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兴公目之曰:“沈为孔家金,f为魏家玉,虞为长、琳宗,谢为弘道伏①。”
【注释】
①长、琳:长指虞存,字道长;琳指虞球,字和琳。宗:尊重;推崇。弘道:谢奉,字弘道。
参看《雅量》第33则注①。伏:通“服”,敬佩。
【译文】
会稽郡孔沈、魏f、虞球、虞存、谢奉五人同是四个家族的英俊之才,当时的杰出人物。孙兴公评论你们说:“孔沈是孔家的金子,魏f是魏家的宝玉,至于虞家则应推崇道长、和琳的才识,谢家应敬佩弘道的美德。”
(86)王仲祖、刘真长造殷中军谈,谈竟,俱载去。刘谓王曰:“渊源真可①。”王曰:“卿故堕其云雾中②。”
【注释】
①可:与前面第79则“可儿”的“可”同义,这里指才学可取,优良。按:殷渊源善谈玄理,谈论精微,为人所推崇。
②云雾:比喻蒙蔽人的东西,迷离恍惚的谈论。
【译文】
王仲祖和刘真长到中军将军殷渊源家清谈,谈完了,就一起坐车走。刘真长对王仲祖说:“渊源的言论真可意。”王仲祖说:“你原来掉进了他设下的迷雾中。”
(87)刘尹每称王长史云:“性至通而自然有节①。”
【注释】
①“性至”句:(晋书·王濛传)说,王濛“克己励行”,“虚己应物,恕而后行”,“喜愠不形于色”,这大概就是所谓至通,有节。
【译文】
丹阳尹刘真长常常称赞长史王檬说:“本性最为通达,而且自然有节制。”
(88)王右军道谢万石:“在林泽中,为自遒上①”;叹林公:“器朗神俊”;道祖士少:“风领毛骨,恐没世不复见如此人②”;道刘真长:“标云柯而不扶疏③”。
【注释】
①为:而。遒(qíu):刚劲有力。按:谢万石善自炫耀,王羲之说他有“迈往之气”(勇往直前的气概)。
②毛骨:指容貌。没世:终生。
③标云柯:高耸入云的树枝。扶疏:枝叶茂盛。按:刘真长清高恬淡,性任自然,所以王羲之这样赞誉他。
【译文】
右罕将军王羲之评论谢万石说:“在山林湖泽这种隐居地里,自然会刚劲超群”;赞叹支道林说:“胸襟开朗,精神俊逸”;评论祖士少:“风度比容貌更动人,恐怕一辈子不会再见到这样的人”;评论刘真长:“像高耸入云的大树,枝叶并不繁茂”。
(89)简文目庾赤玉:“省率治除”。谢仁祖云:“庾赤玉胸中无宿物①。”
【注释】
①宿物:积物;旧物。
【译文】
简文帝评论庚赤玉:“明察,直率,有修养,洁身自好。”谢仁祖说:
“庾赤玉心里不存芥蒂。”
(90)殷中军道韩太常曰①:“康伯少自标置,居然是出群器②。及其发言遣辞,往往有情致。”
【注释】
①韩太常:韩伯,字康伯,是殷中军(殷浩)的外甥,曾任吏部尚书。后升任太常,尚未到任就病死了。
②标置:自视甚高。居然:显然。
【译文】
中军将军殷浩称道太常韩康伯说:“康伯年轻时就自视甚高,显然是超群出众的人才。当他发表意见时,他的言谈辞藻,处处都有情趣。”
(91)简文道王怀祖:“才既不长,于荣利又不淡①,直以真率少许,便足对人多多许②。”
【注释】
①“才既”句:《晋书·王述传》载,王述(字怀租)年轻时性沉静,人以为痴。后任宛陵县令时,颇受赠遗,为州司所检。这大概就是这里说的内容。
②少许:一点儿。对:对当;相等。多多许:很多。
【译文】
简文帝称道王怀祖说:“才能又不突出,对名利又很热心,可是只凭着他那一点真诚直率,就足以抵得上别人很多很多东西。”
(92)林公谓王右军云:“长史作数百语,无非德音,如恨不苦①。”
王曰:“长史自不欲苦物。”
【注释】
①长史:指王濛,曾任司徒左长史。擅长清谈。如:而;却。苦:是说使别人无话可说,陷入困境。
【译文】
支道林和尚对右军将军王羲之说:“王长史说上几百句,无非是一些合乎仁德的话,遗憾的是不能困住人家。”王羲之说:“长史本来就不想困住人家。”
(93)殷中军与人书,道谢万“文理转遭,成殊不易①。”
【注释】
①文理:文辞义理。《晋书·谢万传》说他“工言论,善属文”。
【译文】
中军将军殷浩给友人写信,称道谢万“文辞和义理变得刚劲有力了,取得这样的成就也很不容易。”
(94)王长史云:“江思悛思怀所通,不翅儒域①。”
【注释】
①不翅:不啻,不止,不仅。儒域:儒学的领域。按:江思悛(quān)博览群书,综合儒学、道学,所以这里说不翅儒域。
【译文】
长史王濛说:“江思悛思想所贯通的,不止是儒学。”
(95)许玄度送母,始出都,人问刘尹:“玄度定称所闻不①?”刘曰:
“才情过于所闻。”
【注释】
①称(chèn):相称。
【译文】
许玄度为送他母亲,初到京都来,有人问丹阳尹刘真长:“玄度究竟和传闻相称不相称?”刘真长说:“他的才华超过了传闻。”
(96)阮光禄云:“王家有三年少:右军,安期、长2豫①。”
【注释】
①安期:王应,字安期。参看《识鉴》第15则注①。长豫:王悦,字长豫。参看《德行》第29则注①。按:安期、长豫和王羲之(字逸少,曾任右军将军)是同一家族的,是诸多年少中选拔出来称道的。
【译文】
光禄大夫阮裕说:“王家有三少年:逸少、安期、长豫。”
(97)谢公道豫章①:“若遇七贤,必自把臂入林②。”
【注释】
①豫章:指谢鲲,字幼舆,曾任豫章太守。喜好道学,不修边幅。放荡不羁。
②七贤:指阮籍、嵇康等竹林七贤。参看本篇第29则注①。把臂:拉着手,表示亲密的意思。
按:这句指谢鲲也会成为七贤一类的人。
【译文】
谢安称道豫章太守谢鲲说:“他如果遇到竹林七贤,一定会手拉手地进入竹林。”
(98)王长史叹林公:“寻微之功,不减辅嗣①。”
【注释】
①寻微:探索深奥微妙的玄理。辅嗣:王粥,字辅嗣。参看《文学》第6则注②。按:支道林是和尚,也潜心玄学,是当时的名僧。
【译文】
长史王濛赞赏支道林说:“他探索玄理的功力,不亚于王辅嗣。”
(99)殷渊源在墓所几十年①。于时朝野以拟管、葛,起不起,以卜江左兴亡②。
【注释】
①“殷渊源”句:殷浩,字渊源,年轻时就有美名,善谈玄理。曾出任官职,后称病,隐居在祖坟的陵园中,将近十年。几(jī),将近。
②管、葛:管指管仲,春秋时人,辅助齐桓公成为霸主;葛指诸葛亮,两人都是古代名相。“起不起”句:起,指出来做官。殷浩素有盛名,江左人士认为他有宰相之才,他的出仕与否,关系着东晋的兴亡。
【译文】
殷渊源在陵园中住了将近十年。在这期间,朝廷内外的人士都把他比做管仲和诸葛亮,看他出仕还是退隐,来预测东晋政权的兴衰存亡。
(100)殷中军道右军“清鉴贵要①”。
【注释】
①清鉴贵要:清鉴,指清高、有鉴识;贵要,指尊贵扼要。
【译文】
中军将军殷浩称道右军将军王羲之“清高,有精辟的见解,而且尊贵,能抓住要点。”
(101)谢太傅为桓公司马①。桓诣谢,值谢梳头,遍取衣帻。桓公云:
“何烦此!”因下共语至瞑②。既去,谓左右曰:“颇曾见如此人不?”
【注释】
①“谢太傅”句:谢安四十多岁时,仍隐居会稽。征西大将军桓温请他出任司马,他才离家赴任。
②下:指下堂到谢安梳头的地方去。
【译文】
太傅谢安出任桓温手下的司马。有一次,桓温到谢安那里去,正碰上谢安在梳头,谢安就匆忙去取衣服、头巾来穿戴。桓温说:“何必为这事麻烦!”
便下堂去和他一直谈到晚。桓温出门后,问随从:“你们可曾见过这样的人吗?”
(102)谢公作宣武司马,属门生数十人于田曹中郎赵悦子①。悦子以告宣武,宣武云:“且为用半”。赵俄而悉用之,曰:“昔安石在东山,缙绅敦逼,恐不豫人事②。况今自乡选,反违之邪?”
【注释】
①田曹中郎:掌管农事的官。
②“昔安石”句:据《晋书·谢安传》载,谢安隐居会稽时,扬州刺史厦冰想请他任职,“累下郡县敦逼,不得已赴召,月余告归。”缙(jìn)绅,指官员。豫,参加。
【译文】
谢安出任桓温的司马时,把几十个门生托付给田曹中郎赵悦子安排职位。悦子把这事告诉桓温,桓温说:“姑且用他一半人。”赵悦子不久就把这些人全部录用了,他说:“过去安石在东山隐居时,郡县的官员敦促、逼迫他出仕,唯恐他不过问政事。况且现在是他自己从家乡选来的人,怎么反而不依从他呢?”
(103)桓宣武表云:“谢尚神怀挺率,少致民誉①。”
【注释】
①神怀挺率:指胸怀正直坦率。
【译文】
桓温上奏章说:“谢尚胸怀正直坦率,年轻时就得到众人的赞誉。”
(104)世目谢尚为令达①,阮遥集云:“清畅似达②。”或云:“尚自然令上。”
【注释】
①令达:指品德美好,心胸旷达。
②清畅:指德行高尚,通达事理。
【译文】
世人评论谢尚是美好旷达。阮遥集说他:“高尚通达,类似旷达。”又有人说:“谢尚是不做作、美好,优异。”
(105)桓大司马病,谢公往省病,从东门入①。桓公遥望,叹曰:“吾门中久不见如此人!”
【注释】
①桓大司马:桓温在晋哀帝隆和初年,加侍中、大司马职,其时谢安早已离开桓温幕府。
【译文】
大司马桓温有病,谢安去探病,从东门进去。桓温远远望见,叹息说:
“我家里很久不见这样的人了!”
(106)简文目敬豫为朗豫①。
【注释】
①朗豫:指本性开朗,心情和悦。
【译文】
简文帝评王敬豫是开朗而且心气和悦。
(107)孙兴公为厦公参军,共游白石山,卫君长在坐。孙曰:“此子神情都不关山水,而能作文①。”庾公曰:“卫风韵虽不及卿诸人,倾倒处亦不近②。”孙遂沐浴此言③。
【注释】
①“此子”句:不关山水是讥议,会欣赏山水才是名士风流。
②风韵:风度韵味。近:浅近;平常。
③沐浴:指浸润其中。
【译文】
孙兴公任庚亮的参军时,和庾亮一起去游白石山,卫君长也在场。孙兴公说:“此君神情一点也不关心山水风景,却能做文章。”庾亮说:“卫君长风度韵味虽然比不上你们这些人,可是令人心悦诚服的地方也很突出。”
孙兴公于是就反复吟味这句话,深受教育。
(108)王右军目陈玄伯:“垒块有正骨。”①【注释】
①陈玄伯:陈泰,字玄伯。参看《方正》第8则,垒块:块垒,郁积在心中的愤慨。
【译文】
右军将军王羲之评陈玄伯:“有愤慨,有骨气。”
(109)王长史云:“刘尹知我,胜我自知①。”
【注释】
①“王长史”句:据《晋书·王濛传)载,王濛和刘惔很友好,“惔常称濛性至通,而自然有节”,王濛就说了这句话。
【译文】
长史王濛说:“刘尹了解我,胜过我对自己的了解。”
(110)王、刘听林公讲,王语刘曰:“向高坐者,故是凶物①。”复更听,王又曰:“自是钵钎后王、何人也②。”
【注释】
①高坐:讲席。凶物:凶恶的人,指违背佛法的人。
②“自是”句:意指佛教徒中的王粥、何晏。王、何二人是著名的玄学家(参看《文学)第6则注①②),支道林也善谈玄理,所以把他比做王、何。钵釪(bōyú),即钵孟,和尚用的饭碗,这里拂佛教徒。
【译文】
王濛、刘惔听支道林和尚宣讲时,王濛对刘惔说:“在讲坛上的人,原来是个违背佛法的。”再听下去,王濛又说:“原来是佛门后世中的王粥、何晏啊。”
(111)许玄度言:“《琴赋》所谓‘非至精者,“不能与之析理’,刘尹其人①;‘非渊静者,不能与之闲止’,简文其人②。”
【注释】
①《琴赋》:作者是魏朝的嵇康。之:原文是指琴,这里用以指人。“刘尹”句:指刘惔是至精的人。刘惔精通道学,善谈玄理,受到名流敬重。
②渊静:沉静。闲止:闲居,安居无事。简文:据《晋书·简文帝纪》载,他“清虚寡欲,尤善玄言”,所以这里用渊静来评价他。
【译文】
许玄度说:“《琴赋》里说的‘不是最精通的人,不能同他一起辨析事理’,刘尹就是这样的人;‘不是沉静的人,不能同他一起安居’,简文帝就是这样的人。”
(112)魏隐兄弟少有学义①。总角诣谢奉,奉与语,大说之,曰:“大宗虽衰,魏氏已复有人②。”
【注释】
①学义:学识。
②大宗:尊称宗族。
【译文】
魏隐兄弟年轻时就有学识。小时候去拜见谢奉,谢奉和他们谈话,非常喜欢他们的谈吐,说:“魏氏宗族虽然已经衰微,但是又有了继承人了。”
(113)简文云:“渊源语不超诣简至,然经纶思寻处,故有局陈①。”
【注释】
①超诣:造诣很高。简至:简练;简要。经纶:整理丝线,编成绳子,比喻组织,处理。局陈:
局阵,布局。
【译文】
简文帝说:“殷渊源的清谈造诣不高,也不简练,可是他认真斟酌、思考过的话,的确也很有章法。”
(114)初,法汰北来,未知名,王领军供养之①。每与周旋行来,往名胜许,辄与俱②。不得汰,便停车不行。因此名遂重。
【注释】
①法汰:和尚名。当时北方受外族侵扰,法汰渡江到扬州。王领军:王洽,字敬和。王导的儿子,曾任吴郡内史,后召为中领军,寻加中书令,他没有接受任命。
②行来:来往。
【译文】
当初,法汰从北方来到南方的时候,还不出名,由中领军王洽供养。王洽常常和他应酬来往,到名胜地方出游,总是和他一起去。如果法汰没有来,王洽就停车不走。因此法汰的声望便大起来了。
(115)王长史与大司马书,道渊源“识致安处,足副时谈①。”
【注释】
①识致安处:有见识情趣,安适地居住、生活。
【译文】
长史王濛给大司马桓温一封信,评论殷渊源“有见识,有情致,又悠闲自得,足以符合当代的评论。”
(116)谢公云:“刘尹语审细①。”
【注释】
①审细:精密细致。按:有评刘谈“言必珠玉”,这就是审细的结果。
【译文】
谢安说:“刘尹的谈论精密细致。”
(117)桓公语嘉宾:“阿源有德有言,向使作令仆,足以仪刑百撰①。
朝廷用违其才耳②!”
【注释】
①阿源:指殷渊源。仪刑:仪式法则,这里指做榜样。百揆:百官。
②“朝廷”句:殷渊源好道学,善清谈,本非将才。可是朝廷想平定中原,竟任他为中军将军、都督五州军事,举兵北征,结果大败。
【译文】
桓温对郗嘉宾说:“阿源德行高洁,善于清谈,当初如果让他做辅粥大臣,足以成为百官的榜样。只是朝廷不按他的才能任用他啊!”
(118)简文语嘉宾:“刘尹语末后亦小异,回复其言,亦乃无过。”
【译文】
简文帝对郗嘉宾说:“刘尹的清谈到后来也和以前稍有不同,但是反复回味他的话,却也没有错。”
(119)孙兴公。许玄度共在白楼亭,共商略先往名达①。林公既非所关,听讫,云:“二贤故自有才情。”
【注释】
①商略:品评;评论。名达:贤达。
【译文】
孙兴公。许玄度一起在白楼亭上,共同品评先前的贤达。既然不是支道林所关心的事,听完后,他只说:“两位贤才的确有才华。”
(120)王右军道东阳:“我家阿林,章清太出①。”
【注释】
①东阳:即下文的阿林,林应是临,指王临之,曾任东阳大守,与王羲之是同一家族的。
【译文】
右军将军王羲之评论东阳太守王临之说:“我们家的阿临,显明,高洁,甚为突出。”
(121)王长史与刘尹书,道渊源“触事长易。”
【译文】
长史王濛给丹阳尹刘淡写信,评论殷渊源说:“他处事经常很平和。”
(122)谢中郎云:“王脩载乐托之性,出自门风①。”
【注释】
①乐托:同“落拓”,豪放,不拘小节。门风:指一家世代流传的准则、风习,犹家风。
【译文】
从事中郎谢万说:“王脩载那种豪放不羁的性格,是来自他的家风。”
(123)林公云:“王敬仁是超悟人。”
【译文】
支道林说:“王敬仁是个超脱、有悟性的人。”
(124)刘尹先推谢镇西,谢后雅重刘,曰:“昔尝北面①。”
【注释】
①北面:脸朝北,表示师事对方。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