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轮到乞丐冷笑了,他解释说:“这只破碗是一个填不满的穷坑,它的名字叫做欲望。因为这个欲望,你我其实都是乞丐。”
高高在上的魏王,居然被一个乞丐引以为同类。原来,乞丐也有三六九等之分,下等的乞丐要饭,中等的乞丐要钱,上等的乞丐要权。虽然占有的财富和社会地位不一样,但欲望的状态却是如此惊人地相似。
欲望是不可能被满足的。每当你赚到一笔钱,你都只有很短暂时间的满足。当那段时间过去,你就会再次陷入无尽的空虚。然后,你就只能继续追求下一次的满足。欲望就是这样一个魔鬼,它让你用各种不同的乞讨方式去占有。任何乞讨方式,无论是赌博、欺骗、哀求以及任何形式的巧取豪夺。
有个老魔鬼看到人们的生活过得太幸福了,他说:“我们要去扰乱一下,要不然魔鬼就不存在了。”
他先派了一个小魔鬼去扰乱一个农夫。因为他看到那农夫每天辛勤地工作,可是所得却少得可怜,但他还是那么的快乐,非常知足。
小魔鬼就想:“要怎样才能把农夫变坏呢?”他就把农夫的田地变得很硬,让农夫而难而退。那农夫对着田地敲打半天,做得好辛苦,但他只是休息了一下,还是继续敲,没有一点抱怨。小魔鬼看到计策失败,只好摸摸鼻子回去了。
老魔鬼又派第二个去。第二个小魔鬼想,既然让他更加辛苦也没有用,那就拿走他所拥有的所有东西吧!那小魔鬼就把他午餐的馒头和水偷走。他想,农夫做得那么辛苦,又饿又累,却连馒头和水都不见了,这一下子他一定会暴跳如雷!
农夫又渴又饿地倒在树下休息,想不到馒头和水都不见了!可他还是自言自语道:“不晓得是哪个可怜的人比我更需要那块馒头和水?如果这些东西能让他温饱的话那就好了。”小魔鬼只好又弃甲而逃了。
老魔鬼感到奇怪,难道没有任何办法能使这农夫变坏?这时第三个小魔鬼对老魔鬼说:“我有办法一定能把他变坏。”
小魔鬼先去跟农夫做朋友,农夫很高兴地和他做了朋友。因为魔鬼有预知的能力,他就告知农夫,明年会有干旱,教农夫把稻种在湿地上,农夫便照做。结果第二年别人没有收成,只有农夫的收成满坑满谷,他就因此而富裕起来了。
小魔鬼又每年都对农夫说当年适合种什么、三年下来,这农夫就变得非常富有了。他又教农夫把米拿去酿酒贩卖,赚取更多的钱。慢慢地,农夫开始不工作了,靠着贩卖的方式,就能获得大量金钱。
有一天,老魔鬼来了,小魔鬼就告诉老魔鬼说:“你看!我现在要展现我的成果。这农夫现在已经有猪的血液了。”只见农夫办了个晚宴,所有富有的人都来参加。喝最好的酒,吃最精美的餐点,还有好多的仆人侍候。他们非常散漫地吃喝,衣裳零乱,醉得不省人事,开始变得像猪一样痴呆愚蠢。
“你还会看到他身上有着狼的血液。”小魔鬼又说,这时,一个仆人端着葡萄酒出来,不小心跌了一跤。农夫就开始骂他:“你做事这么不小心!”“哎!主人,我们到现在都没有吃饭,饿得浑身无力。”“事情没有做完,你们怎么可以吃饭!”农夫恶狠狠地说。
老魔鬼见了,高兴地对小魔鬼说:“你太了不起了!你是怎么做到的?”
小魔鬼说:“我只不过是让他拥有比他需要的更多而已,这样就可以引发他人性中的贪婪。”
究竟是什么让一个人变坏,产生恶念?说到根本就是贪婪和无止境的欲望。贪婪和无止境的欲望是让人变坏,产生恶念的根本原因,它是一道永远都填不平的沟壑,唯一应对的方法就是克制你的欲望,把你的欲望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追求欲望并不难,难得是懂得放弃一半的欲望。只有能节制那属于贪婪一半的欲望,才能在幸福的路上不如歧途。
所以,我们在努力追求梦想时,不要让人性的弱点靠近自己,不要忘了自己最初的本心。
超脱私欲,保持一颗朴素的心
很多人因为私欲,放弃了自己心中真正的梦想,甚至放弃了自己做人的原则,最终他们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名利,却迷失了自我,他们虽然拥有了名利,却过得根本就不快乐不自由。
美酒饮到微醉后。意思是,再美好的东西都不可尽饮,须得留一半才有幸福。
在人生的路上,我们不可能摆脱世俗的纷争和烦扰,但我们可以尽量远离。在这个世间,有太多的人,一头扎进名利的路上而不能自拔,卷入世俗的纷争和烦扰,并且以此为乐。某些人在名利的路上,在世俗的纷争中,不惜抛去亲情,抛去爱情,抛去人性中本应坚守的诸如良善、友爱、公平、正义等美好的情怀,有的甚至拼掉健康和生命却始终无法回头,这其中,有些人成功了,有些人失败了,有些人因得到一点蝇头小利而得意洋洋,耻笑他人,有些人因失去一点蝇头小利而哭天跄地,失去自我。
古代有一个国王,刚刚登基,外族都不臣服,经常犯边滋扰。于是国王就召开会议,决定用武力使四夷臣服,进而安定边疆。
国王做好了决定就颁布诏书,民间要是有肯为国出力者,皆有重赏。不出十天有三个年轻人应召而来。高个子的叫若木,善骑术;矮个子的叫宾蒂,善射术;中等个的叫天定,善于谋略。国王择日让他们三个带领大军开赴边疆了。
日子不多,边疆的喜讯不断传来,三个年轻人屡建奇功。一个月以后,边疆得到了安宁,四夷全都宾服。得胜之师回到都城,国王要给将士论功行赏。
国王对三个年轻人说:“有什么要求尽管说!”
若木说:“我要做大将军,为陛下镇守边关!”
宾蒂说:“我要做尚书,替陛下分担国事!”
天定却说:“我一不当官,二不领兵,三不要钱。我只希望陛下能赐我一群牛羊和一块牧场!”
国王很惊诧,不过一一满足了三个年轻人的要求。
过了若干年,天定正在牧场上吹着笛子,欢快的牧羊的时候,消息传来,若木和宾蒂因为权势熏天,遭到了皇帝的猜忌,全都入狱了。
很多时候,人的欲望过强就变成了贪欲。我们的情绪很容易被这种贪欲左右。在不知足的状态下,钱多了还想再要,官做到还想更大,房子宽了还想更宽,出了名还想更有名……于是,对自我生存状态的否定及盲目攀比的虚荣阻断了快乐的根源。
这时候,我们便需要“半”的人生智慧。人生在世,所需要物质的不过些许——一间能遮风雨的房子,几件能暖身体的衣服,三餐果腹的热饭。既然如此,就剪除我们不需要的那一半的欲望,把心从欲望中解脱出来,留给知足,留给快乐。
在人生的路上要努力致力于远大。志向要高远,目光要长远,不拘泥于世俗纷扰,不拘泥于雕虫小技,不拘泥于蝇头小利。致远,同样离不开坚守正道,离不开友爱他人,奉献社会,如果我们的致远是用来致力于让自己私利和私欲走得更远,得到更多,那我们很可能会走不了多远就跌入自己设置的人生陷阱中。如果我们做到了有意义的宁静,正确的致远,那此刻宁静与致远也就浑然天成了。
在人生的道路上,努力超脱名利,努力超脱世俗,努力做一个明白的人,做一个志向高远的人,做一个有高尚情操的人,做一个不仅仅有利于自己,还要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人,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坚守正道,坚走正途。淡泊名利就是对生活不挑剔,不苛求、不怨恨,于名利的沉浮与得失中,保持自己朴素的生存方式和平宁的生活习惯。
而淡泊名利的操守,只有历经磨炼,才能到达心境平和、宁静虚空。《菜根谭·应酬篇》说:“淡泊之守,须从浓艳场中试来;镇定之操,还向纷纭境上勘过。不然操持未定,应用未圆,恐一临机登坛而上品禅师又成一下品俗士矣。”来到手中的欣欣然接受;从手中溜走的,怡怡然放手。淡泊名利,是一个人完满的内心修养,是一个人高远的精神境界,是一种甘于奉献的灵魂陈述。
得到的多不如失去的少
人生的一半是得,另一半是失。人们常常叹不得,悲失去。却很少去看自己已获得的一半,和未失去的一半。
从前有一个乞丐,他经常自言自语地说:“我真想发财呀!如果我发了财,我要让所有的乞丐都有房子住,吃饱穿暖,我决不做吝啬鬼……”
就这样一遍遍地祈祷,终于有一天,一个神仙找到了他。神仙对他说道:“我听到你的祈祷了,你就要发财了,我这就给你一个有魔力的钱袋。这钱袋里永远有一枚金币,是拿不完的。但是,在你觉得够了的时候,就必须把钱袋扔掉,才可以开始使用那些金币。”说完,神仙就不见了。
这个乞丐惊讶地揉了揉眼睛,以为自己是做梦。不过,他发现自己的身边真的出现了一个钱袋,里面装着一枚金币!乞丐把那枚金币拿出来,里面又有了一枚。于是,乞丐不断地往外拿金币,他一直拿了整整一个晚上,金币已有一大堆了。看着这些钱,这个乞丐想:这些钱已经够我用一辈子了。
第二天一早,他拿着这些钱,准备到街上买面包吃。但是,在他花钱以前,必须扔掉那个钱袋。他舍不得扔掉那件宝贝,他又继续从钱袋里往外拿钱。每次当他想把钱袋扔掉的时候,他就总觉得钱还不够多。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他的金币越来越多,多到可以买下一个国家。可是,他总是对自己说:“还是等钱再多一些才好。”于是,他不吃不喝拼命地拿钱,金币已经快堆满一屋子了,但他却变得又瘦又弱,脸色蜡黄。他虚弱地说:“我不能把钱袋扔掉,金币还在源源不断地出来啊!
没过多久,因为水米未进的缘故,这个已经成了大富翁的乞丐,看起来却非常虚弱。但即便如此,但他还是在用颤抖的手往外掏金币。最后,由于又累又饿,他死在成堆的金币里。
乞丐拿金币的过程,正是“得”与“失”的过程,如果说一开始,乞丐拿到的金币和他的生命是均衡状态,随着时间流逝,乞丐每拿一次金币,就损失了一点生命力,死到临头,都没有摆脱欲望与贪念的缠绕,最终不仅没有得到想要的金子,还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人们容易将“得”与“失”这两个概念分开来看,认为成功的人生就是得到的越多越好,失去的越少越好。但是,一个人得到一些东西的同时,必然意味着另一些的失去。在看待得与失的时候,不能将二者割裂,只能以同一标准,比较“得到的多”还是“失去的多”。
要求太多的人,往往落得可悲的下场,得与失之间,有一个平衡点,获得成功的人,很好地把握了它们之间的均衡,这些人失去一部分时间和精力,获得了事业上的进步,当得失处于平衡状态,他们有时间兼顾家人,兼顾朋友,兼顾爱好,还有健康的身体,开朗的心情。
得失各半,便珍惜已得到和为失去的,只有这些,才是自己真正拥有的那一半。
另一些处于得失严重失衡状态,他们太过执著于得到某一样东西,例如,一个工作狂只知道工作,当“得到”和“失去”超过均衡点,问题接踵而来,首先他的身体会出现告急信号,他身边的亲友长期被他疏忽,也开始心存不满,在这种情况下,他的心情越来越差,至于当做生活情趣的爱好,那是他从来没注意过、也根本顾不得的东西。这样看来,他失去的多,还是得到的多?“得”与“失”之间的尺度的尺度是什么?很简单——得到的一半多,不如失去的一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