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变迁,使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远超过精神文明的提升,更由于社会繁荣、经济快速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学校教育面临挑战,在家庭中父母们在孩子面前所扮演的角色愈为艰难。在过去传统的观念是父母只要让孩子吃得饱、穿得暖,供得起上学念书就行了。但现代的父母不只是子女生活的提供者,同时还要肩负着教养者、辅导者、倾听者和心理支持者的责任。若要扮演好这些角色,父母亲必须跟孩子一样要不断地学习与成长才能胜任。协助子女拓展人际关系,首先要帮助孩子建立对朋友的正确价值观。“朋友”对孩子来说不只是玩伴,有时候朋友的一、两句话比父母的千叮万嘱还有分量。父母盼望孩子多结交益友,期待他经由同侪间的互动而帮助成长。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告诉我们什么样的朋友交多了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为人父母者应辅导子女拓展人际关系及建立孩子对朋友的正确价值观,详细分析如下:
帮助孩子慎选朋友
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很担心子女交到坏朋友,其实孩子本身也会担心交到不良朋友,因为朋友的好坏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往往需要时间来考验。就以流行来说,孩子如果跟不上流行怕被朋友排斥,万一这种流行又不被父母接受时,孩子处在朋友与父母间的矛盾中,其内心会忐忑不安,此时就需要待亲子间的沟通与协调了。孩子生活的团体如学校、社区等免不了会遇到一些有不良习性和偏差行为,如逃学、偷窃、讲脏话、抽烟、打架等同学或朋友,父母亲会担心自己的子女会不会受到影响,孩子能否解决或抉择所面对的问题。
有时候,父母亲可以从孩子交往朋友的关系里了解子女的心理需求,然后帮助他遇到困难时如何运用自己的能力去分析问题所在并解决它。培养了孩子这种明确、坚定不受诱惑的认知能力后,一旦面对他周遭朋友时,他能理智地判断哪些行为是他该学的,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如此,纵使孩子生活在外,父母也不必担心子女会经不起环境的诱惑而变坏。
家庭教育中影响孩子对朋友的价值观的因素:
价值观可以决定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及他将来走的道路。为了孩子的人格健全发展,为人父母者必须正视这个问题。在学校里我们时常会发现有些学生的价值观让老师们感叹不已,学生所以会有错误的价值观,除了受社会风气影响外,家庭教育更要负起大部分的责任,因为正确的价值观的建立,全赖于父母在家庭如何教导孩子。
父母亲的身教:父母对朋友的态度就是一种示范作用,为人父母者若把朋友的意义界定在能相互扶持鼓励、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乐善好施、急公好义等的正面价值观,对孩子的人格发展影响很大。反之,若常在孩子面前牢骚满腹尽是一些不满的情绪,孩子成长的环境、对人格的健全发展影响甚巨,或者视朋友为相互利用的工具,过河拆桥的待友之道,给予孩子的负面教育时会影响孩子一辈子。
家庭气氛是否温馨,成员间是否有良好的互动,影响孩子的人格发展。行为偏差、适应不良、人际关系差的青少年,多半是家庭缺乏温暖,亲子、兄弟姊妹间很少沟通或沟通不良。如果使孩子的人格发展不正常,表现在外的行为经常是反社会性的。
父母在孩子交朋友当中给予孩子关于朋友好坏的标准是什么,常会影响孩子选择朋友时衡量标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两句话常被父母、师长用来勉励孩子慎选朋友,虽然有些效果,但不如教导孩子如何去发觉周围同学或朋友具有那些优点,值得去学习;有那些缺点可作为反省自己的一面镜子,孩子较能接受。真正有益于孩子与朋友正当的交往,切忌一味地批评他的朋友,连带地将伤害亲子关系。
父母管教的方式:过去权威式教育方式,已不适应现在这民主化、多元化的社会了,人性化的管理是时代的潮流,对人性的尊重是民主社会所强调的。对于孩子的教育更是需要包容与沟通,教导孩子时,不能只提这个不可以、那个不对,而应该是说明为什么,对他们所结交的朋友。纵然看不顺眼,缺点多多,但也不可以一概否定,总要设法找出一、两个优点来,做父母的才能有机会跟孩子沟通,孩子也才愿意告诉你他心中所想的事情或者他所遇到得困难,需要父母协助的地方,如此亲子之间才能产生互动。
如何面对孩子的人际冲突
孩子在学校与同学甚至老师发生人际关系冲突时,有许多父母会以过来人的经验加在孩子身上,并提出一种解释或策略,或者直接到校尚未对事件原委问个明白就向当事者兴师问罪。像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不但对孩子面临人际冲突时如何处理毫无益处,甚至加大冲突使问题更为复杂,使孩子失去了学习成长的机会。事实上孩子从处理人际问题的经验中可以学习到更了解自己,也更了解别人。为人父母者,可以从师长和同学的说明中了解事情原委,进而去协助孩子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以及如何去面对此类问题,思考出解决冲突问题的方法,远比单凭事件表象争执谁是谁非来得有助于孩子的成长。有许多父母常为孩子的交友问题困扰不已,尤其是担心异性交友。由于层出不穷的社会乱象,父母唯恐孩子因交友不慎造成无可弥补的伤害,对于孩子的交友就显得格外谨慎,尤其是女孩子的交友是如此。
或许是现代的父母太忙了,有人忙于自己的事业,孩子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却忽略了与孩子相处、互动的机会;也有人忙于交际应酬,能够陪伴孩子的时间就更少了。像这样孩子们的心灵必然是空虚与寂寞,再加上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中兄弟姊妹少,结交朋友对他来说当然重要。如果父母能够给予孩子时间,以朋友的角色与他谈谈交友的问题,并且尊重孩子的选择,相信孩子在交友的态度上会更为慎重,父母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担心了。
培养孩子拥有受人喜欢的特质:
有许多学生常问辅导老师:“我为什么会没有人缘?为什么不受人喜欢?”也有父母告诉老师说:“他的孩子没有朋友,不知道为什么?”看来要想交朋友不是自己想就可如愿,似乎应该具备一些什么条件。有些学生甚至家长相当迷信外表与财富是交友的先决条件,拥有美好的外表就受人喜欢,不错、长得帅、外表美丽就受人欢迎,如果再加上经济条件好更是吃香。但是一个人如果光是有外表而缺乏内涵的话,日子一久,随着吸引力的逐渐减弱,他很难交到一位知心的朋友。或许是因为父母忙于自己的事业无暇陪伴孩子成长,待孩子稍大一点进入青春期后,孩子的世界里已没有父母的一些空间,像这种家庭教育所造成孩子在人格发展上的缺憾。日后的教育很难发挥弥补的功能,防患于未然让孩子从小就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才是上策。
§§§第4节白头偕老——重中之重的夫妻关系
在讨论如何建立和巩固美好的家庭生活时,有一个绝不能忽视的问题,就是夫妻关系在家庭关系中,究竟占据什么样的位置。中国有这样的说法,“嫁人便也嫁给了一家子”。这里讲的意思是,当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结婚时,就等于整个地融进了对方原有家庭的生活中,而不止是两个人的世界。另一种情况是孩子的出生,也被越来越多地形容为家庭里“第三者”的诞生,即由于妻子或丈夫不自觉地对孩子过度关注,使另一半有强烈的被冷落感和失落感。那么在面对众多的家庭关系中,如父子关系、母女关系、婆媳关系、妯娌关系、夫妻关系等,夫妻之间的关系应该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上呢?
所谓夫妻关系,是指男女两人通过合法的结婚手续在性生活、社会生活和经济等方面过着共同生活的关系。它具有以下特征:
男女双方以公认的形式结合为两性关系。这是一种特别的亲密关系,是其他家庭关系所不具有的。虽然性生活只是夫妻关系的一部分,但是没有性生活的夫妻关系显然是不正常的。
从人的一般关系看,性关系是最亲密的肉体接触。有这种关系的男女因彼此的亲密性而构成特别的关系。由于双方以身相许,从而产生了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这种信任感能构成夫妇间推心置腹的相互依赖性,至少也构成无男女拘束的一体性。即便这种肉体上的接触缺乏人格的或精神上的爱,它至少也能产生生物性的亲密感。如果夫妇在人格上也互相敬爱,又保持经常的肉体接触,那么,他们相互间便自然产生一种淳朴真挚的亲密感。正因为是夫妻关系,才得以相互无所顾忌,同吃一盘菜,帮助洗彼此的内衣……
母子之间也有亲密感,但那是因为长期的养护和依存关系而产生的,而不是像夫妻关系那样由性的结合而产生的。只有夫妻间才可以彼此袒露自己的身体,由性的接触产生深深的亲密感,这是其他关系所不能具有的。应当说,性的结合是夫妻关系的最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