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祠堂遗迹
泗县滚龙脊惠氏祠堂祠堂最早建于明代中期,清咸丰七年烧毁,后经惠方茂、惠肇春父子带领族人修复。祠堂坐落在惠庙村惠祠庄前,掩映在600余株松柏林中。前后大殿各五间,东西厢房各五间,天井花池,方砖甬道。列祖牌位、族谱安放在大殿正中,上方悬挂着明朝天启年间熹宗帝钦赐“燕翼流芳”檀木金字大匾,匾为长方形,长约1.8米,宽约0.6米,字为楷体,每个字大0.4米,阴刻镶金,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两旁为“扶风家声远,燕翼泽世长”楹联。屋顶为滚龙脊,屋爪为插花铁树,前殿大门两旁各置石鼓,雕刻二龙戏珠图案,大门上方镶嵌“惠氏宗祠”四个大字,颇为壮观。
祠堂有专人看管。祠地百余亩,其收入除支付看祠人的费用、祭祀活动与续谱经费外,均用于惠氏公益事业,诸如奖励裔孙获得功名和救济贫困等。解放后祠地划归公有,祠前后大殿被乡政府占用,后被改建为办公室。现在泗县惠姓族人正在筹集资金,恢复祠堂原貌。
无锡惠山惠学士祠无锡城西,有一道绵延起伏的青嶂,是浙江天目山西延伸的支脉。气势宏伟,山清水秀,春花秋月,景色宜人。秦汉时称“历山”,隋称“九龙山”,唐称“华山”,今人称“惠山”。惠山,得名久远,但与惠姓无关。
据《蠡溪笔记》载,开山禅师为西域僧人慧照,他晋代来到此山,常与名士交往,名气很大。后来人们就用慧照的名字命名,叫慧山,慧、惠相通,习称惠山。
惠山古镇一带,从吴地葬制习俗上来讲,地势负阴抱阳,依山傍水,结合阴阳五行、四兽方位、四时各色,为绝好的风水宝地,因而达官显贵争相在此建立祠堂。到新中国成立前,在惠山古镇不足0.3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保存有118处,80个姓氏的祠堂或遗址,主祭惠元佑的惠学士祠就在其内。可惜现在有的仅存遗址,有的荡然无存。庆幸的是无锡市政府于2003年决定,经江苏省政府批准,恢复惠山祠堂景观,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惠山建祠始于唐朝,时兴于明清时期。惠学士祠能够建在惠山,是元佑裔孙怀着一片孝心努力的结果。元佑是主战派,宋室定都杭州后,因不满主暗臣奸的现实,隐居浙江湖州吴兴大全港。
死后儿子惠善迁居江苏苏州长洲(今吴县)阳山,将其葬于苏州震泽东堵城。
他的节慨事迹,正史不载,默默无闻。清康熙年间19世孙费县知县惠润将其在宋室南迁中的功绩写成奏章,呈请在惠山建祠官祭。康熙皇帝于康熙二十年以崇德报功,褒隆先哲,批准国家设所祀典。当时惠山建祠进入鼎盛时期,谁家能在古镇这一弹丸之处,争得一席之地,营建宗祠,这是家族非常荣耀的一件事。因而竞争非常激烈,尽管康熙大帝批准,要建到一个理想的地方,并非易事,无锡裔孙们经过不懈的努力,最终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在惠山建起了惠学士专祠,由裔孙们看护维护。从此春秋两季,当地政府官员隆重祭奠,各支派代表参加。
到清末、民国年间,由无锡大宗族长主持祭奠。
惠学士祠遗址现在无存,但在民国年间惠仰泉主修的《惠氏宗谱》中有较详细的记载。
祠址在今下河塘地段,占地面积不大。宗祠基地细号为:迓字1249号平田二分九厘五毫;又1252号平田四分一厘(咸丰五年公置五厘亦并在内);又1254号平田六分六厘五毫。总共一亩三分七厘。宗祠四址也有记载:南址洞阳顾公祠,东址街,又东址长寿庵;北址周姓坑潭,又后北址詹节妇祠基;西址杨宗祠墙基。
惠山祠堂没有像外地某些古老祠堂那种占地广阔、高大宏伟的建筑,因地形与用地的限制,大多数是砖木结构,单檐硬山式,粉墙黛瓦灰调子江南传统民居式建筑。惠学士祠也不例外,像简单的民居小院。家谱上简略记载:为堂,为室,为庑,为门。榜正设公位,配以公裔孙明给谏讳世扬。左庑供奉历代各支有功于祠的先祖神位,到民国年间增至81位,其中有惠周惕、惠士奇的神位。祠内还挂有乾隆御书与和亲王题写的楹联以及清代名流题写的匾额,为庄严肃穆的氛围,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山东日照三庄惠氏先祠当今荡然无存,只保留一块“惠氏先祠”匾,为清末翰林宫冯恕所题。传说原建筑宏伟,脊顶有二龙戏珠造形,东西两头都是一条奔腾的大龙,中间一颗圆球。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四方,各有三只棒棒狗,共12个,据说这是地位的象征。这样的建筑,经朝廷有关部门批准才能修建。
“经学之家”与“吴派”经学
经学,是训解、阐述儒家经典着作的学问。清代“吴派”经学,是江苏苏州吴县惠氏留给祖国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不少着作作为典籍收录在《四库全书》中。
在我国汉代出现了训解、阐述儒家经典着作的风气,亦称汉学。代表人物有东汉的贾逵、马融、许慎、郑玄等。宋时程颢、程颐、朱熹在汉学的基础上创造了理学,成为宋以后的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主导思想。
明中后期理学空谈心性,对儒家经典作主观主义的解释,使经学有伪,有迂,有曲,有俗,有杂,引起一些学人的厌恶。清初一些学人总结明亡的原因,认为是理学抛开儒家忧时济世的传统,空谈心、性、气、理的结果。顾炎武、黄宗羲等提倡汉学和史学,主张经学从理学中分离出来,从小学(指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入手,以求名物训诂的真义;主张“六经皆史”。自晚明起,我国经历了第一次“西学东渐”,西方实证科学精神传入中国,与中国固有的求实学风相结合,开始在学术界产生良好作用。此外,也与当时朝廷为转移反清视线,提倡研究古文献有一定的关系,于是兴起了求证求实的考据之风。清代汉学倡导者是顾炎武,奠定基调的是惠栋。到了乾嘉年间达到极盛。
清代汉学家们通过校勘、辨伪、辑佚、注疏、考订史实等手段,对古代典籍做了去伪存真、正本清源的工作,使许多面目全非、久已佚失、真伪混杂的文献,基本恢复了本来面目,一些晦涩深奥、不堪卒读的典籍,经过清人的校勘、注释,大体可供阅读研究。
清代经学形成吴、皖两派。吴派经学的领军人物是惠周惕、惠士奇、惠栋以及门徒钱大昕、王鸣盛等。惠栋成就最大,雅号“惠九经”。经学,是惠栋的家学,四代传经。曾祖父惠有声,居住在江苏吴县东渚村,明末监生,以“九经”在乡间授徒,是考据学的先驱。祖父惠周惕,幼承家学,通群经章句。稍长,受业于汪尧峰,引为入室弟子。既冠,户十年读,乃成通儒。
“康熙三十年,成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后任密云县知县。着有《易传》2卷,《诗说》2卷,《春秋问》3卷,《三礼问》6卷。而诗说尤解人颐。博而不芜,辨而不诡于正,为吴派经学导源人。父亲惠士奇,康雍年间经学家、哲人与诗人。康熙四十八年进士,馆选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授编修。
后任广东学正6年,大倡经学,收效显着,粤地学风大变,人才济济。高才生”苏珥、罗天尺、何梦瑶、陈海六“被称为”惠门四子。“平生着有《易说》6卷、《礼说》14卷、《春秋说》15卷、《交食举隅》2卷、《琴笛理数考》4卷、《人海集》4卷、《时术录》1卷,诗集有《红豆斋小草》、《咏史乐府》、《南中集》、《采莼集》、《归耕集》各一卷,可谓洋洋大观。
惠士奇生有6子,惠栋为次子,最能传承家学,他继承了祖父周惕、父亲士奇的治经特点,主张尊崇汉儒。惠栋的朋友和弟子如沈彤、江声、余萧客、王鸣盛、钱大昕、钱大昭、汪中、江藩诸学者,又都恪守尊崇汉儒的治经宗旨,因他们皆为江苏吴地人,故被称为”吴派“经学。如此,吴派”经学经过惠周惕开山创始,惠士奇深化传承,在惠栋身上形成学派体系,惠氏祖孙三代共同开创了吴派经学,为文化史增添了一道动人的风景。惠栋,自幼笃志向学,家多藏书,日夜讲诵。于经史、诸子、稗官、野乘及七经瑟纬之学,靡不津逮。学识渊博,着作颇丰。儒家经典许多古字古音古义,非经师不能辨,他作《九经古义》22卷,诸经熟洽贯串,对经中古字古音古义专作训解。
惠栋尤精于《易》,撰《易汉学》22卷,追考汉儒易学,掇拾绪论,使学者得窥其门径;撰《周易述》40卷,论述《周易》本经,以荀爽、虞翻为主,而参以郑康成、宋咸、干宝之说,约其旨为注,演其说为疏。他还撰《古文尚书考》2卷,辨郑康成所传之24篇为孔壁真古文,东晋晚出之25篇为伪。又撰《后汉书补注》24卷、《王士祯精华录训纂》24卷。还着有《九曜斋笔记》、《松崖笔记》、《松崖文抄》及《诸史荟最》、《竹南漫录》等书。钱大昕称:“惠氏世守古学,而栋所得尤精;拟诸前儒,当在何休、服虔之间,马融、赵岐辈不及也。”
吴派经学的特点是:1.尊崇汉儒,求古、求真、求实。对于这点,清代后期学者褒贬不一。梁启超讥讽为“凡古必真”、凡汉皆好。“惠氏祖孙认为汉儒近古,其言必有所本,去古非远,最为迫近原典文献,具有权威性。南京大学李开教授认为,惠栋的”求汉、信汉的目的是求真、求实,“他进一步解释道:据我们研究,惠栋还不是那么唯汉是信,倒是有多处着实批评汉儒的。求真、求实之风崛起于七百年凿空之后,委实是思想方法上的一场解放与革命,在这场解放中惠栋是举旗的。思想方法的求真求实,固然与复古之途的本身蕴含的方法内容有关,另一个层面,与西学的实验论、实证论也是密切相关的,不能因为面貌是中国的传统、古学,就否认其中蕴含的方法与西学求真求实的方法,有相通之处。”2.强调事实说话。一字一句,具有渊源,引据确实,不作空言。
3.字句考证与通论纵观相结合,或文字考释与背景意义相结合是吴派经学的又一特色。惠栋等没有停留在字义、句义的考释上,还注意文化背景、时代背景、思想内容意义画龙点睛式的简论。不仅内涵丰富,时有新意。现代史学家钱穆认为“吴学较徽学更有大气度”,他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写道:故以徽学与吴学较,则吴学实为急进,为趋新,先走一步,带有革命气度,而徽学……并不如吴学高瞻远瞩。4.考据中运用形式逻辑偏重于归纳法。如惠栋在讨论《尧典》分篇时,主要通过提供大量的证据而归纳出《尚书》本无舜典的结论。
清代经学不管是吴派还是皖派,各具特色,对儒家经典有清理总结之功,而对近代学术研究有奠基作用。他们具有的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怀疑否定的批判精神、敢于超越前人的创造精神,对于我们今天学术研究有着现实意义。
(附:据清光绪二十六年徐傅编着的《光福志》载:东渚惠氏四世传经,殁后犹动人凭吊。祖墓俱近东渚镇,惠有声墓在乌龙山扇子坞,周惕士奇父子墓在西渚村种德桥南,惟徵君栋墓别在光福倪家巷。近年苏城寓公李根源、绅士徐英培偕其后裔往访致祭,并议请建专祠,为时事所阻未遂,经学大师之名重海内有由也。)
古寺踪迹
有玉佛王国之称的南岩古寺,坐落在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南溪镇登峰村飞凤岭北麓。据揭阳市税务局吴智鹏先生研究,惠士奇任广东学政6年,政绩卓着,深得士子的爱戴,但也遭到小人的陷害,产生了消极避世思想,因而利用巡视学风之便,云游广东,寻所隐居。至南岩古寺,夜宿寺内,与住持洽谈甚欢。见其地山势奇特,毓秀钟灵,便将随身携带的红豆种下为卜,如隔天红豆吐芽,择日在此隐居。果然如愿。雍正年间,惠士奇被削除官职后,就隐居南岩古寺,留下千古传奇。现将他撰写的《南岩古寺》一书中有关惠士奇的遗迹摘编于后。
惠宗师牌位
在南岩寺主殿的一侧,设有惠士奇宗师牌位,道出了人们对惠先生的尊崇。惠士奇隐居南岩期间,仍然设馆讲学,培养人才。有关他的事迹,在民间代代相传。16弟子省试中举的故事最为动人。传说普宁几位秀才正月游山,发现南岩古寺大门春联内容高雅、书法高超,非常钦佩,便询问出自何人之手,几番周折,终于发现惠士奇先生隐居寺内,秀才们欣喜不已,随即跪地恳求惠先生收为弟子。因其诚恳,惠士奇答应了他们的要求,随后为他们开讲儒学,传授为文之道。有道是名师出高徒,在隐居的几年里,先后培养了16位弟子考中举人。离开古寺后,乡民于南岩古寺设立惠士奇宗师牌位,供奉至今。附近村民皆尊称他为“惠宗师”。
康熙皇帝圣旨牌
传说康熙六十年,惠士奇有了避世思想,以广东学政身份居住在南岩古寺,康熙皇帝得知后下了一道圣旨,召其回京。这道圣旨就留在寺内,后来住持将圣旨制作成匾牌悬挂在大雄宝殿栋梁左前侧作为纪念,一直挂了200多年,解放后普宁土改期间流失民间,至今下落不明。
红豆树与五福柿
惠士奇幼时,父亲惠周惕从东渚村迁居苏州城东南冷香溪之北。不远处便是东禅寺,寺院里有红豆树,相传为白鸰禅师所种,老而枯萎,新主人来临,似惹得老禅师显圣,竟使得红豆树复发新枝。士奇父惠周惕对红豆树非常宠爱,就移一枝植在自家房前,长得郁然,从此住地称红豆斋,自号红豆主人。僧人睿目存为周惕绘“红豆新居图”,以示“红豆新得知己,雅主采撷红豆”。周惕诗兴大发,自题五绝句,又赋红豆诗十首。枯树新枝作为奇闻在苏州传扬,吸引着四方名士,过吴门者毕停舟往访红豆斋,总希望目赌红豆风采和周惕雅兴。对红豆素有交契的骚人墨客,和周惕红豆诗者达200多人,红豆斋成了苏州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惠士奇对这棵红豆树也非常珍爱,时咏之于着述,出游常随身携带一些红豆,有时也用于占卜。学界称他为“红豆先生”,尊称周惕为“老红豆先生”,称他儿子惠栋为“小红豆先生”。惠家与红豆结缘,在文化史上传为佳话。
惠士奇在南岩寺隐居时亲手栽种红豆树,有一株经历两百多年的风雨沧桑,长得高大盈抱。不幸的是在1969年的“7.28”强台风中倒下了。前几年村民们又原地种下红豆子,生根发芽,现在长得一米多高,寄托着对宗师的情思,视之为文脉传承象征。
由于人们对惠士奇的崇敬,便给予红豆树富于神秘的色彩,认为红豆有灵异,随身佩戴,可呈吉祥。因而这一带的人们有着采摘收藏随身携带红豆的习俗。
五福柿,学名北京柿,俗称山柿。康熙六十年惠士奇先生亲手植于寺中。据广东省农科所人员介绍,此种柿树原生于北京,为珍稀树种,目前全国仅有两棵,北京、南岩古寺各一棵,北京那一棵不开花。这棵柿果有五边角,果肉呈金黄色,带丝状,酸甜溢香,如同仙果。1958年大炼钢铁期间,五福柿险遭破坏,至今树身仍留有斧痕。2004年初,南岩古寺拓建重修工程开始,柿树开花,至初夏,满树结果繁密如星。村民惊异,五福柿从未有此盛果。众人议论纷纭,以为机缘巧合,瑞兆显现。
宗师墨宝
惠士奇先生对南岩寺非常赞赏,挥笔题写了“岭南禅宗”四字,苍劲有力。僧人制作成牌匾,悬挂在主殿屋檐下。村中有一文人,对这四字非常喜爱,经常临摹。上世纪50年代这块匾丢失。现匾就是那位文人仿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