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础行业原有法律框架的立法目的主要是保证国家基础设施的安全,而不是规范行业中的主体行为。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这些带有强烈行政垄断色彩的立法早已不能适应当前经济迅速发展的要求。所以,必须修改和完善《电力法》、《航空法》、《铁路法》等有关行业法律法规,并加快电信法、石油天然气法等行业立法进程,引导这些行业的发展方向,防止形成行业垄断。笔者认为这类行业立法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调整公用事业的专门法,视其领域和影响范围,既可以是全国性的法律如邮政法、电信法等,也可以是地方性法规,如关于城市公交(包括地铁、出租车)、自来水等条例、规章。其次,在相关专门法中,要考虑某公用事业放开竞争的程度和如何放开竞争,视其不同业务或领域,其放开程度也应不尽一致。如法定专营以外的邮递业务、电信设备生产、发电、出租车等,原则上可以放开,只需制定一般市场准入条件即可,符合条件的均可进入。对需要特许控制的,在于确定究竟特许几家企业来经营。这对不同的公用事业也不能一概而论,一般也不应规定具体的企业数量,而应兼顾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要求,授权主管部门根据竞争状况(如价格和成本变动情况)和消费者权益满足程度来发牌。笔者认为,如能始终保持一、二家企业在竞争中处于被淘汰的边缘,则特许的数量就是适当的。对仍需维持垄断经营的,如法定邮政业务、电网、铁路、电信基础设施等,其经营和引入竞争的具体方式,也需由相关专门法加以规定。最后,相关法中另一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则是具体管制,它与公用事业领域的竞争和反垄断是紧密相联系的。诸如特许的基本条件、期限,资费如何管制,竞争条件下电信的互联互通和普遍服务问题,禁止网络和基础设施垄断经营者的掠夺和“卡脖子”等行为,特定经营组织或管制机构及其治理,有关进入、退出的具体要求和监管等,需要在具体的公用事业法中有针对性地加以规定。
民间投资行政规章的完善
一、相关行政法规、政策的清理
近期国家统计局作过的问卷调查显示,有72%的民营企业认为政府最急需要做的是转变观念,给民间资本国民待遇,要求放宽投资领域、取消行业禁入的占42%,要求实行公平合理的税收政策的占38%,要求健全投资权益保障制度的占3l%。这说明虽然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的政策不断出台,民间资本的重要作用也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认同,但这些政策尚待具体落实。在现行国家法律法规中,除必须垄断的少数行业不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和对一部分行业有100多项审批规制外,对民间资本没有歧视性规定。如,全面清理和废除不符合的地方性、部门性法规,打破行业、部门和地区垄断,实现私营企业与国企、外企平等的政策待遇,包括同等的市场准入政策;同等的招投标政策;同等的融资、税收、土地使用、财政贴息、政府采购政策;同等的外汇管理、进出口经营权、进出口配额、出口退税、出口信用保险费补贴、人员出入境等政策;同等的参与国资国企改革的政策。但是,在实际经济生活中,由于存在着行业行政垄断、部门与地方保护主义,民间资本在某些领域仍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中央各部委出台的关于促进民间投资、改善民间投资者待遇的政策一般都是宏观性的、概括性的规定。各级地方政府应根据中央文件出台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能够有效改善本地区民间投资者政策待遇的、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的措施,这才能将中央政策落到实处。若地方政府只是将中央政策层层向下传达,而不以具体的措施与中央政策配套,那么,政策的作用也就微乎其微了。各地新出台的法规文件多半也是综合性、纲领性的,而一些对非公经济的具体规定,则在旧文件旧规章中有更明确的说法,这些说法可能是与新政策相抵的,如果不及时清理,势必会影响到新政策的执行。同时非公经济也由于缺乏一个可以参照的、比较系统的、具有法律权威性质的产业投资政策指南,使得在实际操作中许多领域仍然难以进入。
所以,各地应充分抓住当前国家扩大民间投资的有利政策机遇,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非公经济36条”,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全面清理与非公经济相关的行政规章和政策规定,整理和修改现行各种歧视和不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政策法规。消除一切对非公经济的歧视性做法,依据平等原则,健全相应的具体实施细则和有关措施,制定统一、透明、公平的投资准入制度,以增强有关中央和省级各项政策文件的可操作性。从法律的角度规定民间投资能够进入的领域和民间投资的方式、比例等,着力减少对民间投资的行政干预,使民间投资有法可依;把促进民间投资列入各级政府部门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列入各级政府领导目标责任制考核,督促各级政府从战略高度上推动民间投资发展。近期,广东省最先推出试行公司股权出资、下放企业登记管理权限、不冠行政区划内资企业名祢受理试点、放开对农资(化肥)经营单位的登记、放宽企业申请冠省名的条件、支持个体工商户升圾为企业六大措施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建议我国各地方政府借鉴广东省的有关经验,尽快制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建立和完善市场准入制度,通过依祛放宽市场准入的限制,降低市场准入门坎,进一步改善民间投资环境,催生更多合格的市场主体。
第一,更新制定法规和政策的观念。在研究制定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机构设置时,工作重点真正转到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利益协调等方面。同时,需要规范执行行为,遵循与时俱进的先进理念和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淡化所有制概念,不惟出身成份,不应再按所有制性质来制定私营企业、民营经济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更不应按所有制性质来设置行政机构,还非公有制企业国民待遇,让一切经济活力竞相迸发,消除对民间资本投资的各种歧视性政策和不合理规定,切实保护民间资本投资的合法权益。以此,完善现有政策法规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第二,完善政策体系。政府应当制定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规划,把它纳入国民经济总体发展规划中,对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分配制度和产权制度等方面的政策规定,要尽快落到实处。围绕引进人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吸引外资、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等关系经济长远发展的战略性问题,研究制定更有吸引力的政策。为民间投资创造优惠宽松的政策环境。
第三,明确法规和政策的清理范围。一是清除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法规。二是废除与中央和省规定相抵触的法规,取消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种限制性、歧视性条文,制定鼓励民营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型企业发展的政策。
第四,落实鼓励非国有投资的各种政策,在财政贴息、税收政策、户籍管理、人事管理、法律纠纷各方面对非国有企业进行实质性的支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采取建立开发区、工业园区、物流园区、高新技术园区和整合工业小区等办法,为民营投资新一轮发展提供新载体。
第五,对非公企业管理工作的法制化。各级地方政府部门都要把促进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本着积极引导、热心服务、依法监管的原则,采取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引导民间资本健康发展。特别是在监督和管理民间投资的领域中,需要强化服务功能,推动监督改革;实行形式审查,建立便捷高效率的登记程序是改革政府监督和管理职能的方向。
通过上述措施,减少在市场准入方面对中小型民营企业的限制,以期真正实现各类文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扶持精神。废除企业“差别管制”,打破行政垄断,全面开放市场纳入法制化轨道,才能放宽民间资本投资领域,进一步激活民间资本,彻底消除民营企业的市场准入壁垒,杜绝“维尔京现象”的再度发生。为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
二、具体落实有关鼓励民间投资的政策
近期各地方政府为落实国家计委《关于促进和引导民间投资的若干意见》应该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措施,鼓励国内各类企业和个人投资设立企业,并对跨所有制股权的转让和开放基础设施都有明确的表示。
第一,落实国家计委《关于促进和引导民间投资的若干意见》。制定鼓励投资的政策措施,推动民间资本向更多的行业和领域投资扩张为推动民间投资。国家计委已经发布了《关于促进和引导民间投资的若干意见》,但实际上民间资本往往难以享受与国有投资主体同等的待遇,特别是市场准入限制和融资渠道不畅,制约了民间投资的发展。因此,贯彻落实好国家计委《关于促进和引导民间投资的若干意见》的精神,需要对各项法规政策进行清理,在实际操作层面上消除对民间资本投资的歧视和障碍,为民间资本提供公平的投资环境。在投资准入、融资条件、税收优惠、土地使用政策上,在审批手续、项目建设过程中享有平等的待遇。同时,政府要疏通融资渠道,给予必要的配套资金和条件,鼓励民间资本投向政府鼓励的科技产业、生态农业、现代服务业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公共事业等领域。对于预期回报低于社会平均水平的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项目,政府还应采取多种补偿措施,促成民间资本获得正常、合理的投资收益。
第二,建立公开的信息发布机制,改善信息中介服务,使民营企业更好地了解和把握投资机会。投资信息仍存在瓶颈,主要原因是缺乏公开的信息发布机制。目前许多信息已经公开,但是信息发布机制不顺,缺乏相对统一的信息发布的公共平台,许多投资信息仍由某一部门单独掌握,不同投资主体获得信息的时间有很大差异,民营企业要了解某一投资机会往往要拜访若干单位,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极大地制约了更多的民营企业获取投资信息,限制了民间资本的投资选择。因此,要按照公开、公平、透明的原则,及时向政府主管部门所属企业之外的民营企业发布投资信息,对于向民间资本开放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其他公共服务投资项目,应该建立一个类似政府网上采购那样的公开的信息发布平台,使民营企业能方便、及时地获取这类投资信息,从而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投资。除了信息发布机制外,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社会化的信息服务体系,对各种投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和研究投资项目的风险和价值,帮助民营企业更全面、准确地把握投资机会,作出理性的投资选择,这对扩大民间投资是十分有益的。在信息服务体系中,中介机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民营企业很少利用中介机构获取、判断投资信息和机会,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的信息中介还很不发达。因此,政府应采取措施,鼓励民营性质的投资咨询、项目管理公司的发展,改善信息中介服务。我国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一批懂投资、善管理的民营投资咨询、管理公司。它们帮助政府基金在当地寻找成长性好的投资项目,并提供融资与管理咨询等一揽子服务。它不仅为那些处于创业期、成长期的中小企业提供资金,而且还为投资主体提供经营管理、市场开发、技术开发、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服务,进而提高了民间投资的效率和成功率。政府鼓励信息中介服务企业的发展,不仅能为民间资本提供有效的投资信息,利用其丰富的专业知识指导民营企业的投资活动,同时还能形成民间投资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互动机制。
第三,发展适应民间投资要求的多层次的投融资体系,鼓励民营企业创建投资公司,适时推出产业投资基金,促进民间资本有序投资针对民间投资融资难的问题,应该加快金融业对内开放的步伐,积极发展非国有的地方银行和中小金融机构,完善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体系,并注意民间投资的融资方式创新,如鼓励民营企业创办投资公司,在条件成熟之际允许建立产业投资基金,这是促进民间投资有序发展的有效手段。亚洲开发银行在2002年7月份曾向国家经贸委等有关部门提出了建立投资基金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方案。该方案的具体内容是建立一个由政府支持但由民间投资和管理的中小企业股权投资机制,政府与民间分别出一部分资金,建立由民间企业组成的机构进行管理的投资基金对中小企业直接进行股权投资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1959年美国政府就通过类似的投资基金以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澳大利亚、以色列等国都有政府支持的这类基金。各国的实践证明,这一方式能吸引大量民间资本参与对中小企业的股权投资,社会与经济效益都很理想。其实,我国私募资金早已开始了对企业的股权投资。由于这类资金在一个较窄的地域范围内,资金供求双方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人缘关系,资金供给方可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对方的个人信用及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因而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例如,浙江温州民间借贷市场违约事件少、呆坏帐率并不高,就得益于这种密切的人缘、地缘关系。这类私募资金都有不错的投资效益,并已经具备了成为产业投资基金的基本条件,但因长期处于地下或边缘地位,缺乏有效的法律保护,进一步扩展存在种种隐忧。所以,我国各地应尽快制定相应的政策或法律规范,直接推出民间性的产业投资基金,允许民营企业投资、管理这种基金,让有投资意愿的高收入者更方便地将储蓄转化为直接投资,保护投资人的权益,这样,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有望得以缓解,民间投资的广度和深度均能得到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