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小时候听说的鬼怪故事,在他的许多小说中都有反映。这些神秘的故事激起了他丰富的联想,加强了他对神秘气氛的感知。在莫言的短篇小说中,《夜渔》《金鲤》《夜渔》《铁孩》《翱翔》《马语》《拇指铐》《白杨林里的战斗》《嗅味族》《月光斩》《挂像》这十一篇小说有着浓重的玄幻色彩,莫言从故事的聆听者,转换为故事的讲述者。一些神魔鬼怪的事,积淀在他的知识经验系统中,变成了他运用自如的语言素材,也成为比喻喻体选择的对象。
莫言的神魔鬼怪类喻体,不算事件类中的,就有43个。他的这一类喻体有魔兽、鲤鱼精、独角兽、恶魔、凤凰、怪物、鬼、精灵、龙、魔鬼、神仙、巨人、外星人、仙女、小妖、妖精、幽灵等等。
(二)上下文语境
语境同话语实体的交叉可以形成通常所说的“上下文语境”,因为话语的这种上下文(前言后语),是互相联系、能影响结构和意义的,与其他语用环境的功能相当。[ 王建华,周明强,盛爱萍:《现代汉语语境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期,第56页。]修辞,就是运用恰当的表达手段,为适应特定的情境,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 胡裕树:《现代汉语》增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42页。]比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必定会受到上下文语境的影响。作者选择喻体时,往往要根据文章的上下文语境,就近取材,选择最适合的事物,使前后内容相互照应,逻辑严密,强化主题。
例如:
(146)你就是要从这些瞬息万变的线点里,捕捉那些心怀恶念的“鲨鱼”。
(《春夜雨霏霏》)
(147)老壮面子上应付着,心里却在暗暗地骂:瞧你那个鲤鱼精样子,浪说浪笑,不是好货!
(《放鸭》)
(148)飞驰的卡车把一辆辆手推车、马车、毛驴车和突突突喷着黑烟的拖拉机甩在后面。我感到,往昔平淡困顿的生活就像这些落伍的车辆一样被甩在身后了。
(《黑沙滩》)
例(146)喻体“鲨鱼”对应的本体是敌方。在这里,选择海洋生物“鲨鱼”而不是陆地生物作喻体,是由上下文决定的。海洋中出现的敌人,比喻为老虎狮子就不合适了。(147)将姑娘比喻为“鲤鱼精”,而不是狐狸精或什么别的妖精,是因为故事发生的场所是鱼虾蕃多的青草湖,老汉和姑娘都在湖上活动,比喻为鲤鱼精就更加合情合理了。(148)将“往昔平淡困顿的生活”比喻为“这些落伍的车辆”,正是承接前一句而来。
上一章中,我们分析过这样几个例子:
(149)他趴下,用手扒开腐叶,在水声最响的地方腐叶层层,像饼一样,水初盈出来时有些混浊,他稍等一下,水清了,低头便喝,清凉的泉水透彻胸腹,到后来才尝到了腐味。
(《人与兽》)
(150)大地升腾着缕缕白气,日头很大,不圆,像腌鸭蛋的黄儿般红润,似乎在淌鸭蛋油儿。
(《麻风的儿子》)
(151)太阳像根油条一样横躺在地平线上,颜色也如油条的焦黄。
(《老枪》)
这三个食物类喻体正是紧密联系上下文而选择的,恰当地描写了当事人饥饿的状态。
二、主观因素对喻体选择的影响
(一)作者的情感
对于要比喻的事物,是爱是憎,是欣赏还是厌恶,会对喻体的选择产生直接的影响。对于喜爱或欣赏的事物,我们往往选择美丽的、让人愉悦的喻体。有一些喻体,本身就有着美丽、耀眼、引人向往的特性,比如“花”,它总是与美好的情感联系在一起的。星星,无论是个体的星星还是群体的星河,都是闪耀美丽的。太阳,给人的感觉总是温暖的。母亲,温柔与爱的代表。这些代表了美好情感的事物,往往用来比喻作者喜爱的、欣赏的事物。例如:
(152)这个小媳妇真好看,活着像花,死去更像花。
(《枯河》)
(153)十几年前,她婷婷如一枝花,双目皎皎如星。
(《白狗秋千架》)
(154)她双眼瞪得杏子圆,脸红成了一朵粉荷花。
(《放鸭》)
(155)梨花的脸刷地红成了鸡冠花。
(《白鸥前导在春船》)
(156)你说,家乡美极了,美得像一幅艳丽的水粉画;你说,要画一幅《细雨桃花》送给我。
(《春夜雨霏霏》)
例(152)将“小媳妇”比喻为“花”,说她“活着像花,死去更像花”,这是从欣赏的角度去看“小媳妇”。(153)将年轻时候的“她”比喻为“一枝花”,眼睛比喻为星星,表达了故事主人翁年轻时候对她的喜爱之情。同样,例(154)(155)都是将女人的脸比喻为花,要突出的是女人的美丽。(156)将家乡比喻为“一幅艳丽的水粉画”。这些,都是用了美丽的事物进行比喻,表达了一种喜爱、欣赏的情感。
把人比喻为动物也蕴含了作者的情感倾向。有时候,把人比喻为动物有贬低的意思。例如:
(157)他在这儿不受欢迎,花茉莉根本不睬他,经常像轰狗一样叱他,他也死皮赖脸地不肯离去。
(《民间音乐》)
(158)告你说吧,结过婚的娘们,就像闹栏的马,一拍屁股就翘尾巴呢。
(《三匹马》)
(159)一胎生了三个,吐噜吐噜,像下狗一样。
(《白狗秋千架》)
例(157)花茉莉“叱他”像“轰狗”一样,意思是花茉莉对待他像对待畜生一样毫不客气,这里,对“他”有着贬低的意思。例(158)把女人比喻为“闹栏的马”,有着贬低的意思。例(159)把生孩子比喻为“下狗”,这是“暖”自嘲的说法。
(二)作者的审美倾向
任何作家都有着自己创作的美学原则和美学追求。一个作家选择什么样的喻体来进行比喻,与他的审美倾向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
(160)吐出来的凝块摆在嘴边,像他曾经见过的猫屎。
(《枯河》)
(161)伊揭了锅盖,见那些用奇异原料制成的团子明晃晃的,宛若骡马的粪便。
(《粮食》)
(162)队里割麦的人,被老猴子和张大力拖得像羊拉的屎,满地都是。
(《麻风的儿子》)
(163)他挥起锄头,对准那团蚂蚱砸下去。只听到啪唧一声响,像稀牛屎一样溅出去。
(《蝗虫奇谈》)
(164)浑浊的酒液,沿着桃木橛的脸,像尿液沿着公共厕所的小便池的墙壁往下流淌一样,往下流淌,往下流淌……
(《与大师约会》)
例(160)将吐出来的血凝块比喻为“猫屎”,(161)将观音土和野菜混合成的团子比喻为“骡马的粪便”,(162)将队里割麦的人比喻为“羊拉的屎”,(163)将飞溅的蚂蚱比喻为“稀牛屎”,(164)将“浑浊的酒液,沿着桃木橛的脸往下流淌”比喻为“尿液沿着公共厕所的小便池的墙壁往下流淌”,这种以屎、尿等排泄物作为喻体的比喻,一般人是不常用的,但在莫言的小说里,却并不少见。固然,“猫屎”“骡马的粪便”“羊拉的屎”“稀牛屎”“尿液”都是我们生活中熟知的事物,但是用来进行比喻,则说明作者倾向于将这些事物从潜意识引到显意识,认为这些事物进入文学创作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这种陌生化的比喻反映了作者的一种审丑倾向。这种倾向,影响着他文中喻体的选择。
(三)作者的主观认定
作者的主观认定对比喻的选择有着较大的影响。有一些比喻,本体和喻体是两个具体的对象,它们在外在特征如形状、颜色、声音、大小、动作、状态等方面具有相似性,这是形似。还有一些比喻,两个对象之间相似点不是很明显,或者说很难说它们之间是否具有相似性,而作者主观上认为二者之间具有相似性。这是比喻的创造者从自己的主观体察、主观愿望、主观情感出发,硬性地主观地认定这种相似性。例如:
(165)大路两旁是绿油油的玉米,玉米长得像树林一样密不透风。
(《三匹马》)
(166)夕阳不动声色地露出来,河里通红通红,像流动着冷冷的铁水。
(《大风》)
(167)男孩已经爬进稀疏的白杨树冠里去了,树枝间有鸦鹊穿梭飞动,像一群硕大的蜜蜂,像一群阴郁的蝴蝶。
(《枯河》)
(168)走着与槐林相傍的土路,见无边的麦浪从路南涌上来,到了路边却陡然消失,像马失了前蹄,像潮撞着堤岸。
(《断手》)
例(165)中说“玉米长得像树林一样密不透风”,作者将“玉米林”比作“树林”,认为它们的相似点是密不透风,但对于读者来说,树林的密不透风这种特点并不明显,从我们的一般常识来看,树林甚至可以是很稀疏的,在这里,用来比喻玉米,就是因为作者主观认定树林是密不透风的。(166)将傍晚的河水比喻为“冷冷的铁水”,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因为铁水如果变冷就会是固态了,不可能流动。而在这里,因为作者主观赋予冷铁水流动的性质,确实恰当地描绘出了河水通红、冰冷的特点。(167)“鸦鹊”可比蜜蜂、蝴蝶要大得多,作者将鸦鹊比喻为“硕大的蜜蜂”“阴郁的蝴蝶”,给“蜜蜂”加上了“硕大”的特性,给“蝴蝶”加上了“阴郁”的特性,这都是不符合常态的,这种比喻,也是因为作者的主观认定。(168)将“无边的麦浪从路南涌上来,到了路边却陡然消失”比喻为“马失了前蹄”“潮撞着堤岸”,麦浪涌到路边却忽然消失,是因为麦子倒伏的压力渐渐因为麦秸的支撑力抵消了,而“马失了前蹄”就会前倾摔倒,“潮撞着堤岸”会因为反作用力而产生回波,相似点让读者很难理解。这样的比喻的产生,完全是因为作者的主观认定。
无论是客观因素还是主观因素,都会喻体的选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莫言小说中的喻体选择,与莫言本人的成长经历密切相关,他在成长中的所见所感,都进入了其知识经验,成为喻体备选的大仓库。喻体的选择,与具体的上下文也有着紧密的联系。文章的题材,故事的地点、时间,情节推动中的出现的种种事物,比喻的上一个句子和下一个句子,都是影响喻体选择的因素。比喻是带了强烈的主观色彩的修辞,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作者的审美态度和主观认定,都会喻体的选择产生影响。
本章以莫言短篇小说中的比喻为研究对象,通过数据统计和比喻的实例分析,系统地探讨了莫言短篇小说比喻的分布、比喻的联结方式、比喻的类型、本体的特点、喻体的特点以及喻体选择的影响因素。
首先,对莫言短篇小说中比喻的分布、比喻的联结方式、比喻的类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通过数据统计,可以看出莫言的75篇短篇小说每篇文章比喻的数量,还了解到每篇文章的比喻密度。其中,比喻密度最大是《枯河》,比喻密度最小的《奇遇》。通过对联结方式的统计,我们得出,莫言短篇小说的比喻联结方式,使用最多的是“像”和“像……一样”这两种。通过对比喻类型进行统计,我们可以看出,莫言短篇小说的比喻,事物性比喻远远多于事件性比喻;基本类型最多的是明喻;特殊类型最多的是修饰喻和博喻,修饰喻和博喻是莫言小说中最具特色的比喻类型。
接下来对莫言短篇小说中的本体和喻体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分析了本体和喻体的特点。莫言短篇小说中的本体,人、人的身体部位、声音、自然现象、动物和木体类排前六位,反映出作者对人的极大关注、对自然环境描写的重视、对声音十分敏感的特点。莫言短篇小说中的喻体,动物、生活用品、食物、声音类、自然现象和木体类排前六位,反映了作者好以动物作喻、以熟悉的生活用品作喻、以食物作喻的三大特点。
最后,对莫言小说喻体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莫言小说喻体选择的因素,包括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客观因素包括作者的成长经历和比喻的上下文语境。主观因素包括作者的情感表达、作者的审美倾向和作者的主观认定。
本文尝试对莫言短篇小说中的比喻进行一个完整、系统的研究,文中用到了大量的数据和例证来说明文章的观点,但是由于能力水平有限,在理论高度和分析过程中还有很多欠缺。莫言短篇小说中的比喻只是莫言比喻中的一部分,不能囊括全部。希望以后能够对莫言所有作品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研究。也希望本文的的研究方法和框架,对其他作品的比喻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