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以北30千米处有一个小村庄,名叫涅拉霍士夫斯,德沃夏克就出生在这里。他的父亲是一个穷苦的屠夫,按照当地的习惯,身为长子的德沃夏克要继承父亲的职业,于是在他12岁那年,父亲把他送到离家不远的一个小镇上去当屠夫的学徒。
德沃夏克从小就十分喜爱故乡的民歌,努力学习唱歌和小提琴。他父亲也喜欢音乐,弹得一手好齐特琴,还会拉提琴,唱歌也很动听。但是他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与音乐为伍,害怕吃音乐这碗饭太不保险。
德沃夏克对屠宰毫无兴趣,来到这个人地两生的小镇上,更唤起了他对音乐的爱好。每当有了空闲,他就拿出心爱的小提琴拉起来。他那如泣如诉的琴声惊动了当地一位颇有造诣的风琴家,他很喜欢德沃夏克,就教他演奏风琴、钢琴及作曲理论。德沃夏克接受能力非常快,不由得让老师暗暗称奇。于是,他亲自出马,说服了德沃夏克的父亲。就这样,在1857年秋天,16岁的德沃夏克考入了布拉格风琴学校,开始了自己的音乐生涯。
由于家境贫寒,德沃夏克不得不靠半工半读的方法为自己挣得足够的学费。他到教堂乐队里演奏小提琴,替人抄谱,教音乐课,辛辛苦苦地维持着生计。
1859年,德沃夏克以第二名的成绩从布拉格风琴学校毕业。当时,捷克最着名的音乐家贝德希赫·斯美塔纳正在捷克国民剧场担任乐队指挥,他非常器重德沃夏克,便在管弦乐队里给他留了个位置。斯美塔纳还把很多有名的乐谱借给他,并鼓励他作曲。德沃夏克在这个剧院里工作了10年,也默默地钻研了10年,这10年的努力为他日后的成就奠定了坚实牢靠的基础。
然而,德沃夏克的艺术之路从一开始就很不顺利,他做的歌剧、交响曲和各种音乐作品,连他自己都觉得不满意,被他一一亲手撕个粉碎。30岁那年,德沃夏克干脆辞去了乐队提琴师的职务,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音乐创作中,作品一部接一部地问世,可是没有机会公开出版,一点儿报酬也拿不到。这时他已经结婚,也有了孩子,为生活所迫,他只得像求学时那样,到教会去弹弹风琴,在家里教几个学生,靠微薄的收入度日,有时连买面包的钱都拿不出来。
1874年,他硬着头皮向奥地利一个专门资助穷困而有天才的音乐家的组织提出申请,并按照要求送去了自己的作品。从第二年起,他连续五年获得了这个组织提供的补助金。从此,他才可以不必为生活四处奔忙,能够集中精力从事音乐创作了。
1877年,担任这个组织评委的着名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在评审中惊喜地注意到了这位才华横溢的青年。他立刻提笔给他的朋友出版商希姆洛克写信,请求出版德沃夏克的作品。他在信中这样写道:“像您这样的出版家一定会对这些作品感兴趣。任何您想得到的歌剧、交响曲、重奏曲、钢琴曲等等,他都能写得出来。他是一个天才,这毫无疑问,但也是一个穷人。所以,我请求您特别予以关照。”
在勃拉姆斯的真诚帮助下,德沃夏克的作品首先在捷克家喻户晓,逐渐地国外听众也时有所闻。当德沃夏克打开了走向世界的大门时,英国听众对他的音乐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他先后九次出访英国,每次都受到热烈欢迎。他的清唱剧《幽灵的新娘》在伯明翰上演后,现场的热烈气氛令德沃夏克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在给家人的信中这样写道:“当女高音阿尔巴尼唱完第一首咏叹调后,听众像触了电似的,立刻就是一阵热烈的掌声,并且越来越热烈,直到曲终。乐队、合唱队和听众的欢呼声响成一片。他们不断地大声喝彩,叫我的名字。这人声鼎沸的场面真使我惊呆了。”
德沃夏克的成功首先要感谢勃拉姆斯。他不仅帮助德沃夏克提高作曲技术,当德沃夏克的作品排印时,他还拿出整天的时间亲自做校对。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德沃夏克将《D小调弦乐四重奏》献给勃拉姆斯,并将勃拉姆斯的五首《匈牙利舞曲》成功地改编为管弦乐曲后献给勃拉姆斯。
德沃夏克还要感谢一个人,那就是最先出版他作品的出版商希姆洛克。德沃夏克出名后,一些欧洲最大的和最着名的出版公司都争先恐后要出版他的作品。这时,他没有忘记希姆洛克,仍然将自己所有作品的初版权都交给希姆洛克。这样做他会损失不少收入,但他仍不改变,因为他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有一次,希姆洛克在德沃夏克的《D小调交响曲》付印时,觉得不用捷克文印行德沃夏克的名字更好一些,但德沃夏克坚持不改,一定要把他的全名用捷克文书写出来。他俩为此发生了争执,谁也不肯让步,双方僵持了起来。
德沃夏克语重心长地对希姆洛克说:“一个艺术家也是有祖国的,我只想告诉您一点,谁都应该热爱并且忠于自己的祖国。”
遗憾的是,希姆洛克觉得德沃夏克太固执,结果两个人不欢而散,以至于几年当中他们断绝了一切来往。后来,希姆洛克终于理解了德沃夏克的情怀,他主动登门赔礼道歉,他们俩这才言归于好。
1892年,德沃夏克接到纽约国家音乐学院的邀请,出任该院院长,同时教授作曲、配器,并担任学校交响乐队的指挥。就在他声誉日增之时,其爱国之心丝毫未减。1895年,日夜思念祖国的德沃夏克毅然离美回国。
晚年的德沃夏克特别热衷于歌剧创作,《水仙女》被认为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正当他的音乐艺术日趋完美的时候,他的肾和膀胱患上了不治之症,病情日趋恶化。1904年5月1日夜里,布拉格国民剧场正在上演贝德希赫·斯美塔纳谱写的歌剧《布兰登堡人在捷克》,德沃夏克逝世的噩耗传来,一道黑色的幕布冉冉落下,全体观众起立向这位久负盛名的捷克音乐家致哀。
文化小常识
德沃夏克与《第九交响曲》
1893年,在美国诗人朗费罗描写印第安人的长诗《海华沙之歌》的影响下,德沃夏克写出了他的不朽之作《E小调第九交响曲》。这首交响曲中始终贯穿着作曲家对祖国捷克的思念,同时也抒发了他来到美国之后的深刻感受。这部作品本无标题,准备演出之际,纽约国家音乐学院创办人琴妮·瑟勃夫人建议署题“新大陆”,德沃夏克欣然从命。它的首演立刻在美国引起巨大的轰动。
起初,美国的报纸把它称为“美国的交响乐”,但德沃夏克不以为然。他说:“我没有使用过任何一条黑人或者印第安人的旋律。我只是在自己的主题中体现了印第安音乐的特色,只是用现代的节奏、和声,对位和乐队音色等各种手法发展了这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