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的生母林淑妃同样出身不凡,在京城提起京南林家,也是少有人不知道的。
林家老太爷已达至古稀之年,是三朝老臣,门生故吏也是遍布天下,其有二女,一个成了景宗的淑妃,现在的林太妃,另一个是现在的南阳李氏主母。
他是吴王争得皇位的最强力支持者,其大女婿李博言又是他的最大助力,可在最关键时刻,李博言却退出了,已经退出朝堂多年的林老太爷终究斗不过当朝宰相云曜。
这是李博言自景宗病逝之后第一次登林家门,尽管这已经是老丈人的第五次相邀。
林家正堂里,林家老太爷端坐首位,其左侧坐着林老太爷的两个儿子,右侧则是吴王苏秉坤。
即便没有了往日来时的热情更甚至巴结,就连下人都不复平时的勤快,倒茶时还有水渍溅倒了他身上,但李博言却毫不在意,依旧笑盈盈的挥退了慌忙求饶的丫鬟。
身形魁梧但不粗壮,面容略显焦黄但带有红晕,留着三寸的胡须打理得很精神,一个氏族高官的儒雅气质在他身上得到最好的诠释,与他相比,旁边故作姿态的林家兄弟好像一对小丑,永远都是那么上不了台面。
大堂的气氛明显有些压抑,五天的邀请,五天的等待,或许放在平时对林老太爷不过弹指一挥间,可在这大周皇位更替的时刻,林老太爷的心乱了。
自己就要死了,这是林老太爷的心声,他知道自己没有多少时间了,可自己的后辈却没有一个让他满意的,本想借着大女婿的势助自己的外孙登上那至高无上的位子,那么即使自己不在,林家依旧有百年富贵可图,可现在却成了这样的局面,云家与林家都是京都豪门,但因后宫之争让林云二家多有矛盾,现在云家彻底压倒了林家,林老太爷不敢想象自己死后林家是一个怎样的局面。
特别是在林家最大的依仗南阳李氏态度不明的情况下,已经半截身子入土的林老太爷心彻底乱了,以至于失去了往日的睿智,对现在急需要拉拢的李博言冷眼相对。
看着一直不发一言的父亲和外甥,以及一直满脸笑容的李博言,林家大爷明显沉不住气了,率先站了起来道:“文成(李博言的字)这次究竟是何意?就这么看着那云家外子坐上了皇位不发一言,是否可以给我一个解释?”话还算客气,但语气却甚是逼人。
面对林家大爷的语气,李博言依旧笑着道:“这是先皇的遗诏,中枢三省也已经盖了章的,是已成事实。”
“可若是得不到百官认可他就不是遗诏,就是假传圣旨。”
“大哥慎言,此话是可以诛九族的大罪,万万不要乱说。”
“我也可以许一个公主给李氏”此话却是吴王秉坤说得。
面对苏秉坤,李博言第一次收起了笑容,对再坐的其他人他可以一直维持自己的儒雅,因为无视所以不在意,包括自己的老丈人,他都可以无视,但对年岁不足二十的苏秉坤,他无视不了,面对这个年轻的王爷他总有面对自己侄子李轻舟的感觉。
同样的年轻,同样的聪慧,同样的有一双似乎可以看穿人心的眼睛,这让他很不自在。
世人都说吴王有帝王之才,李博言同样承认,他比先皇帝更有魄力,也有先皇帝不具备的隐忍,但他不能做皇帝,他做了皇帝那么李氏就不能维持现在的超然地位,一个有大志向的帝王不会允许有超出他掌控范围的力量,这是李氏不能接受的。
“这是不一样的。”李博言其实一点也不在意一个公主,他在意的是驸马的人选,如果是吴王承诺的驸马就一定不会是李轻舟,因为做了帝王的苏秉坤需要一个分裂的李氏。
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紧握拳头的苏秉坤,李博言又一次恢复了之前的儒雅,在皇位面前,这个年轻人终究是心乱了。
很多人都认为自己接受云家条件是为了私欲,为了自己儿子将来的族长之位,但只有少数人了解李博言真实的想法。
南阳李氏是天下六大望族之首,是天下第一大世家,已经是这个世间的极致,再进一步就是成为皇族,但那不是李氏的追求,如果想成为皇族,李家百年前就做了,极致的辉煌不是李氏的追求,李家要的是万世的绵延。
李家不需要与皇帝有多深的瓜葛,只要有共同的利益就行,李氏的族长不需要有多大智慧,只要能守成就行,太过聪慧的掌舵人只会让李家堕入地狱。
让性格平庸的苏秉桦上位,符合李氏的利益需要,也符合大多数世家的利益需要,李家不应该去阻止这股需要,引导这股需要才是最正确的做法,这也是李家自汉朝至今八百年来的生存法则。还用一个公主把李氏最不稳定的因素安排妥当了,这很好。
至于林家,不过是一家被皇位冲昏头脑的蠢货,他们的死活和自己又有什么关系?李林氏是这个家里唯一的聪明人,就像是她把林老太爷的邀请函一直压在书房最不起眼的位置,他一直不接受林家邀请的缘故,不是因为他心中有愧,只是因为他不知道,仅此而已。
他今天来不过是一个女婿来拜访老丈人,可林家似乎连这最后的关系都想断掉,看着已经处于发怒边缘的林家兄弟,看着始终不发一言的林老太爷,李博言觉得自己以后应该在不用踏入这里半步了,京南林家的气数已经尽了。
只是不知道在这灭亡的最后时刻,林家的疯狂能带给自己什么乐趣?
听到下人来报说自己的侄子已经进京了,看来要早早回家给他筹备皇家彩礼了,等先皇丧期一过,他就是驸马都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