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反驳道:“你们说一个人死了他的灵魂能变成鬼,难道他穿的衣服也有灵魂,也变成了鬼吗?照你们的说法,衣服是没有精神的,不会变成鬼,如果真的看见了鬼,那它该是赤身裸体,一丝不挂才对,怎么还穿着衣服呢?并且,从古到今,不知几千年了,死去的人比现在活着的人不知多多少倍,如果人死了就变成鬼,就应该看到几百万、几千万的鬼,满屋子、满院子都是,连大街小巷都挤满了鬼。可是,有几个人见过鬼呢?那些说见过鬼的,也说只见过一两个,这样他们的说法不就自相矛盾了吗?”
有人辩解说:“哪有死了都变成鬼的?只有死的时候心里有怨气、精神没散掉的,才能变成鬼。古书上不是记载过,春秋时候,吴王夫差把伍子胥放在锅里煮了,又扔到江里。伍子胥含冤而死,心里有怨气,变成了鬼。所以每年秋天掀起潮水,发泄他的愤怒,可厉害呢!怎么能说没有鬼呢?”
王充说:“伍子胥的仇人是吴王夫差。吴国早就灭亡了,吴王夫差也早就死了,伍子胥还跟谁做冤家,生谁的气呢?伍子胥如果真的变成了鬼,有掀起大潮的力量,那么他在大锅里的时候,为什么不使出掀大潮的劲儿,把那一锅滚水泼在吴王夫差的身上呢?”
王充在这里反驳论敌时就是使用了“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的办法。他先假设论敌的观点是正确的,然后再用这一观点去攻击对方,这就给了论敌当头一棒,使他们瞠目结舌、哑口无言。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是辩论中的经典展现,利用连锁反应“一是百是,一非百非”的特点,推出荒唐的结论。我们通常用“连锁反应”一词来表示一事物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严格因果联系,其实在幽默的具体应用中往往也有这样的情况。然而简单而一般的因果推理并不见得就有出其不意的幽默功能,为了将幽默的主题不断推向高潮,强化幽默的效果,还必须将反驳与连锁推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彼之矛,攻彼之盾”是就推理的结果而言的。在具体推理过程中用连锁法,在最后的结论中使对方自相矛盾。比如:
一个人的母亲死了,服丧时他偶然吃了一次红米粉,被一个迂腐的书生看到了。书生大为不满,指责这个人是不肖子孙。那人问他为何?他说,红色是喜庆的颜色。那人反驳说:既然这样,那么大家天天吃白米饭,岂不是天天在服丧吗?
一句话,言简意赅,使人看到了书生的荒唐。那反驳书生的人使用的就是“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的办法。就是以对方的论点为前提,利用此论点去攻击对方,从而驳倒对方。
再看一个古希腊的幽默小故事:
一场可怕的暴风雨过后,一位大腹便便的暴发户对阿里斯庇普说:“刚才我一点也没害怕,而你却吓得脸色苍白。你还是个哲学家呢,真不可思议。”
阿里斯庇普回答说:“这并不奇怪。我害怕,是因为想到希腊即将失去一位像我这样的哲学家;但是,你有什么可担心的呢?你如果淹死了,希腊最多也不过是损失了一个白痴!”
故事中,阿里斯庇普没有否认自己的害怕,他的聪明之处是在暴发户结论的基础上,另辟蹊径,为暴发户的结论作了一个更加幽默的解释,从而将暴发户的结论推上不打自败的境地。这种方法从表面上来看是荒谬的,但实际上通过智慧的转化,往往能够谬中求胜。从这一点来看,它一点也不荒谬,而且处处闪耀着智慧的灵光。
在人际交往中,利用“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的办法进行攻击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纯粹戏谑性的,主要为了显示亲切的情感,引起对方的共鸣,或者为了展示智慧,引起对方欣赏;一种是斗智性的,好像进行幽默式的智力比赛,互相争上风,这时的调笑性、攻击性更重要。当然有时攻击性是很凶猛的,但表现形式是很轻松的。不管有无攻击性,都将戏谑意味升级为主要手段。即明明知道对方错了,不但不予以否定,反而予以肯定。而肯定的结果是更彻底的否定,使对方陷入自相矛盾的旋涡之中。
总之,“以彼之矛,攻彼之盾”是一种反驳的手段,但绝不是生硬的反驳,而是绕个圈子,用对方的观点来揭露对方错误。
用类比法来反驳对方的诘难
在辩论中,常常遇到对方的诘难。如果仅仅从逻辑上来说明,你就可能陷入一场无休止的争论之中。聪明人会用类比的方式,找一个相似的事物所具有的属性或特点,来证明对方诘难的荒谬。这是一种以曲为直的方法,在达到反驳目的的同时,也让对方也能心平气和地接受你的观点。比如下面这个故事:
一个穷人找阿凡提诉苦说:“我去年向巴依老爷借了一个熟鸡蛋,今年他却要我还300个鸡蛋。理由是蛋孵鸡,鸡生蛋。”
阿凡提与穷人一起告到了法官那里。
审判时,阿凡提迟迟不到。后来很晚才来了。法官问他:“你怎么这么久才来呀?”
“我在家炒小麦准备下种。”阿凡提回答说。法官听了哈哈大笑:“炒熟了的小麦下种后怎么会长出麦苗来呢?”阿凡提答道:“那煮熟的鸡蛋怎么能孵出小鸡来呢?”
在《古今谭概》中,有一位11岁的少年也运用了这种方法:
南昌有一个11岁的少年徐樨,到太原郭林宗家玩。郭林宗家中有一庭院,院里有一树。郭林宗想把树砍掉,他说:“住宅犹如方口,宅中有树,正如有木,成了不吉利的‘困’字。”
徐樨不以为然,他说: “如果宅中不能有树,那么宅中也不能住人,因为口中有木成了‘困’字,口中有人就成了‘囚’字。‘困’字不祥,‘囚’字更不吉利。如果因为‘困’字不祥而砍掉树,那么‘囚’字更为不吉利,人也就不能住了。”
现在,以类比法来反驳诘难有了更为实际的应用。
一家公司的经理在一次业务谈判中,受到了另一家公司业务员的顶撞,为此,他气冲冲地找到那家公司的经理,吼道:“如果你不向我保证,撤销上次那个蛮横无理的工作人员的职务,那么,你们显然是没有诚意和我公司达成协议!”
那家公司的经理听了微微一笑,说:“经理先生,对于工作人员的态度问题,是批评教育还是撤职处理,完全是我们公司的内部事务,无需向贵公司做什么保证。这就同我们并不要求你们的董事会一定要撤换与我公司工作人员有过冲突的经理的职务,才算是你们具有与我公司达成协议的诚意一样。”
先前怒气冲冲的经理顿时哑口无言,态度也缓和了许多。
在这里,后一家公司的经理就巧妙地运用了类比的技巧。虽然说这两家公司有很多不同之处,但有一点却是相似的,即两家公司对工作人员或经理的处理完全是各公司的内部事务,与有没有诚意和对方合作无关。该经理就是抓住了这一相似点作类比,从而告诉了对方所提要求的不合理之处,表达了对其诘难的反驳。
1956年,在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赫鲁晓夫做了“秘密报告”,揭露、批评了斯大林“肃反扩大化”等一系列错误,引起苏联人及全世界各国的强烈反响。大家议论纷纷。
由于赫鲁晓夫曾经是斯大林非常信任和器重的人,很多苏联人都怀有疑问:既然你早就认识到了斯大林的错误,那么你为什么以前从来没有提出过不同意见?你当时干什么去了?你有没有参与这些错误行动?
有一次,在党的代表大会上,赫鲁晓夫再次批判斯大林的错误。这时,听众席里有人递上一张条子。赫鲁晓夫打开一看,上面写着:“那时候你为什么不提出来?”
这是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赫鲁晓夫的脸上顿时很难堪。他很难做出回答,但他又不能回避这个问题。更无法隐瞒这个条子,这样会使他丢面子,失去威信,让人觉得他没有勇气面对现实。他也知道,许多人有着同样的问题。更何况,这会儿台下成千双眼睛已盯着他手里的那张纸条,等着他念出来。
赫鲁晓夫沉思了片刻,拿起条子,通过扩音器大声念了一遍条子上的内容,然后望着台下,大声喊道:
“谁写的这张条子,请你马上从座位上站起来,走上台。”
没有人站起来,所有人的心都怦怦地跳着,不知道赫鲁晓夫要干什么。写条子的人更是忐忑不安,后悔刚才的举动,想着一旦被查出来会有什么结局。
赫鲁晓夫又重复了一遍他的话:“请写条子的人站出来。”
全场仍死一般地沉寂,大家都等着赫鲁晓夫的爆发。
几分钟过去了,赫鲁晓夫平静地说:“现在,你们知道我当时为什么不提出来了吧?”
面对群众提出的尖锐问题,赫鲁晓夫不能不讲真话。但是,如果他直接承认“当时我没有胆量批评斯大林”,势必会大大伤了自己的面子,也不符合一个有权威的领导人的身份。于是赫鲁晓夫巧妙地即兴创造出一个场景,借这个众人皆知其含义的场景来含蓄地给出自己的答案。这种回答既不损害自己的威望,也不会让听众觉得他在文过饰非,赫鲁晓夫创造的这个场景还让所有在场者感到他是那么幽默风趣,平易近人。
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在一次演讲会结束后,与对他怀有敌意的发问者展开了争论。发问者说:“您的诗太骇人听闻了,这样写诗是短命的,明天就会完蛋,您本人也会被忘却,您不会成为不朽的人。”
马雅可夫斯基答道:“请您过1000年再来,那时我们再谈吧。”
发问者又说:“您说,有时应当把沾满‘尘土’的传统和习性从自己身上洗掉,那么您既然需要洗脸,这就是说,您也是肮脏的了。”
诗人回答:“那么,您不洗脸,就认为自己是干净的吗?”
发问者又说:“您的诗不能使人沸腾,不能使人燃烧,不能感染人。”
诗人答道:“我的诗不是大海,不是火炉,更不是鼠疫!”
这段话引起了人们的掌声和笑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类比的手法,使自己的反驳充满了幽默感,从而不仅反驳了对方的观点,而且给唇枪舌剑的争辩添上了诙谐的色彩。
如何训练论辩能力
因为论辩有它自己的特色,所以对辩论者的能力也有它自己的要求。
首先,辩论者要能流畅表达,也就是要训练你的声音、语音、语气。其次,辩论语言要求简短明晰,这就要求辩论者能用最短的时间表达最明确含义的内容。再次,辩论中常常需要接过话题,即兴发挥,因此你还要训练自己即席发挥的技巧。
总之,辩论的特点决定了对辩论者能力的要求,而这些要求,都可以通过训练达到。具体来说,训练自己辩论能力的方法主要有:
(一)自己跟自己争论
古希腊的普罗塔哥拉在训练口才时,要求学生对任何问题都从正面、反面这两个完全对立的角度去准备,就是“自我争论”。自我争论就是自己设题,自己为一方,另一方为假想的对手,在列出两个截然相反的命题以后,互不偏袒地为双方搜集依据,设计不同的论证、反驳手段,然后进行自我争论,力求战胜假想的对手。自我争论可分为初辩、复辩、再辩三个阶段进行,以使论题不断深化,辩才得到训练。
同时,为了使自己较快地掌握各种论辩方法和技巧,平时要积极主动参与论辩。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组织一个论辩训练小组,定期开展活动。许多口才家就是在一个集体的经常性论辩中练出口才的,不妨一试。
(二)找机会和别人“抬杠”
“抬杠”是一种通俗的说法,指平时两个人为了一个问题作短兵相接的争论。 “抬杠”可以作为口才训练的一种形式。双方两军对垒,各不相让,言语表达刻不容缓,这样你来我往的争论,思维处于高度亢奋的反射状态,说话的时候理直气壮、步步逼近,瞬息之间要抓住对方的薄弱环节予以回驳,应对方式与角度也不断地做出调整。这些特点,使我们有理由将平时小范围的争论,即“抬杠”,正是训练口才、和论辩能力的一种好形式。
十年动乱中,一位著名的话剧演员身陷囹固,成年累月禁闭斗室,不能读书,不能写作,更不能登台演出,连同别人交谈的机会都很少。为此,他十分忧虑地想:长此以往,思维迟钝、口舌笨拙,作为话剧演员的重要基本功——口才,就会严重退化,艺术生命就将完结。
后来他想出一个狱中练口才的方法:争论。几乎每天他都找机会同看守争论争吵,或和风细雨式,或暴风骤雨式,但每次都要力求吵赢。而每吵了一架,他都要躲在囚室一角作回顾和总结,以利再战。粉碎“四人帮”以后,他的英姿、他的口才均不减当年。别人很惊讶,他介绍了他的“争论训练法”。他说:“争论,对训练思维的敏捷和语言的流畅是大有作用的。”
在训练中,你可以请一个人作仲裁,由他出示辩题,进行一对一或组对组的“抬杠”练习,组对组的“抬杠”可以请一人作为“主攻手”,另一人作“副攻”,其他人作参谋,参谋随时提供必要的论据材料,或提出应注意的问题。必要时“参谋”也可上阵“参战”。
(三)学习提问的技巧
辩论本身,实际上就是一种特殊的问答。这种问题中的“问”,并非有疑而问,而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是为了通过“问”达到某种目的。这个目的或问本身就是对对方的反驳,或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之后就可能进一步去驳倒对方。因此,学习提问的技巧,本身就是训练辩论能力的重要方式。具体来说,在论辩中,提问的技巧有:
1、诱入圈套提问法
目的是使对方落人自己设计的圈套,从而迫使对方承认或否定某种观点。你可以利用概念不明确来使对方陷入圈套;也可以由远及近、步步逼问。即在提问时,不立刻说出自己真正要问的内容,而是从远离实质的内容问起,从那些看起来与所问内容没有关系的小事问起,由远及近,层层推进,步步逼问,从而牵着对方的鼻子进人自己的伏击圈。
2、 使对方左右为难的提问法
对方对所提问题不管作肯定回答,还是作否定回答,都感到为难,都与其愿望、要求相背离。使对方左右为难提问的高妙之处,在于利用对方观点或行为的矛盾之处,通过设问使其陷入进退两难、不能自拔的困境,逼迫对方自己否定自己的观点或行为。
3、显示矛盾提问法
在论辩中,有些观点表面上看不出自相矛盾来,但通过提出一个问题,就可以使内在矛盾暴露无遗,我们称这样的提问为显示矛盾的提问。
4、 引出反驳话题的提问法
有时在开始反驳之前先发问,让对方说出自己希望他说的话,然后以此为话题,去反驳对方,这样做更有力。运用这种提问法时应注意:既要使自己所提出的设问与下面的反驳直接相连,又要使对方能按自己要求的去回答。这样,下面的反驳才能得以进行。
总之,在论辩中,如能灵活运用以上这些技巧,用巧问来反驳对方,会比陈述性的反驳更有力,更有助于攻垒破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