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萨黄沙上搭建永恒
即便你的想象再丰富,站在吉萨高地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前,你也无法想象出,古埃及人是怎样塑造了这世界最伟大的奇迹。
吉萨高地位于开罗近郊,开车似乎只有十几分钟路程。这片赤日炎炎、黄沙弥漫的土地离城市如此之近,可能会把很多人吓一跳。埃及人引以为荣的金字塔,就坐落在无边无际的沙漠上。
由于沙漠如刀的冷风和弥漫的黄沙,总是在不经意间扑入你的眼帘,因而,对于远道而来的人们来说,也许一下子找不到方向感。你在吉萨高地,你不必担心自己会迷路,金字塔可以引领你一路向前。
行走于吉萨高地,你首先看到的,应该是建筑体积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建于埃及第四王朝,其底面呈方形,每边长约230米,体积260万立方米,塔高137米,用拔地而起、高耸入云来形容它,绝对是恰如其分。站在地上,如果想要望到它的塔顶几乎是不可能的,无论是谁,只能高高地仰视它。这时,你就会感觉这座金字塔真的是居高临下的王者风范。
如此宠大的胡夫金字塔,全部都是用石头垒砌而成的。据说,仅胡夫金字塔的塔身,就用了230万块石头,而且平均每块石头都有2.5吨重。现在,如果把吉萨高地3座金字塔拆了,这些石块足以在法国的国境线上筑建一道3米高、0.3米宽的石墙。由此可见,金字塔用料之多,真的是空前绝后。
由于长年的风雨侵蚀作用,现在的胡夫金字塔已降低了近10米。但是他儿子哈夫拉的那座塔却保存完好。哈夫拉金字塔建于公元前26世纪。虽然在规模上,哈夫拉金字塔不能与胡夫金字塔相提并论。但却比胡夫金字塔更精美绝伦。特别是它的塔身,由于用了磨光的花岗石饰面,因而,显得极为精致豪华。
吉萨高地的第三大金字塔,就是门卡乌拉的金字塔了。门卡乌拉金字塔高66.5米,而正方形底部边长为108.5米。无论从规模还是高度上,都无法与前两座金字塔同日而语。但它依然是埃及最完美的金字塔之一,并象征着法老至高无上的权力。而当你当站在北非戈壁沙漠的烈烈风中,贴近门卡乌托金字塔那巨大的底座,抚摩经历了4000多年历史的一块块石头时,你难免会被这些石头带入40多个世纪前的那个时空。在那里,你会见到,十万奴隶正在用撬杆把石块移到圆柱的滚木上,通过滚木,将石块运到尼罗河边装船,顺着尼罗河将石块运到工地。然后,再利用斜面原理,将石块从码头用人工、畜力拖拉到指定的位置,随着金字塔逐层增高,逐步加大坡道的坡度,直到金字塔塔顶。而在金字塔未完工前,金字塔深陷于坡道和辅助用土堆的重围中,直到完工后,它们才被拆除,清理一空。
即使你是一个技术高超的建筑学家,你也会为金字塔无可挑剔的施工工艺折服,因为3座金字塔没用一根木头,一颗铁钉。只在石块间或施以薄灰浆,或直接相互吻嵌。虽然工艺简单,但那些接缝十分严密,细针、刀片都无法插入。如果你不是亲眼目睹,你真的以为这是别人在信口开河。
在吉萨高地,除了金字塔之外,最吸引人的景观,当然是狮身人面像了。狮身人面像,它位于哈夫拉金字塔的东面、金字塔园区的东大门前。
据说希腊人每一次看到狮身人面像时,都是大吃一惊,因为它像极了希腊神话里的怪兽斯芬克斯。此后,人们就喜欢称它为“斯芬克斯”。而事实上,这狮子的人面像可能正是哈夫拉法老的脸。
狮身人面像与哈夫拉金字塔同期建成,当年这里曾经是一座采石场,为造金字塔提供石料,哈夫拉法老来巡视自己的陵墓时,看到陵墓东面,竟然堆着凌乱不堪的石山,感到极不雅观。于是一位聪明的工匠就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建议:把小山雕成哈夫拉法老的头像和狮子的身躯,对于这个提议,哈夫拉当然是喜出望外,于是,一件千古不朽的造型艺术品,就从此诞生。
在气势恢宏的胡夫金字塔南侧,有一座看上去小巧玲珑、设计新颖别致的建筑物,它就是著名的太阳船博物馆,而举世闻名的太阳船,就存于太阳船博物馆内。存放太阳船木板的石坑,是在1954年5月在胡夫金字塔南面发现的。石坑被发现后的11年,有关专家又将船板重新组装完毕,使胡夫太阳船昔日的雄姿,再现于世人面前。
在金字塔周围,有许多骑着骆驼的阿拉伯人,或向游客兜售各种旅游纪念品,或笑容可掬地邀请游客乘坐被裹得色彩缤纷的骆驼。这些留着两撇胡子满脸俾谦笑容的阿拉伯人,虽然没有他们身后的那些金字塔那样高大,但正是有了他们,静静的金字塔园区才变得生机盎然,活力无限。
站在金字塔园区的东大门向西眺望,只见静静地屹立时光河流中的斯芬克斯,如金字塔的守护神,默然匍匐在哈夫拉金字塔前,俯瞰着人间的沧海桑田。而无论沧海如何桑田,世事如何变化,狮身人面像和金字塔,都是古埃及文明的代名词,都是现代埃及最动人的风景线。蓦然回首时,笼罩于尘雾之中的伟岸身影,依然耸立于茫茫沙漠中,如一粒落定的尘埃,一缕永不散去的微风。
阿布·辛拜勒神庙永恒的凝望
阿布·辛拜勒神庙可以说是一座巧夺天工的建筑,是世界建筑史上最伟大的奇迹。无论是它巨大精美的浮雕,还是举世无双的“日出奇观”,都给人眼花缭乱,五彩缤纷的感觉。但让它名声远扬的,是它那举世无双的“日出奇观”。
尼罗河流域是人类发源地之一,保留有大量文化遗产和绮丽的自然风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埃及最南端的阿布·辛拜勒神庙。如果说《埃及艳后》、金字塔在长河落日间的想象,是人们心中难以拂去的一抹瑰丽的梦想。那么,埃及最南端的阿布·辛拜勒神庙,则是那抹瑰丽梦想中的梦想。
阿布·辛拜勒神庙位于阿斯旺以南280千米处的纳赛尔湖畔,这里黄沙漫漫,戈壁连天,自此驱车不到半小时就是苏丹地界。
阿布·辛拜勒神庙是由古埃及最伟大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所建。3000多年前,当时的努比亚的库什王国虽然已臣服于埃及,但仍然不断地侵犯埃及。为了显示埃及的国威、法老的神圣,拉美西斯二世决定,在埃及最南端修建阿布·辛拜勒神庙。阿布·辛拜勒神庙用了20年时间方才完成,地位仅次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但如果不是瑞士探险家布尔卡德,这座被埋葬在沙土里近3000年的神庙,依然会继续沉睡下去。1813年,瑞士人探险家布尔卡德去看尼菲拉丽王后的小神庙,当他准备原路返回时,却鬼使神差地向南绕了一段路,结果,却看到了4座几乎已全部陷入沙中的巨像,这就是伟大的阿布·辛拜勒。
由于入口在圣庙的背面,因而,不管谁要去阿布·辛拜勒神庙,都必须绕着纳赛尔湖,沿着一条长长的半弧形路前行。当你将波光艳影的纳赛尔湖一览无余时,就可以看到土坡上阿布·辛拜勒神庙那壮观而庞大的侧影。
走近神庙入口,可见4座高达21米的拉美西斯二世的巨像。虽然其中一座已经坍塌,但其他三座巨像依然高高耸立于蓝天白云之下,显示着一个帝王的至高无上的威严。而当太阳光洒在巨像上,就如给巨像披上了一件金色的袍子,分外美丽。
如果你仔细观看,就会发现,在拉美西斯二世的4尊雕像小腿之间,有拉美西斯二世王族的雕像。而王族雕像与拉美西斯二世巨像间的反差,则让人感觉到拉美西斯二世王权的强大。
阿布·辛拜勒神庙内有3个大厅,其中,外间厅最大,中间厅分两排矗立着8尊神化了的拉美西斯二世像。而走进神庙大殿,首先撞入你视线的,是拉美西斯二世的立像,以及他和三位埃及神明并肩的坐像。其次,就是一幅幅精美的岩刻、浮雕。
在阿布·辛拜勒神庙内,这些色彩鲜明的岩刻以及生动亮丽的浮雕图案,随处可见。这些岩刻、浮雕都是战争和供奉神的画面,但由于岩刻年代久远,要一一辨认清楚它们,则要花上几天时间,绝对不能走马观花。而那些浮雕,不仅再现了拉美西斯二世当政期间的生活情景,而且也描绘了为争夺叙利亚地区统治权,拉美西斯二世与赫梯人在卡迭石城会战的场景。在这些场景中,最惟妙惟肖的,是拉美西斯二世驾着华丽的战车、带着驯服的猎豹以及战败的俘虏凯旋的种种画面。
穿过61米长的甬道,可来到最里面的小厅,小厅是阿布·辛拜勒神庙的圣所,圣所里面的4座神分别是普塔神、太阳神阿蒙、拉和拉美西斯二世。圣所虽然可圈可点,但阿布·辛拜勒最引人入胜的,还是“日出奇观”。“日出奇观”体现了这座神庙在设计与建筑上的匠心独运,融会了古代埃及高超的建筑技巧和最先进的天文、地理、数学等知识。
每到拉美西斯二世的生日和登基纪念日(分别是2月21日和10月21日),从东边沙漠中冉冉升起的,第一缕阳光,就会透过神庙的门洞,穿过神庙大殿60多米长的甬道,柔情似水地照射在神庙最内部拉美西斯二世的雕像上,让这位比肩众神的伟大法老,即使在死后,也能沐浴在太阳神的照耀中。而这种令人匪夷所思的日照奇观,被古埃及人虔诚地称为“神光”。
20世纪70年代末,埃及为解决尼罗河问题,决定兴建阿斯旺高坝。为了远离因建造阿斯旺大坝而形成的纳赛尔湖,神庙不得不搬迁至现在高于高坝水库的位置。而搬迁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为了搬迁神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埃及政府共同努力,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将神庙编号切成1000多块,整体上移了60米。这当相当于让6层楼高的大巨像又安然无恙地矗立在比原址高200米的新址上。
为了保住奇迹般的“神光”,科学家们可以说是绞尽脑汁,他们不仅运用各种现代科学技术,而且还经过精密计算,还旋转了神庙的朝向角度。但遗憾的是,由于计算的误差,搬迁后,阿布·辛拜勒神庙的“日出奇观”比原来的时间晚了一天,即分别成了2月22日和10月22日。
尽管如此,阿布·辛拜勒神庙依然是世界建筑史的一大绝举,难以想象,在没有任何机械帮助的条件下,它是如何建造而成的。而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它的湮没、发现和搬迁,简真是一个精彩的传奇。
拉美西斯二世巨像的不远处,是他的王后尼菲拉丽的神庙,即小阿布·辛拜勒神庙。小阿布·辛拜勒也是在悬崖上雕凿成的。走进小阿布·辛拜勒神庙,尼菲拉丽的塑像迎面而来。尼菲拉丽的塑像高达10米。由于它的雕刻工艺,十分高超精湛,这些塑像看起来十分逼真,特别是塑像从容自若的神态,将一代艳后的雍容华贵与落落大方的丰韵,体现得淋漓尽致。
拉美西斯二世为什么修建了王后尼菲拉丽的神庙呢?是出于对王后的爱意,还是出于权力的体现?人们无从得知。但人们能够目睹的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古埃及,正是因为了阿布·辛拜勒神庙与王后尼菲拉丽的神庙,才更为光彩夺目,才如磁铁一样,吸引更多的人蜂拥而至。
卢克索古埃及的“百门之都”
对于那些想探访埃及古文明的人,卢克索甚至是一个比金字塔更精彩绝伦的地方。历代法老在这里兴建神庙、宫殿和陵墓,经过几千年的岁月,这些虽已历经风雨,但通过它们残缺不全的废墟,你依稀可以一窥它们往昔的灿烂与辉煌。
埃及人常说:“没有到过卢克索,就不算到过埃及。”
卢克索是一座并不发达的城市,但这座城市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自然风光。在古代,卢克索又叫底比斯,是古埃及中王国和新王国(约前2040~前1085)的都城,它毁于公元前88年。据说,之前的底比斯不仅人烟稠密、广厦万千,而且仅城门就有100座之多,因而,《荷马史诗》中把这里称为“百门之都”。将近700年的时间里,法老们就从这“百门之都”发号施令,纵横捭阖,使古埃及的政治和经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一跃而成为横跨东地中海地区、北非、西亚的第一大强国。
现在,当时光转换了4000多年后,不仅历代法老在这里兴建的神庙、宫殿和陵墓,都变成了残缺不全的废墟、“百门之都”名存实亡,而且卢克索也早已失去了昔日的繁华辉煌,但它却成为那一段辉煌历史的见证,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露天博物馆。
现今卢克索的古建筑群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就是卡纳克神庙。
卡纳克神庙位于卢克索以北5千米处,是法老们献给太阳神、自然神和月亮神的庙宇建筑群,有大小神殿20余座,全部用巨石修建。整个建筑群规模十分宏大,仅殿堂占地达5000平方米。院内有高44米,宽131米的塔门、有宽102米,深53米的大柱厅。行走于殿堂中,会有134根高耸入天的圆柱一一扑入你的眼帘。更不可思议的是,圆柱通体遍布着十分精美的浮雕,浮雕描述的是太阳神的故事。这些浮雕技艺高超,美妙绝伦。除了圆柱,卡纳克神庙最具特色的就是如林的尖顶石碑。而在神庙的石壁上,可见到古埃及人的象形文字,这些象形文字刻写的,正是他们的光辉史迹。
据说,400余年前第一个走入这“多柱大厅”的欧洲人,面对这些美妙绝伦的圆柱时惊呆了,而且还发出如此的感慨:“我走进去,一眼看到整行整列的巨大圆柱,还以为自己在做梦!”事实上,这个欧洲人不是在做梦,而是置身于卡纳克神庙,一个神圣的艺术殿堂内。
如果走出卡纳克神庙,你还有些意犹未尽,可以再让一段并不漫长的石路引领你,去与卢克索神庙亲密接触。卢克索神庙是卡尔纳克神庙的附属神庙,坐落在尼罗河东岸,规模仅次于卡纳克神庙,是由三代法老修建,而最主要的建设者是第十八王朝的阿蒙霍特普三世和第十九王朝的拉美西斯二世。神庙长262米,宽56米,由塔门、庭院、柱厅和诸神殿构成。
塔门是神庙的主要入口。无须走近卢克索神殿的塔门,你就可看到塔门前有一个高大的方尖碑。这座方尖碑以古朴的神殿为背景,既古色古香,又落落大方。方尖碑高25米,比它后面的塔门要高许多,整个方尖碑直挺而上,与左侧的两株笔直的棕榈树相映成趣,为古朴庄重的神殿增添了些许的灵气。据说,这样的方尖碑有两个,另一个已于1836年被移到巴黎的协和广场中心。
走近卢克索神殿的大门,两座高大的拉美西斯二世坐像迫不及待地闯入你的视线,坐像有15.5米高,再加上约1米高的基座,更显得高大庄严。据说,最初在两座法老像旁还有4个粉红色花岗岩的立像背倚塔门,其中就有拉美西斯二世的王后尼菲拉丽的立像。但现在,塔门右侧,仅存有拉美西斯二世的女儿麦丽特·阿梦的立像,而且已残破不全。
进入卢克索神殿的内厅,那以合拢的纸莎草花为柱头的柱子格外引人注目,而柱间埃及神话中奥里斯安的塑像,则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内厅左侧是一个小的清真寺。再向里走是卢克索神殿的柱厅,柱厅具有令人惊叹的雄伟气势。置身高柱耸立、神秘而威严的柱厅,你会眼花缭乱,因为那土黄色的大柱,由内而外,柱式不断变化,而内侧为合拢的纸莎草花,使人暂时忘却时间的流逝,神思万千。
走过内厅,走出柱厅,已经走完了卢克索神殿以及它4000多年的历史。不远处就是尼罗河。从尼罗河上望去,卢克索神殿像在棕榈树顶的一艘大船,而那高高耸立的方尖碑恰如船前撑旗的桅杆,虽然千年的历史与沧桑有些沉重,但这艘大船,还是满载着历史与沧桑,在时代的潮流中,义无反顾地向前。
位于东西两大沙漠之间的卢克索,虽然没有迷人的自然风光,但卢克索的美味佳肴,可以说是名闻天下,特别是它的烤鱼。如果你想品尝烤鱼,可以去位于旅游市场2楼的玛尔哈巴餐馆,它的中、近东菜系中,就有别具风味的烤鱼,而且绝对是才从尼罗河中捕上的鲜鱼。
如果你对烤鱼不感兴趣,可以去吃料理,位于礼品店密集区的阿蒙店有各国的料理,尝一尝,你就会想再吃一次。在卢克索,你最不能错过的,就是“考谢利”,特别是穆哈塔街上的那家“考谢利”专卖店,在那里,你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添加橄榄和扁豆等酱料。尝过之后,你或许会对“考谢利”一往情深。
不过要记住,离开卢克索之前,千万不能忘了去租上一头骆驼,然后骑在驼背上,去领略一下沙漠中的风景。这样,你的卢克索之旅,就再也没什么可遗憾的了。
迦太基地中海上的明珠
过去,它曾经是强盛奴隶制国家的首都,它曾经是富比天下的商贸中心,现在,它不仅是古文明的一个重要窗口,而且是一个巨大的考古公园——每一块墙基,每一个柱头,都仿佛在向你讲述那遥远而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它就是神秘而特别的迦太基。
位于突尼斯城东北17千米处,濒临地中海的迦太基,是一个很特别的地方,过去,它曾经是奴隶制国家迦太基的首都,最后在三次布匿战争中被罗马打败而灭亡。现在,迦太基已成为地中海地区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如一颗明珠,照亮那遥远的历史。
关于迦太基的由来,历史上有许多富有传奇色彩的传说。其中最传奇的一则讲道,据说从前有个腓尼基蒂尔王国,国王穆托死后,他的儿子庇格玛隆为了独揽大权,一直想置自己的胞妹艾丽莎于死地。无奈之下,艾丽莎公主只好于公元前814年,携带着许多财宝与仆人,漂洋过海来到了现在的突尼斯。对于艾丽莎的到来,这里的部落首领马西塔尼不可能不心怀戒备,但艾丽莎公主的要求却很简单——只向马西塔尼“求借一张牛皮之地栖身”,这让马西塔尼不得不答应下来。接着,聪明的艾丽莎公主就把一张牛皮切成一根根细丝,在紧靠海的一片山丘上,一共圈起了315公顷的地皮。马西塔尼不能食言,只好允许公主在这片领地上建起了迦太基城(腓尼基语中,它是“新城”之意)。
虽然饱经了风霜岁月的洗礼,迦太基仍然没有失去当年震慑人心的绝世风范。那厚大的石块砌成的墙基、粗大断折的花岗石圆柱,无不显示着当年巨型建筑的规模和辉煌;原殿堂廊厦中那雕有花篮形、卷叶形、铃形、荷花形、棕榈叶形、兽形、扇形等各式形状的花岗石柱头,雕刻艺术更是逼真生动、精细高超。这也难怪1978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会将迦太基遗址列入第一批“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名单中。
在迦太基城邦遗址,沿西面坡路攀上山丘,就会看见雄踞在丘顶北部的圣路易大教堂,即迦太基文明博物馆,置身于迦太基文明博物馆,面对着迦太基考古区出土的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和资料,会让人情不自禁遥想那逝去的岁月,那些消逝在岁月长河中的刀光剑影。
走出教堂,站在教堂门口,蓦然回首,突尼斯湾那蔚蓝宁静的海水,正穿过如烟往事的海水,款款走来,它波澜不惊,温柔优雅,像一个大家闺秀在曼声倾诉,呢喃着让你相信,无论任何人来这里,都会爱上这片绝美的土地。
苏伊士运河·世界航道的十字路口
尽管与非洲其他地方相比,苏伊士运河沿岸的风景有些单调。但运河那潺潺流动的河水,那几经波折的历史,本身就是一段无言的旷世传奇。
处于埃及西奈半岛西侧的苏伊士运河,全长约172.5千米,可以说是一条相当长的水道。它贯通苏伊士地峡,连接地中海与红海,为从欧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的航船提供了一条最近的航线,大大节省了航程。比如去英国的伦敦港,或由法国的马赛港到印度的孟买港,如果取道苏伊士运河,比绕道好望角可分别缩短全航程的43%和56%。正是因为此,苏伊士运河一举成为世界使用最频繁的航线之一,并为自己赢得了“世界航道的十字路口”的美称。
如此伟大的航道是如何修筑的呢?事实上,苏伊士运河的开凿工程,是于1859年4月25日正式开始的,直到1869年11月17日,这条贯通地中海和亚洲的巨大水上捷径才竣工通航。
由于当时的劳动条件相当原始,完全靠手工的劳动,再加上炎热干旱、恶劣不堪的热带沙漠气候,据说共有12万人死于运河的开凿工程,说苏伊士运河是埃及人民用血和泪换来的,绝没有夸大其辞。因而苏伊士运河同金字塔一样,是属于埃及人的。但由于苏伊士运河具有世界战略位置,多年来,西方一些国家一直利用“国际苏伊士运河公司”,把运河的主人——埃及排斥在外。
为了夺回对运河的主权,埃及人进行了长期的斗争,终于在1956年,埃及政府采取强硬政策,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之后,埃及政府开始着手进行运河的扩建工程。
现在,经过多次修建后的苏伊士运河,吸引更多的大型油轮和货轮在此经过。但对于远方的来客来说,最吸引他们的,则是苏伊士运河沿途的异域风光,特别是它东岸的西奈半岛,不仅地势较高,而且人烟稀少,偶有骆驼警卫兵沿河巡逻而过,会让人想起“大漠孤烟直”的苍凉景象。与苏伊士运河东岸相比,西岸则郁郁葱葱,车辆如织。
在名闻天下的运河三城——塞得港、伊斯梅利亚和苏伊士城中,最为重要的港口城市是塞得港,它位于运河与地中海的汇合处,是政府特许的自由港和特别经济区。由于在军事、经济方面具有特殊地位,塞得港变得特别忙碌,南行船舶每天在这里进行两次编队,每天约有六七十艘船只通过这里。
从塞得港向南,船行至76千米(从塞得港起算)时,就会看到一个很大的湖泊,这就是达提姆萨湖,而湖的西侧就是被誉为“运河的新娘”的伊斯梅利亚。伊斯梅利亚是运河公司的行政中心和控制中心,行走其中,如置身于一座小巧玲珑的花园中,而那葱茏的树木,如茵的绿草,一幢幢精美的别墅,让你很难相信自己是在非洲。
拉利贝拉岩石上的奇迹
拉利贝拉是埃塞俄比亚人的圣地,这里有拉利贝拉独石教堂,拉利贝拉独石教堂是从坚硬的岩石中开凿而成的教堂,不仅造型惊人,内部装修更是独具特色,让人拍案叫绝。
旱季,贫瘠的拉利贝拉一片片耀眼的黄;即便是在雨季,拉利贝拉这里翠绿的树,也尽显一种苍凉。这里引诱世人前来的并非任何自然风光,而是一个个在岩石中雕凿出的奇迹。
拉利贝拉是一个教堂的世界,面对这些教堂,你第一感觉就是震撼,绝对的震撼。
位于埃塞俄比亚北部山区的拉利贝拉古城,简直是一个教堂的王国,这里不仅有很多教堂林林立立,而且与众不同的是,这里的教堂不是建于地面上,而在建于岩石中。这些在岩石中建成的教堂,个个都是精雕细琢,不仅外观造型惊人,而且内部装修也十分别致。据说,12世纪埃塞俄比亚扎格王朝的国王拉利贝拉,是个虔诚的基督徒,为了表达内心的虔诚,他下令让工匠直接在岩石上凿筑了这11座岩石教堂。
拉利贝拉教堂的修建相当困难,首先要在山坡的巨型岩石四周凿出很深的沟,这样,就可以将其和山体完全脱离,然后再从上至下,将岩石内的石块一点点地凿下,于是,一个有圆顶、窗户、走廊、门厅的岩石教堂初步建成。在建造过程中,教堂内部除支撑顶部的石柱和拱门之外,其他都是全部被掏空的。
经过20多年的修建,动用两万人工,拉利贝拉教堂才完工,而这11座教堂,都被统称为拉利贝拉教堂。最难以置信的是,11座教堂竟然都是用一整块岩石雕凿而成,不管布局、比例,还是风格,既有相同之处,又各自别具特色。每座教堂内都有古老的阿克苏姆式石碑尖顶,凿空雕成的内部结构和装饰,如石柱形雕凿走廊、镂空透雕的门窗及塑像、浮雕和祭坛。而各教堂之间,又有地下过道和岩洞相连。因而,只要你进入其中一座教堂,无须出大门,就可以进入另外一座。
站在高处,可以将拉利贝拉教堂尽收眼底,这些教堂大气恢宏,古朴凝重,构成了气势宏大、完整的教堂建筑群。而自从教堂建成后,拉利贝拉就成为埃塞俄比亚人心中的圣地。至今,每年1月7日埃塞俄比亚的圣诞节,信徒们都会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在这里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那时,这里就一扫往日的沉寂,变得异常热闹。而为了保护举世无双的拉利贝拉教堂,197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已将拉利贝拉独石教堂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在拉利贝拉的教堂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座长33米、宽23米、高11米的耶稣基督教堂。未到耶稣基督教堂,就能远远地看到它那精雕细刻的飞檐,耶稣基督教堂由34根方柱支撑,其中的3根,相对地直立于3个角落,分别代表着神圣的三位一体。这是埃塞俄比亚唯一一个有5个中殿的教堂。同时,按基督教惯例,教堂东、北、南各有一间中殿,长方形廊柱大厅呈东西向,隔成8间,28根支撑半圆形拱顶的支柱,成行排列于其间。
耶稣基督教堂的内部,由一个桶形穹窿中央广场和4个走廊组成。在一个不显眼的角落,有3个空的墓穴,有一个重达7千克的拉利贝拉黄金十字架。1997年,这个十字架被一个埃塞俄比亚古董商偷走,幸而又被追回,物归原位。
与耶稣基督教堂相比,圣玛丽亚教堂要小一些,但却是最受基督教徒尊崇的教堂。传说,拉利贝拉国王也最喜欢这个教堂,他每天都会到这个教堂走走。圣玛丽亚教堂高9米,其丰富多彩的内部装饰给教堂增添了华丽的色彩。墙上的窗户为阿克苏姆风格,里面有3个中殿。步入殿中,只见代表几何图案(万字饰、星形和圆花饰)和动物(鸽子、凤凰、孔雀、瘤牛、大象和骆驼)的装饰性绘画及按福音书描绘耶稣和玛丽亚生活场景的壁画比比皆是,这些装饰性绘画与壁画,是当时建筑水平的反映。可惜的是,现在大多已损坏。
在圣玛丽亚教堂内的中央,有一根用布包裹着的石柱。游人到这里,都会觉得很惊奇,为什么会把石柱用布包裹起来呢?据说,耶稣曾触摸过这根柱子,而且把人类的过去和未来都刻写在这根柱子上,所谓天机不可泄露,自此以后,这根柱子就被布遮住,再也不见天日。
圣迈克尔教堂是埋葬拉利贝拉国王的地方,十字形支柱把整个教堂一分为三,殿内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未曾支起来的十字架。
圣乔治教堂坐落在一个近乎方形的竖井状通道的底部,离其他教堂较远。站在高处俯视,它就像一个放在地上的大十字架,景观非常奇特。与其他教堂相比,圣乔治教堂内部的设计要简洁许多,行走其中,既不会看到壁画,也看不到雕塑。但在四角的壁柱上雕刻出来的半圆拱,和在那高高的天花板上,与半圆拱相交的十字架,则显示出设计者的匠心独运。
在拉利贝拉,每一座教堂,似乎都是上帝赐给人们最好的礼物。因而,无论是圣职者还是朝圣者,离开这个地方时,总有些不舍。但那些悠闲从容的当地居民,却依然可以与每一座教堂,一起朝朝暮暮。其实,他们才是拉利贝拉的性灵所在,多少年来,他们既坚守着神圣的教堂,又坚守着这里的宁静岁月。
也许,正是因为有了他们,这里的教堂,才在宁静中,有了流光的韵致,有了恬适高远的意境。
阿克苏姆古代文明的摇篮
阿克苏姆是埃塞俄比亚的历史名城,过去这里是阿克苏姆王国的都城,是印度和埃及的贸易中心。现在,虽然没有了以前的繁盛,但却成为咖啡、谷物、畜产品、蜂蜜集散地,以产精致编织品、皮革和金属制品等引人注目。
位于埃塞俄比亚北部的阿克苏姆古城,建于公元前1000年左右,曾是阿克苏姆国的都城。3世纪初,阿克苏姆城和阿克苏姆王国曾经名噪一时。而当时的希腊诗人摩尼曾称这个埃塞俄比亚古王国为“世界第三大王国”,而后人称之为埃塞俄比亚的“基石”和“城市之母”。
辉煌的历史,给这里留下了灿烂的文化遗产——规模宏大的阿克苏姆古王国都城遗址。阿克苏姆国都城遗址是一个由石塔、石柱和石碑组成的王国,置身于其中,你总是会邂逅众多的寺院、雕刻和石碑。但最为引人注目的,是那些高高耸立的石塔、石柱。当时的人们为什么要建造这些石塔呢?据说,是为了纪念阿克苏姆的那些国王。
由于这些石塔的顶端呈方尖形,所以,人们称之为方尖塔。阿克苏姆的方尖塔堪称一绝,这些石塔形状各异,其中一座石塔高33米,塔基长2.6米、宽1.2米,由于被雕刻成具有横梁、地板、和门窗的10层楼的形状,远远看上去,就如一座直入云霄的“摩天大厦”;而位于阿克苏姆风口处的石塔,则被当地人称为“清风吹来的地方”。
除了石塔,这里最具特色的就是方尖碑了。这些方尖碑在花岗岩山石上直接开凿雕刻而成,一般高3~4米,最高的达33米。像这样的方尖碑,原来在阿克苏姆有7座,但由于风雨的侵蚀,现在只剩下2座,其中最古老的那座方尖碑已有1700年历史,它由花岗岩构成,高33米,石碑的正面精雕细刻出9层建筑,门、窗、梁等一应俱全。现在,它已成为埃塞俄比亚文明的象征。
而另一座方尖碑高24米,碑身雕刻着一面类似盾牌的图案。1937年,墨索里尼将这块方尖碑运到了罗马城,并把它竖立在罗马城内,作为意大利战胜埃塞俄比亚的象征。现在,这座方尖碑已回到阿克苏姆,重返埃塞俄比亚人的怀抱。
除了寺院、雕刻和石碑,阿克苏姆还有国王卡列卜的陵墓。与石塔、石柱的建造相同的是,陵墓墓室的顶部和墙壁也都是用整块的花岗岩石雕砌而成的,而墓壁上刻着埃塞俄比亚最为古老的吉斯文,地下的各种雕刻、古陶器、陵墓、货币,以及石刻等大量的文物古迹,不仅再现了那个古老王国的辉煌,而且也为阿克苏姆增添了几许神秘的色彩。
津巴布韦大卫城遗址·与石共枕的“非洲天堂”
提到津巴布韦,很多人会想到它景色秀丽的丘陵、众多的野生动物以及举世闻名的维多利亚大瀑布,其实让津巴布韦人最引以为荣的,却是它规模庞大的“石头城”。作为非洲著名古代文化遗址的“石头城”,它不仅见证了津巴布韦以及非洲辉煌灿烂、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而且为津巴布韦披上了一层神秘而靓丽的面纱。
津巴布韦向以优美奇特的自然风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吸引着全世界的人,其中最引人入胜的,是位于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以南200多千米处的石头城遗址。在遗址中,不仅巨大的石头随处可见,而且这些巨大的石头,都被经过奇妙组合、精心雕刻,形成一个让人叹为观止的石头城——大卫城。
据专家考证,卫城是历史上一个已经湮没的帝国留存下来的遗迹。由于处于贸易中心,石头城一度繁华似锦,但在16世纪初,人们终弃城而去。著名的探险家西奥多·贝特认为:卫城是最神秘、最复杂的建筑结构,而弯弯曲曲的走道和过于复杂的防御工事是卫城最显著的特征。事实上,卫城也确实如此巧夺天工。
卫城建造在山上,入口是仅容一人通过的石门。因而无论何人,要想进入卫城,需先沿着陡峭不平的古老石道,顺着一条由两块巨石相间而成的窄道蜿蜒前行。过了高墙下那仅容一人通过的石门,就可进入山顶的卫城了。站在卫城内,抚摸着如堡垒一般的城墙,无论是谁,都会思绪万千。更令人称绝的是,石头城的围墙石块间,未用任何黏结物,却砌缝严密,现在虽历经数个世纪的风雨侵蚀,仍挺拔牢固。
如果走北墙,墙下面有一个小石门,自此拾级而上,可达高百余米之上的瞭望台。自瞭望台俯瞰整个石头城,可将石头城的风光一览无余。而东墙脚下,是隶属于山顶围城的建筑群,其中最奇特的是一个石洞,在石洞中,你可以放声高喊,尽情欢呼,无论你喊什么、叫什么,在远处建筑群里的人都能听到你的声音。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个石洞的建筑,运用了声学原理,从而具有扩音作用。
卫城的东南方,是由42个小围城组成的山谷围城。遗址中最珍贵的文物——“津巴布韦鸟”就是在此发现的。由于雕刻技术十分高超,远远看上去,这只鸟脖子高仰,雄踞在1米高的石柱顶端,似乎要从石柱顶端直冲而下。
对于津巴布韦石头城,远道而来的游客仅是惊叹而已,但对于津巴布韦人来说,石头城则是他们国家和民族的骄傲。因而,不论是津巴布韦的国名、国旗、国徽还是硬币上,都有石头城赫然而立。
如果说长城是中国的象征,那么,石头城就是津巴布韦的代表词,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无论世事如何沧海桑田,石头城都让津巴布韦魅力四射,异彩纷呈。
柏柏尔人北非的主人
一提起柏柏尔人,很多人都多想到茫茫草原上的游牧民族,而事实上,现在的柏柏尔人远非你想象的那样,现在只有少数人还在过着放牧生活。而在男人放牧或种植作物时,女人则在家制陶、编织各种各样的工艺品,因此,如果你喜欢传统的工艺品、乐器,柏柏尔人一定会让你满意而归。
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的柏柏尔人,是非洲较古老的民族,柏柏尔人的祖先一支来自欧洲,一支来自撒哈拉。
柏柏尔人是一个汇集了多元文化的民族。7世纪后,阿拉伯人进入北非后,柏柏尔人开始信伊斯兰教。但在接受伊斯兰教的过程中,许多柏柏尔人却将本民族的许多古代宗教文化保留下来,比如对岩石、高地、树木等物进行祭祀。
虽然多数柏柏尔人保持父系大家族制,在家族中的产品分配、婚姻、对外交涉等一切重大问题上,族长拥有绝对的权威。但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制度,确立了柏柏尔妇女较高的社会地位。柏柏尔妇女出门不戴面纱,而且也可以化妆。虽然不知道柏柏尔妇女喜欢什么化妆品,但她们盛放化妆工具的化妆盒,却十分小巧别致。特别是一种盛放化妆工具的小圆筒。初看,小圆筒一点不起眼,像一个普通的摆设,而当你拧开小圆筒,就会发现里面,不仅有牙签般细小的小木棍,而且还装有眼线液。
受多元文化的影响,柏柏尔人的建筑也是独具特色。柏柏尔人的民居,多建筑于河谷之上。从远处看,用竹子为支架,加上泥土、干草所建成的房子形若堡垒,而其中城墙与城门则用来防卫。虽然房子有些简陋,但在炎热的天气中,置身房中,会感觉特别凉爽。
在柏柏尔人的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它的清真寺建筑。在风格上,柏柏尔人的清真寺与阿拉伯人的迥然不同,特别是它的尖塔,不是圆形的,而是四角形或六角形的。这些四角形或六角形清真寺的尖塔,如旧电影中的场景,让人产生不知身在何处的感觉。
柏柏尔人不仅爱美,而且喜欢唱歌跳舞,并且有自己的音乐。虽然柏柏尔音乐曲调变化不多,甚至有些单调,但他们的音乐一如他们的历史,是那样雄浑厚重。当柏柏尔音乐响起,当你沉浸于古老而悠扬的柏柏尔音乐中时,就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一个原始而质朴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