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赵光义都背叛了赵匡胤,就是他后来讨伐辽国没有成功表面上来看是辜负了赵匡胤,但其实也是一种背叛。在当时的情况下,无论是从政治目的出发,还是从军事需要着眼,更或是赵匡胤的理想,赵光义在雍熙三年发动旨在夺取幽云地区的对辽战争,都有其必要性和必然性。雍熙北伐的重大意义也正在于此。此番北伐,是北宋历史上对辽朝发动的规模最大、准备最充分、影响最深远的一次进攻战。其失败,原因固然很多,但赵光义在战略意图与部署上的失误,才是关键性的原因。而雍熙北伐失败造成的影响是极其重大的,它不仅使北宋长期无法在军事上恢复进攻能力,北宋一朝臣民更因此而丧失了“收复”幽云的决心和信心,从此转攻为守,在此后百余年中始终处于消极防御、被动埃打的战略地位。它对北宋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消极影响,一直到北宋末年,在辽国叛将的鼓吹下,宋徽宗才敢于联合金国北伐,但一遇辽军就溃败。
有些影响是一千年也消弭不了的,赵光义的雍熙北伐失败所造成的影响就是这样。
赵匡胤在生命的最后时间里,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但又不得不做。因为实在无人可以担当大宋所面临的重任;因为他也抱着希望,希望弟弟能统一全国,希望弟弟能善待自己曾经善待过的一切。
6、质疑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疑案,有两个发生在赵匡胤与赵光义的身上。一个是斧声烛影,另一个是金匮之盟。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假设金匮之盟是假的,那么,也不能证明斧声烛影是真的。事实上,赵匡胤之死早已有定论,是酒喝得他多而导致了心脏病发。也就是说,斧声烛影完全是子虚乌有,但金匮之盟却是真的。
后人说,赵光义登基五年后才拿出了这么一个盒子,就是因为当时有人不服他,又加上赵德昭事件,才让他为自己再次正名,于是,他选了这么一个俗套。
我们先把这个问题放下,把目光回溯到开宝六年十月二十日的早晨,这一天,赵光义登基称帝。据正史记载,他没有任何凭证,只是凭了先入宫见了宋皇后,就当上了皇帝。
我们假设,如果他没有宋太祖的遗诏,单枪匹马进宫见宋皇后,索要皇位,宋皇后又不是吃素的,况且,“母以子贵”,赵德芳登基称帝给她的好处自然不必说。正是因此,她难道就不反抗吗?她完全可以先把赵光义拿下,然后再随便扣他个罪名杀掉,让儿子来当这个皇帝。
所以,赵光义是有宋太祖遗诏的,并且,这位深明大义、对丈夫的心思很了解的皇后欣然承认了赵光义。
有人会说,赵光义当初没有任何凭证,是因为篡位太匆忙。那么,他白痴一样地匆忙了五年才拿出了那个金匮?如果他真是篡位,稍有点头脑的人就该明白,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为自己正名,而不是等五年后才拿出那个金匮。
而他五年后拿出那个金匮,的确是因为朝中有人对他皇帝的来路表示质疑,又发生了军中士兵想要拥立赵德昭一事,所以,他想再次为自己正名。他是要告诉天下,他的皇位是名正言顺得来的。至于他以后的所为是另外一回事,不可与此同日而语。
但是,问题就出来了。阅遍宋史都没有发现那道宋太祖的遗诏,而却在《宋会要辑稿》中找到了它。而且,宋史中只字未提赵光义曾把这道遗诏公布于众。赵光义之所以这样做,大概有两个可能。第一,遗诏中还有其他不可见人的内容;第二,他并不需要这道遗诏,因为当时他的职位就已经决定了他是储君。他又何必拿出来画蛇添足呢。
这就是历史,如果你仔细去追究,很多事都靠不住。但这不是我们要做的,我们要知道的是,赵匡胤选择的这个接班人并没有让北宋统一全国,并且还让北宋王朝落下了个“恐辽”的毛病。
但话可婉转一点说,按北宋当时的实力,换作是谁,面对辽朝这样一个大难题,都很难解决。北宋的命运恐怕在赵匡胤刚建国时就已经注定了。
7、赵宋家法
大宋的命运完全是由赵匡胤一手创造完成的,赵匡胤本是后周的一名将军,他在没有登基时的经历就决定了宋朝后来的历史。在他建国初期,他就对五代乱世的原因做出过深刻的思考,最终,他得出结论,那段历史之所以糟糕透顶,完全是因为军人掌握着足以让皇帝下台的军队。于是,他用几杯酒让禁军和藩镇将领卸掉了手中的兵权。他试图从唐朝那里取得一点经验,但唐朝的历史兴盛是由于军队,衰落直到败亡也是因为军队。最终,他经过对历史的借鉴与对现存状况的深思熟虑而对初创的大宋的政治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且立下家法,以此来监督后继者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巩固赵宋王朝。由于这些作为,他在整个宋代史上留下了他对惯例的解释、他对事物的一整套看法和他的行政作风。
他所留下的一切就是历史上着名的赵宋家法。
在当皇帝的第三年,赵匡胤就传下秘密“誓碑”,规定“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子孙有违此誓者,天必谴之”。并且慎重规定:新天子接位,参拜太庙之后,都要来恭读碑文。
这可以称作是赵家的“家训”,在他之后的所有皇帝都严格遵守这一家训,而这一家训的产生,也是赵匡胤从历史中总结出来的教训。在封建时代,谁要在皇帝前提意见,就好比是逆龙鳞,危险万分,而能不惜身家性命带着棺材在皇帝面前“死谏”的勇士,毕竟是少数。如果能使大臣秉忠直言,无杀头之忧,这就解脱了束缚言论的最大绳索,形成一种轻松舒展的政治环境和民主氛围。
这种政治环境和民主氛围直接导致了百官之首宰相和皇帝之间的“矛盾”。宋哲宗时,宣仁太后垂帘听政,要追究谏官贾易的责任,宰相吕公着反对。太后态度强硬,吕宰相也不服软,并叫嚣:“不先赶我下台,对贾易的处理也行不了。”最后太后也只得妥协。南宋时,光宗皇帝要重用一个人,宰相留正反对,光宗非要重要,留正居然罢工五个月,最后,光宗只好让步。
在后来的大宋历史上,不仅宰相敢于和皇帝对着干,而且谏议之风如火如荼,并逐渐完成了监察与谏议制度。最有名的事件当属包拯抵制宋仁宗对老婆的叔叔张尧佐的任命了。当时,仁宗想任命张为宣徽使,廷论反对,暂时搁置下来。过了一阵,仁宗皇帝架不住自己老婆的软磨硬泡,便想重申前命。一天,仁宗上朝,他老婆送他到殿门口,抚着他的背叮嘱道:“不要忘了宣徽使一事。”
仁宗点头。上朝以后,便再次降旨,要任命张尧佐为宣徽使。包拯立即出列,在离仁宗皇帝很近的地方慷慨陈辞,情绪激动,唾沫横飞到仁宗的脸上。仁宗只得作罢。回到后宫,仁宗皇帝举袖拭面,对老婆说:“刚才殿丞向前说话,唾沫直飞到我的脸上。你只管要宣徽使,宣徽使,难道不知道是包拯当御使吗?”
这些人之所以敢做出这种“大逆不道”的行径来,就是因为赵匡胤的家训。赵宋王朝对士大夫的“忍让”几乎达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宋太宗时,兵部尚书卢多逊想要谋反,事情泄露后,只是流配崖州。宋仁宗时,司徒丁谓因涉擅议政事也只是被贬为崖州司户参军。
赵匡胤所立的家法仿佛成了读书人的护身符,更让读书人们感到欣喜的是,整个大宋王朝的一切都是他们在主持,包括军队。赵匡胤对武将的“怀疑”与“轻视”最终导致了赵宋王朝的“软弱无力”,但也正是这种“重文轻武”的思想才让赵宋王朝享国三百二十年,在中国帝制史上,它仅少于汉朝五十年。
我们在这里就非常奇怪,赵宋王朝的皇帝们资质都很平平,并且,赵宋王朝的内外部环境都很差,在内部,农民起义接连不断,先后发生400余此,使宋朝始终如坐针毡;外部的西夏、辽、金都是游牧民族,长于弓马,富于侵掠,使宋朝深受其害。在金灭北宋后,南宋治国者无方,内外交困,可金直到灭亡也没能灭掉南宋,那么,赵家靠着什么而支撑着这样一个王朝的呢?
归根结底,还是赵宋家法。不杀士大夫,就意味着要重视士大夫,中国的知识分子历来都以被重视为荣,一旦统治者对他们重视,他们会把心掏出来为统治者服务。重视知识分子,首先就是要培养他们,给他们以上升的梯子,也就是说,要有一个非常完善的文化建设。赵匡胤对五代有这样一种反思:五代之所以混乱不堪,关键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忠义气节、伦理纲常丧失殆尽,使“臣不臣、君不君”。要结束这一历史局面,除在政治上采取“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外,在思想领域里要重新确立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把儒家标举的忠义、名节、孝道、人伦看作是“教化之本”。赵匡胤在教化上就做得非常好。他创办学校,并且在各地还鼓励兴办书院。
所有这一切文化建设,创造出了宋朝的文臣武将、平民百姓和青年学生都有忠君爱国思想,他们在国家存亡的关键时刻,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为了国家,他们誓死抵抗侵略者,西夏、辽与金国的每一次进攻大宋,都是被大宋全体人民的这种忠君爱国思想阻挡在门外。
当然,这一切还有赵匡胤以及继承者的功劳,大宋的每一位皇帝都爱好读书,把儒家知识当作是治国的不二法门。因为自己喜欢,所以,他们秉承着家法,积极鼓励天下百姓学习忠君爱国。
终宋一朝,没有任何一位皇帝敢打破这种家法,他们自己就是文人,围绕在他们周围的也都是文人,宋朝的国运也正是因为这些文人和他们所受到的爱国思想而绵延不已。
赵匡胤无疑是最优秀的帝王,他把自己的影子永远的留在了大宋的历史上。他兵不血刃地建立了一个王朝,他让知识分子身处天堂,他更是通过一种文化建设而缔造了中国帝制史上爱国者最多的王朝,而正是这种无形的铜墙铁壁,才挡住了想要灭掉大宋的任何一股势力的脚步。
等于说,赵匡胤留下的接班人任命的遗嘱已经非常不重要,最重要的就是赵宋家法,它虽然不能让大宋统一天下,但却能让大宋王朝和王朝的精神绵延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