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人生教诲
中国老一辈领导人张鼎臣的女儿张延忠把父亲为她书写的“礼貌待人,忠诚老实”八个大字作为人生的准则,时时作为自己的行动的规范。
有一次,延忠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以亲切的语气给大家讲解一首古诗,老师说:“这首诗结构严谨,寓意深刻,基调健康,具有人民性。”延忠听了有些诧异。她想,这古诗写的是才子佳人的事,有什么人民性?于是,她便在课堂上同老师争辩起来。她语言刻薄,言词滑稽,引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放学回家,延忠向家里人讲起了课堂“风波”,言语中仍流露出对老师的不服情绪。张鼎臣听了很不对劲,他把延忠叫到跟前,用严肃的口气说:“延忠,你太狂妄了。不准你用这种态度同老师讲话!”停了停,他又说:“你不要认为自己是检察长的女儿,就可以目中无人,就可以顶撞老师。有问题可以在课下和老师虚心交谈,绝不可以自以为是。老师为你们的成长付出了多少心血?你要向老师赔礼道歉。”
经过父亲的提醒,延忠很是愧疚,决心以后恪守父训,再也不无礼对人。她主动地找到老师向老师道歉,决心做一个懂礼貌的好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她尊重别人,礼貌待人,没有了以前的傲气,被学校评为“德育标兵”。她说,这些收获都来自于父亲与老师的教诲。
尊重体现了人性之美
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那么究竟什么是尊重呢?尊重就是对他人的理解和善待,包容与支持。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都需要与别人打交道,在这个时候,尊重和理解他人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孟子曾经说过:“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一个人在与别人的交往过程中,如果能很好地理解别人、尊重别人,那么他就一定会得到别人百倍的理解和尊重。
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应时时本着“设身处地”的想法,去理解别人、尊重别人、体贴别人,切不可恃才傲物,更不应该用恶言去嘲讽、羞辱别人。因为谩骂、嘲讽、羞辱是——把双刃剑,在漫骂别人的同时,实际上也是在贬低我们自己。
在生活中,任何一个人都应该学会尊重他人,用自己高尚的品德去感染人,用自己敦厚的心灵去善待人,而不是用自己的伶牙俐齿去伤害别人。
尊重自己,就是将自信、善良和宽厚播种在他人的心田。只有尊重别人,我们才有可能爱别人,才有可能帮助别人,才有可能和别人成为很好的朋友。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尊重别人,因为这不仅是一种待人接物的态度,还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它不仅能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还能增强人与人之间的友情,使我们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一个高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