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黑龙会与同盟会推波助澜,学生中的革命情绪极度高涨,高涨也就高涨了,清廷那边慈禧太后已经没几日活头了,顾不上理会这事儿,但日本政府却看不下去了。
遂有风声放出,说是日本文部省将加强对中国留日学生的管束。
中国留学生闻知大怒,登时火冒三丈,遂群起抗议。杨度身为留学生领袖,这时候是不能不说话的,于是他代表全体留学生,出马与清政府驻日公使杨枢交涉,最终逼迫日本文部省不得不发表声明,表示所谓对中留学生加强管束云云,纯属子虚乌有……
杨度回来,正自得意洋洋的接受8000名留学生的祝贺,突然之间飞来横祸——那缺德的日本文部省,等把傻瓜杨度哄出门之后,就立即公布了《关于清国人入学之公私立学校之规程》。
杨度目瞪口呆,这个日本文部省,怎么这么爱撒谎?
早已对杨度不满的同盟会成员勃然大怒:杨度你这个大骗子,竟然和日本人串通一气,戏弄我们广大爱国青年……
(14)不给我干活就打死你
1905年12月3日,中国留学生在会馆召开代表会,会议上一致同意,日本文部省出台的《关于清国人入学之公私立学校之规程》中的第十条:“各公私立学校对清国人曾在他校以性行不良之故被命退学者,不得复令入学”等条款是对中国人的污辱,“有伤国体”,所以这一不良规程应立即取消。
会议决定,命令杨度速速解决这个问题。
杨度躲之。
6日,杨度现身,并声称:《规程》并非束缚特别苛酷之条例,其中颇有合理成份,也确实有些留学生缺乏自律,影响到了留学生的清誉……所以大家这种胡闹式的反抗运动,恐怕是师出无名,极不妥当……
杨度此言一出,顿时惹起众怒,众留学生义愤填膺,纷纷高举手臂,高呼口号:
杨度是个大汉奸!
杨度是日本政府的间谋!
打死他!
打死狗汉奸!
打死这个吃中国饭拉日本屎的败类……
愤怒的留学生冲上讲台,杨度却是不吃亏,只管掉头飞也似的逃命。
眼见得这厮竟然逃了,暗中主持会议的同盟会成员心生一计。
继续开会,并仍然推举杨度为留学生代表,于明日再与清国驻日公使杨枢交涉……
杨度不知是计,第二天傻乎乎的来了,他一来到,即“被裹胁”,落入了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之中……
当时日本的报纸报道说:
杨稍主持重,急激派疾之益甚,以威力强逼之,使加入同盟会,捽之以行,闻凡一日夜不得食,不得息云……
原来问题还是出在同盟会上,同盟会要扩大组织,要推进革命,就需要留学生领袖杨度做个表率作用,可这厮非但不带头表率,反而非要和孙文抬杠,主张立宪,两天三夜拖跨了孙文,这实在是太不象话了。
你杨度不是本事大吗?现在你再来,这次让你吃没得吃,喝没得喝,打你个鼻眼乌青,看你还知趣不知趣!
竟敢开罪于孙先生,杨度这下子惨了。
但杨度之所以能够成为杨度,是因为他确有不凡之处,否则孙文也不至于在他的身上花费这么大的精力,就在同盟会数十人的围困之中,此人却突兀消失……
……未几避去,至今不知所之。
惊诧万分的同盟会兄弟搜遍了东京的倚角旯旮,竟然遍搜不见。
这真是奇怪啊,他能躲到哪儿去呢?
枥木县知事白仁武致外务大臣桂太郎的报告如下:
机密受字2186号
关于清国湖南长沙府湘潭县人,现在早稻田大学留学生杨度,在宇都宫被发现的情况报告
明治38年12月18日
接受,主管政务局松井、坂田。
外务大臣伯爵桂太郎阁下:
本月八日,从宇都宫市千手町旅舍手町屋业主森岛喜三郎处获悉:该旅舍有名客人自称为江苏省苏州府常熟县王礼钧,现年三十岁。后经侦探调查,始知原委。
据投宿者本人称,真实姓名为杨度,是清国留学生会馆干事。此次清国留学生发起反对文部省十九号令之运动,杨度与同国公使均持反对意见,不同意学生之所为,因而招致学生之憎恨。杨度担心凶变及身,不胜恐惧之至,故而暂时在宇都宫市隐居停留。
当杨度在手冢屋投宿之际,有与之同行的张孝准(现年二十四岁)亦登记入住。次日(明治38年12月9日)张氏结账离开。张孝准在手冢旅舍入住时,登记亦为伪名,自称为清国江苏士族章震。
现在,杨度仍在手冢屋停留,不再外出,为人和气,他对旅舍的家人非常客气,除了每日阅书,看东京之新闻报章数种之外,似乎更无别的行动。现仍在继续监视。谨此报告。
枥木县知事白仁武明治38年12月17日
——日本外务省外交史料馆藏:《在本邦清国留学生关系杂纂》。秘字第2002号之一。
(15)找到两个大傻瓜
杨度潜逃,秋瑾勃然大怒!
她在罢课集会上慷慨陈词,提出三条解决建议:
第一:全体中国留学生罢课!
第二:全体中国留学生罢课回国!
第三:全体中国留学生罢课回国,推翻满清政权!
她说:如有人回到祖国,投降满奴,卖友求荣,欺压汉人,吃我一刀!
哚的一声,一柄雪亮的刀子从她的靴筒中抽出,插在讲台上。
一众留学生大骇,散会之后躲的躲,逃的逃,没躲没逃的回去收拾行李,准备回国。
巾帼英雄,千秋侠烈,秋瑾此举却是为了配合同盟会的行动。要知道,“规程”一出,同盟会外务部程家柽便于星夜撰文:《反对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之理由》,并刊载于东京的《朝日新闻》之上,文章中,程家柽向广大清国留学生发出热烈呼吁,呼吁大家罢课、回国,推翻满清政权……
但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那同盟会尽皆精英之士,如何不知道这个号招根本就是不可行之事?
罢课倒还罢了,可说到回国,只怕同盟会成员第一个不乐意回家,别的学生回国后都是海龟精英,提拨重用,可同盟会哪一个不是朝廷钦犯?回去干什么?蹲监狱吃牢饭吗?
所以程家柽这篇檄文,目的即不在清国政府——清国政府才不理你,也不在日本政府——日本政府更不理你。程家柽的檄文,目的不过是激起学生们的极端情绪,将胆敢挑战孙文的杨度逼入死角,逼之就范。
可万万没料到杨度却是精灵古怪,竟然逃之夭夭,同盟会失其所在,一时之间乱了阵脚。
而秋瑾性烈,想不到人的脑子里居然会有那么多的花花肠子,说回国举事,她立即响应,反而一下子将同盟会逼入了死角。让同盟会诸兄弟走也不是,不走也是不,委实是哑子吃黄莲,有苦说不出。
在日本,清国留学生超过8000人,而同盟会中人不足300人,所占比例并不高,而且大多数学生学业未成,不情愿就此回国,所以8000双眼睛就盯住了同盟会中的300人,看你们走不走,反正你们一多半是钦犯,只要你们敢走,我们就敢,你们要是不敢……那就少来忽悠我们吧!
尴尬。
同盟会陷入了尴尬之中。
写文章号招大家回国闹革命的程家柽不吭声了,去和一位满清高干的美貌女儿谈恋爱去了,大家只好看看有没有比较缺心眼的,让他们出来收拾局面……
还真找到两个。
汪兆铭!
胡衍鸿!
前者就是汪精卫,后者就是胡汉民,都是共和时代的精英人物。
虽说是精英,但他们最多不过算是精英中比较缺心眼的。
猜猜他们都干了些什么?
他们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维持会,劝说秋瑾及激进的留学生们要服从大局,忍辱负重,放弃回国之念,继续好好读书……
(16)秋瑾反出同盟会
同盟会争讦再起,秋女侠两度拨刀。
说起来这个维持会也不是汪精卫和胡汉民的责任,怪只怪孙文那双眼睛太厉害,一眼就瞧出来汪精卫这人天生就是搞维持会的料子,要不然,孙文何以不让别人来干这擦屁股活呢?
先号招罢课回国,等大家行动起来了,又号招大家忍辱负重,横竖都是同盟会的道理——可秋瑾却也是同盟会的成员啊,她在这边响应号招,鼓动大家回国,汪精卫和胡汉民却搞出维持会来,跟她扭着劲来,这不是摆明了要在学生中孤立秋瑾吗?
满腔侠气,一身烈性,秋瑾如何受得了这种窝囊气?
一怒拨刀!
聚打算回国的留学生于俱乐部之内,秋瑾宣布:汪精卫、胡汉民这两个家伙是叛徒,是汉奸,我现在正式宣布,判决这两个叛徒的死刑,他们要是聪明的话,最好不要让我看到他们……
死刑算是判决了,但大势已去,留学生们玩够了闹够了,夹起书包匆匆去上课了,“规程”废除之事再也无人理会了,这情景让秋瑾失望之极。
她说:中国人办事总是虎头蛇尾,从此后,不与留学生共事了。
愤怒的秋瑾准备回国,而更愤怒的陈天华,却选择了投海。
说起志士陈天华,委实是一个苦命人,据《湖南历史资料》载,陈天华幼年丧母,大哥是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二哥早夭,而陈天华自己的相貌又“面广而多麻”,贫寒的家境与生理缺陷,养成了他过于敏感与自卑的性格,每谈天下事,莫不是口沫交流,一座大惊……盖自是憔悴忧伤,泪痕萦萦然不绝于目矣。
此次同盟会借“规程”策动了针对于杨度的运动,陈天华始终冲在第一线,与秋瑾大声疾呼,号招全体留学生打起铺盖卷回国,正鼓动得起劲之时,奉了孙文之命的汪精卫和胡汉民两人跳了出来,悍然组织维持会,反过来劝学生们别听陈天华胡说八道,大家快去上课……大家都去上课,陈天华爱回去,就让他一个人回去好了……
陈天华天性敏感,如何忍受得了?当即就跟汪胡二人大吵大闹起来,却没有什么结果。
同盟会出尔反尔,他被出卖了!
自卑感极强的陈天华缺乏秋瑾女侠那种拨刀一快的气概,他没有判决出卖了他的汪精卫死刑,而是判决了自己死刑。
1905年12月7日,志士陈天华于日本大森海,蹈海而死。
非一死,不足以表明他的清白。
关于陈天华蹈海,在宋教仁的《陈星台先生《绝命书》跋》一书中有详尽的记载:
迄月之十一日,其同居者则见君握管作文字,至夜分不辍。其十二日晨起食毕,自友某君贷金二元出门去,同居者意其以所作付剞劂也。听焉。入夜未归,始怀疑。良久,有留学生会馆阍者踵门语曰:“使署来电话称,大森警吏发电至署,告有一支那男子死于海,陈其姓,名天华,居神田东新社者”云。呜呼,于是知君乃死矣,痛哉!天未明,(上强下刀)偕友人某氏某氏赴大森视之。大森町长乃语曰:“昨日六时,当地海岸东滨距离六十间处,发见一尸,即捞获之。九时乃检查身畔,得铜货数枚语书留(寄信保险证),余无他物,今既已殓矣。”则率我辈观之。一櫘凄然,倭式也,君则在焉。复审视书留,为以君氏名自芝区御前邮达中国留学生总会馆干事长者。当是时,君邑人已有往横滨备棺衾,拟庴于华人墓地,乃倩二人送君尸于滨,(上强下刀)与某等乃返。抵会馆,索其邮物,获之,则万言之长函,即此《绝命书》也。
在宋教仁的记述里,他承认陈天华的遗书并非是给他的,而是留给“中国留学生总会馆干事长者”的,这个“干事长者”就是导致了同盟会险些大火迸的杨度,如若是杨度这厮早举白旗,归顺同盟会,事情也不至于弄到这一步,说不定陈天华也不会蹈海而死。
宋教仁恨透了杨度,连他的名字都不肯提起。
陈天华是华兴会中人,他的遗书不留给黄兴,不留给宋教仁,却留给杨度,此事殊是耐人寻味。
此外,在由宋教仁发布的陈天华留给杨度的遗书中,却无一字一句是写给杨度本人的。
看来这宋教仁,多半也没有把实话全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