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太宗曰:“古者出师命将[1],斋[2]三日,授之以钺[3]曰:‘从此至天,将军制之。’[4]又授之以斧曰:‘从此至地,将军制之。’[5]又推其毂[6],曰:‘进退唯时[7]。’既行,军中但闻[8]将军之令,不闻君命[9]。朕谓此礼久废,今欲与卿参定[10]遣将之仪,如何?”
靖曰:“臣窃谓圣人制作,致斋于庙者,所以假威[11]于神也;授斧钺又推其毂者,所以委寄以权[12]也。今陛下每有出师,必与公卿议论[13],告庙[14]而后遣,此则邀以神至矣。每有任将,必使之便宜从事[15],此则假以权重[16]矣,何异[17]于致斋推毂邪?尽合[18]古礼,其义同[19]焉,不须参定[20]。”
上曰:“善。”乃命近臣书[21]此二事,为后世法[22]。
“注释”
[1]命将:任命大将。
[2]斋:斋戒。
[3]钺:古代兵器,与斧一起用来象征兵权。
[4]从此至天,将军制之:见《六韬·龙韬·立将》。意思是从此上至天的事情都由将军全权处理。
[5]从此至地,将军制之:见《六韬·龙韬·立将》。意思是从此下至地的事情都由将军全权处理。
[6]毂:一种战车。
[7]时:时机。
[8]但闻:只听从。
[9]君命:君王的命令。
[10]参定:参照制定。
[11]假威:假借神威。
[12]权:军权。
[13]议论:商议。
[14]告庙:告于祖先之庙,求得保佑帮助。
[15]便宜从事:见机行事。
[16]权重:权力大。
[17]何异:有什么区别。
[18]合:符合。
[19]同:相同。
[20]参定:参照制定。
[21]书:记载。
[22]法:法度,尺度。
“译文”
唐太宗说:“古时出兵作战任命大将时,君王必先斋戒三天,然后将钺授给他说:‘从此上至天的事情由将军全权处理。’又将斧授给他说:‘从此下至地的事情由将军全权处理。’又推着他的车子说:‘军队进退由你根据情况决定。’出发以后,军中只听将军的指挥,不等待君王的命令。我以为这种礼仪早已废弃了,现在想和你参照古礼制定遣将的礼仪,你看如何?”
李靖答道:“我认为圣人所制定的在宗庙斋戒的礼仪,是为了假借神威;授给斧钺和推毂,是为了授给将军以军权。现在陛下每当出师作战,必先与公卿商议,并祭告宗庙而后派遣大将,这样假威于神的礼仪算是做到了。每当任命大将,必使他们见机行事,就是给了他们很大的权力。这与斋戒推毂有什么区别呢?这是完全符合古礼的,其义也相同,所以不须再来参照制定了。”
唐太宗说:“好。”于是就命近臣记载上这两件事作为以后遣将的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