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太宗曰:“兵[1],有[2]分有聚[3],各贵适宜[4]。前代事迹,孰善[5]此者?”
靖曰:“苻坚总[6]百万之众,而败于淝水[7],此兵能合[8]不能分之所致[9]也。吴汉[10]讨公孙述[11],与副将刘尚分屯[12],相去[13]二里,述来攻汉,尚出合击,大破之,此兵分而能合之所致也。太公云:‘分不分[14],为縻军[15];聚不聚[16],为孤旅[17]。’”
太宗曰:“然,苻坚初得王猛[18],实知[19]兵,遂取[20]中原;及猛卒[21],坚果败,此縻军之谓乎?吴汉为光武所任[22],兵不遥制[23],汉果平蜀[24],此不陷孤旅之谓乎?得失事迹,足为万代鉴[25]。”
“注释”
[1]兵:兵力。
[2]有:有时。
[3]分:分散。聚:集中。
[4]适宜:指灵活处置。
[5]善:善于。
[6]总:统领,率领。
[7]败于淝水:指淝水之战。
[8]合:集中。
[9]所致:??的缘故。
[10]吴汉:东汉大将。曾帮助刘秀消灭王郎的割据势力,并镇压了农民起义军,后又攻灭了割据益州的公孙述。
[11]公孙述:西汉末年,割据益州称帝。
[12]分屯:分兵屯驻。
[13]去:相距。
[14]分不分:当分散时却不能分散。
[15]縻军:束缚军队。《孙子兵法·谋攻篇》:“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
[16]聚不聚:当集中时却不能集中。
[17]孤旅:指孤立无援的军队。
[18]王猛:十六国时前秦著名政治家、军事家。
[19]知:知晓。
[20]取:夺取,攻取。
[21]卒:死掉,去世。
[22]任:信任。
[23]制:制约,干预。
[24]蜀:指四川地区。
[25]鉴:警戒,借鉴。
“译文”
唐太宗说:“兵力,有时要分散有时又要集中,在于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置。从以往的历史中看,哪一位将帅善于做到这一点呢?”
李靖答道:“当年苻坚统领百万大军,却被击败于淝水,这是由于他的兵力过于集中而不能分散的缘故。东汉将领吴汉征讨公孙述时,与副将刘尚分兵屯驻,彼此相距二里,公孙述前来进攻时,刘尚与吴汉合击,结果大败公孙述的军队,这是因为用兵既能分散又能集中的缘故。姜太公说:‘当分散却不能分散,就是被束缚住无机动性的部队;当集中却不能集中,就是孤立无援的部队。’”
唐太宗说:“确实如此。苻坚最初得到王猛,由于王猛知晓用兵之道,所以就夺取了中原地区;等到王猛去世之后,果然失败了。这就是所说的縻军的情况吧?吴汉受到汉光武帝的信任指挥作战不受朝廷的制约,所以吴汉打败了公孙述。这就是说没有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吧?历史上的得失成败事例,足以成为历代用兵者的警戒。”