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英国的牛奶配送系统是将牛奶送到顾客门口,但牛奶都没有盖子。于是当地的山雀和知更鸟都能毫不费力的在顾客开门收取牛奶前先享用牛奶。后来,厂商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加装了铝制的瓶盖,于是山雀和知更鸟都不能再享用这免费的午餐了。但是到了50年代初的时候,当地所,有的山雀(约100万只)居然都学会了刺穿铝制瓶盖,重新开始享用“免费早餐”,而知更鸟却只有少数学会,始终没有扩散到大多数。显而易见的,山雀经历组织学习的过程,借助个体创新,传送给整体成员,成功增加了族群对环境的适应力。但问题是,为什么山雀可以,知更鸟却不可以。生物学家研究发现,山雀在年幼时期,就已习惯和同类和平相处,甚至编队飞行。而知更鸟则是排他性较强的鸟类,势力范围内是不允许其他雄鸟进入的,同类之间基本上是以敌对的方式沟通。因此,虽然两者同属鸟类,但和谐相处的山雀,比起互相敌视的知更鸟,更能学习互助,进化程度更高。
因此,在一个群体之内,如果内部竞争过于激烈,成员之间就会相互敌视,彼此之间关系比较紧张,很难发展成为一个学习型的组织。因为学习型团队的学习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理解的学知识,只要每个员工可以自己很努力的学习就可以的,而是要提升创新的能力,学习使团队进步,而是通过彼此之间的知识共享,共同提高进步从而提升团队整体的创新能力,也就是像山雀那样可以由个体的创新,传送给整个组织,从而使整个团队获得创新的能力。有些企业的管理者误以为内部竞争越强越好,甚至刻意制造很强的竞争文化,自以为这是高明的管理手段,殊不知只是在带领企业步知更鸟的后尘!纵观国内外,一些著名企业的发展,无一离开“学习”二字。美国排名前25位的企业中,有80%的企业是按照“学习型组织”模式进行改造的。国内一些企业也通过创办“学习型企业”而给企业带来了勃勃生机。
联想集团创建于1984年,现已跻身为世界500强的企业,联想的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可忽视的一点是联想极富特色的组织学习实践。使得联想能顺应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组织结构、管理方式,从而健康的成长。早期,两项从与惠普的合作中学习市场运作、渠道建设与管理方法,这些对于联想成功跨越成长中的管理障碍大有裨益。现在,联想积极开展国际、国内技术合作,在每一次的合作中,联想都能吸收国际最先进的技术,学习国际性大公司在技术、产品开发以及组织管理等多方面的管理经验和科学方法,创造性的加以运用,从而带动自身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不断爆炸,知识快速更新,未来惟一持久的竞争优势,就是比对手学得更快、更多、更好。英国作家肖伯纳有一句名言:“两个人各自拿着一个苹果,互相交换,每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两个人各自拥有一个思想,互相交换,每个人就拥有两个思想。”如果团队中每个成员都能把自己掌握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思想拿出来和其他团队成员分享,集体的智慧势必大增,就会产生1+1>2的效果,团队的学习力就会大于个人的学习力,团队智商就会大大高于每个成员的智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