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越国宫署遗址发现于1995年。发掘揭露了石构遗址的西南角,遗迹为斗形,初步探得遗址的面积约4200平方米。斜坡面用浅灰色砂岩石板铺砌,中部以河卵石平铺。坡面的石板上有直径约30厘米的刻字。
秦代造船遗址、南越国宫署遗址及南越文王墓都位于中国南部广东省的广州市。
秦代造船遗址位于一座东西长300米的土岗上,1975年进行了试掘,发现有3座造船台以及木料加工场的遗址。每座船台由两行平行的大木板组成滑道,其下以枕木承垫,滑板上筑有两两相对的木墩承架船体。木料加工场内发现有用以烤弯木料的“弯木地牛”,并出土了铁凿、铁锛、铁挣凿、木垂球等造船工具。
这座造船场建于秦始皇统一岭南时期,至西汉文、景年间(公元前179~前143年)废弃。说明2000多年前中国的造船技术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南越文王墓是西汉前期南越国第二代文王的陵墓。陵墓凿山为陵,深20米,面积约100平方米。平面呈“凸”字形,墓室共7间,顶部以大石板封盖。墓葬内出土有各类随葬品1000余件,其中以龙钮金印、玉角杯等最为珍贵,丝缕玉衣亦属首见。该墓是岭南地区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随葬品最为丰富的汉代墓葬。
南越国是前203年至前111年存在于岭南地区的汉朝境内的割据政权,国都位于番禺(今中国广州市内),疆域包括今天中国的广东、广西两省区的大部分地区等。南越国是岭南地区的第一个封建制国家,它的建立保证了秦末乱世岭南地区社会秩序的稳定。来源于秦朝中原地区的统治者南海郡尉赵佗,带来了中原先进的政治制度和生产技术,并推行“和辑百越”的政策,促进了汉族和南越国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融合,并使汉文化和汉字得以传入岭南地区,改变了岭南落后的文化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