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掉贫穷享受富贵,似乎是很多人奋斗的动力;得到理解受人尊敬,也似乎是很多人在精神层面的最高追求。然而实际上,富贵未必能满足我们追求幸福与快乐的愿望,别人的尊崇也未必能让我们真的安足。真正的超脱是安于现世,认同天意,接受偶然。
古人说“人生在世,名利财物,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如果我们抱着不知足的心态去对待生活,即使时时刻刻永不停息、永无止境地去追求财富,永远也都不会有幸福和快乐的时候。要想半世享荣华,先要耐得住贫,安贫才能乐道。
吃得菜根苦,万事皆不难
衣食无忧锦衣玉食的生活人人都想要,然而家境出身却无法选择。含金钥匙出生的人毕竟少之又少,这个社会中一大半的人都在普通家庭中出生成长,做一份普通工作,辛苦养活自己和家人。
而普通收入的另一半,是现代都市五光十色的诱惑,是LV、爱马仕、Burberry一个包一条围巾就上万元的奢侈,是一平方米上万元居高不下的房价,是网上富二代、官二代的攀比炫富。正所谓人不患寡而患不均。在这样的对比之下,便产生了心理上的落差,自己的生活倏然成了贫穷和廉价的代表,几十年前中国人所希冀的“老婆孩子热炕头”这样温饱生活就变成了贫贱,而存在上那点少得可怜的钱也就不再是梦想的堆砌而变成冰凉的现实。
就在这样的气氛中,经济的压力沉重地落在了每一个普通收入的劳苦大众头上。
的确,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温饱已不再是问题。然而多少人又面临着这样新的现实问题:要结婚,却付不出房钱——哪怕首付;看着别人家的孩子出国留学,自己却连孩子的外教课都付不起;自己的同事一个个买了车,自己却还每天挤公交地铁。人们就在这样的困境之中,感受着温饱之后新的贫苦。
绝对公平的世界并不存在,现实总是由两半不同的人构成,相对富足的一半和相对贫穷的一半。而在这样不平均的现实世界里,上天的公平却体现在,富足的人总有一半的机会沦为穷人,而贫穷的人也有一半机会步上青云。
现实生活中,有人受不了贫苦,为了致富而走了所谓的“捷径”,于是有了贪污的官员,黑心的商贩,行骗的企业,而它们的结果,无一例外地是陷入犯罪的泥潭。中国有句古话,叫“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穷人尤其容易受这种观念的影响。穷人想发财,又没有赚钱的途径,就常常把希望寄托在发一笔横财上。因为穷人的弱势地位,因为穷人的无助甚至绝望,为了横财,穷人很容易走火入魔,把那些暴富的事当做正当生意。
贫穷是致命的,贫穷可以让人疯狂。可问题是,疯狂不能解决问题。如果不能堂堂正正赚钱,赚来的钱也是不长久的。歪门邪道的生意看起来发得快,但来得快去得也快,歪生意通常要靠特定的环境和渠道,依赖性很强,一旦某个环节失灵,没有后续财源,赚来的钱又很快挥霍掉,最后还是从终点回到起点。只有经受得住贫苦生活的考验的那一半人,才能抓住机会,创造出后半生的成功富贵。
霍华德·舒尔茨诞生于纽约的贫民区布鲁科林区,家里破烂的房子墙上甚至有子弹留下的弹洞。他的父亲先后做过30分蓝领工作,然而最后还是永久失业。更糟糕的是,在舒尔茨7岁那年,父亲因事故受了重伤,既无保险又没有赔偿,养家的任务就落在了妻子和三个孩子身上。
舒尔茨的童年没有玩乐的记忆,他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用来打工。送报纸、刷盘子、擦皮鞋。即使这样,一家人还常常为了一顿饭东凑西借。
舒尔茨再也受不了这样贫穷的生活,12岁的时候,他看看着别的绅士坐在街边悠闲地喝着咖啡,心里想着受伤在床的父亲已经多少年都没有享受过一杯热咖啡了。于是他一横心,便偷了一罐咖啡回家。
舒尔茨没想到的是,父亲竟为此大发雷霆,将他暴打一顿。舒尔茨觉得受了委屈,从此拒绝和父亲说话。而另一方面,舒尔茨也不再试图通过偷窃或其他不正当手段改变自己的生活,而是一方面正视贫困生活的现实,一方面更努力和认真地工作着。
几十年后舒尔茨的父亲去世,当舒尔茨整理遗物时,意外地发现了自己几十年前偷给他的那个咖啡桶。这是舒尔茨才明白,父亲对自己发怒不是因为不理解自己对他的爱,而是怕自己受不了贫困的生活丧失了志气,甚至走上歧路。
很多年后舒尔茨用多年打工积攒下的钱在西雅图派克市场门口开了一家咖啡店,这家咖啡店名为“星巴克”,是如今世界最大的咖啡连锁店。而曾经贫穷的舒尔茨早就成为了成功和富有的商人。
如果没有父亲的惩罚,也许舒尔茨只不过是成为贫民窟中因不堪忍受贫穷生活而诞生的诸多窃贼、毒贩之一。是父亲的惩戒,让他重又安下心来,脚踏实地地正视贫穷的生活,以吃苦耐劳的精神一点点改变自己的命运,正是因为吃得了这样的苦,才最终得以安享后半生的荣华。
吃得菜根苦,万事皆不难。贫苦是成功的试金石,只有受到了贫贱之苦,守得住平和之心,才能在苦中涅盘成凤。
人们常说“人穷志不穷”。一个人的生活,外在物质和内在品德志气各占一半,又岂能因为没有外在的一半而将内心的美好也抛却了?钱财终究是身外之物,虽然可以带了生活一时的富足,却终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们有怎可因为囊中羞涩,就没有办法承受诱惑,就永远让自己生活在自卑之中,就永远让人看低自己吗?
春秋战国时期,吴国的公子季礼外出漫游,一次,他看到路中间掉着一串钱。季礼想捡起来,有觉得自己这种贵公子做这样的举动有失颜面。这时一个砍柴的人路过,季礼见那人在这初夏时节还穿着冬天的皮袄,心想他一定很穷,四季只有这么一件衣服,于是便大声喊那人让他过来捡钱。
谁知道那打柴人听到季礼的话却十分生气。他呵斥季礼到:“你是什么人,凭什么看不起人?我既然能在夏天穿着皮袄去打柴,难道会是贪财之人吗?”季礼赶忙道歉,恭敬地请问打柴人尊姓大名。那打柴人轻蔑地说:“你见识短浅,只看人表面,又盛气凌人,我为什么要告诉你我的名字呢?”说完打柴人头也不回地走了。
对此,季礼一直羞愧不已。
孔子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诗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人林逋结庐孤山,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见鹤必棹舟归来,与高僧诗友相往还,乐在其中。
人们常常会认为只要有了钱就能够幸福快乐,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外物只是人生的一半。而人生另一半的有些东西是不能靠金钱来衡量的。人的贪欲是无限的,过去人们曾追求温饱,如今温饱达到,人们却并未摆脱贫困的苦恼。而富不过三代,即使那些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也无法保证人生的后半段还能和前半段一样富足。人生在世,若能够忍受一时之穷苦,以生命的智慧和勇气来面对生活。工作,不在命运面前屈服,经过不懈的努力来获得最终的成功。
吃得菜根苦。在我们的生活中,只有能够耐得住贫苦的人,才能从泥泞的起点一路走到坦途,才能最终安享半世富贵。
补上贫穷这一课
随着科技的发展,物质的富足,几十年前困扰人们的温饱问题如今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已不再存在,而几十年前想都不敢去想的手机、汽车、电脑、彩电一样一样地进驻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饥寒交迫的苦、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苦对于现代都市人来说已经很遥远了。然而今天的我们较之过去十分更幸福了?答案却也未必。
我们又沉浸在了新的苦恼里,因为房子不够大,因为车不够好,因为钱不够花。我们依然生活在新的贫苦情绪里,期望着更多的财。
反倒是祖父母们,走过曾经物资贫乏,衣食匮缺的年代,对待现代的一切,常怀有感激之情,珍惜之意。
《荀子》中讲:“欲虽不可去,却可节也。欲所不可尽,可以近尽也。”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不管已经拥有了多少财富,也总还会生出对于更多财富的欲望;不论已拥有了多大权力,也不会会断绝对更大权力的欲望。但这欲望虽然不可能去除,却可以节制。而在节制和管理欲望上,贫穷无疑是最有力、最直接的一课。
因为曾用一半的人生体会过颠沛流离的日子,所以当安居乐业的梦想成真时,才懂得用后半生来感激地度过;因为曾用一半的人生体会过食不果腹的日子,所以当衣食无忧的日子到来后,才懂得用后半生来满足地体味;因为曾用一半的人生体会过贫穷苦难的日子,所以当富足安逸的生活到来后,才懂得用后半生来珍惜地对待。
贫困,并不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必修课。我们常常羡慕着那些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可是我们何曾想到,因为缺乏贫困这门人生课程,任锦衣玉食,在他们来说也不过是日日看厌的无聊玩意。而一个工薪阶层辛苦几年终于买到人生中第一辆车时的喜悦,他们永远都难无法体会。
穷人的日子,虽然房子不大,但也能遮风挡雨;虽然收入不高,但也足够日常花销;虽然未曾尝过玉盘珍馐,但也可以给自己和家人做一桌可口的饭菜。就是这样半生平凡的生活,才使得积聚之后的财富有了惊喜和幸福的意义。
马克·吐温曾写过这样一则故事:
王子爱德华坐拥天下,却觉得生活十分乏味,每天虽然住在富丽堂皇的宫殿、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却十分厌恶这一切。对他来说,宫殿就是一个大牢笼,而昂贵的衣服和美味的食物就像空气和泥土一样普通而不值得感激。
而乞丐汤姆拥有和王子爱德华一模一样的外表,却过着贫苦不堪的生活,食不果腹衣不遮体,还要忍受着父亲的虐待。对汤姆来说,爱德华的生活就像是梦境一样美好。
一个偶然的机会,爱德华和汤姆相遇了,彼此羡慕着对方生活的人交换了衣服,假扮成对方。
当上王子的汤姆一方面生活在害怕被人揭穿的惊恐中,同时却以无比的惊讶和赞叹审视着爱德华的生活,对王室中人见怪不怪不屑一顾的东西——从食物到衣服再到服侍的下人都充满了激情。而爱德华在经历了百姓的种种辛苦之后,重新当回王子,这才体会到自己富贵生活的来之不易。从此一方面更加体恤百姓疾苦,另一方面也对自己原本奢侈的生活进行了反思,对财富珍惜了起来。
对于生于贫贱之家的汤姆,财富对于他来说不是与生俱来理所应当之物,因此,当财富到来时他便更会感受到幸福,也更加珍惜。而对于爱德华来说,没有尝过贫贱也就不知道富贵的好处,虽然早已过上了人人称羡的完美生活,却依然处处不满意。直到他和汤姆交换身份,补上了贫穷这一课,他才懂得了珍视财富。
古人说:“知足者常乐。”只有懂得知足的人,才能明白向生活妥协的意义,这样的人生无疑是快乐的。千万不要总想着得到更多,因为那些想要得到更多,不懂得知足的人,常常会陷入到悲观的境地中去,从而无法自拔。然而现实生活中,满足我们的日常需求并不难,难的恰恰就是一个知足。对于我们已拥有的财富,我们常常像故事中的爱德华一样视而不见,不懂珍惜,总要去追求还未到手的东西。就是在这样的追逐中,我们永远感不到满足,永远感不到幸福。
这样的时候,只有贫苦经历的衬托,只有曾经不足的记忆,才能衬托出如今财富的宝贵,才能让我们懂得感激,懂得珍惜。
某大学的课堂上,教授提出了一个奇怪的问题:“最明亮、最能触动人心的光是什么样的?”
大家马上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有人回答是像相机闪光灯那样瞬间炽烈的强光。教授笑着说:“虽然明亮,但不够让人心怀希望。”
有人回答是原子弹爆炸时候能把眼睛耀瞎的光。教授说:“虽然震撼,但也不能长久地触动人心。”
有人回答是像太阳那样明亮而热烈的光线。教授笑着不说话。
这时候一个曾经插过队的老知青站了起来,毫不迟疑地回答说:是独自在漆黑的田野小径里迷了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走到下一个村寨,六神无主的时候,远处亮起的豆大的油灯的灯光。
所有人都沉默了,静静思考着这为老知青的话。教授笑着,赞许地点了点头。
万家灯火中,一盏如豆的烛光谁也不会注意。而当这光芒出现在漆黑的天地之中,却可以燃起一个归人的全部希望。这就仿佛是苦难之后的财富,贫苦并不会使财富增值,却会使它更加可贵。
贫苦和财富,就像天鹅绒和钻石的关系,黑色的天鹅绒垫衬在钻石下面,它本身并不会使钻石更大、更纯净、更值钱,却能让人们更容易发现这颗钻石的存在,让人们更容易看到这颗钻石的光彩。
既然如此,那么贫苦之时何不就当自己正在上人生中重要的一课——就像《王子与贫儿》故事中爱德华补上的那一课。通过这一课,才可以在生活出现转机之后懂得体味幸福,懂得珍惜财富,才能在半生的艰辛贫苦之后,安享半生富贵带来的喜乐。
手里只有3美元的穷小孩
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习惯用可以量化的标准来作为唯一的衡量刻度,一件古物的诞生年代更胜于它流传过程中发生的故事;一餐美食的卡路里含量更胜过它的色香味是否俱全;而评价一个人时,我们也越来越习惯用他的收入,用他的经济条件来评判他的价值。
就是在这样的价值评判系统下,金钱的作用被无限夸大,而一个人其他的部分——品德、阅历、幸福感则被忽略不计。
然而一个人的价值却远远不止他所赚取的金钱一项。不肯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隐居世外,生活清贫,自给自足,毫无进项,却留下了无价的诗篇;隐居瓦尔登湖两年多的梭罗,离群索居,靠打猎和种植蔬果喂饱自己,却留下了充满人生哲思的著作《瓦尔登湖》;而现代的那些时代劳模们,从王进喜到李素丽,谁都没有赚到太多的金钱,却在自己平凡的人生,平凡的岗位中创造出了远远高于金钱的价值。
金钱不该是衡量人的唯一标志。金钱所能带来,只是外部物质条件的丰腴——而这只是一半的人生,另一半,心灵的丰盈满足,却是金钱所无法衡量的。
常常听到有刚刚入职的大学毕业生哀叹,自己寒窗十年,在象牙塔深造四年,却最终也不过是谋得一个普通职位,拿着三千五千的月薪,刚够自己勉强温饱。如此算来,只觉得自己多年辛苦学习的投入统统不值得,觉得自己的价值被贬低和否定。
然而事实是,你所拿到的金钱并不等于你自身的价值。十年寒窗所带来的,是坚毅刻苦的精神,是奋勇争先的上进心,是求知若渴的好学心,是吃得苦中苦的不屈不挠。这些品质也许不会化为金钱的直接回报,却会让我们面对人生道路未来的考验和艰险时拥有更多的筹码。而这些筹码虽不能换为金钱,却也是金钱所买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