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赞同马云的想法,后来马云说:“当时我请了24个朋友来我家商量。我整整讲了两个小时,他们听得稀里糊涂,我也讲得糊里糊涂。最后说到底怎么样?其中23个人说算了吧,只有一个人说你可以试试看,不行赶紧逃回来。我想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决定还是干,哪怕24个人全反对我也要干。”
“其实最大的决心并不是我对互联网有很大的信心,而是我觉得做一件事,无论失败与成功,经历就是一种成功,你去闯一闯,不行你还可以掉头;但是你如果不做,就像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一样的道理。”时隔多年,回忆起当年力排众议的情形,马云依然为自己的选择而叫好。
于是,在95年4月,马云凑了两万块钱,一个专门给企业做主页的“海博网络”公司就这样开张了,它成为中国最早的互联网公司之一。
建立了自己的公司之后,不久马云又有了新的梦想——建立自己的电子商务公司。在1999年,他向自己的合伙人说出了这个构想,随后,这些人一共凑了6万美元,这就是创建阿里巴巴的原始资本。
当时,美国的电子商务都是走大企业路线,一些中小企业都不再电子商务的业务范围内。但马云却不这样认为,在他的理念中,“听说过捕龙虾富的,没听说过捕鲸富的。”于是,他把自己的经营路线定在中小企业上。对于自己的决定,很多人又持反对意见,认为中小企业根本就很少讲究企业战略,电子商务在他们中间根本行不通。马云对中小企业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他发现,中小企业商人头脑精明、生命力强,相当务实。马云后来说:“他们才不管你什么战略不战略,能让他赚更多钱的东西他就会用,他们不会在乎为此而花费一些小钱。”于是阿里巴巴在诸多非议中确定了自己的经营模式。在创业之初,为了公司获得业务,马云南下北上,穿梭于中国的各大城市之间。马云自己都已经记不清阿里巴巴经历了多少次“死亡预言”的打击,但马云还是成功了。今天,整个国际环境都在渐渐认同阿里巴巴,就连美国的Commerce One也学起了马云,做起中小企业的生意,AOL也正向这方面转型……在经营阿里巴巴的过程中,马云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能取得的今天地位,因为我相信一件事:那就是自己一定能赢。”
如今,阿里巴巴成为了全球企业间(B2B)电子商务的著名品牌,为数千万网商提供海量商机信息和便捷安全的在线交易市场,也是商人们以商会友、真实互动的社区平台。这个平台已经成为很多生活所离不开的一部分了。
吴士宏:我相信自己,不信命运的安排
在中国当代的经理人中,吴士宏被认为是一个极富传奇色彩和个性魅力的成功女士。她被称为是“打工女皇”。她早年做过护士,后来在外企服务公司做勤杂工,之后她幸运地进入IBM公司,由于业绩突出,从职员升任中国华南分公司总经理。1997年任IBM中国销售渠道总经理,1998年出任微软中国公司总经理,几年后辞职。后来出任TCL集团常务董事、副总裁。她演绎了一段经典的“灰姑娘”的经历,但这些经历中不仅仅是幸运的因素使然,而是她敢于展现自己的能力,才一步步走向成功。
吴士宏出生于北京,父母都是知识分子,由于父母所谓的“政治问题”,1973年初中毕业的吴士宏不能继续上学。之后,她被分配到一个街道小医院当护士。
十年过去了,中国的改革不仅在改变着中国,也在改变着吴士宏的眼界。吴士宏觉得,自己不应该永远就是一个街道的护士,应该活出自己应有的价值。于是,她决定自学英语。她依靠一台小收音机,用了一年半的时间修完许国璋的三年英语教程,并通过成人高考取得英语专科学历。
吴士宏拿到了英文专业的大专文凭后,她获得了一份去IBM工作的机会。在进入IBM之前,有一个面试,吴士宏表现出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胆量。经理问她:“你知道IBM是家怎样的公司吗?”吴士宏马上回答:“很抱歉,我不清楚。”她说的是实话。“那你怎么知道你有资格来IBM工作?”“你不用我,又怎能知道我没有资格?”吴士宏脱口而出,这句话充分显示了她的自信和勇气。接下来,她用流利的英语说,她以前的同事和领导都相信她有能力做更多的事,如果能给她机会,她会以实际成绩来证实她的能力和资格。就这样,她被录用了。在这场面试的过程中,吴士宏充分表现了自己的自信和能力,她给予主考官的,是一种信任和认同感。IBM的面试像一面筛子。两轮的笔试和一次口试,吴士宏都顺利地滤过了严密的网眼。最后主考官问吴士宏会不会打字,吴士宏条件反射地说:会!“那么你一分钟能打多少?”吴士宏聪明地问:“您的要求是多少?”主考官说了一个标准,吴士宏马上承诺说我可以。因为吴士宏发觉考场里没有一台打字机,果然,主考官没有再加试打字。
实际上吴士宏从未摸过打字机。面试结束,吴士宏飞也似地跑回去,向亲友借了170元买了一台打字机,没日没夜地敲打了一星期,双手疲乏得连吃饭都拿不住筷子,吴士宏竟奇迹般地敲出了专业打字员的水平。以后好几个月她才还清了这笔不少的债务,而IBM公司却一直没有考她的打字功夫。
刚进入IBM时,她只是一个基层办事员,做的是繁琐的行政勤务,在职务上称做是“行政专员”,但工作的实质与打杂没什么两样,几乎什么都干。但是,正是这段“打杂”的工作对吴士宏影响也非常大,她觉得,自己身处一群无比优越的真正白领阶层中,吴士宏觉得自己真的没有能力,没有价值。或许正是自己的现状就是这样,她也很少获得同事的尊重。一次,有位资格很老的香港女职员向她她劈脸喊到:“如果你要喝我的咖啡,麻烦你每次把盖子盖好!”她把吴士宏当成经常偷喝她咖啡的毛贼了。这是人格的污辱,吴士宏顿时浑身颤栗。所幸每个人都有不断变化的机会,身处的环境中也不断会有新的刺激出现使人往上或往下走。在吴士宏身上,这种来自外界的不断刺激,当时就像不断有鞭子抽打着她,驱使她往上走。事后她发誓说:“有朝一日,我要有能力去管理公司里的任何人,无论是外国人还是香港人。”
在93年初,当时IBM在中国成立了独资分公司,在职的中国员工也就从外企雇员变成了外资独资企业的直接雇员,也就是说,吴士宏成了IBM的正式员工。因为在此之前,应聘外企的本地雇员是不可能进入公司管理层的,独资分公司的成立,在吴士宏的心里突然迸发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哪一天,我在IBM也可以成为一名经理!”那时,吴士宏只能把这种野心和梦想藏起来,不敢跟别人说,怕说出来别人笑话她。你想,在科技文化密集的IBM,硕士博士比比皆是,而吴士宏是个女孩,正规学历只有初中。
吴士宏要改变现状,把自己从最底处带领出来。有了应聘时要求打字的前车之鉴,她决定把事情做在前面。于是,她每天比别人多花6个小时用于工作和学习,为了通过计算机语言考试,她用两个星期的全部夜晚啃完一尺半高的教材;为了能够锻炼口才以适应推销业务,她把自己关在家里对着墙壁反复练习绕口令;为了练习专业术语快读,导致她咽喉充血不能吞食。于是,在同一批聘用者中,因为她掌握了更多的技能,第一个做了业务代表。
吴士宏知道,即使是面对这些繁琐、单调的工作,也要尽力把它做得最好。因为只有做得最好,才能有机会让上司关注到你,才能有机会培养你。吴士宏当时是这样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在工作中,她总是尽力做到最好,并且勇于向领导展示自己的才能。
吴士宏的努力没有白费,吴士宏在IBM公司工作了12年,以勤奋好学工作拼命著称,终于从一名勤杂人员成长为高层管理。在管理层,她的能力很快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在这个时候,她幸运地被IBM高层发现了,1998年2月吴士宏改任微软中国公司总经理,执掌世界上最富有公司的金印,1999年10月以后又任TCL集团信息产业公司总裁。
后来,有人问吴士宏人生成功的秘笈是什么,她说:“我相信自己的能力,不信命运的安排。如果一个人没有了相信自我的能力,她就会被命运扔在角落里。”
日本松下:成功就是相信你从事的事业
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举世闻名,这位传奇式的人物,从一个只有几个人的小作坊起步,到后来发展成为世界电器之王,他就是一个经营天才,但这个天才的小时候却充满着苦难。
家里有八个孩子,松下幸之助是最小的一个,他上面是两个哥哥和5个姐姐。原先他们家是江户时代的名门望族,在幸之助4岁时,因为家道中落,他们不得不背井离乡,搬到日本和歌山市内,在那里经营一家鞋店,但由于生意不好,不久就关门了。后来,幸之助的父亲只有做卖米的小生意来维持家里的生活。祸不单行,家里的厄运又接踵而至,幸之助的两个哥哥和大姐因病相继去世了,因为他大哥那时已经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已经成为家里的顶梁柱,他的死给这个家庭又带来了无比沉重的打击。
为了养活一家人,幸之助的父亲去了大阪,因为在那里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不久,父亲找到一份干杂务的工作,一家人的生活就这样勉强维持着。
为了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在幸之助小学4年级的时候,父亲就在大阪为他找了一份小伙计的工作,从大阪来信叫幸之助立刻去上班。幸之助的母亲心疼孩子,说他还不到10岁,等小学毕业后再去工作,但狠心的父亲坚决不同意,现在家里最需要的就是有充足维持家里生计的钱。于是,小小年纪的幸之助便中途退学,到大阪一家做火盆买卖的店里当了一个小伙计。
当小伙计的日子也只干了几个月,因为火盆店的老板觉得他太小了,什么事都做不了,便把他辞了。几经辗转,他又被介绍到一家自行车店里当伙计,因为第一次被辞了,幸之助就更加珍惜这份得来不易的工作。每天,他总是早早地来到店里,把店里店外打扫一番,然后等着第一个顾客的到来。晚上下班的时候,他又是最后一个离开,以此想多接待一位顾客。凭着幸之助的勤奋,在那里他总算扎下了根,一下子就工作了6年。
在那时的日本,自行车是很现代的代步工具,属于高档商品,也只有少数人能用得起,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自行车渐渐地普及开来,因此,卖自行车是一个很有生气的行业。同样的,幸之助所在的那家自行车店生意也很好,因为他干活踏实,自行车店的老板五代夫妇对他也不错。
经过在大阪几年的锻炼,使这个只有15岁的少年长了不少见识。幸之助看到,自己眼下的日本电器事业正在迅速地发展,电器会在城市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自己也亲眼看到了大阪的变化,在大阪,不仅有了电灯,街道上也开始跑起电车来了。幸之助感觉到一个电器的时代已经到来。
于是,他希望自己能找一个更有前途的工作,同时,自己也暗下决心:今后的工作一定要与电器有关。
这样,幸之助有了离开五代夫妇的萌动之心,然而,老板夫妇对他视如己出,这好几年来对他的关怀使幸之助无法开口辞职。幸之助只有忍着干了一段时间,但电器行业对幸之助的引力实在是太大了,终于有一天,他的决心已经成为遏制不了的冲动,他悄悄地离开了店铺,因为他不忍心向关爱他的五代夫妇辞别,但他没有忘记给五代夫妇写一封信,对他们长期的关怀表示感谢,并对自己的不辞而别表示深深的歉意。
不过,天不遂人愿,他并没有立刻找到与电器有关的工作,为了解决生活问题,他只有在姐夫的帮助下,到一家公司做了临时搬运工。搬运工是凭力气吃饭,一个只有15岁的孩子,身体还很瘦弱,那些装着沉重货物的手推车,累得幸之助小便带血,但他还是强撑着,并坚持干了很长时间。
1910年,幸之助17岁了,就在这一年,他如愿以偿地找到了一份与电器有关的工作,他到大阪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当了一名安装室内电线的练习工。尽管他对电器知识一无所知,甚至连最基本的操作都不会,但他下决心一定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于是在业余时间他刻苦学习业务知识。没有多久,他就掌握了熟练的电工技术,加上他工作勤奋,很快就赢得了公司负责人的信任,他成了业务骨干。当时,只要是大阪电灯公司所承包的重要工程,其中的有关工作都会让幸之助去做,大量的实践使幸之助对电器这个行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为他以后进军电器行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他在大阪电灯公司工作了7年,上司对他的品格及能力一向是很欣赏的,提升他为部门主任只是个时间的问题,但幸之助还是辞去了这份工作。在他领到退休金之后,他用手中仅有的100日元,和他的两位老同事以及他的妻子和内弟井植岁男,一共5个人就这样办起了生产灯头的工厂。
事业的开端是非常艰难的,他们先是用了很长时间解决了电灯壳体制造的难题,可当他们历尽千辛万苦生产出一部分样品来之后,却又推销不出去。他们只有拿着样品,走遍了大阪的大街小巷,销售电灯的每个商店去推销。遗憾的是,他们一天最多只能卖出100来只灯头,收入不过才10日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