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之初我们往往会选择志同道合、诚实守信、德才兼备的人作为合伙人,因此,很多人在与合伙人相处中,一方面考虑双方情面的问题,一方面也处于对合伙人的信任,很多敏感而利益相关的问题都模糊处理了,常常处于暧昧不明的状态,事后出现纠纷才后悔不已。其实,亲兄弟也要明算账,大家坦诚以待,把敏感利益问题事先协商好,更有利于在以后的经营过程中相互配合与协调,各打各的小算盘,甚至对簿公堂的案例俯拾皆是。
王京文19岁从江西财经大学毕业后,就到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财务司工作,认识了厦大的苏启强。随后两人于1988年一起辞职下海,创办了“用友财务软件社”。当年两人从别人那借了5万元,买了一台长城0520DH,白天出去推销软件或做用户服务,晚上回来编程序。在两人的共同努力下,用友飞速发展,但到了1993年,两人在是否搞多元化的问题上产生了冲突。
面对用友这样具有巨大潜力的企业,两人分家的时候却出乎意料的和平。这主要得益于两人虽然在生活上是死党,彼此也非常信任,但在创业之初还是以产权明晰的个体工商户形式注册的,公司创办时就有明确的投资协议,规定了谁的股份是多少,以及准确的比例。更重要的是在创业之时,他们就明白总有一天他们会分开走,钱确实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信用。“用友是共同的成果,该是谁的就是谁的。”
在我们习惯了每一次企业创始人分手的腥风血雨之后,王京文和苏启强的平静应该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思考。创办企业之初,大家集中力量使企业能够正常运转起来,有着共同理想的人共患难是容易的,但是企业正常运转后,关于公司以后的发展方向,公司利益的分配,公司的日常管理等等,不同的合伙人也许就会产生不同的想法,其实这些是无关乎于人品道德的,但是同样会导致各种纠纷的产生。所以如果先小人后君子,大家一开始就算得更清楚一些,减少一些暧昧不明的地带,对于合伙人,对于企业的发展都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