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情绪性妄想。这类人先是可以完全没有什么理由地、无缘无故地就会引起情绪上的变化。比如,出现惊讶、疑虑、恐惧、胆怯和焦躁不安、忧心忡忡等等消极的情绪;接着,他们就会根据他们的种种反常情绪,妄加判断,于是就形成了各种妄想。比如,我认识的一位在远洋货轮上工作的男青年,由于将近半年没有收到妻子的来信,因而猜疑、焦虑以至恐惧过重而得了轻微性的妄想症,后来经过调动工作,药物治疗,慢慢治愈。
情绪性的严重妄想,往往会表现出精神分裂的急性发作状态。他们当中有的人,甚至会产生世界毁灭没落感;有的人则对死亡怀有不可自拔的恐怖感。
情绪性妄想的病因比较复杂,但从病理过程上看,可以发现和一个人的人格有密切的关联。
(2)想象性妄想。这类人往往会突然在脑海里,涌现出某种毫无意义的,或者是十分离奇的念头或想法,而他们对这些念头、想法,又固执地确信无疑。例如,一位男青年十分固执地对我讲,某人用现代化仪器“遥控”他,侦察、监视他的一举一动,企图摆布、控制他,使他失去自由。亲友、同事一再向他解释、“辟谣”,也无济于事。
这类妄想和上述的情绪性妄想一样,它的病因还不太清楚。但毫无疑问,它和一个人的人格变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想象性妄想患者当中,很多是精神分裂病的初期状态。
(3)知觉妄想。这类人的知觉和正常人的知觉一样。比如说,他们也会把红色看成是红色,但是对于红色意义的理解,却和正常人完全不同。如有一个精神分裂病的女患者曾对我讲:“不认识的那个女的骂我是混蛋!”我问她:“你怎么知道她骂你是混蛋呢?”她讲:“因为她戴了一顶红帽子!”这就可以看出,这位精神分裂病的女患者,她对红色帽子的知觉,和正常人的知觉虽然一样,但她在主观上,却对红色赋予了新的意义、新的解释。因为是红色,就说是骂她了的这种想法,从正常心理的角度看,是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的。
上述三种妄想类型,是从情绪体验的方式分类的。若从妄想的内容分,还有被迫害妄想、夸大妄想和自卑妄想等等。
那末,产生妄想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现代精神医学还不能对它彻底地加以解释。但是,已经可以肯定,躁郁病、心因性心理疾病、酒精中毒和药物嗜癖等等各种心理障碍,和形成妄想是有密切关系的。另外,自卑感强的人、耳背的人、多疑的人、生活过分孤独的人,往往也容易得妄想病。
不要总是患得患失
每个人要经历的人生道路,都不是象东西长安街那样平坦笔直的,总是会遇到程度不同的、各式各样的坎坷或曲折。每个人每年、每月,甚至每天都会既有欢乐愉快、称心如意,也会有挫折焦虑、烦闷苦恼;有成功也会有失败,有所得也会有所失。这就是生活的规律,生活的不二法则。
那些襟怀开阔的人,他们放眼未来、放眼世界,对待个人得失,或者可能是不经心地一笑置之;或者是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胜不骄、败不馁,再接再厉,继续前进。而有些人则斤斤计较,过分地看重个人得失,为一时的失败或损失而忧心忡忡,辗转难眠,甚至灰心丧气,一蹶不振。有些人为了分住房、发奖金、提工资、定职称……而争争吵吵、哭哭闹闹,甚至大打出手、轻生自杀。当然,其中很可能有许多不合理的客观因素使得这些人愤愤不平,心情郁闷,但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看,他们对个人得失如此看重,又能取得什么积极的效应?有些人甚至每天数头发脱落了几根,为头发的日益减少而寝食不安。
实践表明,总是患得患失的人,日久天长会人为地造成内心干扰。他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每当碰到内心的冲突或矛盾的时候,往往不能把全部精力都集中于当前的任务上,结果往往会事倍功半或者一事无成。另外,一个总是患得患失的人,往往也是一个“怕”字当头的人。他们总是担心丢掉了什么,比如,怕丢掉了名誉、地位、利益、权势、威信、面子,等等。从心理学上看,“怕”的本身是可以激发起人们认真仔细、小心谨慎的态度的,比起一切无所顾忌、不考虑后果和影响的人来说,相对地讲它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如果“怕”成为一种病态的畏惧,则会适得其反。
还有,患得患失的人,在不能“得到”而总是“失去”的时候,往往会一下子变得态度消极,心灰意冷,有的甚至变得嘻嘻哈哈、玩世不恭。这些对心理健康也是极为不利的。我认识的一位青年朋友,他觉得生活中“失去”的太多、太多,而“得到”的却很少、很少。因而,他从积极变为消极,每天晚饭时喝二两酒,然后面对床头上自己手书的《三国演义》小说里面的一段开场白,聊以自慰。他写的这幅“座右铭”原文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失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我这样奉劝这位朋友,我说:时代不同了,时代精神也不同,当今社会不允许你态度消极、冷眼旁观和“都付笑谈中”。玩世不恭、自命清高,在激烈变革、迅猛前进的社会里,是精神上的致命伤,是新时代的阿Q,越是胆怯、畏惧、退缩、逃避,那么就越是会被大时代的洪流冲刷卷走……。可能有人会觉得我劝告这位年轻朋友的用词未免激烈了些。不过,我觉得一则是大家彼此熟识,青年人又大都不去计较言辞用语,所以才开诚布公、直截了当地坦率交谈;二则由于患得患失所引起的消极态度,大部分是比较严重的“痼疾”,不向他们大喝一声,往往是唤醒不起足够的注意的。
末了,我还想指出,患得患失这种不健康的心理根源,是在于一个人的人生观问题。当代中国青年应该大力发扬多向自己提出“我究竟为国家、为社会贡献了多少”的问题,而不要一味地只是埋怨国家、社会给自己的太少。爱因斯坦说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警语:“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大家知道,人的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比起低层次的物质需要,具有更大的价值;人的需要等级愈高,也就愈少自私,健全人格的人,能够为了高级需要的满足而忍受低级需要的欠缺,能够抵御心理上的压力和不平衡,直至成为“殉道者”。革命青年的最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是实现共产主义。一个人只要树立了这一最高层次的人生理想,他(她)就会为实现祖国的四化大业而自强不息,奋斗不已,直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什么叫做“观念固执”
在日常生活里,往往会看见一些被叫做“牛一样犟脾气”的人。他们思想偏拗,总是认为自己的想法“完全正确”、“完全合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往往是因为紧张的或者激动的情绪,扰乱了他们的正常的思维过程,以至他们不能够常态地进行分析、判断。同时,这些人的注意力比较涣散,不易集中,听不进大多数人的意见。临床观察,这类人大都是因为精神上过于疲倦,或者心底里蕴藏着不少烦恼。
一位老精神病学家告诉我,在他的心理咨询门诊所里,有这样一位经常光临的“患者”:他是一位中年的工程师,由于在“文革”期间写过“万言书”而遭到不幸的批判,精神上多少遗留下了受刺激的痕迹,加上其他一些个人的特殊经历(“四清”运动时,给工作组提过意见遭批判;“反右派”斗争运动时,替“右派分子”说好话遭批判;以至家庭生活中夫妻感情不合、意见分歧等等),使得他十分固执己见,并且很容易发怒。他看问题片面,听不进反对他的意见;总是看不惯现状,永远是个“反对派”;讲起话来慷慨激昂,充满了悲天悯人的情绪。由于不合群、反领导,调动工作频繁,自己陷进深深的苦恼深渊。从他的表现上可以看出,思想偏执的产生原因,主要是因为:(1)心理压力大,过于疲倦,因而反应迟钝,容易发怒;(2)没有消除积存的烦恼,怨天尤人,牢骚满腹,妨碍重新振作精神;(3)生活经历上,曾经遭受过心理上的威胁或恐吓。你看,这位中年工程师,够得上“观念固执”的典型人物了吧?
从这位中年工程师的身上,我们可以联想出不少有关的问题来:
(1)“观念固执”的人,绝大多数都是一些思想狭窄、看问题片面的人。他们如果不注意及时地防治,那末,久而久之就会发展成为“偏执狂”,而偏执狂就是变异的思考,思维上的失常变态。这种人的主要表现是:思想方法变得混乱繁杂、观念片断零乱、变换不定,从而扰乱了他们的正常思考,不能常态地去推理、判断,往往对自己已有的观念估计过高,把自己已有的有限知识视为“无价至宝”。
(2)“观念固执”的人,绝大多数都是不愿意多活动、多干工作的人。他们终日里懒洋洋地觉得自己很衰弱。前面讲过的那位中年工程师,就是经常打补针、吃补药,特别是不断地吃“神经衰弱丸”、“天王补心丹”、“归脾养心丸”之类治疗神经衰弱的药物,安眠药也不断。他们,包括我说的这位中年工程师在内,烦恼中夹杂有慢性的恐惧,终日里感到惶惶然。比如,听到有人得了癌症,就怀疑、认定自己也得了这种可怕的病症,等等。
(3)“观念固执”的人由于思想方法偏执,观念固执重复,于是在大脑皮层上,形成了一个“惰性兴奋中心”,一旦某种思想深深地扎根在头脑里后,那么,其他任何别的东西,他都听不进去了。另外,一些习惯了的东西,会在他们的大脑皮层上形成“模式”定型”,使得他们习惯于不用费更多的脑力,养成一种惯习、定论。这样一来,他们就喜欢老框框、老章法,觉得新鞋不如旧鞋舒服,走旧路比起走新路来得省事、省脑筋。
(4)“观念固执”的人,绝大多数都是顽固的人。他们往往给人以假相,误认为他们很坚毅、很顽强。其实,固执的人,为了达到他的目的所表现出来的“百折不挠”、坚持到底的精神,和真正的顽强不屈的坚毅精神,根本不相同。
观念固执的人的“悲剧”就在于:他不惜花费一切代价所要达到的目的,往往在客观上是不正确、不合理的,因而,他所表现的一系列行为就显得荒唐可笑。西班牙名作家塞万提斯写的《堂吉诃德》,描写了一位自命不凡的“勇士”,把风车误当做敌人或妖怪,用长矛一枪刺去,被风车卷走。这是文学作品中对观念固执者的有力刻画写照。而最为可悲的是,一个观念固执的人,往往以英雄好汉自居,对他的所作所为,经常不自量力地、自欺欺人地认为是出自好心肠和良好的动机。其实,他的信念只不过是毫无意义的、甚至是有害的“我行我素”而已。
(5)观念固执的人,绝大多数都是自幼养成了随心所欲的不良习惯的人。比如说,有些儿童有吸吮手指或口吃的毛病,但由于父母教育方式不当(如,用打骂等方式去阻止、“矫正”儿童的这些不良习惯),结果反倒会巩固、加强这种不良的习惯。
绝大多数人的观念固执、思想僵化,是对挫折的一种不正当的反应。当他们反复地遭遇到同样的挫折后,由于不能象正常人那样可以灵活地“随机应变”,设法顺利地去解决所遇到的困难,于是,就有可能形成一种习惯式的刻板性的反应,在思想方法上僵化不变,在行为活动上表现为执拗地重复。这样的人若进一步对他仔细地了解,就会发现很有可能他从幼小时起就“死心眼”,遇事爱钻牛角尖,转不过弯子来,致使他的神经活动过程很不灵活。心理学家说,对于这样的人,应该因势利导地使他们变成一个性格坚毅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找到一个他真正值得为之奋斗的目标。
不要神经过敏
说起来人们也许感到奇怪,怎么有些人吃了猪肉后,竟然会象吃了剧毒的毒药那样,生命垂危?
猪肉虽说是汉族人常吃的、有营养价值的食物,但在一些人的身上却会产生相反的效果。也就是说,绝大多数人视为美味佳肴的东西,却可能成为极少数人致命的毒品。这是什么缘故呢?这是因为有些人对猪肉有“过敏”的反应。过敏反应在医学上称为“变态反应”。
同样地,在心理上,有些人也有过敏反应,心理学把它叫做“神经过敏”,也就是心理上的变态反应。当然,神经过敏和生理医学上的过敏反应不大相同,因为神经过敏大部分是感觉过敏。
生理上的过敏反应因人而异,有人喝一杯牛奶会引起荨麻疹,但吃其他食物却没有什么不良反应;有人吸进某种花粉可以引起哮喘,而吸入其他花粉却并不发病。引起神经过敏反应的原因(对象)也是不一样的。
在日常生活中,神经过敏者往往表现为情绪容易激动,不能承受过高的心理压力,任何微弱的紧张,都足以使他们产生慌乱的反应。比如说,他们缺乏接受批评的胸怀气量,对他们稍微提出些批评意见,他们就会耿耿于怀,反驳个没完;同样地,对他们稍加表扬,便会使他们得意洋洋,沾沾自喜;他们偶有生理上不舒适的感觉,便会产生强烈的苦痛感觉,如此等等。由此可以看出,神经过敏的人,他们的神经过于敏锐,就好象含羞草,一旦被外物触动时,立刻就会叶子下垂。在他们受到外界哪怕是微弱的刺激后,立即就会有所反应,而且这种反应又往往是比较强烈的。神经过敏的人最容易感到别人在“冒犯”、“讥笑”、“愚弄”他;有些神经过敏的人,总觉得时时、处处都有人注意着他;主观地认为别人在和他“作对”、“过不去”,把一般的小事看得过于重大。
医学心理学把神经过敏叫做“神经质”。临床观察发现,神经质的人由于情感比较脆弱,因而哪怕是一些微小的突发因素,都可能使这些人罹致精神性疾病。具有神经质特性的人一般表现是:总爱咬指甲,经常感冒,不正常的无病因的疲倦,常做恶梦,经常失眠、眼痛、头晕,无缘无故地爱哭爱笑,等等。
医学上常说神经过敏的人,大多数是感觉过敏;但是,不应把感觉过敏和“感觉敏锐”混为一谈。感觉敏锐是指对新鲜事物有敏锐感,这是好事,是优点。感觉敏锐的人观察仔细,善于发现问题。比如,一些诗人、作家、画家、音乐家等人,由于他们感情细腻,感觉敏锐,在音调、色彩以及洞察人间生活等方面,有一般人所不及的深刻、细致、独到的敏锐感,因而能写出、画出和演奏出感人的作品。又比如,刺绣、牙雕等,也需要工作细心,具有敏锐的感觉的人,才能创造出优美动人的艺术品。
可是感觉过敏的人,却和感觉敏锐的人不同。他们象是温室里的花朵,过于娇嫩,受不了风雨的摧残,经不得磕磕碰碰。他们太易于感受到生活中的一切琐琐碎碎的不痛快,因而也就常常“庸人自扰”,总是感到难受不堪。但是,日常生活环境,并不是象特定环境那样地平静安闲或舒适安逸。每个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总是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麻烦、干扰、挫折和阻力;人的一生总会既有快乐也有悲哀,既有成功也有失败。因而,如若神经太敏感(感觉过敏),那就很难于适应社会。
那末,怎样才能不神经过敏呢?最好的办法是:
(1)少想着自己。过多地考虑自己如何如何,不去多想别人、多尊重别人、多接近别人的人,往往会妄加推测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也爱斤斤计较,易于受自己的感觉所扰乱;于是烦闷、愁苦也就会增多。
(2)不可太孤单。一个人如若太孤单,脱离群众,茕然一身,便会使人增加孤僻、羞怯、敏感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