能做到“零缺陷”呢?
再次,认真是一种习惯,这种习惯是坚持。我们常说,习惯很可怕,坚持了便是胜利。就如古代“李白铁棒磨成针”、“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的故事,在持之以恒的态度下,终于成就了一番伟业。一个人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需要有一种认真的习惯,这种习惯就是耐心与坚持。
另外,认真是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反思。
有一个小丑,每次表演的时候总是不能让小朋友们喜欢,于是他很沮丧。小丑不聪明,他总是不能想到自己究竟在哪里出了问题。有一天,他坐在路边看到了另外一个小丑在表演,旁边的孩子都围了过去,他发现,这个小丑每次表演时,表情都是那么的丰富,肢体语言的表达也很好。然后他回到家中,对着镜子回想自己表演时的表情,这才发现是多么的僵硬和不自然,通过反思和认真观察,小丑找到了表演的技巧,逐渐受到了孩子们的喜欢。
方法是登堂入室的法宝,正确的方法往往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能有效提高工作质量和效果。有人不聪明,但是做事却很认真。有时候认真可以弥补缺点,作为一种反思的手段。
生活就好比是文章,带着“认真一点”的心去细读、去细修,最终才会变得完美,变得“零缺陷”。
3.修炼好做事有条不紊的本领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种现象: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可能由于经验的不足,做事总是丢三落四。曾经看到这样一个场景:一群人去坐公交,见到公交来了,也不管人多人少,直接往里挤,最后白白错失了飞驰过去的另一班公交,而另一班公交上的人少得可怜。如果那时候人们可以排好队,有条不紊地去上车,下一班车也会载到人,人们也不用如此拥挤了。
其实,这和做事是同一个道理,哪件事可以稍微推迟一点,哪件事可以提速一点,必须做好轻重缓急,主次分明。只有秉持着“有条不紊”的原则做事,不去一把抓,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这样一则寓言,告诉人们做事应该有条不紊,绝不一把抓。
在很久以前,有一个人觉得生活十分沉重,于是便去寻找智者给予解脱之法。智者给了此人一个背篓让他背在身上,然后指着一把满是石头的道路说道:“你每走一步,就捡起一块石头放在背上的背篓中,看看是什么样的感觉。”那个人按照智者的法子走了起来,待他走到尽头的时候,智者问他有什么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